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

第二天一整天,高良都對着打開地宮的文字指示苦思苦索。雖然心有所得,但依舊不得要領。晚飯還沒吃好,就聽曉祥隊長吹着哨子,一路喊:

“各家戶主晚上開會啊。戶主開會喲!”

陳芸老人將手裡的碗筷一放,嘟噥着說:

“好好的又開什麼戶主會呀。學習嘛,隨便去個人就是啦。”

明欣老人夾着菜,漫不經心地說:“管那麼多做什麼?有事沒事的,只要不是族裡的事,反正都是姑娘去。”又轉向高良說:

“要是會開得太遲了,小高就去接一下吧。”

高良立即點頭答應,心裡又不覺暗笑道:“既要我去接,又要開條件。不是太遲還不能去接。把我當黃鼠狼了嘿。”

還真被“跩三江”給猜着了。今晚的社員會開得很吃力,高良到隊屋裡去接桃花時會議還在進行中,害得他在門外等了好長時間。

桃花回到家就告訴她父親,今晚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討論五顯大帝廟門前的小土包平還是不平。事情的起因是去年又開墾了一片“湖田”,加之老天爺這兩年還算幫忙,加了水田多了稻穀,一到收割時曬場根本不夠用,今年急需擴大曬場。

五顯廟距離村後的“山田”不遠,地勢高又利於風揚稻穀。大隊領導早就要求將廟改成隊屋倉庫了,但因全村老人反對而暫時擱置下來。現在急需曬場,所以隊長就想着能不能將廟前的小土包給平了,先解決曬場不足的問題。

一開始,絕大多數人都不同意隊長的提議。年紀輕點的不好公開說出理由,既不反對也不同意,只是私下裡嘀咕;年齡大的卻顧不得許多,輕者直言不同意,有那厲害脾氣躁的甚至指鼻子叫囂反對。一時間會場像開了鍋的粥、放牛場的伢,亂套了。嘈嘈雜雜、吵吵鬧鬧,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眼看着快離題萬里了,隊長沒辦法只好拿出自己看家的本事說:

“各位大爺、叔叔、兄弟們,還是言歸正傳吧。我曉得一提這事,大家的思想就通不過。大家怎麼想的,其實我曉得,不就是害怕破了五顯廟的風水,進而壞了村子的風水嗎?你們當我不怕呀?我也怕!我更怕弄不好被後人罵,罵我把黃石磯的風水破壞了呢!

不曉得大傢伙想過沒有,除了我們這五顯廟,誰見過還有大土包堵山門的?沒有吧?要說破風水,廟門口的大土包才真的不好呢!所以我看呀,平了小山包對風水會更有好處!

我也是沒辦法呀,眼看着就要割稻了,大家說說,還有哪裡比這個地方做曬場更好的麼?……沒有吧?說到底也就是個小土包嘛,要是真壞了風水,我負責及時再挑土堆起來。大家看看。可以麼?我負責!”

還別說,經曉祥隊長現實帶迷信的一番亂侃,就真讓大家勉強通過了。最後隊長宣佈,明天上午通知廟裡老師傅,後天動工。

高良第二天早起,就密切關注着廟裡的一切動向,發現從中午到晚飯前不斷有人被老和尚喊去,回來時分別帶着日用品、傢俱、衣物,以及佛事用品等等。據說是老和尚求着他們拿回來的。人家問爲什麼?他說自己馬上要出趟遠門,這些東西就請大家幫忙保管着。如果回不來,東西就歸保管的人。還說了許多感謝平日照顧的話。

吃晚飯時,曉祥隊長到桃花家裡和高良說:“老當家師給你留了張紙條,說是放在裝藥的盒子裡,要你務必明天早上去看。”

高良應了一聲,心裡立即生出極不祥的預感,本想連夜過去,可想到老和尚要他“務必明天早上去看”,又覺得必有緣故,不好違揹他的意思。他一整夜翻來覆去的睡不着,只想着老和尚和開啓地宮的事,一直折騰到天快亮了才慢慢迷糊過去。

一覺醒來。早已日上三竿。高良嚇得立即跳下牀,胡亂漱洗了一下,正要出門去廟裡會老和尚,忽聽陳芸老人在大門口和一位老婦人嘆道:

“老當家師身體一直不錯呀,也沒什麼病,怎好好的就死在牀上了呢?”

“哪個不講呢。先看到的人說,他還是坐在牀上升天的呢!”

高良聽說老和尚坐化了,陡然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難怪他說那些令人不解地話,原來早就預感到了,而且後事安排得竟如此井井有條,可見也是個有道行的高僧!

