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長矛與寡婦

離開“角馬”號武裝商船的帝國軍官兵卻發現船長還留在艦橋裡。這時他們才注意到方纔傳送的命令是由船長的太空戰鬥服的通信系統發出的,而不是通過艦橋發出的。並且艦橋裡的人沒一個撤了出來。這就意味着整個艦橋可能已經完全無法運作。

實際上,當時除了船長,“角馬”號艦橋裡的控制團隊都已經犧牲。脆弱的武裝商船被一股發自對方戰列艦的粒子束擊穿,處於防護核心的艦橋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能量以閃光、輻射、高能粒子團、大量碎片的形式迸發出來,殺死了可憐的女軍人。

蘿塔沒有立即死亡,但是她的太空戰鬥服已經被擊穿,氣體迅速逸出,維生系統正逐漸喪失功能。更爲致命的是艦橋的鋼結構在定向能量的轟擊下嚴重變形,把她牢牢卡在戰位上。“角馬”號並不是按照巡洋艦的防護需求設計的,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戰位都沒有獨立的防護結構。

但這種弱點並沒有最終導致了蘿塔陣亡。

尚有生存希望的蘿塔發現她的戰艦在動力上還能受到控制。她利用太空戰鬥服的通信系統向離開飛船的同伴發了一條明碼信息“VENI,VIDI,VICI.”然後便切斷了通信。

隨後,焦急的預備役女兵們看到,她們的“角馬”號,噴射出明亮的氫氧劇烈燃燒的藍白焰光,迎着交織的死光,衝向敵軍艦陣。

突然,一道奇異的光束照射到了“角馬”號上,迸發出刺眼絢蘭的光芒。隨着環形閃光輻射開來,“角馬”號失控地飄浮在混亂的戰場上,任由能量的波濤和空間的輕微波動搖拽殘破的軀體。

擲向敵人的長矛支離破碎。蘿塔,如她的名字,寓意“長矛”,犧牲在衝鋒的路上。

慘烈的廝殺仍然在繼續。帝國軍始終保持着頑強的鬥志,一再穿透國防軍傘形陣,然後返身殺回,重新投入決戰。聯邦國防軍也毫不退縮,以組織嚴密的交叉火力沉重地打擊對手。

雙方的戰艦數量都不斷地被擊中,爆發出耀眼的閃光。太空中除了接連不斷閃現的光芒和密集的定向能量,還充斥着無數的高速飛行的碎片、四散飄浮的人員、姿態失控的戰艦殘骸。

當兩軍艦陣第五度相互衝近時,衝鋒在前的“漢尼拔”分艦隊旗艦“大西庇阿”號戰列艦已經受到了重創,喪失了通訊能力,火力也被嚴重削弱。指揮重責落到了“拓跋宏”號上。但是“大西庇阿”號上的雷金納德•烏斯帝諾夫上將讓艦長下令棄艦,自己駕着戰艦在衝入敵陣與敵艦交錯而過時,精準地撞擊了距離最近的國防軍“金凱德”號戰列艦。

數萬千米每秒的相對速度下,兩塊數百萬噸的合金產生的碰撞是驚天動地的。激戰的太空中突然爆發出一股猶如恆生爆炸的強烈閃光。亮光呈環狀輻射擴展開來,緊隨其後是高能的粒子團和無數碎片狂暴地橫掃了周圍的空間,造成極大的殺傷。

無論是兩艘戰艦上的一切設備,還是攀附在上面的陸戰隊員,都被粉碎成粒子級別的物質,在狂爆的能量衝擊下飛散開來。“黑寡婦”以最爲決絕但卻最爲華麗的方式了結了身上的個人職責與歷史使命。

烏斯帝諾夫根本不用親自駕艦發起撞擊,交由計算機執行即可。但她對勝利已經感到絕望,撤退又是絕對不行的。一退“阿非利加”行星就陷落,之前的犧牲和奮戰便告白費。所以她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來激勵部下,繼續同敵軍拼命,儘可能地殺傷敵人,使其最終喪失繼續進軍的信心和意志。

果然,指揮官的慷慨赴義,激起了帝國軍更加強烈的鬥志。瘋狂行動在保衛家園神聖使使召喚下,物化爲激烈的能量發射擴散開來。光彩奪目的光芒如同傳說中瓦爾基莉駕馭着極光,前來來召喚人類烈士的英靈,前往瓦爾哈拉。

當人類還被困在大地上時,戰士流出的鮮血,澆灌了大地的生命。古戰場總是生機勃勃,或綠草如茵,或綠樹成林。

當人類飛進太空後的星際時代裡,戰士流出的鮮血卻迸發出明亮的光芒,奔流在宇宙之間。十多個小時後,最近的行星“阿非利加”行星上的人類便看到了戰鬥激發的光芒。上千年之後,同樣的光芒也會傳送到另外的人類行星,只要沒有被宇宙空間裡的物質攔截,這場戰役產生的光子、粒子和其他輻射便會和其他星際戰爭戰役一樣,永遠流傳在宇宙之中,直到宇宙的盡頭。

