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

不管司馬懿怎麼抱怨,酸棗方向,司馬懿還是得想辦法擠出一些援軍出來。

萬一蔣濟不堪大用,真的守不住延津的話,郭淮手裡沒有足夠的軍隊,是無法去救援,甚至反攻奪回延津的。

至少的,要想辦法給郭淮送去一萬人。

司馬懿在自己手頭來回扒拉了好一陣,終於還是決定,從定陶的賈逵那邊抽調一萬人,去支援酸棗。

賈逵手裡原本於兩萬人的兵力,需要用來防守濟陰郡重鎮定陶縣.但如今看來,蜀賊的進攻主力都在雍丘了,定陶那邊最大的威脅,不過是在樑國的胡遵率領的兩萬蜀賊郡兵。

賈逵那邊的壓力是真的不大,唯一能抽調的部隊,也就只有那邊了。

只是,領軍將領方面.司馬懿實在找不出合適的人選出來了,只能讓賈逵自己想辦法。

而賈逵那邊吧一邊對司馬懿也有些不滿,另一方面,還不得不按照軍令行事。

賈逵不滿,是因爲他實際要面對的敵人,除了明面上的胡遵率領的兩萬蜀賊外,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的敵人——屯兵在山陽郡和下邳郡交界處的東吳諸葛誕。

就東吳那個反覆無常的作風,你能保證這幫玩意兒會一直遵守盟約?!

傳言那個陸遜都已經領兵進入沛國了,你能保證諸葛誕不會從下邳進入山陽郡,進而威脅濟陰郡?!

所以,在賈逵看來,自己手裡保持兩萬士卒,是有必要的。

但是吧.賈逵也不是不懂戰略的人,他知道,比起濟陰郡的安危來說,酸棗和延津纔是更加重要的地方。

這兩地方在自己人手裡,那麼這個兗州之戰還能繼續打下去。

這兩個地方只要有一個地方落入了敵手,那恐怕所有前線作戰的魏軍,都會軍心混亂的。

所以,這方面,賈逵也沒法跟司馬懿討價還價,只能分出一萬士卒,交給自己的兒子賈充率領,前往酸棗救援。

賈逵也實在是沒人可用了,只有一個十八歲的兒子在身邊自家麾下那些偏將和裨將的能力如何,賈逵太瞭解了,還不如讓自家兒子領兵出征呢。

當然,賈逵也沒有忘記叮囑自家兒子,一路領兵抵達酸棗既可,不要沒事兒耍小聰明戰場上,越是耍小聰明,死的越快。

誰家兒子誰瞭解,賈逵很清楚自己兒子的能力,至少率領一萬士卒行軍的能力已經是具備了。

但這小子仗着自己有點小聰明,經常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而他又沒有真正的上過戰場,不知道戰場的殘酷.再加上他這個年紀,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

如果有的選,賈逵還想把自己的兒子留在身邊再培養幾年,但如今只能是讓兒子出征了。

賈充當然是很興奮啦.沒有經歷過戰場的幼崽就是單純,還以爲這是自己父親終於認可了自己的能力了。

因此,賈充對於自己的第一次出征,還是很期待的雖然只是給酸棗送去援兵,但一下子就能執掌萬人兵馬的兵權,多少還是讓這個只有十八歲的小夥子,有些飄飄然的。

至於他老爹的叮囑,賈充是真的,沒咋的聽進去,就這麼一路浩浩蕩蕩的,領軍往酸棗而去。

不管怎麼說吧,司馬懿這邊也是夠意思的了,到底還是擠出了一支軍隊,給郭淮送去了.而此時的郭淮,也在焦急的等待着這支軍隊的到來。

就在郭淮想司馬懿求援的這段時間裡,酸棗延津一線的戰況,再次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蔣濟那邊,出了的點麻煩。

有一說一,蔣濟這個人的戰略眼光是極其出色的,謀略和膽略也不缺但,也僅此而已了。

蔣濟一直以來,都是當參謀的時候居多,出謀劃策是他的強項,但他並沒有什麼領軍經驗,對軍隊指揮方面,其實還是稍微差那麼一點的。

而偏偏,蔣濟這個人,戰略眼光很好,他當然看的出來酸棗和延津的重要性,讓他來堅守延津,蔣濟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

因此,除了加強延津的防禦外,蔣濟也時刻提防着東面的蜀賊,會不會分兵突襲延津。

結果嘛,蔣濟倒是沒有等來偷襲的蜀賊,卻等來了堂堂正正,領兵來攻的蜀賊。

而且一來就是兩萬兵馬。

蔣濟又不是不懂軍略.哪怕真的不懂,算數總是會的。自己手裡只有五千人,對面來了兩萬人,一比四的軍力對比,稍微想想都知道,這個延津有多難守。

當然,多難守也得守.再說了,蔣濟又不是沒有遇到過這種極端的兵力對比。

當年在合肥,蔣濟手裡只有三千人,而孫權帶了五萬士卒來進攻,最後的結果如何還不是被自己的一封信給嚇退了?!

