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七星硯

高良送走餘領導等一班人,便與振華、曉祥兩個打聲招呼,拿起煙臺就徑回明欣老人家。(.dkankan請記住我們的網址)可他們兩個卻格外客氣起來,硬是要送高良回去,任是怎麼推辭也沒用。高良見再三再四地推辭不過,忽然明白過來,是因自己拿着的物件!

他在搜查到這個奇怪的疑似煙臺時,就已意識到蹊蹺了,現在又被他們死死纏住,這就更證明這東西的不同尋常了。高良心裡拿定主意,你不說出實情,我就不提歸還的話,看誰熬得過誰!

兩個隊長一路上沒話找話,繞着彎子將話題向硯臺上扯,高良則故意裝糊塗,根本不理這兩個人的茬。他心裡暗笑,同時也更堅信了自己的猜測。回到住處,明欣老人立馬迎上來,也不用他多問,高良便很隨便簡略地說了一下搜查經過,隨即轉身躲進房裡。他剛掩上房門,就聽門縫裡傳來振華焦急地悄聲道:

“六伯,不好了!他家把硯臺忘記轉移,讓人家給搜出來了。”

“什麼?!他連這個都沒管好?該死!真該死!吔——,你們兩個也在場啊,怎麼就攔不下來嘛!一幫子不中用的東西喲!我不管啊,你們就是受處分也得給我弄回來!不然的話,大家都沒臉進祠堂、上祖墳山了!”

“六伯,你老先別急。”曉祥怯怯地說。

“還不急?火上房、人上吊了!”

“我是說,硯臺這會子就在你.家裡呢。”曉祥說着,向高良房門這邊努努嘴。老頭子不解地盯住他們兩,一絲希翼閃上臉,見曉祥吞吞吐吐的,遂厲聲急問:

“胡說!怎麼又跑到我家了。快說清楚!”

當聽說硯臺被高良從那些人手.裡給要回來時,老人眉頭一下便舒展了許多。他踱步沉吟着,眉頭一會兒緊一會兒鬆,良久才稍帶爲難地說:

“在他手裡就好多了,至少不會.隨便弄丟。只是…時間長了也不太保險哪。人家只說是暫時借去辦公,我若馬上向他要回來,不好開這個口啊。”

“我們也是不好開口,才從現場一直跟過來的。”曉祥.隊長接口道。明欣老頭在原地轉了幾圈,看了看他們說:

“這事還真不好提。說真話吧,畢竟不妥。不說真話呢,.誰也不是呆子;正經八百地向人家要,又說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這不是明擺着哄孩子嗎?要是把人家惹惱了,那纔不好收場呢。算啦,算啦,還是我來開口吧。”

這“跩三江”說着就敲門進了高良房間,隨便寒暄.幾句,很快就轉到正題上說:

“今天搜查時,他家多虧你了。”

“沒什麼,老伯。都.是按政策辦事,無非是打個圓場罷了。”高良謙虛地說。

“老實說,我們全族人都要感謝你纔是。”

高良知道他話中有話,既是表達對現場說情的感謝,可能更爲了這個疑似硯臺的東西吧。既然老人沒有明說,他也就裝裝糊塗客氣着說:

“您老說哪裡話呀。我不就是爲雕花木牀說了句話嘛,有什麼好感謝的?”

“跩三江”明欣老頭心知,不說明了解決不了問題,一咬牙便直搗黃龍地說:“高技術員呀,我說的感謝不是爲了那個木牀,一架木牀又算得了什麼喲。我們全族人要感謝你,是因爲你將我們的傳世之物保護下來了呀。”

“傳世之物?什麼傳世之物,我不知道呀?”高良故作驚訝地說。

“跩三江”見高良渾然不覺的樣子,雖然心竅暢通,可也一時摸不着深淺,沉吟半響才說:

“就是你帶回來的那個物件。我就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了,你帶回來的是一方硯臺,是我們祖上傳下來的東西。不過這並不是迷信,大不了只是個紀念物罷了。祖訓規定,在祭祖或續譜時,凡要動筆必須用這個硯臺!所以還請你好人做到底,將硯臺留給我們吧。既然你拿過去也是爲方便工作,我可以用另外一方硯臺給你。我知道你是個正直善良的人,不然我也不願開口,更不好說出真情。”

高良見老人如此一說,知道他並沒有再瞞自己的意思,也就不好再裝傻。然而,老人雖已說出這方硯臺的緣故,但是疑團仍未能解決。一是爲什麼在祭祖和續譜時非用它不可?二是硯臺到底用什麼材料做的?三是這硯臺有無奇特之處呢?

