第139章 7月調整

當蔡鍔七月初又一次向媒體宣佈他在明年年初時候將會北上的時候,陳敬雲越發感到了危險的感覺。

針對不斷惡化的國內局勢陳敬雲作出了新一輪的軍事調整!

已經初步擴編完成的第六師移防金華、衢州一帶,主要守備浙江西部地區,防範來之江西上饒以及安徽黃山方面的情況;第一師駐紮嘉興、杭州一帶,主要是面向上海地區;第二師駐紮湖州一帶,主要是面向南京方向。

然後又宣佈把第七師擴編爲正規步兵師,暫時駐防杭州寧波一線。

另外第四師的部隊也都集中到了溫州一帶,前段時間派到杭州區的警衛師加強團則是調回了福州。

這番佈置幾乎很明確的可以看出來,陳敬雲是預計在浙江投入重兵。這個並不難解釋,因爲浙江的重要性使得陳敬雲不得不重視,甚至某種程度來說,浙江比福建更重要,只要手裡掌控着浙江,陳敬雲就能養軍,掌控了杭州就能東進上海,北上江蘇,西進安徽江西,可謂是戰略要地。而且可以預料的是,將來北洋軍要是南下的話,浙北地區肯定是主要戰場,爲此陳敬雲甚至都打算把司令部遷移到浙北地區去。

只是現在還不到時間,自己貿然把司令部弄到杭州去的話,估計全國人都得把眼睛睜大了猜測自己是不是要大舉北上了。

由於預計把第七師也擴編爲步兵師,之前的第五師、第六師這兩個守備師也變成了步兵師,所以國民軍中的守備師體系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各地的正規部隊都沒有什麼空閒時間來守備。如此一來,地方守備部隊就必須重新建立。

爲此,參謀部向陳敬雲提出了建議,這一次不設立守備師這種單位,也不給正式番號,而是弄守備團,每個地區看情況配製守備團,守備團的平時指揮權歸屬司令部直接管轄。戰時則支援臨近的正規軍作戰,原則上是不出本省地界。

這一次陳敬雲是要把守備部隊和正規部隊分開來,也不打算和之前一樣,把守備師訓練的七七八八後再升級到步兵師,這樣一來人員和武器就需要變更多次,和新建一支步兵師沒多大差別。因爲當初組建守備師的時候對士兵要求不高,而且因爲經費問題訓練也有限,裝備也很差,所以當第五師和第六師擴建爲步兵師的時候,花費了大力氣來整治,所需的時間和花費不比直接建立一個步兵師少多少。而且因爲原有兵員素質較差,造成了第五師和第六師成軍後一直問題不斷,幾個日本顧問到延平考察過第五師後給陳敬雲上交的報告中毫不猶豫的指出,以目前第五師的人員以及訓練等水平,由日本教官親自訓練的警衛師只需要一個加強團就能徹底擊敗第五師。

也是這份報告讓陳敬雲放棄了採用守備師擴編爲步兵師的做法。而是把兩者徹底分開,守備師籌建的時候人員可以差些,武器也差些,但是步兵師的組建從一開始就必須嚴格控制兵員和軍官的素質,從一開始就必須按照正規步兵師的要求去編練。

如此情況下,守備師這種編制就徹底消失在國民軍的行列當中了,今後的師一律都是步兵師,而守備部隊不編練成師,除非緊急狀況下守備部隊也不會用於野外戰鬥。

除了部隊調整外,陳敬雲對國民軍的高級軍官也作出了新一輪的調整,調任袁方出任國民軍參謀部次長,陳衛華接替第一師師長一職。這個安排雖然看起來袁方是回到了參謀部成爲了次長,不過很多人看起來卻是以爲陳敬雲此舉是爲了把袁方調回來做出的明升暗貶的舉動。原因上大家都在猜測,也有人猜是因爲上次杭州戰事中的13團被圍,也有人說袁方被陳敬雲猜忌了。

其實這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陳敬雲需要一個對浙北地區有較深瞭解的將領在身邊給他出謀劃策,現在福州司令部的人員中,去過杭州的人只有沈綱和林肇民,但是這兩人去的時間不長,怎麼也不如袁方以及馬成在那裡待了半年那麼久知道的多。

至於第七師師長一職,陳敬雲大筆一揮就是把林肇民派了下去,以中將銜率領第七師師長,這個安排主要是因爲上次的杭州戰事中,林肇民的戰略統籌能力還是不錯的,現在提前把他放在浙江中,也可以讓他有時間提前準備,日後萬一浙江戰事再一次爆發的時候,陳敬雲就可以直接就近任命林肇民統帥浙江部隊。當然了,這裡面的心思陳敬雲是不會和任何人說的,否則馬成那幾個人還不得心裡憋屈着啊。

