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

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

劉備回到軍帳,當即與關張二兄弟及張溪、徐庶商議,商量明天出兵攻城的事兒。

既然帶兵來到了這裡,劉備也知道不可能不打一仗.周瑜沒那麼好心。

仗肯定是要打的,而且得打的漂亮點,讓周瑜看到江夏軍的戰鬥力。

而且今天的試探性進攻大家也都看到了,對於曹軍的守城策略也有了瞭解,那麼明天這一仗該怎麼打,大家也得商量一下。

當然,劉備主要的問的是自己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

徐庶一直以來是負責政務和出謀劃策,並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

張溪雖然有領兵經驗,但他的經驗跟關張比起來,實在不夠看。

所以嘛,這種時候劉備很分得清,該問誰,不該問誰。

而關羽和張飛呢,則對視了一眼,由年紀大的關羽先發言。

“曹仁守城方略無甚奇特,倒是那一千騎卒頗爲難纏。”關羽捋了一下鬍子,說道,“昔日三弟在長阪坡時,能以步卒對抗虎豹騎不落下風,不如明日便由三弟出馬,只需纏住騎兵,爲我等拖延時間,我等儘快率軍攻破營寨,營寨除,則騎兵必退回城內。”

道理是這個道理,在平原上用步卒對抗騎兵,除非預先設伏或者利用地形優勢,否則只能拖時間外,根本不存在破敵的可能性。

張飛對此沒啥大意見,只有一個小問題損失太大怎麼辦。

現在的情況跟長板坡時不同,長阪坡時,張飛只需守衛住長板橋,曹純的虎豹騎就過不去。

可江陵城下,自己要攔截來去如風的騎兵,就靠他帶來的數千人,根本無法形成圓陣防禦,只能呈圓弧形的佈置,儘量拉長武剛車的防守範圍,纔有可能擋住曹仁的騎兵。

只是無法形成圓陣防守的話,武剛車陣的防禦能力會下降一半,再沒有騎兵的配合張飛雖然還有信心能指揮大家做好防守,拖延時間,但估計自己帶來的這些士卒,傷亡不會小。

劉備軍是來幫忙的,不是來拼命給別人打江山的.就算劉備帶來的這五千人全部戰死了,等打下南郡,周瑜也不會有任何憐憫之心,更不可能把南郡交給劉備來管理。

因此嘛.怎麼降低傷亡,也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地方。

而這個,徐庶則微微一笑,說道,“此便是庶問周公瑾要兵之故!”

倒不是徐庶早就想到了這些攻城方略,純粹是徐庶覺得明天攻城不能就是自己軍出力,讓江東軍看着,所以才問周瑜要了點兵過來.以防萬一嘛。

你看,現在不就用上了。

當然,張飛和關羽也不是要把江東軍當炮灰,這倆帶兵雖然風格不同,但也不至於讓江東軍白白送死。

江東軍攻城不順,在張飛和關羽看來,士卒能力問題是其次,真正的原因是江東軍根本沒有用步卒對抗騎卒的經驗。

這種經驗,江東軍沒有,可劉備軍有啊,而且很豐富.雖然大部分都是失敗的經驗,但總也有成功的時候嘛。

隔天,周瑜派淩統率領三千人來到劉備軍,配合劉備軍作戰。

關張二人當即給淩統軍配備了任務——在劉備軍面前,面向江陵的方向,以鋒矢陣迎敵。

淩統聽得差點跳起來。

步兵對騎兵,還用鋒矢陣迎敵.鋒矢陣是進攻陣型,重攻不重守的,這是要讓自己去送死麼?!

