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偷襲城門

杜約的計劃,實際上很冒險。

司馬懿早就有過自己的預判,再加上擒獲的蜀賊俘虜的證實,知道潛入城內的“細作”軍有可能對城門發動偷襲。

因此,司馬懿早就下令各城門加強防備,同時給每個城門洞內,都加派了人手。

南門那邊威脅最大,因此司馬懿要求保持有五個什值守在城門洞內,輕易不準擅離。

西門這邊因爲城外有一幫擅長爬牆的蜀賊存在,因此也不能輕視,同樣是五個什在守衛。

其他兩個城門洞內也稍微加強了一個什的兵力.畢竟那倆門身處後方,也沒有發現實質威脅。

至於爲什麼只有五個什,五十人的規模.城門洞就這麼大啊,人再多就變成人擠人了,真要發生戰鬥,反而會影響自己人作戰。

至於藏兵洞.藏兵洞當然有,也能往裡面塞個幾百人,但正常來說,城門不面臨被攻破的危險,誰會把兵力提前佈置到藏兵洞裡去?!

司馬懿本來就嫌兵力不夠用呢,哪有多餘兵力專門分出幾百人來去躲在藏兵洞裡,就爲了防止蜀賊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的奪取城門計劃?!

以司馬懿想來,蜀賊潛入城內的“細作”軍數量本來就不多,撐死不超過三百人的樣子,就算全都集結起來去偷襲城門,五十人的部隊也許無法退敵,但也足夠阻擋一陣子了。

而從發現遇襲,到城樓上的士卒集結下來支援城門洞,甚至都不需要半刻鐘的時間.五十人的部隊,總不能連半刻鐘都撐不住吧。

所以,看似城門洞內的守軍不多,但司馬懿已經考慮過完整的防備方案了,而且從理論上講,這套方案還是很完整的。

嗯,僅限於理論。

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滿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首先,是司馬昭對局勢出現了誤判,下令全軍戒備城外的蜀賊攻城.這時候,不僅城樓上的守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城外,城門洞內的士卒們,也在忙着給城門加裝頂木,防止敵軍有衝車衝擊城門。

城門洞內的士卒,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城門這一邊,對於身後的情況,並沒有太多的防備。

其次,現在是凌晨時分,天色也只有矇矇亮,視野多少受到了一些影響,再加上杜約也很有耐心,西北角那邊都火起快二刻鐘時間了,杜約依然按兵不動,繼續等待時機。

一直到守衛城門洞的士卒們把注意力都放到去加固城門的時候,杜約這才率兵突然殺出,殺了城門洞內的守衛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真要說起來,也是杜約的運氣很好。

杜約突然殺出,雖然說殺了一個出其不意,但也不代表城門洞內的魏軍沒有反應的時間。

守衛城門洞的魏軍校尉發現身後有敵軍殺來,雖然驚嚇猶豫了一下,但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他立刻下令,城門洞內的魏軍集結,列陣待敵。

如果真的讓魏軍組成陣列的話,就是以無當飛軍的戰鬥力,一百士卒要在短時間內擊潰五十魏軍,也很困難。

畢竟不是遊戲,魏軍不會站在哪裡讓你砍,而且列陣後利用軍陣協防,跟單兵混戰也不是一回事。

最要緊的是,因爲是突襲,無當飛軍可沒有列陣的時間,他們只能是以散兵的方式,爭取儘快進入城門洞,跟魏軍亂戰。

所以,肯定不能讓魏軍順利的列陣待敵。

這是杜約此時的第一反應,而很幸運的是——杜約衝在了隊伍的最前面,魏軍負責指揮的校尉,現在就站在城門洞出口的地方。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杜約直接拎着無當飛軍特製的短刃,就衝着那個校尉衝了過去。

這時候,就是個人武勇的對決了。

而很顯然,作爲王平養子的杜約,在王平的教導下,他的個人武勇,肯定不是一個魏軍校尉能比的上的。

杜約一個閃身,躲開魏軍校尉劈來的環首刀,然後快速近身,用短刃刺入了魏軍校尉的胸膛。

一擊秒殺,杜約的個人武勇,在這個時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杜約身邊的無當飛軍看到杜約這麼猛,頓時跟受到了鼓舞一樣,而魏軍方面,看到校尉被人一擊斃命,卻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混亂。

明明是有實力可以跟無當飛軍硬剛一下的,魏軍手裡的環首刀,也比無當飛軍特製的短刃要長一倍,在近身格鬥中佔據優勢但這年頭的士卒就是這樣,一旦指揮官遭遇突襲後,無人指揮之下,就會陷入到無主亂戰的境地。

別說大規模的軍陣了,就是三五人互相結陣協作都做不到。

而面對這種亂戰,卻是無當飛軍最擅長的,畢竟論起個人武勇,無當飛軍顯然要比魏軍的普通郡兵要強的多。

很快,魏軍開始陷入了各自爲戰,並且被無當飛軍抓住機會,一下子斬殺了十餘人,並且把剩餘的魏軍逼迫散開,留出了通往城門的通道。

而看到這種情況後,杜約立刻冷靜的指揮,分出三十人跟自己一起留守城門洞口,五十人負責圍剿剩下的殘餘魏軍,剩下的十人左右,讓他們去挪開頂木和城門閂,打開城門,通知城外的王平主力入城。

事情到了這裡,奪取城門的任務,成功了一半,還有一半,就看能不能守住這個城門洞,一直撐到王平領軍前來。

按照杜約的估計,王平在看到西門異變,帶兵衝入城門需要的時間,可能需要兩刻鐘左右沒辦法,這事兒又沒有提前通知,王平應該是不會提前有這樣的準備的,集結兵力出擊總需要時間,兩刻鐘,已經是杜約最樂觀的估計了。