高良趕到五顯大帝廟時,大殿內外已擠滿了看熱鬧的人。曉祥隊長帶着五六個懂行辦事的,正在老和尚臥室裡忙着給他下牀收殮,見高良進來,就招呼他快看看老和尚留下來的紙條。畢竟緣分不淺,且老和尚又是極受人尊重的,高良便先到老和尚遺體旁肅立默哀了一會,又行了三鞠躬禮,然後纔到書櫃裡取出老和尚給他的遺囑。只見上面寫着:

“高同志,知你是誠實守信君子,書櫃裡的廢紙雜書你若用得上儘管拿走。老僧別無長物,該給的都給了,該說的都說了,此去再無牽掛。前路坎坷,望自珍重!”

高良看了老僧遺言寄語,不覺兩眼一熱。看來這位老人還不是十分放心呀。後幾句話是隱語,高良當然心裡神會;只是“前路坎坷”指的是開啓地宮呢,還是說他高良的人生旅途?或者兼而有之?老和尚不願明示高良,故而要他今早纔看。可謂用心良苦哦!

高良眨眨眼,使已經發紅的眼睛恢復常態。他翻翻書櫃,除了一份自編的明代皇帝享年、廟號及年號與公元紀年相對照的小冊子外,並沒有自己用得上的其他書籍、字紙,便退出臥室踱入大殿。曉祥隊長出來見高良還沒離開,就過來和他搭話。高良問他,老和尚什麼時間出殯,平門前土包哪天開始動土?曉祥告訴他說:

“依着風俗,要到死後第三天才能出殯。老當家師是昨天夜裡坐化的,要到明天早晨才能出。棺材、老衣早就準備好了,其他的也不費什麼事。明天早飯前出殯,早飯後平土包。”

高良見時間已定好,便不再說什麼,只招呼曉祥隊長說,明早出殯時他一定來送一程,就告辭走了。他現在很後悔,大前天夜裡應該向老和尚問清楚,大土包裡的祖師爺是否就是五顯大帝廟的開山祖師,甚或就是朱允炆?

回到住處,他立即託人分別給宋世平、周大順和張志高送信,要他們明天太陽落山前務必趕到這裡;如果工作不是很忙,最好明天上午就過來。託付停當,又從別人家裡買來個瓷罐。預備安置大土包裡的和尚遺骨。

一切安排妥貼,他這才匆匆趕到蛟龍口圩堤,看看是否有事,並分別和守大堤的民工打打招呼,要他們千萬提高警惕,別因爲退水了就麻痹大意。因爲江水回落得越快,其對圩堤的拉力就越大,往往險情就越容易出現。巡視招呼了一遍,他就一個人坐到工棚裡,又掏出紙條思索着打開地宮的步驟、方法,並猜測可能的結果。

老和尚坐化第三天的太陽起山前。他的靈柩由八個壯勞力擡到墓地。高良也隨在送葬的人羣裡,一路爲老和尚默哀、祝福,希望他鶴駕西天。待棺材入土,高良才因平土包的緣故,便匆匆離開墓地回到五顯大帝廟。

大土包高約三米,圓圓的,看起來就像個大圓饅頭。據老人們傳說,這大土包原高九尺五寸,雖年深日久、風吹雨淋,但因後來的和尚們悉心維護,所以還沒有多少減損。

高良趕到時,廟前三四十人已經開工,“土饅頭”周圍已被挖了不少了。過了一會兒,宋世平提前趕到,聽過高良的介紹後自然激動非常,即刻摞袖擦掌就和高良圍着土包前後左右的監起工來。宋世平見挖土的鐵鎬亂挖胡砸,深恐誤了大事,情急之下便掏出準備送給周大順的兩包香菸,討着好地分散給男人們,並一疊聲地囑咐說:

“勞駕,勞駕。大家一點點小心地挖,好麼?要是土裡有東西千萬別弄壞了,等我們兩個看過再處理喲。”

“土饅頭”在殿門稍東側,其東邊又距倒土的懸崖更近,所以挖土的進度比其他方向要快。宋世平來後不到一個小時,東邊挖土的就欣喜地喊着,挖到一塊石頭了。高良讓他們先停下來,自己找來一把小鐵鏟,和宋世平小心翼翼地將石頭四周情理乾淨,這纔看清原是塊一米來高的石碑。宋世平讓大家幫着將石碑挖出來,擡到旁邊放好,對着大夥兒招呼說:

“這土包是個和尚墳,大家挖的時候注意點,別把棺材弄壞了。”

爲妥當起見,高良和宋世平做了分工:宋世平仍然招呼挖土現場,高良情理石碑。大夥兒聽說是個墳包,一時議論紛紛。奇怪竟無人知曉,更奇怪死人怎麼埋到廟門口來。小孬子則仗着和高良關係不錯就溜過來問道:

“哎!你們怎麼管起廟裡的事情了。看你大清早就過來,是老當家師告訴你土包裡埋着寶貝麼?”

