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大婚

張溪看到諸葛亮沉默的態度,頓時就明白了。

很顯然,龐統和法正兩人,是不贊同立刻發動第四次北伐戰爭的。

戰爭嘛,不管準備的多麼充分,打的就是錢糧。

而這些年,北伐的錢糧支出的兩個大頭,基本都是攤到了蜀地和荊州世家的頭上了百姓手裡能有多少錢糧,他們能活下去就算是不錯的了。

因此,朝廷北伐,除了挪用朝廷賦稅財政外,兩地的世家大族也沒有少出血。

雖然未必沒有好處收穫,但問題是,十年北伐了三次,現在又要北伐第四次,世家大族們也是會有怨言的。

不是不讓你北伐.咱歇歇不好麼?!

不能真的把我們當成驢來使喚吧!!!

因此吧,雖然龐統和法正也都明白諸葛亮的用意,也知道諸葛亮現在的想法是對的,趁着還有餘力,一股而下洛陽的話,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結局。

但.他們還是得反對。

上上次打下關中,有了那麼大的一個收穫,你諸葛亮還知道休養生息個五年的時間呢,現在倒好,只是打下了一個南陽郡,還只有荊州世家有份,益州世家只能乾巴巴的看着現在又來?!

萬一你要是打不下可咋辦?!

即使伱能打下,萬一打的很艱難,曠日持久咋辦?!

錢糧消耗有點跟不上收益的速度了啊賠錢的事兒,誰樂意幹啊!!!

所以啊,荊州世家和益州世家內部,對於諸葛亮的北伐想法,其實大多不太感冒。

而作爲他們利益代表的龐統和法正,自然也只能站出來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這就導致了諸葛亮必須尋求到其他重臣的支持,用軍方,勳貴的力量,來壓制下這些世家的反對聲音。

首先需要獲取支持的,就是現在鎮守荊州的張溪的支持。

在諸葛亮的北伐計劃裡,荊州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連張溪都不支持自己的北伐計劃的話,那諸葛亮恐怕真的要考慮,是不是暫緩北伐的進行了。

所以嘛這次兒女的婚事在諸葛亮這邊是次要的,真正的重要的,是說服張溪接受自己的北伐想法,一起上書朝廷,請求再次出兵北伐。

可問題是對張溪來說,女兒出嫁,那纔是大事兒。

不管什麼事兒,都先等這次婚禮辦完了再說。

就這樣,張溪拿着這事兒作爲藉口,暫時推脫掉了諸葛亮說服自己的會議,回到在長安的家中,開始準備女兒嫁人的事。

真不是張溪因私廢公啊,實在是這麼大的事情,諸葛亮總得給自己一個考慮的時間吧。

北伐啊,又不是上街買菜,這是關係到數萬大軍生死的大事。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這句話,是張溪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唯一記得的《孫子兵法》名句,也是他一直記在心裡的用兵準則。

以往的歷次北伐,只要一提出來,大家的側重點都是在於怎麼打,而不是要不要打.可這次,龐統和法正這兩個人都表示了反對,諸葛亮卻要爭取自己的支持來壓下反對聲,這個事兒,張溪就不能不慎重了。

是,在大家目標一致的情況下,出於對諸葛亮的濾鏡因素,張溪一般都是會支持諸葛亮的。

但問題是,當大家目標不一致的時候,張溪也不會把諸葛亮奉若神明.諸葛亮也不是不會犯錯的,而一旦到了他們這個地位做出了錯誤的決策,那麼代價就會非常的大。

所以,張溪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要不要支持這次北伐。

把視線着眼於司隸確實如諸葛亮所說,現在司隸不管是民生還是軍備,都在有序的恢復,尤其是潁川郡方面,有情報顯示,王凌正在近乎拼命的招募郡兵,以增強潁川郡的防守兵力。

現在潁川郡已經恢復到了常規的兩萬郡兵駐守的規模了,如果再繼續給王凌足夠的時間的話,恐怕潁川郡的兵力也會上漲到一個可怕的數字。

沒辦法啊,潁川郡那地方,真沒啥有利於防守的地方,唯一一條潁水也不是以險要出名,相反,這是一條自古以來就水流平緩,利於灌溉的河流。

不爆兵,他王凌拿頭來守衛潁川郡啊。

至於河南郡,河東郡,弘農郡的情況,張溪還是比較相信諸葛亮的講述的諸葛亮可不是那種爲了說服別人而故意撒謊的人。

所以,對於諸葛亮說的北伐急迫性,張溪是能理解的。

但問題是,如果把目光從司隸移開,移到荊州這邊來思考的話,張溪突然也能明白,爲什麼龐統會選擇反對諸葛亮的北伐了。

荊州的情況,有些不妙啊。

前腳纔跟東吳幹了一場,雖然張溪儘量控制了規模,僅侷限於邊境摩擦的程度.但問題是,東吳那邊怎麼想,可不是由張溪可以控制的。

襄陽出兵威脅江夏,江陵出兵威脅荊南四郡,再加上鄧芝的那些談判條件,怎麼看也不像是能談成的樣子.萬一東吳沒有選擇跟大漢妥協退讓,而是直接選擇跟大漢翻臉的話,這事兒可就麻煩了。

