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聯姻

第171章 聯姻

張溪被劉備召到油江口,參與了一次重要的軍議。

這次的軍議,商量的不是軍事行動,而是一場主公家的私事。

江東派來使節,說是聽聞劉備還沒有正妻,因此想要跟劉備結親,過來試探一下劉備的意向。

很顯然,這在諸葛亮和龐統眼裡,就是江東準備要跟劉備聯姻的信號。

聯姻這種事,不是單方面願意就可以的,這些都是先提前溝通好,雙方都有意願了,這纔會派人前來說媒,走流程。

不然一方貿然派了媒人過來說媒,結果另一方直接拒絕,那不是很丟人的事兒?!

所以,江東派來的這個使節,只是來探探口風,只說是結親,甚至連聯姻的對象是誰都沒說。

不過不說也不要緊,大家都是聰明人,猜都能猜的到是誰。

孫權和劉備都是一方主君,如果要聯姻,還是在劉備沒有正妻的情況下聯姻,那肯定是孫權方面嫁一個親族過來,否則不能稱之爲聯姻。

而孫權方面,跟他同輩,還沒有結婚的,就只有孫尚香一個人。

孫策倒是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陸遜,剩下的兩個女兒確實也到了出嫁的年齡了,但如果是嫁孫策的女兒過來,這個輩分就徹底亂套了,劉備會變成孫權的侄女婿。

要知道,真要按年齡算,其實劉備跟孫堅纔是一個輩分,孫權也是小輩,只是同爲一方諸侯,這才勉強把關係拉平了。

所以孫權不可能把侄女嫁過來這不是聯姻,這是挑釁兩家關係呢。

至於嫁大喬或者徐夫人除非孫權腦殘了。

因此,只要雙方有聯姻的意向,那麼孫權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的親妹妹,孫尚香。

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就是在討論孫尚香嫁過來以後的利弊。

娶正妻可是一件大事,不僅僅是劉備多個老婆的事情。

尤其這個正妻還是來自江東,代表着江東的利益,關係到兩家的盟約,以及未來的發展路線問題。

劉備本意是拒絕的。

他雖然沒有正室,但是有甘夫人這個妾室。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甘夫人是歌姬出身,這個身份,當個妾室是可以的,但當正室會被世人,尤其是世家大族恥笑看不起的。

這纔是劉備一直沒把甘夫人扶正的原因。

在這點上,劉備確實不如曹操。

曹操的卞夫人,同樣是倡伶出身,但也一樣被曹操立爲正室。

只是呢,卞夫人這一生,也是受盡了世家大族的恥笑,甚至到了後來,還被孫媳婦輩的虞氏當面說曹家喜歡賤人,早晚要因此亡國這樣的話。

所以啊,劉備這麼做,還真的說不好是看不上甘夫人,還是疼愛甘夫人。

因爲張溪的小翅膀一扇一扇的,甘夫人並沒有在去年年底病故,現在可活的好好的呢,所以劉備本身是沒有多少一定要娶正妻的意思。

但現在的問題是,劉備是不是娶正妻,已經不是劉備的家事了。

畢竟這個事兒,是江東先提出來的。

雖然現在劉備的勢力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依然比不上江東的勢力,所以劉備需要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而跟江東加深關係,顯然是比較符合現在劉備集團的利益的。

所以龐統和諸葛亮這次難得的統一了意見,是支持劉備娶江東的正妻的。

倒是徐庶,提出了反對意見。

倒不是反對劉備娶老婆,他是覺得,江東的目的不純,可能只是以加深同盟爲藉口,迫使劉備集團對荊州土地做出讓步。

一個是南郡的油江口,一個是長沙郡的部分縣城,都有可能是江東的目的。

再一個,從長遠來看,劉備肯定是要想辦法往西發展,進入西川擴大自己的立足之地的。而江東,讓他們往北發展,獨自一人去面對曹操的壓力,他們肯定也不會同意,所以早晚也會把目標放到益州上面去。

現在的劉備集團江東集團,幾乎是平分長江天險,其中劉備集團佔據上游,而江東集團佔據下游。

如果江東集團要進軍巴蜀,必須要通過劉備的地盤.一旦雙方有姻親關係了,你說到時候咱們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呢?!

總不能爲了一個別人的地盤,跟自己人打架吧?!

所以還是不結親的好,省的將來扯皮說不清。

劉備一看這樣不是個事兒,正好春耕也結束了,各地太守和郡丞都要來武陵彙報春耕情況,索性就藉着這個由頭,把文武官員都湊在一起,大家一起商量一下。

當然,江夏的關羽不能輕動,要以防萬一,那就讓張溪來一趟就是了。

所以這次軍議,還真的不是幾個謀士關起門來商量,而是包括張飛,趙雲,糜竺,簡雍,陳震等文武官員,全都來了。

甚至寇封,作爲長沙守將,也第一次正式列席了這樣的高等級軍議,給這個二哈開心的,就沒發現自家兄長現在正用一種很兇惡的眼神看着他。

這個寇二哈,上次造謠的事兒還沒完呢!!!

等開完會再說吧。

至於張溪,在聽完劉備的軍議議題後,也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同意聯姻呢?!