關張二人顯然沒那麼小心眼,對淩統詳細說明了這個鋒矢陣的重要性。

雖然列陣是鋒矢陣,但沒讓淩統向前進攻,是用鋒矢陣作爲陣型,全軍豎起長矛堅守,頂住曹仁騎兵的第一波衝擊就好。

目的,是利用曹仁急於救援營寨,同時有騎兵對步兵優勢的驕傲心裡,逼迫曹仁分兵。

以往江東列陣阻攔曹仁的騎兵,基本都是圓陣,這樣比較方便調動兵馬防守。

防守用圓陣是沒錯,但對方是騎兵,騎兵一旦衝起來,可以從圓陣的一點殺入,以點破面的擊破圓陣,而圓陣一旦被割裂後,再要重新組陣就會很麻煩,所以屢次讓曹仁得手,救援曹永的營寨。

現在關羽讓淩統用鋒矢陣防守,是利用鋒矢陣前段的鋒銳和厚重的陣型,阻擋騎兵的第一波衝擊。

只要擋住了第一波衝擊,曹仁肯定不會跟一個防守面積有限的鋒矢陣較勁,一定會分兵前進,而這時候,張飛的車陣已經在淩統身後結陣了,淩統軍就可以後撤了。

一千人同時攻擊車陣的一個點,張飛就算有信心守住,估計也會損失慘重。

但一千人分兵爲兩處,攻擊車陣的兩個點,這樣對張飛來說,指揮還是同樣的指揮,但對於曹仁的騎兵來說,攻擊力就弱了很多。

至於曹仁察覺後會不會重新整軍這個張飛無所謂啊,反正他就是拖時間的,你曹仁要後撤重新整軍,他張飛巴不得呢。

解釋完了這些事情後,淩統雖然明白了這次作戰的目的,但他還是覺得心疼。

確實,這麼做對劉備軍大有好處,也能給張飛防禦減輕壓力可在前面頂着騎兵第一波衝擊的人,可是自己的士卒啊。

騎兵衝擊,第一波是速度最快,陣型最完整,因此也是威力最猛的啊。

自己頂在最前面,如果擋不住曹仁騎兵,導致關羽攻打營寨失敗,那責任是自己的。如果擋住了騎兵的第一次衝擊,逼迫騎兵分兵,那固然功勞最大,但自己士卒的傷亡恐怕也是最大的。

周瑜派他淩統來協助作戰,可不是來當炮灰的

淩統有心回報周瑜,請周瑜定奪但又覺得回報了也沒什麼用。

不管這個計劃到底能不能成,周瑜也不可能爲了自己這點人的損失就駁回劉備軍的作戰計劃。

要知道這次除了自己的三千人,剩下的劉備軍五千人都會投入到戰鬥中去,如果自己因爲心疼損失就不好好幹,那以後劉備軍會追責不說,萬一有樣學樣的擺爛,周都督也拿人家沒半點辦法。

所以.硬着頭皮上吧。

淩統回營後整備隊伍,分發長槍,以鋒矢陣的陣型在江陵城方向列陣。

而張飛則率領一千士卒,攜帶兩百輛改良版武剛車在淩統身後布成圓弧形車陣。

關羽親率三千士卒開始對曹永的營寨發起攻擊,張溪率領一千人前往攔截牛金營寨可能出來的接應援軍。

至於徐庶,則陪着劉備和周瑜,一起站在昨天觀戰的地方,登高觀看劉備軍攻擊曹永營寨。

對於劉備軍的排兵佈陣,周瑜其實很疑惑的,尤其是不理解爲啥讓淩統擺鋒矢陣,以及淩統身後張飛帶的那一千人,擺車陣就算了,怎麼士卒兵器還這麼五花八門的。

可等到真正開戰後,周瑜纔算是大開眼界。

首先是關羽圍攻曹永營寨的三千軍,幾乎在第一時間就用了蹬弩,對曹軍營寨進行了箭矢壓制。

這個倒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攻城的時候大家都會這樣做,關羽軍中的蹬弩還是問江東軍借的。