也許無數的千年之後,戰鬥產生的光線仍然爲一個新生的文明捕獲,並據此推斷了這場人類文明分支之間的大規模能量廝殺,從而證明了其他文明曾經存在的證據。就如二十六世紀初,在太陽系柯依伯帶外圍,科學家在捕捉到了有別於宇宙自然產生的輻射,據推測那可能是某個遠古的外星文明在戰爭中發出的定向能量。

激戰持續了五個多小時才逐漸平息下來。爲了保衛家園,帝國軍中央艦隊“漢尼拔”分艦隊,連同新徵召的民兵和預備役艦拼盡了力量。只有不到一百艘的戰艦撤出了戰鬥。陸戰隊的傷亡更加慘重,初步的統計是二十萬民兵和預備役加兩萬正規軍星際陸戰隊員當中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陣亡。

佔有兵力優勢的聯邦國防軍遠征艦隊算是取得了勝利。但在兇猛的對手面前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三千艘戰列艦被摧毀了兩千多艘,投入戰鬥的兩千艘巡洋艦也有將近三分之一損失。

剩下的兵力,用於佔領行星“阿非利加”綽綽有餘,可要擋住帝國軍將要發動的大規模反擊是明顯不夠的。這讓許鴻釗將軍感到爲難,在佔與不佔之間猶豫不決。

派出的通報艦很快就帶回了“阿非利加”行星當局的回覆。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治下“阿非利加”行星行省總督維克托•瓊斯宣佈全球不設防,無條件接受任何軍隊和平進駐。

對方這種明智的決定固然令聯邦國防軍遠征艦隊省去了許多麻煩,但許鴻釗仍然顧慮今後防卸的問題,遲遲下不了決心。

“看似一塊肥肉,可一旦咬上了,纔會發現裡面有一個致命的鉤子。”

通信系統裡,上將毫不掩飾地向部屬坦露自己的憂慮。佔領行星並不簡單,即使對方已經表示不抵抗。可是遠征艦隊仍然要向地面派出自己的星際陸戰隊,維持秩序,還要在近地軌道上佈置戰艦提供必要的支援。誰也不能保證這顆元老院苦心經營多年的重要行星在易換旗幟後會發生什麼事,而忠於元老院的那些總督和治安官顯然是不能太信任的。

“我們這麼辛苦才殲滅‘漢尼拔’艦隊,不佔領這顆行星就太不值得了。”

有人滿懷渴望地說。跨越一萬光年的遠征,不正是衝着這顆富裕的行星而來的嗎?唾手可得的時候,卻要胡亂猜疑,這並不符合常理。何況這個戰利品的獲得還不輕鬆,是與敵人血拼後才爭取到的。

幾經思量,許鴻釗才下定了佔領行星“阿非利加”的決心。

交接的過程是比較順利,行省總督府下的所有暴力機關也相當配合。許鴻釗和維克托•瓊斯達成協議,在聯邦政府下達新的指示前,行星的一切秩序保持不變。

因此,儘管總督府已經高高地飄揚着自由之星的旗幟,可是維克托•瓊斯這個元老院的鷹犬,卻還統領着帝國的警察、元老院衛隊和其他強力部門,仍然統治着這顆被“自由與民主光復”的行星。雖然他們仍要服從派駐到地面的國防軍星際陸戰隊和其他人員的指揮,可是實際的權力卻還是抓在手上。這種做法與聯邦的一慣政策是相悖的,可在當前的形勢下,對於維護“阿非利加”行星的穩定卻是非常恰當的良策。

所謂強龍壓不倒地頭蛇,也許就是這種情況的最好寫照。畢竟外來的聯邦國防軍單憑己力也難以迅速鞏固佔領的根基,既然樹大根深的總督“誠心”展開合作,政治上頗有修爲的許鴻釗也就大方地吸納了。

處理了一系列的重大事務之後,許鴻釗上將感到心滿意足。

雖然剛過去的戰役裡,他只能勉強算是慘勝,可是順利地併成功地佔領了新羅馬帝國境內地位僅次於“新拜占庭”的“阿非利加”行星,也是大功一件。在他的縱橫星海的樂章裡,終於能劃上一個完美的音符。許鴻釗的名字就將永遠與恆星“所羅門”、行星“阿非利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然而,當前的情形在某些人眼中卻是極爲錯誤和不可理喻的現象,也是必須全力打破的。這些人便是那些因爲聯邦國防軍遠征艦隊的到來而變得蠢蠢欲動的帝國民主運動分子,還有被關在監獄和牢改場的政治犯人。

