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重泉縣內

嘛,說到底,曹真還是捨不得放棄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戰略優勢,捨不得放棄這次反攻關中所取得的戰果。

一旦撤回潼關,就等於是從頭再來了,曹真可不覺得,下次自己還能有這麼好的機會。

這也不能怪曹真會有這樣的想法。

即使是損失了牛金和一萬騎兵,但總兵力對比上,曹真覺得自己依然是優勢方。

蜀賊兩萬人困守重泉,這些時間的攻城下來,不可能沒有損失,軍心士氣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同樣,身後的蜀賊涼州騎兵,萬餘人的規模,一場激戰過後,同樣不可能沒有戰損。

因此,蜀賊加起來的總兵力,不過是兩萬五千到兩萬七千人的規模而已。

而曹魏這邊,攻城戰中有所損失,但步卒總兵力依然有四萬五千人,其中有五千人駐守在臨晉,因此曹真實際可以調用的步卒,有四萬人。

騎兵損失最大,足足損失了一萬兩千人左右,還剩下八千騎兵。

姑且不論雙方士氣如何,只說數量,魏軍剩餘的騎兵可不比蜀賊的涼州騎兵少。

而即使保守估計整體的士卒戰力,士氣影響對比,曹真也認爲,這依然還是一場五五開的局面。

也許身在野外,後路面臨蜀賊涼州騎兵的威脅,魏軍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危險性,但退守臨晉,進入守城戰後,曹真覺得,自己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而只要自己這邊拖延的時間夠長,把雍州兵和涼州兵都拖在左馮翊,等到郭淮攻破右扶風后,自己依然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

這就是曹真所有的想法,因此,他立刻下令,全軍回軍,退守臨晉。

當然,對於潼關,曹真也沒有不當一回事,他思來想去,還是認可王昶的擔心,因此,他決定派遣王昶率領三千步卒返回潼關,加強潼關的防守,防止蜀賊偷襲。

出征關中的時候,曹真在潼關留下了自己的族弟,也是曹仁之子曹泰領兵三千駐守,但現在看來,好像有點不太保險。

ωwш▲ тт kán▲ CΟ

兵力需要加強是一方面,曹泰的能力有一說一,曹泰連曹仁十分之一的能力都沒有。

綜合考慮下來,曹真還是讓原潼關守將王昶領兵回防潼關,保證自己最後的退路,這才能讓曹真更加放心一些。

王昶對於這一點,還是比較欣慰的.大將軍至少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一半。

雖然王昶覺得大將軍退守臨晉的做法顯得有些不夠果決,但守住潼關的話,退守臨晉也沒什麼問題。

因此,王昶也沒有再多話。

與此同時,重泉縣內,張溪也在召集諸將議事。

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張溪的日子可比曹真要難過的多。

被人斷絕了後路,封鎖在一個縣城裡打防守戰,兵力還處在劣勢如果不是有城牆的保護,現在張溪恐怕早就兵敗如山倒了。

但這樣的日子也堅持不了太久,城內的糧食已經消耗了大半,估計最多再支撐個十天左右,全軍就該斷糧了。

而更要命的是,因爲魏軍的步騎聯合封鎖,導致張溪跟外界幾乎斷絕了聯繫,很多情報根本無法傳遞到重泉縣的張溪手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張溪知道趙雲的涼州軍團已經提前入蕭關了,但具體到哪兒了,趙雲是打算採用什麼樣的戰術給重泉縣解圍,張溪一概不知。

不管是趙雲派出的使者還是張溪手下的細作偵騎,在魏軍步騎圍城封鎖之下,消息傳遞極爲困難。

所以,其實張溪在重泉縣城內要做出決策的話,有時候真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去冒險猜測。

比如三天前,大批的魏軍騎兵突然調動,不知去向,今天一早,大概有三千多騎兵從東北方向狼狽逃回,這些事情,都是張溪站在重泉縣城樓上,就能觀察到的事實。

再結合張溪知道趙雲提前帶領涼州軍團入蕭關的事情,算算時間,張溪得出判斷,這是趙雲率領涼州軍團已經抵達了重泉縣附近,甚至有可能,已經小勝了魏軍一陣。

魏軍調走至少一萬多騎兵,就回來三千多人,如果真的是戰敗而歸的話,那趙雲可能就在附近,隨時可以對魏軍發動進攻。

一般來說,根據觀測到結果,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但這個結論是否可信.別說張溪,就是一向喜歡冒險的魏延都覺得這樣的論斷有些武斷了。

就不能是他曹真玩的引蛇出洞之計麼?!

故意調走一萬多騎兵,再讓三千多騎兵在你眼皮子底下回歸,造成一場潰敗的假象很難麼?!

