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

對於陳倉城的攻略,魏延是做好了心裡準備來的。

魏延非常清楚自己面臨的困難有多少,知道自己要搶時間進攻,同時也知道自己面臨這樣的堅城只能靠人數優勢硬堆,因此一開始的進攻,就攻的非常的兇猛,而且多少有些不顧及自身傷亡的架勢。

甚至,魏延還讓自己的中軍親衛打頭陣,試圖憑藉中軍親衛的悍勇,激勵大軍士氣,爭取一鼓作氣登上城牆。

因此,在魏延進攻的一開始,城牆上的爭奪就異常的激烈。

漢軍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只能依靠鉤梯勾住城牆後往上爬,拼的就是一個血氣,博的就是一個悍不畏死,又有魏延的中軍親衛帶頭,從一開始就有點壓制住了魏軍的防守,城牆上各處告急。

而魏軍這邊,軍心士氣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昨天晚上主將就說要退兵了,士卒們也都做好了退入關中的準備,結果隔天中午蜀軍就來攻了.軍中根本沒有做好要堅守陳倉的準備,軍心士氣根本提不起來。

大家都想着跑呢,誰還有心思跟你在這兒死磕啊。

再加上,到現在爲止,夏侯楙也沒有把所有軍械都分發到每個士卒的手裡,還有一部分士卒是沒有任何軍械甲冑的夏侯楙就算想補充,他也沒有那麼多的軍械,畢竟還有整整一千套軍械的缺額呢。

這麼一來二去的,雙方不管是士氣還是戰鬥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級上,陳倉城在受到進攻的第一天,就面臨着岌岌可危的態勢。

而這一切的場面,呈現在夏侯楙面前,就是一副蜀軍勢如猛虎,魏軍勉強支撐的局面.事實上也差不多如此,如果不是諸葛虔帶着本部數百軍卒在城牆上來回支援,殺退蜀軍的話,說不定魏延的第一次攻城,就已經攻上城牆了。

夏侯楙真的有點看呆了。

嚴格說起來,這是夏侯楙第一次正式的經歷戰陣。

別看之前夏侯楙坐而高論的時候,發表了多少讓人吹捧的看法,又如何吹噓自己如何應對戰陣,都沒有用。

只有等真的上了戰場,面對血腥的廝殺,城牆上來回的爭奪,動不動就缺胳膊少腿的雙方士卒夏侯楙才發現,他現在的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都說不出來,什麼都想不出來,甚至於連邁動雙腿的勇氣都沒有。

有些人,面對面內心的恐懼,能依靠自己的毅力和信念打破它,戰勝它,這樣的人,之後只要經過成長,往往會成爲一代名將。

有些人,面對內心的恐懼,雖然無法戰勝,但可以憑藉本能行動,努力讓自己適應戰場這樣的人,雖然不可能成爲名將,但經過後天努力,成爲一名衝鋒陷陣的將校還是可以了。

還有些人,面對內心的恐懼,他們選擇了逃避夏侯楙就是這樣的人。

夏侯楙怕了,真的怕了。

他發現,戰爭真的不是兒戲,士兵的生命也不是自己嘴裡隨口吐出來的一串數字,戰爭的走向,戰場的爭奪,也不是自己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夏侯楙發現,一旦陳倉城失守,自己很有可能喪命於此。

這可不行!

我夏侯楙是什麼人,大魏宗室,天生貴胄,怎麼可以跟一介士卒那樣,死在危險的戰場上?!

回頭再想想,在鄴城,自己有錦衣美食,有美人環繞,有數不清的錢財寶物可以玩賞,有無數的“青年才俊”隨行.爲什麼要在陳倉這個地方浪費自己的大好年華?!

一想到這裡,夏侯楙徹底不想再在這個血淋淋的戰場上繼續待下去了,他只想走,離開陳倉,甚至離開長安,他只想回鄴城去。

什麼該死的戰場,見鬼去吧!

因此,當諸葛虔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停的來回策應,終於以傷亡二百餘人的代價,勉強守住了陳倉城的時候.夏侯楙在自己的內心,已經非常堅決的做出了決定。

夜幕降臨後,魏延有些不甘心的暫且收兵回營,而諸葛虔,也是有些慶幸的鬆了一口氣。

但這口氣,只是今天的而已,真正的考驗,是在明天。

明天如果蜀軍還是這個強度的攻城,而魏軍依然一副這麼半死不活的樣子的話,這個陳倉城,真的守不了幾天。

必須藉着這個機會,重新說服夏侯楙,讓他留下來堅守,這樣纔能有守住陳倉的希望。

只有夏侯楙願意留下來堅守,並且表達出足夠的堅守信念,才能真正的提振魏軍的軍心士氣,讓士卒們安心作戰,而不是總想着什麼時候可以退入關中.這樣的心態,要是能守住陳倉就見鬼了。

但,這次諸葛虔連夏侯楙的面都沒見到,直接被夏侯楙的親衛擋在了夏侯楙的府邸之外了。

不管諸葛虔怎麼求見,夏侯楙始終只有一個答案——不見。

而過了沒多久,夏侯楙的府中,就傳出來新的軍令——全軍連夜整軍,天明前,撤離陳倉城。

這下諸葛虔真的絕望了這種軍令一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守住陳倉了。

大家都想着趕緊撤離,從將校到士卒,誰都不會拼死作戰了,再談堅守,根本無從談起。

甚至諸葛虔回到自己的城內府邸後,也是恍恍惚惚了好一會兒想到了自己保存起來的那封同族大佬的信件。

也許自己也該爲自己考慮一下了。

這個真的不是諸葛虔不地道了,實在是,自家主將有點太扶不上臺面了。

只堅守了半天的時間就想着棄城而走,這往好聽了說,是退守關中,往不好聽說,就是棄城逃跑啊。

是的,諸葛虔受曹真的調遣,前來陳倉道輔佐夏侯楙,理論上講,諸葛虔不應該生出任何奇怪的念頭來。

夏侯楙雖然扶不起來,但曹真對他是有恩情的。

但.諸葛虔投靠曹真,本身的目的,也不是要鐵了心的爲魏國效力啊。

這年頭的人,投靠一方勢力,首先想到的,是封妻廕子,光耀門楣,壯大家族.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會想到爲國效力,爲民請命。