當“漢尼拔”分艦隊毀滅,聯邦軍遠征艦隊獲勝的消息傳來時,無數的人震驚不已。只有這些在聚集在“自由•提亞西”旗幟下的激進分子幸災樂禍,爲敵國軍隊的勝利感到興奮。對於這些心懷“自由與民主”遠大光明理想的人來說,自由世界遠征而來的艦隊獲得勝利,也就離自己翻身作主的日子不遠了。

可是現實的情況卻讓他們感到萬分失望,被“自由與民主光復”的“阿非利加”行星卻仍然被專制主義的爪牙控制着,那些因爲高喊“自由與民主”並向專制的元老院開戰而被關進牢房的“鬥士”,也沒有獲得自由。但是失望的情緒並沒有指向聯邦國防軍,而是將罪責推到了總督和帝國的官僚們身上。

民運分子認爲聯邦國防軍中了維克托•瓊斯的陰謀詭計,纔會允許他繼續管制這個星球。

“我們要發動武裝暴動,推翻維克托•瓊斯這條元老院走狗的強權!”

一位鬥志滿懷的女人站了出來,用女性特有的尖銳嗓音振臂高叫,在民運分子們的地下聚會上宣揚自己的暴力理念和政治理想。在場的人都認識她,她的名字叫柴桑鈴,反對元老院專制的“自由鬥士”弗裡多姆•提亞西的忠誠追隨者。當然,她與提亞西還有另一層關係,只是許多圈中人都不願意提出來,以免有損偉大的弗裡多姆•提亞西的光輝形象。

“沒有正義的暴力是暴政,沒有暴力的正義是無能!同樣的,沒有民主的暴力是暴政,沒有暴力的民主更是空談。同志們,我們不能再鬱於我們的空中樓閣和象牙塔了。”

她繼續鼓動道。這種演講才能可是恩師弗裡多姆•提亞西在牀上諄諄教導的結果。當柴桑鈴還只是個懵懂的大學新生時,爲了自由與民主的理想,提亞西便已經攜帶她到了牀上與之共同戰鬥了。提亞西還高屋建瓴地提出預言:

“民主政治必將是處於雙峰狀態,就像你這雙豐滿的**。執政黨派與在野黨派爲了利益而在議會展開爭奪,鬥爭的主要方式可不像我們剛纔那樣相融。但也一樣會激情四射,用各自的三寸不爛之舌征服對方。所以,你一定要鍛煉出高超的辯論技巧。就算不上議會抨擊政敵,對舌頭和口腔也有好處,在牀上也可以更加有用。”

如今,許多年過去,甚至恩師早就亡故了。她雖然沒有進到夢想中的議會,但還是在這個昏暗的地方發揮了那副嘴臉的功能。

“用武裝鬥爭擊碎敵人的專制枷鎖。這纔是我們今後的正途!”

“聯邦軍隊都沒有摧毀元老院的專制機構,爲的就是維持‘阿非利加’行星的和平穩定。我們如果發動武裝鬥爭,必將給人民帶來巨大的創傷。”

提出理智意見的是弗裡多姆•提亞西曾經的政治夥伴,森漢斯•克羅伊特。老者並不認爲元老院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他也不太認同其他民運分子推翻元老院的理想,認爲只要將國民議會和政治協調委員會,善加利用,必定能大力推動帝國的民主進程。“不一定要去搞多黨競選,我們也許可以探索出新的道路。”這是克羅伊特一慣的主張。

不過,他的意見很快就淹沒在柴桑鈴的尖叫聲中:

“聯邦軍隊中了維克托•瓊斯這條老狐狸的詭計,他們以爲專制主義國家的官僚跟民主社會的公僕一樣言行一致,完全被矇騙了。”

