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誘敵

司馬懿領兵快速西進,以六萬兵馬,兵臨洛陽東門。

幾乎同一時刻,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也率領兩萬兵馬在孟津渡完成了渡河集結,兩兄弟外加一個夏侯和,三人一起商量後,也開始往洛陽北門進軍。

刨去西面還在跟王昶糾纏的曹真和他麾下的三萬魏軍,如今洛陽周邊,已經聚集了八萬兵馬,在向洛陽進軍。

而諸葛亮手裡,算上黃權和鄧艾等人撤回來的兵馬,也有四萬人左右在防守洛陽。

兵力對比二比一諸葛亮暫時還不算太着急。

萬幸當初跟張溪商量的足夠及時,徐庶抽調兵力和統籌糧草的速度也夠快,趕在司馬懿發動進攻前帶着一萬五千南陽郡兵來援了,否則的話,現在諸葛亮手裡大概就只有兩萬五千人守衛洛陽,至少王平的那一萬無當飛軍,諸葛亮是絕對不敢輕易放到潁川郡去的。

至少目前來說,戰事還沒有脫離出諸葛亮的掌控。

至於司馬懿,圍就圍着吧。

甚至,現在諸葛亮最擔心的,根本不是城外的司馬懿,而是在江陵的張溪。

江陵城的戰報,這段時間真的是折磨的諸葛亮不要不要的。

之前張溪送來戰報,說是他和王基都懷疑,這次東吳軍進犯荊州,主攻方向可能是襄陽,而不是江陵.那幾天啊,諸葛亮急的是嘴角都開始上火起泡了。

他周瑜除非了腦殘了,否則怎麼會在不攻下江陵的情況下,帶領大軍從側翼對襄樊防禦體系發動進攻根本不可能的。

東吳要是那麼幹,張溪直接出兵去進攻江夏,斷他周瑜的後路.你看他周瑜怎麼辦!!!

反正諸葛亮是怎麼看,都不認爲周瑜這樣的名將,能幹出這種瞻前不顧後的戰略選擇來。

那段時間,諸葛亮是真的擔心張溪被周瑜給騙了,貿然往襄陽派出援兵,削弱了江陵的防守兵力。

但偏偏兩地距離太遠,諸葛亮自己也要佈置防備魏賊反攻的事情,除了寫一封不知道能不能及時送到的提醒信之外,啥都不能做。

爲此,諸葛亮天天揪心的跟什麼似的.徐庶都快看不下去了。

這麼多年了,你還不瞭解張溪那貨是什麼人?!

就那小子用兵謹慎的作風,就算真的懷疑東吳的主攻方向在襄陽,他也會等到跡象明顯後再做決策,在此之前,他是不會輕易提前分兵的。

這話說的,纔算是讓諸葛亮的心裡稍微好受一點。

隨後,諸葛亮就接到了文聘的戰報.東吳軍逆漢水而上,在漢水北岸登陸,文聘不得已,向東三郡求援。

這時候,諸葛亮的心又吊起來了。

一方面,諸葛亮整理分析現有情報,得出了一個結論.東吳這次出兵的兵力,恐怕遠超自己的預料,甚至可能出兵十五萬以上。

如果是這個兵力的話,周瑜分兵牽制江陵,集中兵力主攻襄陽,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一方面,諸葛亮更加擔心,如果東吳的主攻方向還是江陵的話,那張溪一旦分兵支援襄陽,恐怕真的有可能會守不住江陵。

這份擔心,一直到江陵的最後一封戰報的到來,才讓諸葛亮安心了下來。

張溪在戰報中告訴了諸葛亮,長江南岸的公安,零陽全部失守,江陵水軍也遭遇了慘敗,如今江陵城被十萬東吳大軍圍困。

這是個看着就糟糕的消息,但諸葛亮卻安心了。

原因只有一個.張溪現在手裡,還有三萬七千人。

也就是說,張溪沒有提前派出兵力去支援襄陽,以現在張溪手頭的兵力,要堅守住江陵這個堅城,依然還是有把握能做到的。

這次東吳出兵進攻荊州,兵力之多,也確實超乎了諸葛亮的想象,因此,諸葛亮並沒有寄希望於張溪能一個人解決掉這個問題。

現在諸葛亮只需要張溪能跟東吳維持僵持的態勢,等到他這邊解決完了曹魏反攻河洛的戰事後,再調兵南下救援,就可以了。

而以張溪的守城能力.就算是周瑜,想用不到三比一的兵力對比攻破江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江陵暫時穩住了,諸葛亮也就可以不用擔心南方戰事崩壞了。

諸葛亮是放心了,但現在的張溪,卻無法安心下來。 到底是兵力不足啊,守衛江陵什麼的,張溪是一刻也不敢放鬆。

再加上.誰能告訴我,周瑜到底拆了多少城池的牀弩運到了江陵城下?!

東吳軍的牀弩是用不完了麼?!