本來高良已經與周大順他們三個人一樣,由於皮猴子的原因和此次洞中的所經所歷,世界觀大變,好奇心更是大減,心裡對索求此處的謎底已經感到索然無味。可現在爲這一方非石非鐵的硯臺,卻驚動了他們整個家族,不免又激起他高良已經熄滅的好奇心火。

高良從牀裡邊的紙包裡拿出硯臺,端在手裡問道:“老人家,非常感謝您老對我的信任。說實話,我在現場見他們幾個驚慌失措的樣子,就猜到這個硯臺絕不是平常之物,否則不可能有那種反應。我當時從公社幾個人手上要過來,其實也並不想據爲己有,只是想知道它被珍視的真正原因。

我還不得不佩服饒地主家藏東西的心力,他搞了個燈下黑的局,要不是其中一個人對木牀雕花起了壞心,任誰也懷疑不到牀腳下的灰土裡,會藏着這麼珍貴的東西。

你老也看得出,我小高不是個貪財的人,一開始我就沒打算帶這個硯臺走,肯定會交還給你們的。但是我還有個請求,在還之前我想搞清楚這硯臺的材質、年代,以及其他情況。既然是祖傳的東西,就肯定有它的來歷;既然這麼珍貴,就肯定有它的可貴之處。希望您老能告訴我,我也保證絕不向外界吐lo分毫。”

高良這番話,說得既入人情又合道理。“跩三江”老人半響無言,猶豫良久才嘆了口氣說道:

“我也說實話,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必你多多少,傳了幾百年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據說,這方硯臺還是從第一代老祖宗手裡傳下來的,距今差不多六百年了吧,只知道叫‘七星硯’,什麼材料做的還真不清楚。

你猜得也對,傳說這方硯臺隱藏着我們家族的一些信息,但是家族中歷代都沒人猜透。只是有一個神奇現象是明顯的,你只要對準寬邊兩個鼓包哈幾口氣,所有的鼓包就會蒸發水汽凝結成水珠,然後匯聚到凹海里,就可以磨墨了。用好以後,再對準窄邊kao外的小鼓包吹幾口氣,凹海里殘留的墨汁很快就被硯臺吸收。

據說用這個硯臺裡的墨汁寫字,紙爛字不爛。就因爲有這個奇異,所以每次使用時,在磨好墨汁之前是不讓人kao近的。”老人真誠地注視着高良,繼續說:

“這是我們家族的大秘密,只有我和幾個老人知道。今天告訴了你,你也就是這個秘密的保護人之一了。如果你違背了良心……”

高良一聽這話,心說:這可是自己撿包袱背了!不僅僅是良心、信譽的壓力,更成了責任。他望着面前這個總讓人有點猜不透的老人,誠懇地立即接口說:

“早知事情是這樣,我向您老打聽就好了。可現在既然都知道了,那當然會遵守規矩。”他想了想又說:“既然我已是保護人之一了,那就應該更多地進行了解,我還想再仔細看它幾天。但是你老放心,我絕不會帶出這間房門。最多三天,可以嗎?”?“當然可以。只是最好別讓其他同志曉得。”老人爽快地答道。

第二天早上,高良藉口身體不舒服,一上午沒有到工地。待張志高離開家,高良就趕緊起牀,用溼布仔細將硯臺擦乾淨,端端正正放在窗前桌子上。又向陳芸老人借了把手電筒,藉助太陽光、電燈光和手電光,對這方傳奇的硯臺深研細究起來。