然後其他幾個師也略有調整,比如把潮州的李繼民了回來,任職第四師師長,潮州的第三師陳敬雲派了沈綱去接手。而陳奎嘛,這人除了忠心外,軍事素質實在不怎麼樣,當初把陳奎提起來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爲當時陳敬雲實在找不到可靠的人來掌控新成立的第四師,然後乾脆就用了自己親兵出身的陳奎來掌控部隊,再配部分職業軍官來輔助他。這種模式在建軍之時的無奈之舉,現在這麼多長時間過去後,國民軍已經逐漸走上正軌,也有了一大批高素質軍官來投,比如沈綱,比如陳儀,比如蔣方震,樑訓勤等人。這些高級軍官招攬來後自然不可能讓他們永遠的呆在參謀部裡當個普通參謀,當他們表現出合格的能力以及陳敬雲認爲他們的忠誠已經足夠時,陳敬雲就會慢慢的把這些人放下去指揮部隊。

沈綱又是作爲新近投靠的人選當中第一個當上了師長,雖然軍銜還掛着少將,但是陳敬雲把他放到了第三師師長之後,任何一個國民軍體系當中的人都明白,沈綱的前途比起之前的那些師長、副師長們可能會走的更遠。

當然陳奎作爲陳敬雲的嫡系,雖然能力不咋地,但是勝在忠誠足夠,而且陳敬雲也不能直接把陳奎貶職,這樣會引起相當一份老人的擔憂,所以陳敬雲把陳奎從第四師的師長位置調到了後勤部當次長,如此也不算委屈了他。

陳敬雲的這一番人事調動中,涉及的部隊多達半數,四個主力師的師長都變動過了。雖然說人事任命權陳敬雲向來都是抓的很緊,他要調動誰基本就是一句話的事,儘管如此,但是大規模的高級軍官調動還是容易引起軍心動亂,所以陳敬雲是親自給外邊的高級將領們發電報安撫,免的讓他們想太多。

當陳敬雲忙着重新整頓軍隊的同時,他也忙着其他的事情,畢竟整頓軍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行的,比如調動高級將領,雖然陳敬雲心中有了腹案,但是也不能一天時間就把全部命令全部發出去了,總的有個前後,慢慢來,前後沒個把月的時間完成不了。

期間他也得處理政務,然後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比如七月十三號那天陳敬雲三叔的次子陳敬海大婚,身爲嫡親堂兄的陳敬雲也少不得親自走一趟。

也許是因爲陳敬雲上次大婚的影響,這陳敬海的婚禮也不是傳統樣式,而是中西結合的婚禮。由於陳家上下都是清楚陳敬雲現在的權勢地位,加上陳俞氏那邊說了幾句說不要過於鋪張,免得給雲哥兒造成不好影響之類的話,所以這婚禮顯得低調的多,這裡就得說一句,這女方竟然和鄭祖蔭扯上了關係,是鄭祖蔭次子妻子的孃家,也就是說,這拐了一個彎後,陳敬雲和鄭祖蔭就扯上了姻親關係了。

當初說合這門親事的時候,三叔還特地問過陳敬雲會不會有什麼影響之類的。陳敬雲自己對這些倒是沒什麼所謂的,儘管他和鄭祖蔭算得上是政治對頭,但是在大方向上他們兩人的利益基本算是一致的,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有打生打死的事情發生,不用害怕到時候尷尬。再說了,權力鬥爭到了激烈時刻,別說是一個沒什麼直接關係的姻親了,就算是親家之類的照樣不會手軟。

婚禮很低調,參加婚禮的人前後也不過百人,除了陳府和女方族人,剩下的全都是福州的世家豪族的人了,軍政方面參加的人就少了。

畢竟這只是陳敬雲的堂弟結婚而已,這陳敬海又沒有擔任公職自然沒什麼軍政要人注意他了。

站在禮堂裡和人輕輕說了幾句話後,陳敬雲就是先行告辭準備到裡面去呆一會,他的身份太過敏感,站在大廳裡基本上每個人都注意着他,他陳敬雲要是繼續站下去的話估計那些人就得一直看下去,大話都不敢說一句,自己走了也才能讓這些賓客們暢談。

陳敬雲進了裡間後,陳敬海就是帶着新婚妻子來拜見,陳敬雲笑着迎着,然後一邊的林韻很恰當的拿出一個小盒子說是當新婚禮物送給新娘子,然後林韻就帶着新娘子過去說悄悄話了。

剩下陳敬海一個人站在陳敬雲面前,這陳敬海年紀不過二十一,比陳敬雲要小几歲,年初剛從英國留學回來。

看着這個略顯得拘謹的堂弟,陳敬雲主動開口道:“聽母親說,你已經畢業了?”

第94章 軍校演講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51章 胡陳之爭第429章 ‘抗菌素’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12章 大戰(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57章 北京初雪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39章 7月調整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
第94章 軍校演講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51章 胡陳之爭第429章 ‘抗菌素’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12章 大戰(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57章 北京初雪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39章 7月調整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