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勝

第49章 大勝

一番試探失敗後,曹仁心裡開始琢磨了。

接下來到底該怎麼辦?!

退宿,那不可能,自己這邊只是微有小挫,還不至於傷及元氣,這要是退兵了,反而是大傷士氣的事兒。

因此,李典勸他退回樊城的建議,曹仁想都沒想的拒絕了。

經過一番觀察,曹仁也看明白了,對面的士卒不是什麼拿着竹竿的“農民”,而是一羣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卒,不僅如此,似乎還是懂得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精銳士卒。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來唄,誰怕誰啊。

曹仁也是有着自己的驕傲的,他之所以敢帶着五千士卒去偷襲堅固的樊城,也是因爲他訓練出了一支多兵種配合作戰的軍隊。

曹仁把自己麾下這支軍隊組成的陣型稱爲“八門金鎖陣”。

今天就讓這“八門金鎖陣”來教劉備做人。

曹仁大手一揮,手下軍士開始變陣。

曹仁的“八門金鎖陣”不像演義裡寫的那樣神神秘秘,什麼分成八個門啥的。也不像電視劇拍的那麼傻,一羣士兵舉着旗子轉圈圈.所謂“八門金鎖陣”,其實就是各兵種的配合作戰而已。

陣勢分成八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士卒都持不同的兵器,然後隨着陣型的變幻,闖入這個軍陣的敵人會在短時間內形成人數上的劣勢,再加上兵器的變化,前一秒你面對的還是長槍兵,下一秒可能就是面對的近身搏鬥的短兵,這樣來回切換,沒有足夠戰場應對經驗的人就會被殺。

曹仁覺得自己的“八門金鎖陣”很了不起,別人都看不懂,其實那不過是在欺負這年月真正讀過兵書的人少而已。

劉備陣中就有三個人能看懂。

徐庶,張溪,張飛。

因爲曹仁的這個“八門金鎖陣”說來說去,原理始終是“兵道篇”裡講述的那一套,只不是是曹仁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活用。

一開始不懂的人,很容易就會掉進去出不來,但一旦看懂了連張飛都知道怎麼破。

不過嘛,張飛也不是那種低情商的人,而且看出來的時機有點晚了,索性的就讓徐大軍師裝個逼。

只見徐大軍師微微一笑,叫過趙雲來.之後的事情就跟演義中的一模一樣了。

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被趙雲按照徐庶的要求,徹底攻破。

以步兵對上趙雲的遊騎兵,雖然曹軍人數多,但兵種相剋太厲害,又被看破了陣型運轉門道,趙雲一入陣就直接切割了曹仁陣型運轉僵硬的地方,把本來應該人多對付人少的陣型,變成了各自爲戰。

因此,曹仁軍步卒死傷慘重。

曹仁也氣的要死,但到底沒有喪失冷靜。

一想到自己的陣勢已經被敵方破解了,但自己卻沒辦法破解敵方的精兵陣勢,再繼續這麼打下去也只有自己損兵折將的份,故此趕緊鳴金收兵,收拾殘軍回營。

但迫於自己的面子問題,曹仁再次拒絕了李典退兵的建議,決定做最後的掙扎——今晚劫營。

還是那句話,因爲夜盲症的問題,這年月的軍隊夜間行動,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曹仁手下的士卒,平日裡不知道給吃了多少肉食,才讓士卒身強體壯,能在夜間視物.他不信劉備軍的人也能如此。

確實,劉備軍中確實做不到每個人都有夜視能力,但張飛那個營裡,還是有不少能看清東西的人的。

再一個,徐庶又不是傻子,還能猜不到曹仁不肯善罷甘休?!

就算徐庶猜不到,張溪還能不知道麼《三國演義》白看這麼多遍了哈。

曹仁要劫營,仗着自己軍中能夜間視物,可他沒想到,他的這些小伎倆,完全被人算的一清二楚。

劉備軍這邊能夜視的人是少,但劉備軍早有準備啊。

把人放進來,轅門一關,火把一點,箭矢一射.你看得見又怎麼樣,流失這玩意也不長眼啊。

曹仁再次弄了個灰頭土臉,好不容易靠着士卒拼殺出來,還沒回營地呢,就看見自家營寨之中火光四起,頓時大驚,知道這是劉備偷襲了自己的營寨。

好麼,自己偷襲不成,結果被人偷襲了.還能怎麼辦,趕緊逃跑唄。

只要跑出去,收攏下殘兵,然後北上匯合呂曠呂翔率領的大軍,倒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可曹仁能想到的,徐庶還能想不到,還能讓他這麼輕鬆的跑去找呂曠呂翔?!