高良心裡說,寶貝倒是可能有,但不是你想的那些金銀財寶。但畢竟不能說出口,況且即使說了他們也不會理解,便不置可否地笑着敷衍道:

“哪裡有什麼寶貝呀!你沒聽說老和尚給我留了張紙條嘛?他說這個土包裡埋着一個老和尚,委託我料理一下,別讓骨頭散失了。那不是,我買瓷罐就是預備着裝老和尚遺骨的。”

小孬子“哦”了一聲,表示完全釋然和理解了,邊向回走邊說着:

“這也是做好事呀。起老墳嘛,墳裡的死人骨頭就該撿齊全了,再找個地方埋好。哼,這老和尚!其實我們也會做的。”

不消多時,高良已將石碑上的泥土清理乾淨,只見這塊麻石石碑上陰刻着三行字,中間一行大字是:

“開山第一世上無下顯明白玉大和尚之位”,其中“上”、“下”兩字偏右並稍小,“明”與“白”的間距稍大;右上小字爲:“大明天順二年十二月五日甍”;左下小字爲:“隨侍弟子拜立”。

原來老和尚祖師爺的法號叫“無顯”,又稱“白玉大和尚”。高良從懷裡掏出那本紀年對照小冊子,找到天順二年相對應的公元紀年是1458年,也就是距離明代立國九十年,距今510年了。不過高良很是不解,正常的墓碑都是立在墳墓前面,而這位“無顯白玉大和尚”的墓碑爲什麼要深埋在墳墓裡面呢?

由於人多,土堆又不是很大,到上午十一點多鐘就剩下正中心一小堆了,竟還沒有見到棺材。高良正疑惑是否埋在地面之下時,隨着衆人一陣驚呼,只見土層中lou出一塊大陶缸壁來。年齡大的則嚷嚷着說,這一定是傳說中的和尚坐缸吧。

宋世平聽如此說,便叫大夥兒挖四周的土,自己只和高良兩個用小鐵鏟一點點清理缸壁。不多時,隨着四周外圍的土層被移走,一口橢圓形帶蓋的大釉瓷缸就赫然呈現在衆人面前。

缸體通身繪滿了仙鶴、喜鵲以及一些花紋狀圖案,下部有兩條首尾相接的游龍;缸頂的蓋子頂上有個圓洞,蓋子邊上分佈着四個大大的“壽”字。圖案繪畫得極精美不說,大缸的燒製工藝也是一流,彷彿裡面不是遺骨,而是絕世珍藏一樣。

打開缸蓋首先看到的是凝結了的石灰,中間成盤膝坐姿人形空洞,空洞的石灰壁上還可隱隱看出袈裟的布料紋理。這老和尚的骨殖已基本腐爛,只在人形空洞底部還剩有牙齒和部分頭頂骨及零碎的骨渣。

高良將瓷罐端過來,戴上預備的手套,將缸中的牙齒、頭頂骨小心翼翼地撿到瓷罐裡,再將碎骨頭全部收拾起來,一起放進去蓋好蓋子;又從袋裡掏出一塊大紅布,將瓷罐仔細的包裹好。

宋世平見高良如此肅穆、慎重,彷彿在給一個老朋友穿衣、戴帽、打點行裝,就也站在旁邊,對這位朋友的朋友的祖師爺行着注目禮。收拾妥當,高良請曉祥隊長派了四個人擡着大石碑,自己則捧着瓷罐和拿鐵鍬的宋世平走在前面領路,一行人來到剛剛入土的老和尚墓前。

高良放下瓷罐,站在老當家師墳頭先施了一禮,似玩笑又似認真地喊道:

“老師傅,我們把你的祖師爺請過來了,一時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墓地,只好安置在你老人的上位了。”

說完,就叫跟來的幾個人在老和尚墓地右側稍上挖個深坑,將瓷罐和石碑一起安放進去,再填上土,壘起墓包。雖然受政治形勢所限沒有燃放爆竹,但安葬程序卻一點沒少。事畢,跟來的四個人倒是先向新墓作了三個揖,然後再是宋世平、高良。高良邊作揖邊大聲說道:

“地下的朋友,你就在這兒安息了。”又左移兩步,對着剛坐化的老和尚墓說:“老師傅,這件事我就算做好了。都怪我不懂哦,如有不周,還請原諒啊。”

高良和宋世平回到住處不久,周大順和張志高也陸續提前到了。

張志高見高良和宋世平都是一身灰土,就很奇怪。周大順也問高良,把大家火急火燎的找來,是工作的事還是“那個事”。宋世平心急,不用高良重複,他就將高良告訴他的以及後來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轉告給他們兩。哪知張志高更心急,聽了宋世平介紹,就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還等什麼?那就快去呀!”

