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原”行星自治領科學院,很快就根據無人通報艦“人民的布魯弗來”958號提供的信息,對考察星際行星“淵湛”的“夸父”項目進行了重新評估。
市長聯盟最後決議,縮減“夸父”項目的規模,砍掉大量外圍的相關工作,只保留最核心的內容,即派遣一支同樣縮減了規模的探險隊前往“淵湛”行星。而原計劃的保護艦隊也遭到削減。
當“新中原”行星治安局官員王清越通知羅博準備行動時,他已經在新揚州呆了十天天。每天除了各處遊玩和鍛鍊身體,他還會去與丹娜·龐帝克見上一面,日子倒是過得悠閒自得。
人類標準時間2921年4月30日,羅博告別了丹娜,搭乘空天飛機再度飛入太空。
轉乘治安局旗下的後勤補給船“嘉峪關”11號後,羅博終於登上了無比龐大的“九天鯤鵬”號大型綜合科考船。
5月1日,“九天鯤鵬”號正式啓航,前往遙遠星際行星“淵湛”。
原本計劃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隊伍遭到嚴重削減。
科考隊由行星自治領科學院院士李文斐提任總隊長兼首席科學家,帶領十二名直接進行考察工作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治安局專員王清越擔任護衛隊隊長,指揮一個由一百人組成的星際陸戰隊,直接爲科考隊提供武裝保衛。
而提供支持的除了“九天鯤鵬”號和她上面一千多名船員,還有當任護航任務的十一艘巡洋艦和九艘後勤補給船。由“九天鯤鵬”號船長章炳洪兼任船隊總指揮。
依照慣例,這支科考隊在“新中原”行星的官方統一口徑裡,被稱爲“李文斐科考隊”。
羅博既不是科技人員,也不是治安局的陸戰隊員,但是治安局局長澤田給他安了一個顧問的頭銜,工作上聽從李文斐院士安排。
作爲曾經進入過“殺手行星”“易”和“太極”內部,並與其主宰“蟻皇”和“太一”均有密切接觸的唯一人類,羅博對致力於研究“殺手行星”的李文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因此,這一路上,當“九天鯤鵬”號改出“阿庫別瑞”超光速航行狀態,進行修整時,李文斐院士總是找羅博長談,討論“易”星和主宰“蟻皇”、“太極”星和主宰“太一”的相關細節。
對於未來將抵達的,同樣是“殺手行星”的“淵湛”,李文斐也是充滿了期望。特別是其主宰被“太極”星主宰“太一”證實已經死亡,這更讓他對本次科考前途充滿樂觀。認爲可以順利進入“淵湛”行星內部,進行更爲全面和深入的調查。
羅博對於接下來的科學考察並沒有什麼特別強烈的感覺和明確的想法。雖然他對“淵湛”行星也是頗有興趣,但遠沒有李文斐那般狂熱。
作爲曾經的人類社會最高統治者的一員——雖然是極其短暫的——羅博對於星際行星“淵湛”的發現,也感到擔憂。
小小的英仙旋臂人類世界和周邊的空間,在這麼短短數年內,竟然先後暴露出“太極”、“易”和“淵湛”這三顆史前超級文明製造的“殺手行星”!這些擁有可怕力量的人造流浪行星,對於人類而言,絕對是潛在的巨大威脅。
先前的“易”星爭奪戰,“太極”星介入人類社會紛爭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易”星主宰“蟻皇”向他述說的歷史屬實,未刪除“屠殺程序”的“殺手行星”仍將對高度發展的文明發動攻擊,那麼“淵湛”行星仍是極具危險性的。即使它已經被“太極”星主宰“太一”證實主宰已經死亡,可是誰又知道具體的情況呢?