只是,攻城時候用蹬弩,是因爲蹬弩威力大,射程遠,要射到城牆上光靠強弓硬弩恐怕還是有點不行。

但打一個小小的營寨,不存在射程的問題啊,爲啥要用蹬弩呢給人感覺有點浪費箭矢。

隨後,周瑜就明白了關羽的用意——利用蹬弩的威力壓制曹軍營寨中的弓矢,逼得曹軍只能舉盾自守,不敢射箭回擊。

再然後,周瑜又發現了一個關羽指揮的不同之處。

關羽並沒有等箭矢停止後再下令攻擊營寨,而是在最後一輪箭矢結束前,就命令士卒出陣,向前進攻。

這時候曹軍營寨中的士卒被最後一批蹬弩射出的箭矢給壓制了,這會兒全都在舉盾躲箭雨,等箭雨停了,曹永營寨內的士卒想射箭阻擋攻城部隊,卻發現攻城部隊已經快靠近自己的營寨了。

關羽的士卒就這樣躲過了敵方守軍的箭雨還擊,快速靠近了營寨。

周瑜陷入了沉思.這不是什麼了不得戰術,但之前自己一直就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事情。

如果前幾次自己的士卒能這麼快速的靠近曹軍營寨,不說能不能攻下,但至少損失會少很多。

再接着,又一個讓周瑜驚訝的場面誕生了。

江陵城方向,曹仁發現曹永營寨這麼快的就被圍了,當下也決定再次出城救援。

一千騎兵衝出江陵城南門,曹仁親自領兵,衝着淩統的鋒矢陣就過來了。

雖然不懂這次江東軍是不是派了個蠢蛋來領兵,居然用鋒矢陣阻敵.但曹仁可不會客氣,該衝擊就衝擊。

然後曹仁的騎兵就跟淩統率領的長矛鋒矢陣撞在了一起。

曹仁的騎兵當然有傷亡,但傷亡更大的,肯定是淩統軍,畢竟是步兵。

但淩統還是頑強的指揮着自己的士卒,努力的守住了曹仁騎兵的第一波衝擊,並沒有被曹仁在第一波衝擊的時候衝散了陣型。

這讓周瑜很訝異。

如果說之前圍寨順利是因爲關羽率領的江夏軍素質高,能做到冒着箭矢前進的話現在這個可是自己手下的兵啊。

前兩天,同樣是這些士兵,在淩統的指揮下,根本沒擋住曹仁的第一波騎兵衝擊.可今天居然擋住了?!

雖然損失慘重,估計第二波衝擊是很難再擋住了.但前兩天如果淩統能擋住了第一波衝擊,自己就有時間調兵遣將組織第二道防線,也不會被曹仁的騎兵一衝就破啊。

同樣的士兵,同樣的統帥,不同的.只有陣型?!

別說什麼鋒矢陣可以用來防守,這麼違反軍事常識的事兒周瑜不會信的。

但面對騎兵,這個鋒矢陣確實有點效果,再配合那個張飛的車陣的話

周瑜一邊想着,一邊看着,看着曹仁分兵兩路,繞過淩統軍,撲向了後方的張飛車陣。

然後,周瑜完全傻眼了。

(本章完)

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204章 猶豫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584章 失敗第394章 矛盾第1222章 經濟戰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222章 《蜀科》第473章 退兵第888章 巡江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209章 變數第151章 趙累第71章 博弈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614章 亂戰第129章 破騎兵第53章 蹴鞠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80章 水戰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56章 曲轅犁第926章 羞愧第386章 水泥第928章 授徒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211章 豪賭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813章 撤軍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697章 私宴第915章 增援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263章 忙碌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638章 身後事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65章 突圍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425章 尋仇第1222章 經濟戰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45章 初成第166章 暴露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272章 應對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915章 增援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586章 險計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177章 決斷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215章 劉循
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204章 猶豫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584章 失敗第394章 矛盾第1222章 經濟戰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222章 《蜀科》第473章 退兵第888章 巡江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209章 變數第151章 趙累第71章 博弈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614章 亂戰第129章 破騎兵第53章 蹴鞠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80章 水戰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156章 曲轅犁第926章 羞愧第386章 水泥第928章 授徒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211章 豪賭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615章 王雙的奮起第813章 撤軍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697章 私宴第915章 增援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263章 忙碌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638章 身後事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665章 突圍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425章 尋仇第1222章 經濟戰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45章 初成第166章 暴露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272章 應對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915章 增援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586章 險計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177章 決斷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215章 劉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