高良拍拍他的肩膀說:“先好好休息,吃飽喝足,最好還準備點乾糧、水和一些必要的工具。別這樣怪看着我好不好!誰知道地宮會出現什麼情況啊?有備無患嘛!別急,斷了日光纔過去。”

幾個人鬧哄哄的,只有周大順一言不發地低頭想着什麼,良久才忽然問道:

“你們研究過墓碑上的文字嗎?”

“切,那還有什麼好研究的!明明白白的,是明代的五顯白玉大和尚嘛。”宋世平不假思索地答道。

“我說的就是‘白玉’兩個字!”

“‘白玉’兩個字?”高良見周大順如此鄭重其事的,想必他有新的發現,不覺也皺眉沉思起來。他嘴裡不停地念叨這兩個字,將各種可能聯繫起來,忽然自言自語說:

“白玉,白色的玉,沒什麼意義。……疊加起來卻又是皇字多了一點……”

“就是個‘皇’字!這還不明白嗎?”周大順肯定地問道。

“‘皇’字的‘王’裡多一點……比王大!”

他們兩個一問一答地,倒把旁邊兩個人給急壞了,宋世平忍不住發着牢騷道:

“老周你打什麼啞謎嘛,有屁快放!”

“結合馮荃遺稿分析,這個所謂的‘五顯白玉大和尚’就應是朱允炆!白玉二字只不過是‘皇’字的隱指。他既不敢明說自己曾是皇帝,同時又認爲自己的資格相較於朱棣來說,更是真正的皇帝,所以他就應比朱棣這個‘王’多一點。”

“完全贊同!”高良興奮地說。

“似乎有點道理。不過……”張志高抓抓頭皮說。

宋世平最見不得如此似是而非、糾纏不清,認爲即將真相大白又何必多費腦子,便很不屑地叫道:

“切,別咬文嚼字了吧!晚上見真神。”

【……第一百零四節??白玉大和尚的坐缸 文字更新最快……】@!!(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遺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52節 躁動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17節 求生第93節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2節 明代窯龍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8節 黃石形勝第72節 有驚無險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34節 等了幾百年的姻緣第18節 求生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14節 蛟龍吸水第52節 躁動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46節 風滿樓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6節 一飯永銘第110節 長河霸主第81節 敬老面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115節 天火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18節 水鬼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5節 地界第2節 雪夜驚魂第8節 黃石形勝第22節 獨腳夔第78節 袁家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42節 天使之裸第113節 聚寶盆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52節 躁動第63節 抄家第8節 黃石形勝第21節 殭屍魅人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1節 桃花姑娘第22節 獨腳夔第89節 偶像第104節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18節 水鬼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73節 族譜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45節 五顯救難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106節 地宮2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20節 驚醒獨角龍第78節 袁家第47節 碧波夜遁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48節 文攻武衛第5節 地界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117節 大限來臨第62節 殉道者第10節 桃花姑娘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34節 等了幾百年的姻緣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28節 活見鬼了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33節 五顯大帝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78節 袁家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87節 是遐想嗎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4節 地界第18節 求生第6節 一飯永銘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
第52節 躁動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17節 求生第93節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2節 明代窯龍第71節 拽尾龍做清明第8節 黃石形勝第72節 有驚無險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34節 等了幾百年的姻緣第18節 求生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79節 捕蝦夜續定三生緣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14節 蛟龍吸水第52節 躁動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46節 風滿樓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6節 一飯永銘第110節 長河霸主第81節 敬老面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115節 天火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18節 水鬼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5節 地界第2節 雪夜驚魂第8節 黃石形勝第22節 獨腳夔第78節 袁家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42節 天使之裸第113節 聚寶盆第84節 粉面兩桃花第52節 躁動第63節 抄家第8節 黃石形勝第21節 殭屍魅人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58節 絕境生機第11節 桃花姑娘第22節 獨腳夔第89節 偶像第104節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18節 水鬼第98節 船撞金雞石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73節 族譜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1節 一位老人的請求第二節油皮圖紙第45節 五顯救難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106節 地宮2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20節 驚醒獨角龍第78節 袁家第47節 碧波夜遁第61節 藍光下的生死劫第76節 戶戶植桃的疑惑第48節 文攻武衛第5節 地界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117節 大限來臨第62節 殉道者第10節 桃花姑娘第112節 桃花壁刻第118節 黎明前的翻天巨涌第34節 等了幾百年的姻緣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28節 活見鬼了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83節 被廢的郡主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09節 別有洞天第33節 五顯大帝第123節 長河來客第78節 袁家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86節 雲深不知處第67節 銀紙圖3笑臉與三角第87節 是遐想嗎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4節 地界第18節 求生第6節 一飯永銘第82節 月光下的消失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97節 第二個違禁被咒者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