畢竟一直到明清時代,士大夫講究“家國天下”,“家”都排在“國”前面。

嶽武穆的“盡忠報國”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能做到的,依然沒多少人。

諸葛虔就屬於是這個時代的“俗人”,他投靠大魏,投靠到曹真門下,目的就只是要光大他所在的這一支諸葛氏。

諸葛氏傳承近千年,分支衆多。

諸葛豐所在的那一支諸葛氏,因爲兩百多年前出過諸葛豐這個司隸校尉,再加上如今諸葛瑾在東吳當大將軍,右都護,諸葛亮在季漢當中書令,執掌一朝政務,可以說已經重新復興了。

但諸葛虔這一支諸葛氏,到目前爲止,依然還是寂寂無名.甚至曹真如果不是看在諸葛虔姓氏的份上,都不一定會接見諸葛虔。

所以,諸葛虔想要光耀自己這一支諸葛氏的心情,纔是最迫切的。

可一旦夏侯楙守個半天陳倉就棄城而逃,肯定會被曹魏上層追責,被世人所唾棄的。

同樣,諸葛虔作爲陳倉城副將,免不了也要受到這樣的牽連除非他諸葛虔有那種力挽狂瀾的能力,能在夏侯楙棄城逃跑後,還能率殘兵守住陳倉。

但很顯然,諸葛虔自認自己並沒有這個能力,最後的結果,也必然是隨夏侯楙撤回關中。

到了那個時候,夏侯楙因爲身份地位的問題,最多就是挨幾句斥責,但他諸葛虔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輕則被世人輕視唾棄,從而失去晉升通道,只能在軍中底層廝混,重一點的話,那是要被問責砍頭的。

個人生死,諸葛虔其實倒真的不是特別看重,但連累他這一支的諸葛氏在曹魏失去晉升空間,這纔是諸葛虔最不願意看到的。

夏侯楙可以退,但諸葛虔是沒有退路的。

可諸葛虔也沒有能守住陳倉的把握,自然也就沒有可以爲他所在的這支諸葛氏尋求發展的機會這樣的話,諸葛虔心生二心,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今天下三分,又不是隻有你曹魏一家獨大。

一旦大漢這次北伐能攻下關中,佔據長安,那劉備的那個大漢,也不是沒有再次中興的可能.將來的天下歸屬,還真的不好說了。

既然在曹魏這邊註定了沒有出頭的機會,那麼換個人家,在大漢那邊,說不定就有可以出頭的機會呢?!

再說了,大漢那邊,好歹也有一個同族之人掌握大權,這不比在曹魏這邊拼命打拼要來的輕鬆容易的多?!

諸葛虔越想越覺得,與其跟着夏侯楙一起退回關中,從此默默無聞,倒不如狠下一條心這年頭反水投誠也不見得都是罵名,諸葛虔完全可以說自己是心存漢室,不欲爲篡逆之賊效力嘛。

嗯,現在理由有了,名義也有了那還猶豫什麼,再猶豫,明天夏侯楙就該跑了。

諸葛虔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立刻修書一封,派出自己的心腹親衛,連夜翻牆而出,聯絡城外駐紮的魏延

說起諸葛瑾的這個“大將軍,右都護”.其實很搞笑的。

東吳的官制,跟大家傳統認知上稍微有一些區別。諸葛瑾雖然是大將軍,但他的上面,還有一個“上大將軍,左都護”的陸遜,跟大漢和曹魏的大將軍完全不是一碼事兒,反而更類似於後來的南北朝到隋唐初的那段時間,朝中到處都是上將軍,上柱國,更類似一個榮譽稱號,而不是實權。

可以說,諸葛瑾的大將軍,是一個沒啥含金量的“大將軍”。

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988章 巧合第356章 五虎將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641章 練將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652章 雪橇第646章 議事(三)第958章 試探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1087章 應對第1209章 變數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665章 突圍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621章 跑了第580章 接應第700章 收尾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189章 變數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204章 猶豫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831章 議策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72章 軍械第715章 救災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58章 送犁第1027章 一箭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111章 劃紅線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264章 再見面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630章 勸關羽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495章 柳隱第254章 冠禮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301章 收降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99章 失守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729章 空城計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459章 變故第646章 議事(三)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84章 急襲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1章 鄧艾?!第870章 夜襲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931章 勸說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211章 豪賭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425章 尋仇第956章 影響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123章 撤軍第1022章 洛陽邀戰
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988章 巧合第356章 五虎將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641章 練將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652章 雪橇第646章 議事(三)第958章 試探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1087章 應對第1209章 變數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665章 突圍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621章 跑了第580章 接應第700章 收尾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189章 變數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1204章 猶豫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831章 議策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72章 軍械第715章 救災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58章 送犁第1027章 一箭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111章 劃紅線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264章 再見面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630章 勸關羽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495章 柳隱第254章 冠禮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301章 收降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99章 失守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729章 空城計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459章 變故第646章 議事(三)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84章 急襲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1章 鄧艾?!第870章 夜襲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931章 勸說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211章 豪賭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425章 尋仇第956章 影響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123章 撤軍第1022章 洛陽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