硯臺總高約二點五釐米,其中主體底座厚約一釐米;長十五釐米,寬近十釐米;底座及四壁皆無款識,上方除七個高一至一點五釐米的金字塔形“鼓包”凸起外,再無其他雕飾。硯臺臺體爲灰黑色,凹海四周的七處凸起爲青綠色。該硯名爲“七星硯”,的確名副其實,上方七個金字塔形凸起的佈局形狀恰與北斗七星。左方即寬邊的鬥勺中間爲平底鍋式微凹,可以研墨、儲墨;整體無臺沿,檯面四周高低不等,並逐漸向鬥勺處傾斜。

高良嚮明欣老人借來毛筆、墨子和幾張劣質草紙,根據老人昨晚說的,對準凹海左邊kao下的塔形凸起哈哈氣。果然,幾秒種後所有的“金字塔”上便騰起白霧,並逐漸增多,在塔頂繚繞凝結成細小的水珠,再慢慢滾落下來。落到硯臺面上的小水珠又很快聚合成大水珠,當大水珠增大到保持不住時,就像破裂的蛋清一樣順着檯面落差,紛紛流向鬥勺的最低處。

不一會兒,高良見凹海中的水分已經夠用,便開始磨墨。令人更加驚奇的是,當他手上的墨子在硯臺凹處一研動,“金字塔”上的白霧如同得到指令,便即刻消失。如果不是明欣老人事前介紹,高良都想象不出自己現在會是什麼狀況了!

他愣了一會神,便鋪開草紙,蘸筆寫上“**萬歲”幾個大字,待字跡稍幹後放到臉盆裡,倒入清水浸上。他將臉盆端到方凳上放穩,再對準凹海右邊kao上的“金字塔”吹了口氣,頃刻間,凹海里的墨汁和四周的殘存水分便逐漸滲入臺體,不過一分鐘,整個硯臺就已乾爽如初!

高良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它的每一個變化,站在硯臺前,他大腦一片空白,弄不清自己是在做遊戲呢,還是在驗證!倘或就是夢中的童話。他本來不相信什麼迷信,即使是黃石磯的一些奇聞怪事,他也不認爲是迷信。許多現象在未弄清楚之前,有些人就喜歡將之歸結爲鬼神迷信,殊不知無非還是科學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罷了。如果將現代人用的東西放到幾百年前,那麼古人肯定會將之神鬼化的。但面對硯臺,高良根本想象不出它的科學原理,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它不是什麼神物而應是某種先進科學技術的產物。

高良慢慢收回激揚的思緒,又開始觀察起硯臺來。北斗七星、金字塔狀突起,下方邊沿有一條不太起眼的橫脊,這些形狀集合在一起代表着什麼呢?既然硯臺本身如此奇異,那麼它上面的雕飾和佈局就不可能無意義。

高良忽然覺得眼前的佈局或形狀好像在哪兒見過,而且時間應該就在近期不遠。他看着,想着,不斷反覆搜索、對照:七個凸起——極像北斗七星——祖傳…黃石磯!對,這就是黃石磯的地形地貌!他興奮異常,又仔細對照一遍,確信無疑,這應該就是黃石磯地形。

對準哈氣的凹海西南邊塔形凸起是盤龍頂,最後對準吹起的凹海東北邊是伏燕渡河!不用說,凹海東南與西北分別是老虎背與楊山,東邊一溜三處分別是鮎魚嘴和大、小黃石嘴。硯臺下方那條小橫脊就是盤龍頂至大黃石嘴的山脊。

這就對了,黃石磯饒姓祖先傳下來的硯臺,做成當地的地勢形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此看來,這硯臺的奇異之處,還遠不止吐霧、吸水這兩樣,可惜年代太過久遠或者他們的祖上也根本不清楚,以至於被遺忘、失傳了。

可是更大的疑團又生成了,既然能達到如此高的科技含量,現代人都無法理解,五、六百年前的古代人怎麼可能知曉啊!如果說不是地球人類,可如此形狀,又說明製作者與黃石磯存在着某種聯繫或淵源。這可是專門製作呀!