但是呢,根據杜約這幾天的觀察,從城門洞遇襲,到城樓上的守軍得知消息來援,大概率不會超過半刻鐘的時間。

因此,接下來,如何堅守住這個城門洞,不讓魏軍重新奪回並且關上城門,纔是最關鍵的。

事實上,無當飛軍剛剛拆除頂木,還沒來及拆城門閂的時候,城樓上發現異樣的魏軍士卒,已經在校尉的帶領一下,下城樓來救援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這次來的兵力不多,應該是應急部隊,只有一百人左右。

但即使如此,三十人組成的城門洞防線,在一開始,就面臨着三倍兵力的挑戰。

而此時的無當飛軍,大部分還在跟參與的魏軍搏鬥,看到有人來援的魏軍到底是爆發了一把求生慾望,一時間還無法立刻結束戰鬥來援,杜約只能靠這三十人應戰。

無當飛軍雖然是精銳,個人作戰素質不見得比大漢北軍這樣的精銳要弱,但他們更多操練的是滲透戰,奔襲戰,亂戰,對於正面結陣對決,杜約心裡也沒多少底氣。

不是士卒戰力不足,純粹是缺乏這種結陣對敵的經驗而已。

以一對二的話,也許無當飛軍還能抵擋的住,但一比三的軍力對比,杜約是真沒有信心能擋住這些魏軍。

所以,還是得想其他的辦法。

然後吧,杜約又瞄上了那個帶隊的校尉。

真不怪杜約只會這一招,而是在現在的情況下,這一招非常的有用。

率領百人隊的校尉嘛,放在大軍中就是個底層軍官,他們更多的依靠個人武勇來帶隊,而不是縮在後面指揮作戰。

因此,百人隊的突襲,校尉肯定是身先士卒,跑在最前面的。

而杜約這邊.因爲是潛入作戰,因此杜約現在的穿着其實跟普通的無當飛軍士卒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身份識別標記。

也就是說,在魏軍校尉眼裡,杜約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敵軍士卒而已。

這就給了杜約機會。

而最要命的是,杜約這個人,跟王平的性格脾氣還不太一樣,他不太喜歡這種面對面的硬拼,當魏軍校尉率軍衝殺過來之後,杜約沒有想着跟魏軍校尉直接應戰,而是讓開了位置,讓自己的同僚頂上。

杜約自己,則裝成一個普通的士卒,往這個校尉的身側移動,然後瞅準了魏軍校尉一刀劈向自己同伴,來不及收刀的時候,直接閃出,一刀直劈魏軍校尉的頭顱。

而這名魏軍校尉,在戰場經驗上明顯要比前面那個守城門洞的校尉要強,面臨杜約的偷襲,硬生生靠着經驗一縮頭,躲開了致命一擊。

但問題是,杜約這一刀不是橫砍,而是斜劈魏軍校尉避免了身首異處的下場,但躲不過一刀被人劈在背上的結局。

雖然沒有當場戰死,但也是重傷失去了作戰能力。

杜約還想補刀,但能做到校尉,軍中肯定有幾個過命交情的兄弟,齊心阻攔之下,這名魏軍校尉還是被人給搶了回去。

有點小遺憾,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第二名校尉被杜約重傷倒地,無法指揮,來援的魏軍再次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地步,一百人的戰鬥力完全發揮不出來,讓三十名負責攔截的無當飛軍,壓力小了不少。

而隨着城門洞內的廝殺慢慢結束,越來越多的無當飛軍可以過來支援阻截部隊,漸漸地,這一百來支援的魏軍,反而被人數劣勢的無當飛軍給打的,有些節節敗退的意思。

杜約的壓力,頓時小了不少。

就在這個時刻,派去拆門閂的那十個無當飛軍,終於是拆掉了六塊頂木,三道門閂,開始慢慢的打開城門了。

杜約頓時一陣狂喜。

但隨即,杜約又笑不出了。

支援城門洞的第二批援軍,已經到了。

這次,不是來的一百人,而是兩支五百人的方陣士卒,總計一千人,往城門洞的方向趕來。

甚至,意識到上當的司馬昭,親自領兵來救了。

第773章 刻板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646章 議事(三)第1027章 一箭第646章 議事(三)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30章 任免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457章 換將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197章 退守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39章 訪友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265章 蝗災第958章 試探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931章 勸說第739章 私宴第1204章 猶豫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807章 夜戰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6章 周瑜退兵第591章 大昌集第1130章 變策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1136章 出賣第278章 議事第423章 鏖戰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374章 滇馬第149章 約定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841章 甩鍋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322章 疑兵計第594章 輪班制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71章 博弈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78章 開始練兵第589章 試探第176章 誤解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356章 五虎將第638章 身後事第39章 訪友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135章 接應第1207章 退路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5章 兄長第933章 魯陽第290章 戰報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45章 撤軍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70章 江夏太守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386章 水泥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812章 擊潰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437章 街亭第508章 將帥不合
第773章 刻板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646章 議事(三)第1027章 一箭第646章 議事(三)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30章 任免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457章 換將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197章 退守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39章 訪友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265章 蝗災第958章 試探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931章 勸說第739章 私宴第1204章 猶豫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807章 夜戰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6章 周瑜退兵第591章 大昌集第1130章 變策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1136章 出賣第278章 議事第423章 鏖戰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374章 滇馬第149章 約定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841章 甩鍋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322章 疑兵計第594章 輪班制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71章 博弈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78章 開始練兵第589章 試探第176章 誤解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356章 五虎將第638章 身後事第39章 訪友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135章 接應第1207章 退路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5章 兄長第933章 魯陽第290章 戰報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45章 撤軍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70章 江夏太守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386章 水泥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812章 擊潰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437章 街亭第508章 將帥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