因此,曹仁這一路跑的,那叫一個心驚膽寒的。

好不容易跑出去一段路,曹仁剛想收攏敗退的士卒呢,就被趙雲截住,一陣突襲。

曹仁帶領士卒上前拼殺,卻發現自家士卒還沒從失敗的陰影裡走出來,士氣低落,根本無心拼殺。

曹仁一發現打不過趙雲,也不戀戰,轉身就走。

好不容易擺脫了趙雲的追擊,還沒等曹仁緩過氣來,卻又遇到了張飛。

而這次更慘,張飛帶着自家部曲呢,那個高仿版鴛鴦陣的威力,在亂戰中簡直能發揮百分二百的威力,殺的曹仁的士卒四散奔逃。

曹仁一看這不是事兒,再不跑別說什麼收攏殘軍了,搞不好自己的小命都要交代在這兒了,趕緊的撇下士卒逃跑。

而好不容易擺脫了張飛吧,精疲力盡的時候又碰到了寇封.寇封開心的嗷嗷叫,這二哈甚至想到了自己生擒曹軍大將曹仁的威風。

曹仁這時候也不看來人是誰了,更不會去想着什麼匯合呂曠呂翔了,而是不敢戀戰掉頭就跑,在親兵士卒的掩護下,趕緊半夜渡河,回到漢水北岸。

退到漢水北岸後,曹仁這纔有時間收攏人馬,結果只跑回來一千人都不到。

曹仁氣的直接領軍退回了宛城。

都退回北岸了,再重新渡河去找呂曠呂翔還不如直接退回宛城近點。

樊城也根本不用去,去了也是兩面被夾擊,是不是被關羽襲取了,曹仁根本不關心。

關羽襲取樊城,對劉備是必要的,對曹仁來說,根本不在意。

依靠徐庶計策殺退了曹仁後,劉備也沒閒着,直接揮師北上,迎擊新野北側的疑兵。

而呂曠呂翔這時候也得到了曹仁潰卒的報告,知道曹仁已經敗退回了宛城,那他們更不會跟劉備拼命。

留下一部分人斷後,然後這兩位跑的比兔子還快,瞬間撤離了戰場。

只是可憐了留下來斷後的那位,這支斷後軍隊的將領,叫夏侯蘭。

嗯,咱雲哥的好哥們,從小一起長大的那種。

夏侯蘭一看來的趙雲,那也別打了,反正從小到大也沒打贏過.直接投降了劉備。

而劉備也聽從了趙雲的建議,封夏侯蘭做了全軍的軍正監。

也就是軍法處主官。

以後張飛,關羽,趙雲,這三個軍中的軍正全都歸夏侯蘭管轄,而夏侯蘭這個人吧,確實是精通律法,而且爲人正直之人咱們雲哥可不是那種走後門託關係的人。

此戰過後,劉備心情大好,特意召開了慶功宴,除了遠在樊城的關羽關平父子,其他人都參加了慶功宴,一起喝酒慶祝。

順便的,劉備還得論功行賞,每個人多少都賞賜了點戰利品啥的。

畢竟劉備現在寄人籬下,實在沒有太多可以給人升官的空間,只能是多給一些賞賜了。

張溪也撈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軍功,而且還不小呢。

曹仁的軍營就是他帶兵燒的嘛。

本來張溪是不想去的,他是真的怕死。

雖然說這時候曹仁和李典都已經帶兵夜襲了,但誰知道軍中留守有沒有能人啊,萬一遇到那種狠角色,自己沒完成任務還不要緊,別回頭被人識破了計策,直接被人咔嚓了。

但劉備是真的沒人啊,總不能讓劉備自己去燒曹仁的營寨吧。

這要是曹仁回營看到了是劉備在燒營寨,那還跑個屁啊,直接奔着劉備就來了,殺了劉備就算極限反殺了。

所以只能是張溪去,因爲他不僅是兵曹掾,還是行軍司馬,妥妥的武職。

張溪這一路上提心吊膽的,但總算運氣很好,沒有遇到什麼高人留守營寨。

甚至張溪詐稱是曹仁派回來調兵的,守營的將士也沒懷疑,因爲張溪是真的表現出自己能夜間視物,曹仁營中的人還以爲這是曹營將士專屬的標誌呢。

營門一開,張溪毫不猶豫的叫軍中將士殺進去放火,而自己則留了一什士兵專門保護自己,一直等到火起的差不多了,這才帶領士卒迅速撤退。

一路上雖有驚,但終究無險的完成了任務,領到了一份軍功。

以後咱也算是有軍功的人了,這要是繼續積累下去,說不得咱也有封侯的一天呢。

畢竟,在漢朝,無軍功不封侯嘛。

嘛,扯的有點遠了。

劉備擊退了曹仁,並且關羽還收復了樊城關羽這一收復樊城,可不是那麼容易離開的了,就看最後劉備和劉表的博弈結果是什麼樣的了。

劉備這會兒可開心了,頻頻的在慶功宴上大笑,以往什麼“喜怒不形於色”,現在根本看不到了。

這次大敗了曹仁,顯出了他劉備的本事,以後在劉表面前說話也能硬氣一點了。

再一個,劉備終於嚐到了有軍師相助是什麼滋味了。

都不用自己想的腦殼痛,只要聽軍師怎麼說,自己做出決策就好了。

而且徐庶這個軍師,舉重若輕間識破了曹仁的軍陣,又提前佈局收回了樊城,讓自己徹底把新野和樊城連成一線,有了一定的戰略縱深。

劉備這輩子就沒打過這麼輕鬆省心的仗。

當然,還有張溪,劉備也記下了張溪的名字.張飛帳下士卒現在的戰鬥力,劉備已經在實戰中見識到了。

不客氣的說,如果當初在徐州,有張溪幫他訓練士卒,有徐庶幫他出主意,他怕個毛線呂布,又何必對一個三姓家奴忍氣吞聲。

現在的劉備,都恨不得當場舞劍一曲,表達自己的心態。

而張溪嘛,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舉着酒杯,張溪找到了徐庶。

“元直兄元直兄再次享樂,卻不知令堂在何處?!”張溪小聲的問道。

打敗了曹仁,按照演義的說法,程昱這缺德的傢伙就要冒壞水,把徐母騙去許都了。

雖然這事兒跟史實上不一致,但張溪不得不防着一手。

而徐庶嘛,則是笑着,對張溪說道,“庶焉敢忘記老母?!早在投靠使君之時,庶便差人去潁川請老母來團聚,如今算算,也快到了吧!”

“.”張溪點點頭,不再言語。

嗯,看來這事兒,十有八九走的是史實線。

(本章完)