前往“淵湛”行星的路途極其遙遠,與行星“新中原”的直線距離超過了一萬五千光年。其所在空間已經是人類有人飛船探索的極限邊界。
上一次發現“淵湛”的船隊是根據“太極”行星主宰“太一”提供的數據前來的。船隊在達到自持力的極限時才找到“淵湛”。但是苦於補給斷絕,船隊未能展開進一步調查便被迫返航。
現在“新中原”行星當局投入巨資建造的空前龐大的“九天鯤鵬”號。她那蕈狀艦艏上佈置了六十四具非標“阿庫別瑞”引擎,牽引它那巨碩無匹的身軀飛入等效五百萬倍光速的“阿庫別瑞”超光速航行。
而且其超大的空間也成就了超長的自持力。它可以在完全擺脫外界支援下,持續在宇宙中航行一年或者十萬光年。
隨行的巡洋艦和後勤補給艦也都過經過特別的改裝,速度更快,自持力更強。
經過將近三十個地球標準日的漫長航行,人類標準時間2921年5月30日二十三時許,無人偵察船回報發現星際行星“淵湛”。
不久,一顆表面灰暗的行星,就進入人們的視界。
與之前發現的星際行星“易”相比較,“淵湛”的外觀非常相似,大小和引力特徵也極其接近。不過有一處非常明顯的不同之處是,“淵湛”行星擁有濃密的大氣層。
從光譜上分析,“淵湛”的大氣充滿了氦氣。由於行星自轉緩慢,週期長達十個地球年,周圍又沒有足夠強度的恆星光芒,因此它的大氣層十分穩定。
這樣的特點對於自然行星而言是十分罕見和奇特的,但是前來勘察的科學家都知道這是一顆與“易”、“太極”同類的,史前超級文明製造的“殺手行星”,所以他們並不感到驚奇。
只是人們並不明白它爲什麼以這種面目示人。
當年發現“太極”星時,其表面的大氣結構和組成成份都相當接近地球,後來其主宰“太一”解釋這樣佈置是爲了給人類提供一個適居的行星表面環境。
而另一顆“殺手行星”“易”,表面的濃密大氣則以氫氣主爲。“易”星主宰“蟻皇”則沒有對此有什麼解釋。
軌道方面,“新中原”行星科考隊面前的流浪行星“淵湛”,卻展現出了與“易”星和“太極”星不一樣的面貌。它的自轉軸與銀道面形成巨大的傾角,公轉軌道面也與銀道面形成超過四十度的夾角。
從它目前的軌道參數來看,完全是一顆受銀河系引力影響而漂流的流浪行星。
不過這些特點並不妨礙科考隊,特別是領隊李文斐院士的熱情。根據對“太極”行星和“易”行星的瞭解,同爲“殺手行星”的“淵湛”內部也擁有充足優良的適居空間和生態環境。再加上“太極”星主宰“太一”提供的情報,“淵湛”主宰已死亡,更讓李院士認爲安全上無甚大礙,於是當無人機器人登錄傳來安全信息後,便急於親率考察隊登錄。
但是身爲護衛隊隊長的王清越專員卻持反意見。
“我認爲有必要再觀察一段時間,並且在行星表面進行地震波試探‘淵湛’的反應。”王清越講明自己的擔憂。
“單純在行星表面進行爆炸引發地震波,應該不能夠有效試探‘淵湛’的反應。”羅博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易’星的經驗表明,即使在‘殺手行星’主宰正常動作情況下,這種行動也不太可能引發它發動防禦火力。”
作爲英仙星際聯邦國防軍曾經參與“易”星會戰的前指揮官,羅博很清楚地記得聯邦軍艦隊遭到“易”星攻擊的可怕景象,還有自己的座艦被擊落的遭遇。
“羅先生的意見呢?”李文斐對羅博的看法表現出極大興趣。
羅博略加思索後說道:“我想,在太空中用戰艦進行轟擊應該能最大限試探‘淵湛’行星的反應。不過,這種作法非常危險,就我們對‘太極’行星和‘易’行星的瞭解,它們這一類殺手行星的威力一旦全面爆發,可是遠遠超出我們人類的防禦水平。”
針對羅博的建議,“九天鯤鵬”號船長兼任船隊總指揮章炳洪立即發表反對意見:“我堅決反對羅先生的提議,風險太大,我必須保證船隊的安全。”
“章船長,我只是說出我的想法,我個人也並不贊同這種冒險行動。”羅博趕緊澄清道。作爲聯邦國防軍的前艦長和艦隊前指揮官,他自然也清楚章炳洪立場。船隊總指揮要首要必須爲全體船員的安全着想。何況這一次只是純粹的科學考察,無關戰爭和政治。
“如果不試探,就貿然進行人員登陸,風險一樣更大。我更希望能進行一輪武力試探。”李文斐卻對火力試探顯現極大的熱情,“按照‘太一’提供的情況,‘淵湛’行星主宰已經死亡,我們只需要測試它的自動防禦體系是否還發揮作用,所以我認爲風險並不大。”
“但是,也是因爲它的主宰已經死亡,反倒令我們的風險更大。我們更不能確定它是否存自動防禦系統。”章炳洪說道。
“不管怎麼說,‘淵湛’主宰已經死亡,按照‘太一’提供的情況,‘殺手行星’本身的各個系統會失去控制和動力分配,繼而喪失整個行星的各項功能。‘淵湛’行星現在的軌道狀態正是說明它完全失去控制。”李文斐分析道。
王清越環視了衆人,說:“那就表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