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進兵河東

第1179章 進兵河東

延熙九年,七月。

大漢兩路軍馬,一路鏖戰於孟津,一路鏖戰於汲縣最後一路兵馬,總算是完成了最後的集結,在姜敘,鄧艾的帶領下,兵法蒲阪津。

與其他兩路大軍的作戰過程幾乎一致,河東魏軍並沒有選擇死守渡口,在沒有黃河水軍的幫助下,魏軍也根本守不住渡口。

因此,司馬師同樣採用了避敵鋒芒,誘敵深入的作戰思想,後撤在猗氏,解縣一帶佈防。

順帶一提,這個解縣,就是故大漢大將軍,漢壽亭侯,關羽關雲長的老家。

雖然說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吧,但二爺的家族早年在解縣實在算不上是什麼名門大戶人家,不然他也不至於殺人後逃了十幾年不敢回家了所以啊,大漢這次進攻河東解縣,二爺的名聲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更何況,如今司馬師親領一萬士卒駐守解縣,想要通過勸降解縣世家大族打開城門,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智取不可,那就只能硬攻了。

在渡過蒲阪津之後,姜敘和鄧艾一起領兵直奔解縣。

而此時的司馬師,其實壓力是非常大的。

蜀賊北伐,在河內郡集中了近二十萬大軍,又在冀南戰場一次性投入了十萬兵力,這基本已經是蜀賊歷次北伐的最高投入兵力數量了。

因此,不管是朝廷,還是鎮守河東的司馬師,都沒有想到,蜀賊還有餘力糾集大軍,從長安出兵渡過蒲阪津,進攻河東郡。

而且,進攻河東郡的蜀賊兵力之多,完全超乎了司馬師的想象。

據哨探回報,從蒲阪津渡河的蜀賊至少有七八萬人,而整個河東郡,一共就只有三萬郡兵。

更要命的是,如今的河東郡,暫時是沒有援軍可言的。

河內戰事的吃緊,諸葛亮親率十八萬大軍過河,圍攻河陽和溫縣,導致畢軌率領的涼州騎兵軍團,早就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進入了河內郡去協防了。

如今河東遭遇蜀賊攻擊,司馬師就算求援及時,短時間內,畢軌也無法馳援河東郡,幷州也暫時無法組織出第二批騎兵隊伍來。

因此,司馬師只能憑藉三萬郡兵抵抗一時,拖延時間。

時局如此,司馬師雖然很困難,但卻也不是沒有辦法。

要守住河東郡,司馬師知道只憑手裡的三萬士卒,恐怕是很難辦到的.但好在,河東郡的南北縱深真的很大,足足有二十餘縣。

蜀賊兵力雖多,但每攻下一個縣城,必然要留下一部分士卒留守,有些重要的運糧節點甚至還需要留下更多的士卒守衛因此,司馬師的決策,是想要利用河東郡還算深厚的縱深條件,節節抵抗,邊打邊撤,給畢軌或者幷州第二批騎兵增援爭取時間。

司馬師採取的,簡而言之就是以空間換時間的戰術,沿着蒲阪津方向的各縣層層抵抗,但每個縣城都不會硬拼硬打,一路後撤,既能拉長蜀賊的兵糧補給線,也能給自己的援兵爭取時間。

這本來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方法,但是吧河東世家們不幹啊。

如果按照司馬師的計劃來的話,順着河東郡官道西側的蒲阪津,解縣,猗氏縣,安邑縣,聞喜縣等等大概十餘個縣城都會被挨個放棄,只保留河東郡北部的諸縣和從幷州進入河東郡的官道。

可這麼做的話,河東衛氏和河東裴氏得第一個站出來跳腳反對。

河東衛氏的老家就在安邑縣,而河東裴氏的老家就在聞喜縣。

河東衛氏可是漢末一等一的大家族,雖然這些年河東衛氏的族人老的老,小的小,看似在朝廷上沒什麼影響力,但是他們的門生舊友遍佈天下。

不僅僅侷限在河東,整個中原,乃至河北世家大族內部,都有衛氏的姻親在。

而裴氏就更不用說了,本身就是現在河東世家大族的精神領袖,不僅在河東地區名聲顯赫,他們的家主裴潛這會兒纔剛剛入朝當了尚書令這麼輕易的放棄聞喜縣的話,那老頭子還不得在朝堂上興風作浪啊。

現在司馬懿的處境已經算是夠艱難的了,想要復出掌權,全靠這河東世家們的支持司馬師要是接連得罪了河東衛氏和河東裴氏,那司馬懿這輩子都機會再重新復出了。

所以啊,在裴氏和衛氏的接連反對下,司馬師憋屈的只能修改了自己的戰略,從層層防守,變成了聚集重兵在解縣和猗氏縣兩縣,重點佈防,御蜀賊於河東之西。可這麼一來,留給司馬師的戰略縱深,可就不多了,只有三縣之地,一旦守不住的話,恐怕接下來的連鎖反應,司馬師根本承受不起。

但這事兒吧,你能怪司馬師麼?!

