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章 破壞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整體而言,對破壞的承受力,理應隨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一直提升。

科學的發展,讓人掌握的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強大,應對外來威脅的能力也會水漲船高,而諸如地質災害、火災、瘟疫這樣的威脅,形式與烈度則有一定之規律,在科技進步面前,自然漸漸的相形見絀。

然而對“自作孽”的戰爭,人類文明的承受力,就未必如此。

早在文明的矇昧時期,人類之間的戰爭,殘酷而又野蠻,但是其對人類種羣、乃至世界的破壞力卻有限,即便發生屠城、滅族這樣駭人聽聞的暴行,某些種羣遭遇了滅頂之災,由於早期人類社會各自爲政的特性,非但沒可能導致整個人類世界的滅絕,甚至,連給予其沉重的打擊都做不到。

漫長的人類歷史上,經常是,當位於某一片大陸上的國家、文明之間,正廝殺的難分難解,失敗一方甚至永遠消失,另一片大陸上的文明,卻正好整以暇的與鄰邦交往,發展文化與技術,而對遠方的血與火一無所知。

對早期的人類而言,蓋亞,十分廣袤,星星之火般的文明點綴在陸地,即便經常會在閃爍不定後熄滅,卻無損於人類世界的整體命運。

這種情形,差不多直到三百多年前,尤洛浦的航海家們開始探索更遙遠的大洋、發現了新大陸後,才漸漸被改變。

被貪婪和欲-望驅使着,兼具探險家與殖民者身份的尤洛浦人,逐漸將自身文明的觸角伸向蓋亞每一個角落,從那時起,世界不同地域的文明之間,才越來越緊密的聯繫起來,直到第二次蓋亞大戰。

正是在那場曠日持久、席捲全世界的戰爭中,人類第一次意識到,遍佈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羣,社會,乃至文明,事實上都是人類大家庭的一份子;

進而,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這樣的命運共同體。

也是從那時起,隨着國家之間、國家組織之間的聯繫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緊密,經濟的紐帶將全世界拉近在一起,人類文明才真正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短短几十年時間裡,取得了遠超過去一切歷史年度總和的驚人成就。

文明的發展,劇變,方然十分關注。

但他現在所想的卻是,這種緊密的聯繫,對人類文明的破壞承受力,會產生什麼影響。

當蓋亞表面的人,全都被視爲、也的確成爲了一個整體,這樣的整體,即便掌握着前所未有的科技成就,在面對人創造、使用的、在戰爭中顯露猙獰的暴力時,防禦力與承受力,反而會比之前所有下降。

一場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即便不動用核武,也將對世界造成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

憑藉更發達的科技,今天的人類社會,對戰爭等暴力破壞的承受力卻不及以往,根本原因在於當今世界已成爲了一體,即便在發達的聯邦,從基本物質資料生產到衍生服務業的所有領域,彼此間都互相依賴,互相牽連,物資與信息的聯繫不僅在聯邦境內盤根錯節,甚至會延伸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經濟的紐帶,鏈條,並非每一根都至關重要。

譬如鑽石,出現在聯邦珠寶市場的昂貴貨品,大部分均來自海外,但顯而易見,這種鏈條的維繫、抑或斷裂,對聯邦經濟、社會的運轉幾乎不會有任何影響。

相反的案例,則是石油、礦產、尖端設備與集成電路,這些重要的戰略物資,涉及到從能源、冶煉到製造、信息產業的各個方面,是整個社會經濟循環的基石,和平時期還好,一旦因戰爭而中斷海外運輸線,則聯邦的經濟運行會立即停滯,甚至陷入嚴重衰退。

不僅如此,基於追逐利潤的集中原則,現代社會的生產體系,越來越依賴高效而單一的物質、能量與信息傳輸渠道,聯邦的龐大輸電網絡,石油運輸管線,鐵路,公路與海運航線,乃至從海底鋪設到其他大陸的光纜,高懸天際的衛星,都無法確保在戰爭時安然無恙。

一旦線路被截斷,短時間內又無法修復,就會釀成大禍。

坐擁遠比幾十年前更發達的科技,承受戰爭的能力,卻不如以往,這看似是一種反常表現。

但換個角度,任何一個體系的運行效率與抗打擊能力,原本就是彼此互斥的。

早在幾十年前,理想聯盟轟然解體,聯邦最大的安全威脅一夜間不復存在,產業部門也擺脫了沉重的國防壓力,逐漸從備戰體制脫離,繼而,以經濟效率爲導向,從有利於戰時生產的“大而全”轉向有利於高效產出的“大而專”。

這樣的轉變,一方面提高了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卻不利於備戰。

在這一過程中,即便聯邦當局的某些部門、某些專家,對經濟的戰時維繫力深感憂慮,大多數民衆卻對此熟視無睹,並認爲聯邦的強大武裝力量,能擊敗任何對手,確保遠離其他列強的北大陸不受襲擾。

但他們卻根本沒經歷過、也不會明白,今天的聯邦社會究竟是怎樣運轉,生活中隨處可見、理所應當的一切,都需要極其龐大而門類齊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來支撐,而現代化的工業、農業與服務業,不僅需要一大批專門人才,還需要來自聯邦、乃至世界各地無以計數的物質與信息支持,才能夠正常運轉。

如此龐大複雜的體系,一旦遭遇重創,自我修復的能力也很值得懷疑。

當蓋亞大戰爆發,核彈從天而降時,破壞,並不僅僅是指城市化爲了一片火海,雖然那確是恐怖如斯。

而是如此劇烈的暴力破壞,會打散社會的組織、運行架構,切斷無數經濟體之間的緊密聯繫,繼而,造成一場自反饋的、甚至會讓人類文明倒退至原始時代的莫大災難。

紐帶的切斷,會破壞經濟循環,經濟運轉的迅速崩潰,則將進一步摧毀社會秩序。

一旦社會秩序瓦解,人類文明,這坐擁眼花繚亂蓋亞的存在,重建秩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更有可能將若干年來積累的一切先進科技成果,都傾注到爭奪殘存利益的內鬥之中。

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九五章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六十章 凱恩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五四二章 階梯
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二九五章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六十章 凱恩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五四二章 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