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507章 開戰第915章 增援第297章 不合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63章 圍堵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192章 中計了第1135章 接應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204章 名分第363章 議策第1185章 魏縣第1111章 劃紅線第996章 試探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691章 戍邊第142章 分地盤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086章 搶攻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581章 切入第150章 蘄春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166章 暴露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863章 突圍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737章 爭(二)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270章 江東第865章 戰後第1152章 調兵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81章 切入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988章 巧合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263章 忙碌第741章 教子第1013章 交鋒第187章 治病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27章 論將第984章 聯姻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130章 變策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862章 尾聲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1072章 丁口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606章 回軍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657章 疑兵計第26章 找原因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1214章 聖裁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
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507章 開戰第915章 增援第297章 不合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63章 圍堵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192章 中計了第1135章 接應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204章 名分第363章 議策第1185章 魏縣第1111章 劃紅線第996章 試探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691章 戍邊第142章 分地盤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086章 搶攻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581章 切入第150章 蘄春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166章 暴露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863章 突圍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737章 爭(二)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270章 江東第865章 戰後第1152章 調兵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81章 切入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988章 巧合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263章 忙碌第741章 教子第1013章 交鋒第187章 治病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27章 論將第984章 聯姻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130章 變策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862章 尾聲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1072章 丁口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606章 回軍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657章 疑兵計第26章 找原因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1214章 聖裁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