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創依然不動聲色,高桂英移到身側輕聲道:";他就是延安劉國能,自號闖塌天,是官府捉拿的重犯,已經席捲了半個陝西。";
李創感嘆着高桂英對諸多馬賊的瞭解,颯然道:";不用擔心,小角色而已。";
";龜孫兒,竟敢到米脂撒野,小爺倒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李過擺出長腿,火叉頓地,怒喝而起,已然衝到了劉國能馬前。
";噢!噢!噢!噢!";馬賊們興奮地怪叫着,爲自己的老大助威。
";娃娃,爺爺槍下不斬無名之鬼,速速報上名來!";劉國能飛身而下,鋼槍亦是沒有停頓,呼呼作響砸向攻過來的火叉。
出乎意料之外,李過並沒有如常人般,平舉火叉抵擋鋼槍,只見雙腿一錯,左弓步,雙手右上猛擊,咔嚓聲響。劉國能的鋼槍,眨眼間便被卡於火叉的兩齒之間。
";你不配知道!";火叉猛地往回一帶,雙腿斜刺裡連環踢出,攻向劉國能左肋腋下。
";好俊的功夫。";口中讚歎,身子不停,劉國能矮下身去,鋼槍回撤。
青影快閃,李過已翻至劉國能頭頂,火叉緊扣鋼槍不放。回身落地同時,已然騰出左手,砸向劉國能的面門。
";好!";劉國能身經百戰,經驗自然要比李過多的很,叫好聲亦是發自內心。
身穿盔甲,行動不便,劉國能槍交左手,右臂化拳朝李過迎了過去。
砰聲響起,劉國能本能地後退了三步,擡眼看看眼前少年,卻依然迎風而立,未動分毫。
";都雲米脂英雄輩出,領教了!";劉國能鋼槍倒拖,激起塵土飛揚,再次攻了過來。
李創細觀二人戰鬥,力量相當。
李過身不着甲,步伐輕盈有致,卻苦於武器只有幾尺長,還是用來挑柴的火叉。戰於上風之時,總會被劉國能用堅硬的盔甲與鋼槍抵擋而回。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劉國能甲硬槍利,行動上卻也受到制約,不能隨心所欲。
一時間二人直殺的煙塵四起,你來我往黃煙漫布,叮噹之聲不絕入耳……
衆賊屏住呼吸,睜大雙眼,不在到處亂竄,直勾勾地看了有小半個時辰。
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劉國能捋略四方,自然是每天吃的肚滿腸肥,精力也是旺盛的很。
對於李過來說,憑藉少有的山中小獸,偶爾滿足饞蟲之外,十天中有八天吃不飽。
戰場中的兩人此刻都是汗流滿面,殺的性起,顧不得擦上一下,道道汗水和着塵土,如數條蚯蚓粘於臉上。
";好小子,不如到爺的帳下做個頭目,爺保你天天吃香喝辣地。";劉國能喘着粗氣,擡槍與李過對峙着。
";你不配!";蔑視的眼神伴着倔強的聲音響起,李過再次擰身而起,揮舞手中火叉,殺了過去。
咔嚓聲起,火叉終是抗不住李過的大力,與鋼槍相撞斷裂開去。
";嗨!";手中斷柄果斷扔出,李過的雙手已握住劉國能的槍桿,奮力與其爭奪起來。
";嘿!";劉國能猛銼身形,屈膝壓腰。
終於不在你來我往,來回奔走,此時二人較起了力量。
";頭領,我幫你!";馬賊中猛然鑽出一小頭目,麻利地躍下馬背,拎着手中撲刀,衝進戰圈。
";萬慶,回來!";坐於白馬上持劍儒雅青衫喝道。
";啊!";未待小頭目轉身迴應,粗如兒臂的棍子夾帶着風聲,砸飛了手中撲刀。
驚叫聲中,小頭目連忙拾起撲刀,打着激靈鑽到了隊伍之中。
";不懂規矩的東西!";冰冷無情伴着沙啞滄桑的聲音響起,";哈哈哈,你二人平分秋色,都放手吧!";
李創大步走向依然在場中較勁的二人,高桂英手持鐵劍擔心地跟在後面。
李過聽到叔叔的命令,猛然放手,疾速向後退去,眨眼間便又站在李、高二人身邊。