司馬師又不是司馬懿,他只是一個小輩,在河東地區,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威望,也無法有效的勾連整個河東的世家大族們。

而朝廷方面,如今是曹爽掌權,對司馬氏的防備極其嚴密,如果不是曹爽暫時找不到藉口,再加上蜀賊的北伐時機很巧,導致曹爽沒有機會下手.否則河東郡的鎮守將軍怎麼可能是司馬師。

如今曹爽雖然沒有找到機會剝奪司馬師的兵權,但倒是沒少往河東郡兵內部摻沙子,尤其是一些偏將,副將之類的,都是曹爽的人司馬師要掌控住兵權,也沒有那麼容易。

至於河東世家們.如今怎麼想的,連司馬師自己都猜不準,摸不透,更別說身在鄴城不動彈的曹爽了。

河東地區,其實內部問題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複雜的多,司馬師就算有再完備的戰略,也不得不向這幫河東世家的地頭蛇妥協。

畢竟,人家一句話就能堵的你啞口無言——夏侯霸面對二十萬蜀賊都能堅守溫縣,你司馬師面臨七八萬蜀賊就要放棄安邑,聞喜兩縣,憑什麼?!

伱司馬氏的老家是金窩窩,我們的家鄉都不值錢是吧?!

司馬師要是再敢說點什麼七七八八的玩意兒,這幫河東世家大族們,爲了保存和延續自己家族的利益,真不好說會幹出什麼事情來。

因此,司馬師只能是親自領兵抵達解縣佈防,把稍微後方一點的猗氏縣交給戴陵鎮守,最後還在安邑縣留下了五千士卒,作爲最終的預備隊。

只是,這樣的佈防方式,就等於是把自家兵力都集中了起來,跟蜀賊硬碰硬這應該是蜀賊最願意看到的作戰方式。

但是吧.打了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司馬師居然在解縣守住了。

是的,司馬師以一萬兵馬堅守解縣,面對姜敘至少五六倍的兵力強攻,居然守住了!

這讓司馬師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

前半個月沒有失守還能有個理解,畢竟姜敘剛剛完成渡河,軍中沒有攜帶太多的攻城器械,需要就地取材打造,這也需要時間。

但後半個月居然還守住了.是他司馬師太能守,還是姜敘太不能打?!

按照司馬師的預計,他最多就只能在解縣堅守二十天的時間,之後爲了避免傷亡過大,他就會放棄解縣,退守猗氏縣,匯合戴陵所部,繼續堅守。

可按照如今的戰局看來,他再守上個十天半個月的,那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這事兒,就蹊蹺了。

姜敘好歹也是蜀賊的秦州刺史,鎮守一方的大人物,麾下也有像王平,鄧艾這樣的大將作爲輔助,怎麼就打的那麼稀爛.嗯?!等等?!

司馬師突然想到了蹊蹺的地方了——王平和鄧艾兩個人,自從圍城第一天的時候跟隨姜敘出現過以外,後半個月的正式攻城,都沒見到兩人領兵出戰。

一直是一個叫向寵的無名將軍領兵攻城。

按理來說,蜀賊進攻河東,肯定是希望戰事進行的越快越好的,就算姜敘作爲主帥不方便親自指揮攻城的話,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人,也應該是副帥鄧艾或者先鋒官王平一個無名將軍領兵攻城,像話麼?!

所以,這兩個人,到底去哪兒了?!

司馬師一想到這兩人去向不明,頓時內心開始砰砰跳了起來,緊盯着眼前的河東郡地圖仔細端詳。

蒲阪津往東北走的官道只有一條,只能通往解縣,哪怕蜀賊分兵圍困解縣,繞道進攻猗氏縣,那邊也有戴陵在守着,而戴陵暫時還沒有傳來遭遇到蜀賊攻擊的戰報。

再往南的話.倒是還有一個芮城縣,但這個縣就是在河東郡的最南端,再往南是黃河,往東是中條山,一般人怎麼可能等等。

中條山?!!!

 

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863章 突圍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99章 棄新野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225章 處置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767章 安撫第25章 徐庶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56章 水戰(四)第1238章 改良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89章 救援魏延第372章 密謀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807章 夜戰第572章 破寨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863章 突圍第782章 敗退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956章 影響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45章 初成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1013章 交鋒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71章 聯姻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278章 議事第941章 誤判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058章 過江第78章 開始練兵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71章 滲透戰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73章 流民第148章 出巡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章 求職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589章 試探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01章 突襲第274章 王基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1020章 兜圈子第45章 初成第806章 八陣圖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91章 準備退路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1212章 考試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773章 刻板第1153章 撤軍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577章 接應第957章 天意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312章 調兵北上
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863章 突圍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99章 棄新野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225章 處置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767章 安撫第25章 徐庶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56章 水戰(四)第1238章 改良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89章 救援魏延第372章 密謀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807章 夜戰第572章 破寨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863章 突圍第782章 敗退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956章 影響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45章 初成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1013章 交鋒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71章 聯姻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278章 議事第941章 誤判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058章 過江第78章 開始練兵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71章 滲透戰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73章 流民第148章 出巡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章 求職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589章 試探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01章 突襲第274章 王基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1020章 兜圈子第45章 初成第806章 八陣圖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91章 準備退路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1212章 考試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773章 刻板第1153章 撤軍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577章 接應第957章 天意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312章 調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