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

而日本身爲中國的傳統敵對國,加入英法美聯盟對抗中國也就不意外了,而蘇俄那邊因爲德國的因素肯定也是會和英法美聯盟的,而考慮到中國分裂俄國的事實,蘇俄出兵遠東地區也就不用意外了。

每當陳敬雲一想到自己主動進攻東南亞後會面臨全世界的進攻,就忍不住一陣冷汗。

如果說陳敬雲領導下的中國工業能力超過美國,能夠單挑全世界的話也就算了,可事實不是這樣啊,現在的中國工業力量頂多也就美國的三分之一強,哪怕是繼續發展到1940年,有一半就頂天了。

一旦和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開戰,而且還有日`本這個國家充當英法美的馬前卒,幾乎可以預料的,哪怕是陸上中國的陸軍以無敵的優勢攻佔東南亞甚至印度、中亞,但是等美國的工業產能全部爆發出來後,陸上的戰鬥還好,但是美國那數以十萬架的飛機就是一個難以面對的事情,到時候美國完全有能力對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但是中國卻是沒有前進基地打擊美國本土的工業,這拼下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美國損失無數的飛機,但是中國的工業全毀,這繼續打下去的結果已經是可以預料了。

這種情況是陳敬雲必須避免的,要避免這種事情,就不能主動挑起亞洲的戰爭而進攻東南亞。但是東南亞不取也不行,這個時候陳敬雲就是把主意打到了日`本頭上。

如果讓日`本能夠充當挑起戰爭的人,然後中國在從中渾水摸魚的話,那麼情況就會好很多,到時候如果對日`本開戰,英法美也就會和日`本進行聯合了。

但是日本人也不傻啊,目前這種局勢下他們怎麼可能會主動進攻東南亞地區呢,找死呢。

“看來得給他們點甜頭!”陳敬雲和往常一樣看着辦公室裡的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對於今後的戰略問題他一直都在考慮,但是一直都沒有太多的頭緒。隨着時間越來越緊迫,陳敬雲也是不再猶豫了。

不管以後會怎麼發展,但是提前佈局總是沒錯的。

當陳敬雲下了決心後,立刻就是指示下屬的部門行動了起來。

1936年三月,南京,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接觸後,中日兩國的商貿代表團進行了正式會談,而會談的內容是進一步加大中日兩國的商貿經濟合作。

中日兩國雖然一直都是處於敵對狀態,不過兩國的商貿合作卻一直都非常緊密,1931年戰爭結束後兩國簽訂的商貿互惠條約才兩國的商貿合作帶去了極大的便利,中國的巨大市場給日`本的經濟復甦提供了強勁的動力,而日`本也給中國帶去了廣大的工業品市場。而這種情況持續發展到今天,實際上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是非常嚴重的,日`本所需的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和戰略物資都是來之於中國,這種經濟上的依賴就算讓日`本國內的部分人感到了嚴重的危機感,但是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一個月多的談判後,中日兩國重新簽訂商貿互惠條約,而不用幾天,俄羅斯共和國和朝鮮共和國也是加入了進來並重新簽訂這一條約,這個條約進一步加大了日`本對中國方面的經濟依賴,而對於中國來說能夠加大對日`本的掌控力度,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打消日`本對中國的敵意。

另外一邊,中國的秘密部門也是連續不斷的製造日`本和英法美三國的矛盾衝突,1936年四月,十餘名日`本僑民在菲律賓被當地人殺害,此時讓日`本國內對美國的不滿日益增加,而加上中國在一邊煽風點火,進一步加深了日`本對美國的不滿,很不巧的是沒幾天,五六名美國駐菲律賓的軍人也暗殺,而留下了明顯的痕跡表明是日本人乾的。此事讓日`本國內大爲興奮,民間竟然是發起了慶祝活動。

當然日本人不會知道中國軍情處的特工在這一次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那啥,不管是日`本人還是美國軍人,都是軍情處的特工幹掉的。

這種事情一次兩次還沒什麼,但是陳敬雲相信幾年下來,只要軍情處那邊繼續這樣搞下去,幾年下來多製造一些事端,不愁日美的關係不緊張並向戰爭的路上越走越遠,到最後中國再給日`本一些支持和信心,以日`本人的作風,來一次珍珠港空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爲了給日本人更多的安全感,陳敬雲甚至準備和日`本來簽訂一個互不侵犯條約,儘管這個條約在兩國的民間遇到了一定的反對,畢竟兩國作爲傳統敵國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一下來來個互不侵犯條約讓民衆們有些接受不了。

不過事關國家戰略的選擇,陳敬雲的態度是非常堅定的,而日本方面也是因爲這些年受到了嚴重的中國威脅,如果能夠簽訂一個互不侵犯條約的話,對日`本的安全也有一個保障,雖然說條約是用來撕毀的,但是某種程度上也是有着一定的約束力的,沒有足夠的利益前提下撕毀條約也沒什麼好處。