理論上講,這個時候跟江東聯姻,是利大於弊的。

諸葛亮和龐統說的對,劉備需要一個穩定的發展機會,聯姻對鞏固聯盟有好處,而且多個女人而已,並不能對劉備集團的勢力產生多大的影響。

至於徐庶擔心的那個事兒,根本不重要.這年頭當軍閥的,誰的臉皮比誰薄了,要找藉口那不是一大堆,不會因爲一個聯姻,就非要借道給江東軍的。

但感情上孫尚香不樂意嫁給主公劉備,都逃婚了。

這段時間的接觸下來,孫尚香這個人,雖然有時候情緒化了一點,動不動就喜歡拔劍,但人真的不壞。

而且吧,張溪接近她的目的可能不太純粹,但她是真的把張溪當朋友。

張溪爲此,很是糾結爲難。

至於劉備軍其他將領們的反應,多少的也各有不一。

趙雲和張飛都認爲無所謂,反正只是劉備多個老婆而已,也干涉不到軍中事務來。

文官考慮的會更多一些,比如糜竺就表示,如果能跟江東結親,那麼劉備集團的觸角說不定能進入江東當然,糜竺是從做生意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的。

但陳震和簡雍等人卻都表示了反對。

不怕主公多個女人,怕的是江東也藉此機會,插手進荊州的事務。

尤其是江夏和長沙。

長沙不用說,本來就有一半地盤是江東的呢,這要是再繼續被江東藉機滲透,長沙郡到底是誰家的,更不好說了。

江夏那邊是現在劉備集團中最重要的地方,算是經濟發展最好,也沒有受到什麼戰亂,同時距離江東最近,江南岸還直接跟江東接壤。

當年黃祖駐守江夏的時候,江東就打了好幾次,顯然是對江夏志在必得的。

現在有了姻親爲藉口,江東大可以藉着陪嫁的說法,往江夏四周滲透。

這年頭,皇權不下鄉,就算縣令們都是劉備集團的人,但那些江夏世家,鄉村村老到底聽誰的,給誰交稅,爲誰征戰,都不好說。

本來防都防不過來呢,怎麼可以給他們藉口再插手進來呢。

就這樣,一羣人的意見都僵持不下,唯有張溪這個重量級的謀士,還沒有發話。

這種情況下,劉備只好親自開口,詢問張溪的意見。

而張溪依然糾結.他覺得吧,他好像不能對不起朋友,但又好像不能對不起主公。

劉備詢問,張溪自然不能不開口。

“此乃主公家事,本該主公一力決之。”張溪先說了一句廢話,然後則幽幽的嘆口氣,說道,“只是正妻,畢竟是主母.不知公子劉禪之意,如何。”

劉禪今年是個才三歲的孩子,他能有什麼意見。

但張溪這個話說的吧,頓時讓劉備等人臉色一變。

都不笨,很顯然都聽懂了張溪話裡的用意——如果劉備聯姻娶了江東的正妻,那麼劉禪,到底算庶出,還是算嫡出。

如果算庶出.那麼就意味着這位江東正妻所生的纔是嫡子。

劉備今年都五十了,天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再次生下嫡子,也不知道劉備能不能等到嫡子長大。

而且即使嫡子長大了,又無法保證嫡子是不是偏向江東,疏遠荊州集團和劉備老臣們。

而這麼一來,無非是重複袁紹和劉表的老路,最終可能導致集團內部分裂,內鬥不止。

這是劉備和諸葛亮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如果算嫡出.那麼甘夫人怎麼辦,難道要把三歲的劉禪交給正妻撫養,剝奪甘夫人的撫養權麼!?

可如此一來,將來劉禪跟江東的關係也會比較親近。

萬一劉備百年之後,劉禪繼位,依然還是現在的這種形勢,那麼劉備集團就會徹底淪爲江東的附庸。

張溪說完這句話後,場面頓時有些寂靜下來了。

而張溪也在這個時候閉嘴,不再說話了。

吶,孫尚香,我這可是很對得起你這個朋友了哈.

(本章完)

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213章 “謹慎”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902章 折中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232章 鹽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781章 右扶風第1147章 破關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665章 突圍第82章 蒙衝第156章 曲轅犁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207章 退路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968章 遷都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587章 處罰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301章 收降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752章 收留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46章 回府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67章 戰長沙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657章 疑兵計第20章 被搶了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56章 學藝第433章 巧遇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702章 託孤第144章 張機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0章 接應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5章 兄長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099章 失守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071章 重整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62章 突破第233章 佐官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012章 誘敵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71章 博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
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213章 “謹慎”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902章 折中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232章 鹽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781章 右扶風第1147章 破關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665章 突圍第82章 蒙衝第156章 曲轅犁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207章 退路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968章 遷都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587章 處罰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301章 收降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752章 收留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46章 回府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67章 戰長沙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657章 疑兵計第20章 被搶了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56章 學藝第433章 巧遇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702章 託孤第144章 張機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0章 接應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5章 兄長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099章 失守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071章 重整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62章 突破第233章 佐官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012章 誘敵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71章 博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