江陵“砲”戰,進行了足足小半個月的時間,雙方的牀弩和投石機都損失慘重。

光張溪這邊,就損失了二十餘架牀弩,五架配重式投石車.不管是牀弩還是配重式投石車,張溪的庫存,都已經見底了。

現在的江陵城南門上,只剩下七架牀弩和三架配重式投石車了。

可江陵城外,周瑜現在依然還能一字排開的投入十餘架牀弩,壓制着江陵城頭的牀弩和拋石火力。

而且,現在的東吳軍士卒,已經不是在看熱鬧了。

隨着江陵城頭的牀弩和投石車的損耗變大,壓制火力減弱後,周瑜立刻下令讓諸葛恪,孫盛,陸遜三人,對江陵城的東,南,西三門,發動了進攻。

東吳軍特有的蹬弩兵上場,加大了對江陵城頭的弓矢壓制,掩護東吳軍士卒攜帶雲梯,鉤梯,衝車等攻城器械,進行攻城。

江陵攻防戰,再次進入到了傳統而又殘酷的近身肉搏階段。

這是不可避免的。

張溪也開始分兵調派,王基主守南門,應對陸遜,州泰守衛對門,對上老對手諸葛恪,而鍾離牧負責鎮守西門,應付孫盛。

自己和周瑜一樣,居中調度,查漏補缺。

同時,如果有必要的話,張溪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派人出城,去燒燬周瑜的那些牀弩。

張溪現在嚴重懷疑,周瑜是把江東的牀弩都調過來攻城了不然怎麼打了這麼久還沒打完的?!

但,張溪現在手頭,沒有猛將可用,讓他自己帶兵出城去燒燬這些牀弩,風險太大。

雖然大概率來說,周瑜手頭也沒什麼猛將可以用來守衛那些牀弩,但他周瑜往陣前這麼一站,張溪也不敢輕易去衝陣周瑜打不過別人,但單挑收拾張溪,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再三的猶豫後,張溪還是決定暫時不出城,還是利用配重式投石車和牆頭牀弩,跟周瑜的牀弩硬耗。

看誰先耗完。

然後吧,張溪發現自己可能真的有可能耗不過周瑜。

就在攻城戰進行到爬牆肉搏截斷的第四天,張溪愕然發現,東吳軍方面從水路,再次運輸了一批牀弩到江陵城下數量大概又有十多架。

特麼東吳的牀弩都不要錢了是吧?!

這下,讓張溪有點坐不住了。

到底要不要派人出城去,燒燬這些牀弩?!

而於此同時,周瑜其實也在內心嘀咕着那個張元長,真的就這麼沉得住氣?!

事實上,周瑜現在,也就只剩下手頭的這十餘架牀弩可用了。

張溪在江陵城頭上看到的,朱然水軍運來的那十餘架牀弩,其實除了一架是真的外,剩下的,都是用木頭搭出了一個大概的架子,然後用油布包好,用來瞞天過海,欺騙張溪眼睛的樣子貨而已。

周瑜就是欺負張溪在城樓上離得遠,看不真切,故意擺出來,做出一副牀弩用不完的架勢,引誘張溪做出改變,主動出城來燒燬這些牀弩。

畢竟,真到了硬碰硬的攻城戰,進攻方的損傷,肯定是要遠遠大於防守方的。

周瑜就算有十萬大軍,但也不想打這種無謂的消耗戰,如果能用智謀取勝,自然是最好。

而如今,唯一能讓張溪這小子主動出擊的,就是在攻城器械上給張溪造成極大的壓力,逼得張溪不得不主動出城,來燒燬這些攻城器械。

只要張溪主動出城了,那麼周瑜手裡的兵力優勢,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完全可以在野戰的過程中,削弱江陵守軍的兵力。

現在就看張溪上不上當了!!!

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831章 議策第90章 聲東擊西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189章 變數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709章 異動第156章 曲轅犁第13章 吹牛第44章 二顧茅廬第67章 黃祖異動第211章 豪賭第39章 訪友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1056章 水戰(四)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7章 一顧茅廬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08章 過江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204章 猶豫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158章 背鍋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987章 議定第767章 安撫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53章 蹴鞠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83章 影響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574章 懲罰第907章 南下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069章 休戰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390章 雜章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36章 出賣第462章 突破第1136章 出賣第1051章 戰略第743章 人事第213章 “謹慎”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518章 二將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589章 試探第683章 影響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437章 街亭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153章 撤軍
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831章 議策第90章 聲東擊西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189章 變數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709章 異動第156章 曲轅犁第13章 吹牛第44章 二顧茅廬第67章 黃祖異動第211章 豪賭第39章 訪友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1056章 水戰(四)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7章 一顧茅廬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08章 過江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204章 猶豫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158章 背鍋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987章 議定第767章 安撫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53章 蹴鞠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83章 影響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574章 懲罰第907章 南下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069章 休戰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390章 雜章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36章 出賣第462章 突破第1136章 出賣第1051章 戰略第743章 人事第213章 “謹慎”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518章 二將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589章 試探第683章 影響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437章 街亭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153章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