於是乎1936年的六月份,中日兩國正式簽訂中日互不侵犯條約條約,中日兩國的官方對此宣傳是亞洲和平的重要一步。

1936年的上半年,中日兩國關係急速升溫,兩國的民間的亞洲主義論再一次冒頭,聲稱亞洲人應該聯合團結起來對抗白人殖民,甚至有了東亞共榮圈的理論出現。

趁着這個勢頭,陳敬雲再一次發力,籌建亞洲經濟聯合組織,這基本上就是之前中日俄朝四國商貿條約的一個升級版,不過這一次泰國那邊也是加入了進來。

這一個組織雖然是一個很純粹的經濟合作組織,但是它的政治意義比經濟意義更大。

中國對日`本展開的一系列友好外交活動讓日`本減小了對中國的敵意和防備,因爲這些商貿活動中,明顯是日`本受益更大,給中國帶來不了多少的經濟上的好處,不過陳敬雲需要的並不是經濟利益,而是政治上的利益。

面對中日兩國的關係好轉,英法美三國自然是不滿的,但是他們也不能直接跳出來喊着不讓中日兩國關係好轉不是,畢竟亞洲有事發生,歐洲那邊也不平靜,1935年德國宣佈把國防軍從十萬擴充到三十萬,1936年3月分,希特勒命令德軍進入萊茵非軍事區,1936年5月意大利宣佈吞併埃塞俄比亞,1936年7月,西班牙爆發內戰。這些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來,對於歐洲的影響明顯要比中日兩國的關係升溫要嚴重的多。

1936年七月份西班牙的左右翼爆發了嚴重的衝突,隨即政府軍和人民`陣線的左翼和佛朗哥的國民軍等右翼集團爆發了戰爭,而這場戰爭一爆發,德國和意大利以及葡萄牙就是支持了佛朗哥,而左翼那邊的則是有着蘇俄支持,英法美三國表示了假惺惺的中立並實施了武器禁運,不過各國因爲利益關係也是支持不同的陣營。

比如美國就通過民間向佛朗哥提供了不少支持,美國支持佛朗哥的理由有一部分也是挺簡單的,那就是美國方面認爲蘇俄在1931年密謀推翻了西班牙皇室,對上臺的西班牙左翼政府極爲仇視,法國那邊則是對對共和派的武器禁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爲遭到了意大利的多次指責。

這場西班牙內戰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不過這場戰爭並不能簡單的認爲已經劃分出了世界大戰中的陣營,因爲各國都有着各國的利益,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面對西班牙內戰,陳敬雲也是手癢。

“他們這些年對亞洲局勢指手畫腳,難不成還不准我也插手歐洲局勢不成!”陳敬雲如此對着沈綱說着。

沈綱道:“如果要插手的話,那我們就要支持弗朗哥了!”

西班牙的政府軍是左翼的派系,背後站着的是蘇俄,而中國和蘇俄是死對頭,自然不可能支持政府軍了。而佛朗哥那邊有着德國、意大利和美國方面的支持,中國加進去的話也不會遭到各國的反對,至於蘇俄的反對陳敬雲就當沒看見了。

不過要插手西班牙內戰,也不能簡單的以意識形態來區分,利益纔是最重要的。

陳敬雲沉思一會後:“做生意嘛,誰的錢不是賺,該買的買,也正好藉着這個機會試驗試驗我們這些年研發的新式裝備!”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沈綱就知道陳敬雲是想到當一回軍火販子了。

西班牙那邊的內戰爆發的還是非常激烈的,這打起來後軍火的消耗可是非常大的,中國的軍火商表示主動送貨上門,他們哪有不買的道理。至於軍火禁運,中國可沒加入進去,英法美賣軍火還要顧及一二,不過中國方面就是光明正大的賣,只要有錢,隨時都可以送貨上門。

於是乎西班牙內戰不到一個月,中國的數種經典武器就已經是登上了西班牙戰場了,中國的t6坦克很快就是被運輸到了西班牙戰場上,這種坦克雖然性能已經不算先進了,但是在西班牙戰場上還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而沒有等多久,西班牙的政府軍又是裝備了中國的t9坦克。

t9坦克的性能是無容置疑,這可是中國陸軍現役的主要坦克,佛朗哥那邊根本就拿不出能夠對抗的坦克來,於是乎轉頭又是找上了中國購買t9坦克。

於是乎很搞笑的事情出現了,西班牙內戰雙方都是用上了中國的t9坦克。

除了t9坦克外,中國的的f3戰鬥機也是進入了西班牙戰場的上空,和各國空軍的飛機進行交戰。

大批現役主力裝備出現在西班牙戰場,這些裝備的性能信息泄露是肯定的,不過f3戰鬥機和t9坦克的性能也都不是什麼秘密了,各國的間諜也不都是瞎的,中國的這兩款裝備都裝備那麼多年了,早就被底細給打探出來了,而且中國目前正處於大規模軍事裝備發展計劃,新式的各種裝備陸續服役,t12中型坦克和t11重型坦克已經成爲了中國陸軍的最新銳坦克,而空軍方面的f4戰鬥機也已經服役,這買一些f3戰鬥機和t9坦克並不會影響太大。

不但中國的裝備大量出現在西班牙戰場上,德國和意大利以及蘇俄的大量先進軍事裝備都是出現在了西班牙戰場上,而且各種裝備所呈現出來的是越來越先進的局面,爲了能夠在實戰中取得足夠的數據,中國方面甚至給西班牙銷售了f4戰鬥機。

西班牙內戰已經變成了各國試驗新式武器的一個試驗場!

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619章 桃花情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461章 方大山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57章 長樂號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章 光復餉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1章 財政困境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596章 爆發(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
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619章 桃花情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461章 方大山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57章 長樂號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章 光復餉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1章 財政困境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596章 爆發(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