第三十二節 序幕的終結第十節 閒雲野鶴第四節 太極行星第十八節 隕落第二十節 艦隊對決第二節 亞特蘭蒂斯的毀滅第二節 動力裝甲聖衣第二十一節 分進合擊第二十九節 新星第九節陰謀陽謀奇謀第十五節 轉變第八節 家庭生活 最高召見第二十五節 易星異形第三十一節太極的撤退第八節 謀刺第一節 收編第十節 閒雲野鶴第二十四節 遠古的密碼第四節 勝利的反擊第三十二節醉酒俘虜難眠第四節 無奈之舉,中止之時第九節 元老院的陽謀第二十八節 阿伊達進行曲第三十節 城堡慘案 千古罵名第十七節民船敵艦友軍第七節理想目標意圖第十二節 進攻陰謀 海盜劫案第二節 新官與舊友第三十二節 重逢第二十八節 愛的回憶第十四節 坦白第三十節 老兵壯烈第八節 無言歌第二十三節 傳記計劃與海盜作戰第三十三節 新舊第三節 玫瑰人生第一節 星際行星淵湛第八節 氣度與速度第六節 光子玫瑰 星際邂逅第十二節 嵌入式小手術第二十一節 分進合擊第十七節 決戰前的惆悵第六節 野心與陰謀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第三十二節 重逢第九節 戰爭與愛情第二十二節速戰決戰死戰第二十七節 失敗者的彷徨第二十節 秘會第十三節 白頭海盜 快樂生活第三十二節 序幕的終結第一節 太子的落馬第五節 虛空禪寺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第六節 聚餐第二十三節 恃強凌弱第十五節 和平的圖謀第十八節 謎之行星第二十三節 威廉•退爾序曲第十四節 陌路遭遇 再度出擊第十一節 阿爾戈號 新的征途第三十一節太極的撤退第六節 聚餐第三十節對頭的聯盟第二十六節 君子小人 盜亦有道第三十二節 田園交響曲第三節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二十九節 違令與對決第二十七節 失敗者的彷徨第二十四節 受命與告別第十七節 光頭男女 海盜國王第八節 家庭生活 最高召見第三十二節 神秘事件 榮歸帝都第十八節 反攻與防守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第二十二節 誘敵分敵 斷其糧道第三節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十八節 雙龍的會盟第三十一節 邊境與首都第十節 父子第十一節 攘外與安內第三節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十四節 接觸核心部件第三十三節天可汗的霸業第四節 太極行星第十五節 三面合擊 長矛蘿塔第九節 新的計劃 新的生活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第四節 皇帝與太子第二十三節 銳意進擊 樂觀鬆勁第七節 歡送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第十八節 雙龍的會盟第二十三節 威廉•退爾序曲第三十三節 新舊第七節 抗命與遵令第六節愛情友情敵情第二十四節 拿破崙進行曲第二十一節 真相第九節 戰爭與愛情
第三十二節 序幕的終結第十節 閒雲野鶴第四節 太極行星第十八節 隕落第二十節 艦隊對決第二節 亞特蘭蒂斯的毀滅第二節 動力裝甲聖衣第二十一節 分進合擊第二十九節 新星第九節陰謀陽謀奇謀第十五節 轉變第八節 家庭生活 最高召見第二十五節 易星異形第三十一節太極的撤退第八節 謀刺第一節 收編第十節 閒雲野鶴第二十四節 遠古的密碼第四節 勝利的反擊第三十二節醉酒俘虜難眠第四節 無奈之舉,中止之時第九節 元老院的陽謀第二十八節 阿伊達進行曲第三十節 城堡慘案 千古罵名第十七節民船敵艦友軍第七節理想目標意圖第十二節 進攻陰謀 海盜劫案第二節 新官與舊友第三十二節 重逢第二十八節 愛的回憶第十四節 坦白第三十節 老兵壯烈第八節 無言歌第二十三節 傳記計劃與海盜作戰第三十三節 新舊第三節 玫瑰人生第一節 星際行星淵湛第八節 氣度與速度第六節 光子玫瑰 星際邂逅第十二節 嵌入式小手術第二十一節 分進合擊第十七節 決戰前的惆悵第六節 野心與陰謀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第三十二節 重逢第九節 戰爭與愛情第二十二節速戰決戰死戰第二十七節 失敗者的彷徨第二十節 秘會第十三節 白頭海盜 快樂生活第三十二節 序幕的終結第一節 太子的落馬第五節 虛空禪寺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第六節 聚餐第二十三節 恃強凌弱第十五節 和平的圖謀第十八節 謎之行星第二十三節 威廉•退爾序曲第十四節 陌路遭遇 再度出擊第十一節 阿爾戈號 新的征途第三十一節太極的撤退第六節 聚餐第三十節對頭的聯盟第二十六節 君子小人 盜亦有道第三十二節 田園交響曲第三節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二十九節 違令與對決第二十七節 失敗者的彷徨第二十四節 受命與告別第十七節 光頭男女 海盜國王第八節 家庭生活 最高召見第三十二節 神秘事件 榮歸帝都第十八節 反攻與防守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第二十二節 誘敵分敵 斷其糧道第三節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十八節 雙龍的會盟第三十一節 邊境與首都第十節 父子第十一節 攘外與安內第三節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十四節 接觸核心部件第三十三節天可汗的霸業第四節 太極行星第十五節 三面合擊 長矛蘿塔第九節 新的計劃 新的生活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第四節 皇帝與太子第二十三節 銳意進擊 樂觀鬆勁第七節 歡送第九節 家鄉與前線第十八節 雙龍的會盟第二十三節 威廉•退爾序曲第三十三節 新舊第七節 抗命與遵令第六節愛情友情敵情第二十四節 拿破崙進行曲第二十一節 真相第九節 戰爭與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