要是真的傻傻的認爲這是涼州軍團來援的信號,興高采烈的打開城門,準備配合涼州軍團前後夾擊.曹真說不定早就埋伏好了人馬,就等着城內的守軍主動出擊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以曹真的能力,這種坑他還是挖的出來的。

當然,這也主要是張溪這邊的情報嚴重不足,所以纔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以魏延的脾氣,要是知道趙雲在大荔縣擊破了魏軍騎兵,今天晚上他就敢去劫曹真的大營。

但因爲情報不足的關係,這時候就是魏延,也認爲應該以穩守城池爲重,畢竟他們這邊兵力少,又經過了二十天左右的守城,即使算上輕傷的士卒,能出城作戰的總兵力也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

要出城主動進攻,就必須要有一擊必殺的把握,否則一旦出現意外,接下來守城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重泉縣內的三人組,在經過了一番商議後,達成了一致——暫時不管城外騎兵的異樣調動是不是涼州軍團來援的信號,他們的首要目標,還是以守住重泉縣爲主。

這真的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尤其是張溪,覺得魏老匹夫難得的跟自己意見一致,省心多了。

本來呢,事情到這裡,也沒啥了,依然還是按照原有計劃,做好自己的守城工作就好.但到下午,駐守在西門的張翼第一個發現,圍困西門的魏軍開始拆除營寨,往東門集結。

東門,是魏軍中軍大營所在。

而很快,不僅是張翼,就是魏延,王雙,張溪都開始發現,原本圍困四門的魏軍,都開始拆除各自的營寨,往東門方向集結,而原本一直在城外遊弋的騎兵隊伍,如今也已經去向不明。

很顯然,這是魏軍要收縮兵力的跡象,接下來要做什麼暫時不知道,但重泉縣,確實是有撤圍的跡象。

爲此,張溪,張翼,魏延三人,在東門城樓上,再次碰面了。

一邊觀察着魏軍在東門外的行動,一邊互相商量,這幫魏軍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撤兵?!”

最後還是張翼沉不住氣,說出了這個詞彙。

事實上,當魏軍開始往東門集結的時候,張溪,魏延,張翼都想到了,魏軍是不是在收縮兵力,準備撤軍了。

這不難判斷,真正麻煩的問題是——魏軍爲什麼要這麼做?!

難道真的是涼州軍團已經來援,魏軍察覺到無法短期內攻破左馮翊威脅長安,所以爲了保存實力,想要撤軍了?!

又或者是,曹真在做戲做全套,依然還是那套引蛇出洞的計謀,做出撤軍的假象,引誘重泉縣守軍追擊,好設伏圍殲?!

張翼就是在糾結這個,覺得兩方面都有可能,但偏偏又缺乏重要的證據來支撐自己的判斷,因此張翼不敢輕易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

而張溪和魏延兩人,就不會只想的那麼簡單了。

魏軍撤軍,可能是真的。

曹真再怎麼玩引蛇出洞,他也不會選擇撤圍重泉縣.如果某個出了名謹慎的傢伙繼續在城內按兵不動,曹真這麼做,除了讓重泉縣重新恢復糧道和情報傳遞通道外,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而以張溪這貨的保守性格,這種事兒他真的是做的出來的。

曹真又不是跟張溪第一次交手了,還能不知道這貨的用兵風格是什麼樣的。

所以,魏軍的撤退,應該是真的,但撤到哪裡去,接下來曹真會怎麼做,兩人都在拼命的思考,然後給出自己的應對。

兩個人其實都是那種能制定整體戰略的人,眼光不會只侷限在一座城池上,他們在考慮的,是曹真這麼一退後,整個關中的局勢,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尤其是潼關.兩人都在考慮,是不是有機會,可以去偷襲潼關。

是的,這次,不僅是喜歡冒險的魏延在這麼想,就是張溪,其實也一直在想這個可能性。

畢竟,只要封鎖了潼關,就等於是把這數萬魏軍關在了關中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356章 五虎將第91章 準備退路第574章 懲罰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9章 練兵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08章 過江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812章 擊潰第96章 周瑜退兵第988章 巧合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05章 勸降第15章 兄長第367章 花關索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59章 聯姻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547章 逃命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449章 吳王第343章 調整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46章 糾纏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38章 《隆中對》第1228章 練兵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315章 退敵第234章 蔣琬第1184章 急襲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840章 潰逃第418章 疲兵計第1228章 練兵第911章 過江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184章 急襲第4章 主僕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547章 逃命第757章 離間計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06章 安撫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56章 開始撤軍
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356章 五虎將第91章 準備退路第574章 懲罰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9章 練兵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08章 過江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812章 擊潰第96章 周瑜退兵第988章 巧合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05章 勸降第15章 兄長第367章 花關索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159章 聯姻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547章 逃命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449章 吳王第343章 調整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46章 糾纏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38章 《隆中對》第1228章 練兵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315章 退敵第234章 蔣琬第1184章 急襲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840章 潰逃第418章 疲兵計第1228章 練兵第911章 過江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184章 急襲第4章 主僕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547章 逃命第757章 離間計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06章 安撫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56章 開始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