";好,小夥子,真他孃的有股子狠勁兒。";劉國能雖然爲賊,卻也不做小人之事,見李過退去沒有乘勢追擊,槍頭倒轉噗地一聲插於黃土之中,由衷地讚歎道。
";頭領,他們手中已經沒有武器,難道我二十幾人還怕了他們不成。";叫萬慶的人剛剛被李創一棍子給悶回去,似乎並不買三人的帳,狂躁地提示着。
";都閉嘴!";劉國能左手揚起,制止着因此人的話引起的騷亂,高聲道:";闖塌天初入米脂,便能結識此等好漢,真是榮幸!";擡手抱拳朗聲道:";敢問二位英雄,高姓大名!";
";英雄不敢當,不才米脂李闖便是。";李創微笑道,";這位便是在下侄子,李過。";
";闖塌天聲名貫耳,承讓了!";李過知道叔叔的脾氣,是想結交這個人,上前一步與劉國能見禮。
";哈哈哈,鴻基兄劫富濟貧,早已名滿陝西,在下慚愧!";
";沒什麼可慚愧的,今時今日,都爲了吃口飯而已。";李創微微拱手道,";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搶掠貧苦百姓,算不的好漢!";
";說的好,國能汗顏!";劉國能已對李創的威名,佩服的五體投地,眼前之人名動陝北,那裡還有心思搶村掠財,轉身高聲道,";左右,拿酒肉來,國能要與鴻基兄痛飲三百杯。";
";國能兄,百姓都被你等給驚走了,不知如何是好?";
";啊,好說!";劉國能回答爽快,回頭吩咐道:";萬慶,你率領八人呼喝一番,我等進村秋毫無犯,叫百姓放心歸來。";
";是!";幾人得令便紛紛上馬,朝葫蘆山的外圍漫跑而去。
";鴻基兄!";劉國能拉過騎白馬持劍之人,對李創呼道:";這位是國能的好兄弟,姓田名見秀,還請鴻基兄,多多相持!";
好個儒雅之風,帥的迷離,若是前世得有上千萬的粉絲。心中驚訝于田見秀的儒雅,獨特的氣質深深地吸引着李創 。
";鴻基兄,見秀有禮了!";正沉浸在田見秀獨特的氣質之中,淡雅清亮的聲音響了起來。
";哈哈哈,請院中說話!";
衆人在劉國能的安排下,各自忙活着手中活計,一行幾人便朝乾淨的籬笆院中行去。
李創如此便能擋下馬賊之禍,高桂英心中清爽,無聲地跟在衆人身後。
";鴻基兄,剛剛萬慶兄弟多有得罪,還請見諒!";田見秀依然不忘先前偷襲李過的事情,對於闖蕩江湖的人來說,沒有規矩會被人唾棄的。
";無妨,不過是手下,急於表現而已。";李創無所謂的笑着,輕鬆自然。
剛剛還拼命打架的劉國能、李過二人,此刻業已端起酒碗,瘋狂地拼着酒。
";過爺勇猛非常,飢腸轆轆亦能打的我上氣不接下氣,佩服的很!";劉國能大笑道。
";哪裡,我還差的遠,若是叔叔出手,管保你爬上十天八天的。";看着謙虛,這小子時時不忘將叔叔擡出來炫耀一番。
";過兒!";李創眼睛一橫,滿臉的嚴肅,對劉國能與田見秀道:";過兒與我雖是叔侄,確情同父子,被慣的沒個樣子,二位兄長多多見諒!";
";哈哈哈……";
爽朗的笑聲,瞬間充滿了小小庭院,李過無所謂的抓了抓頭髮,端起桌邊酒碗,抓起誘人的羊大腿,接着拼酒去了。
";鴻基兄乃一方英雄,見秀有個建議,不知可否……";田見秀欲言又止,清晰的發音,一字不落地傳進了李創與劉國能耳中。
";見秀兄,但說無妨!";擡眼看着田見秀,目光中盡是真誠與讚賞。
";你我兄弟三人,如此心息相通,莫如劉關張般結義桃園,日後闖蕩江湖之時,亦會有個照應。";
";……";聽得田見秀的建議,劉國能不安的目光,輪換地看向田、李二人,生怕田見秀說錯話,李創嫌棄自己這江湖莽漢。
";二位兄弟皆是義薄雲天之人,鴻基正有意結交,見秀兄之言真是妙極!";
";好,葫蘆山三結義,勇闖江湖,所向披靡!";身邊的嘍囉位聽得幾人談論,紛紛吆喝起來。
";嚷嚷啥,還不快去準備祭品、香燭!";劉國能眉開眼笑,臉泛紅光,激動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