雖然除了騰霧、集水而外,其他一無所獲,但畢竟破譯了硯臺形狀的對應地址。高良的興奮之情真是無以言表,幾天來的抑鬱心情早被一掃而空。臨近午飯時間了,他哼着學校裡唱的戰歌走出房間,忽然又想起臉盆裡寫着字的草紙,便又返身回到臉盆旁邊。他癡癡地盯住飄在水面上的那幾個黑漆大字,似笑非笑地搖晃着腦袋,自言自語地道:

“又被證實了!草紙被水溶化後沉底,墨跡卻仍然凝聚不變。匪夷所思啊!”

【……第六十四節??七星硯?】@!!

第26節 洞出歷山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1節 明代窯龍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3節 油皮圖紙第22節 獨腳夔第121節 未來的能源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80節 叫火的女老人第5節 地界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20節 驚醒獨角龍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87節 地宮3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5節 一飯永銘第13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90節 被陪斬了第28節 活見鬼了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78節 袁家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64節 七星硯第106節 地宮2第37節 遊街示衆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37節 遊街示衆第15節 蛟龍吸水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43節 情敵之間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87節 地宮3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120節 地穴2第41節 賊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32節 黃石磯·王失機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49節 較量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5節 地界第24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17節 求生第22節 殭屍魅人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41節 賊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27節 活見鬼了第16節 千古地下河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4節 地界第92節 前兆第17節 千古地下河第23節 獨腳夔第49節 較量第27節 洞出歷山第25節 地下河消失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42節 天使之裸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28節 活見鬼了第28節 游龍江山第27節 洞出歷山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77節 老屋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22節 殭屍魅人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第21節 殭屍魅人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94節 意外的決堤第6節 一飯永銘第40節 天星之洲第6節 一飯永銘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117節 大限來臨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99節 發之於情第85節 天子亡命天火催第9節 仙寓山飛地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
第26節 洞出歷山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1節 明代窯龍第1節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3節 油皮圖紙第22節 獨腳夔第121節 未來的能源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80節 叫火的女老人第5節 地界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20節 驚醒獨角龍第108節 廢皇悠悠恨第87節 地宮3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75節 夜訪老學究第5節 一飯永銘第13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90節 被陪斬了第28節 活見鬼了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78節 袁家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64節 七星硯第106節 地宮2第37節 遊街示衆第21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111節 遠古的高山流水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37節 遊街示衆第15節 蛟龍吸水第74節 天下全輿總第20節 龍肉鮮神燈亮第43節 情敵之間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87節 地宮3第16節 千古地下河第126節 還是迷喲第120節 地穴2第41節 賊第38節 無星無船的星船會第32節 黃石磯·王失機第55節 地下天門開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51節 湖水去了這裡第49節 較量第96節 橫江漂來的鮰魚第5節 地界第24節 蟲蛀的燒餅歌第17節 求生第22節 殭屍魅人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第8節 仙寓山飛地第41節 賊第88節 善惡交鋒困癡人第27節 活見鬼了第16節 千古地下河山門夜獨敲老僧報故人第4節 地界第92節 前兆第17節 千古地下河第23節 獨腳夔第49節 較量第27節 洞出歷山第25節 地下河消失第39節 金雞石下金雞洞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12節 遠古奇樹出江底第124節 斗柄直指歷山第42節 天使之裸第66節 銀紙圖2三線交匯第36節 六個大順巡天河第28節 活見鬼了第28節 游龍江山第27節 洞出歷山第69節 銀紙圖5解鈴人第77節 老屋第50節 滑稽的批鬥會第91節 歷山水庫的黑螞蟻第53節 再探龍潭地穴第22節 殭屍魅人第28節 游龍江山第127節 原來如此第54節 摘下了金屬盒第21節 殭屍魅人第15節 機關啓動了第94節 意外的決堤第6節 一飯永銘第40節 天星之洲第6節 一飯永銘第70節 老虎背秘聞第30節 黃石磯·皇失基第117節 大限來臨第122節 極陽之地第99節 發之於情第85節 天子亡命天火催第9節 仙寓山飛地第10節 又現山洞白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