一想到這裡,蔣濟決定,故技重施一下。

雖然吧,蔣濟也覺得這麼做的成功率可能沒有第一次那麼高了.畢竟這事兒只要是有頭有臉的人都知道,是蔣濟成名的談資,也是東吳那位孫大帝的黑料。

蔣濟覺得吧,估計那個叫姜維的蜀將,應該也聽說過這事兒了,自己故技重施成功的可能性不太高。

但是呢.有些事情,你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兵法有時候就是這樣,虛虛實實的,就看誰能沉住氣到最後,不被人看穿罷了。

所以啊,蔣濟還是命人僞造了一封大魏朝廷送往延津渡口的信件,信中表示援軍三日後抵達,希望蔣濟繼續堅守三日然後很“湊巧”的,讓傳令的軍使被蜀賊“抓到”。

姜維確實也看到了這封信.姜維當時就樂了。

無他,姜維想到了某個在建業皇宮內安坐的大帝。

孫權被蔣濟一封信嚇退這事兒吧,在這個時空,不過是借坡下驢的一種手段而已,可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到底是丟大人了。

而且,這個時空裡,因爲孫權只打了兩次合肥之戰,並沒有被滿寵等人逮住連刷聲望,因此孫權的兩次合肥之戰戰敗,反而成了孫權最大的黑料。

被張遼八百突襲中軍這事兒呢,雖然也顯示了張遼的武勇,但最後張遼還是被周瑜領軍逼退了,孫權看上去也沒有那麼慘,後來的撤軍時,因爲周瑜的預判斷後,東吳將士也沒有死傷慘重所以啊,在這個時空裡,孫權的第二次合肥之戰雖然也算輸了,但到底沒有第一次合肥之戰的時候,被一封信嚇退來的丟人現眼。

因此,當姜維看到這份魏軍“急報”後,再一聯想延津守將是蔣濟.實在是沒忍住。

蔣濟這是把我當成了那位東吳大帝了麼?!

這就是姜維的第一想法當然,這肯定不是什麼好話就是了。

但可樂歸可樂,姜維倒也沒有放鬆警惕就像蔣濟想的那樣,兵法就是如此,虛虛實實的,就看最後誰更能沉得住氣。

姜維當然會想到孫權的下場,但同樣,姜維也會去猜測,蔣濟如此故技重施,是不是就是要故意引導自己不要重蹈孫權的覆轍,希望自己輕兵突進.實際上,這個時候延津已經有曹魏的援兵抵達了,正準備張開口袋埋伏自己?!

稍微琢磨了一下,姜維覺得,還是不太可能。

如果曹魏的援兵已經提前抵達了延津,那麼這時候的第一要務,就是去酸棗馳援,而不是在延津給自己設伏。

再一個,姜維的作戰目的,就是要進攻延津,對延津圍點打援,吸引郭淮出城離開酸棗不管延津是否已經有了曹魏的援兵,他都要進攻。

最後,也是姜維做出決斷的最重要依仗——兩萬大漢精銳禁軍在手,老子怕誰?!

蔣濟如果龜縮在延津渡口內防守,那姜維還得想想其他辦法,看能不能快速破敵.如果蔣濟真的率領曹魏援軍在延津渡口附近設伏,跟姜維打野戰,那反而是姜維求之不得的事情。

略加思索後,姜維決定,無視這份書信的內容,繼續往延津進軍。

當然,一路上的斥候,姜維又要求多偵查出去十里路,搜索延津附近是否存在魏軍的伏兵。

進軍是必要的,但姜維也不想這麼輕易的被人埋伏以防萬一總是好的。

而姜維這一路小心的查探,大膽的進軍,頓時也讓蔣濟知道.自己的計策失敗了。

也是,這麼簡單的心理戰計策,大概也就那個疑神疑鬼的孫大帝能上當。

不過嘛,這個計策雖然失敗了,但對蔣濟而言,其實也沒什麼損失.最多就是損失了一個傳令的軍使而已。

伱姜維既然沒有中計,兵臨城下了.那我就龜縮不出唄。

三天來援軍這事兒確實是假的,但是七天內有援軍到來這事兒,卻是真的。

老夫就是再無能,守七天的心氣還是有的!!!

第905章 同行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030章 另一路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487章 佔便宜第221章 直百錢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228章 練兵第743章 人事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651章 退兵第254章 冠禮第869章 訓子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43章 龐統第658章 投誠第181章 成婚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55章 拜師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90章 聲東擊西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054章 水戰(二)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055章 水戰(三)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44章 議事(一)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章 求職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736章 爭(一)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725章 開春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222章 《蜀科》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9章 練兵第1051章 戰略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46章 回府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915章 增援第43章 輸了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154章 鏖戰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214章 勸降?第910章 水戰第400章 夜襲第272章 應對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814章 雙方誤判
第905章 同行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030章 另一路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487章 佔便宜第221章 直百錢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228章 練兵第743章 人事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651章 退兵第254章 冠禮第869章 訓子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43章 龐統第658章 投誠第181章 成婚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55章 拜師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90章 聲東擊西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054章 水戰(二)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055章 水戰(三)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44章 議事(一)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章 求職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736章 爭(一)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725章 開春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222章 《蜀科》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9章 練兵第1051章 戰略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46章 回府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915章 增援第43章 輸了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154章 鏖戰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214章 勸降?第910章 水戰第400章 夜襲第272章 應對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814章 雙方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