基本可以不用想,只要荊州這邊調集兵力北上配合諸葛亮伐魏,那麼東吳必定會故技重施,對襄陽和江陵進行威脅。

而如果要選擇南下對東吳用兵,那麼北伐自然也只能是成爲泡影。 所以,現在這個情況下,讓張溪做出決定,是不是要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張溪真的得好好的想想。

正好藉着嫁女兒的時間,張溪把自己一個人關在了書房裡,來回的權衡利弊,思考着自己的決定。

而在書房以外,孫尚香正在忙活着給自家女兒出嫁添置必要的嫁妝。

當年自己結婚的時候吧,張溪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夠,孫尚香雖然號稱是江東小公主,但她也不是真正的公主啊,禮儀標準肯定是不能跟現在比的。

現在是大漢荊州牧和大漢丞相之間的聯姻,各種禮儀必須到位,自家的嫁妝也不能少了,不能憑白丟了張氏的臉面。

所以,這件事情上,張溪沒少被自家媳婦抱怨,說張溪對嫁女兒一點都不上心,全靠她一個人裡外操勞。

當然,孫尚香也只是這麼抱怨一下,張溪真要幫忙,孫尚香也得攔着張溪現在這個德行,跟他當了快二十年夫妻的孫尚香還能不明白麼,肯定是遇到爲難的事情了。

這種情況下,孫尚香可不會給張溪添麻煩。

再一個說,這種內宅的事兒,本來就該她這個女主人出面去操辦抱怨歸抱怨,但張溪真的要插手的話,孫尚香反而會覺得不高興的。

抱怨一下,只是希望張溪能哄一下自己,順帶的,也可以順勢重溫一下夫妻之間的感情,緩解一下張溪現在的焦慮心情。

是,年輕的時候呢,孫尚香確實多少有些肆意妄爲,膽大包天.可如今女兒都要出嫁了,她這個嫁做人婦快二十年的大小姐,總不能還跟年輕時候一樣吧。

所以.在孫尚香的細心操持下,張暄的出嫁儀式,辦的可以說是相當的隆重和熱鬧。

而到了這一天,張溪也暫時放下了心裡的疑慮,拋開一切的雜務,懷着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態,看着諸葛喬這個混蛋上門,把自己的女兒給領走了。

真的,如果不是因爲孫尚香攔着,不停的在自己耳邊說着“禮儀”,說着“體面”,張溪真有心讓人在門口攔着,不讓這個混蛋進門。

可惜女兒最終還是出嫁了。

而迎親的套路走完後,張溪和孫尚香還得收拾一下,一起前往諸葛亮的府邸,在那裡參加正式的婚宴。

可張溪也沒想到,除了正式祭告天地父母的時候,諸葛亮和張溪出面了一次外,剩下的時間,諸葛亮居然拉着張溪,再次躲進了書房。

今天是張溪嫁女兒給諸葛亮的長子嘛,所以來賀的客人,不僅僅數量極多,而且質量也非常的高。

不僅僅有雍州的大小政務官員,甚至連遠在成都的天子劉禪,也派出了自己的特使送來賀禮。

而代表劉禪過來送賀禮的人,就是吳懿,而吳懿在結束這次長安之行後,就會去漢中,正式就任新一任的漢中太守。

順帶一提,原來的漢中太守李嚴因爲在上次北伐中督運糧草有功,在法正的說情下,諸葛亮給了面子,然後法正調李嚴回了成都,出任刑部尚書一職。

原來的刑部尚書董和在去年病逝,這個職位一直空缺着而李嚴也由此,正式進入了朝政的決策層。

但代價是,他失去了統兵鎮守一方的權利。

這對於李嚴來說,也不知道是好事兒還是壞事。

而諸葛亮,當然要抓住這次機會,趁機說服吳懿支持自己的北伐計劃。

畢竟,吳懿不僅是勳貴,如今也成了統兵鎮守一方的人物,諸葛亮現在也需要他的支持。

順帶的,諸葛亮也沒放過張溪,再次詢問了張溪對於北伐的想法。

其實吧,張溪對諸葛亮這個做法,是有些反感的。

今天是自家女兒和他家長子大婚的大喜日子,你丫的居然在這種場合跟我談論兇險的兵事.真就一點忌諱都沒有唄?!

是,你家長子是過繼的,可我家女兒可是親生的.回頭要是正被你妨到了,我還能退親不成?!

所以呢,今天張溪是真的覺得諸葛亮有點太過了,臉色都直接掉下來了。

可問題是,當他在書房,聽到諸葛亮說出自己這麼做的理由後,張溪也有點坐不住了。

就在這幾天,諸葛亮收到了一個從河北那邊傳來的勁爆消息。

曹叡這個奇葩,居然在自己還活着的情況下,給自己制定了廟號,並且公示天下。

廟號,魏烈祖。

這個廟號,傳遞出來的意義,可就非同尋常了。

第208章 雒城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534章 陳倉道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620章 潰敗第1070章 和談第968章 遷都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571章 失守第47章 曹仁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5章 拜師第232章 鹽第1231章 魏亡第638章 身後事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211章 豪賭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870章 夜襲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012章 誘敵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1章 亂世人心第665章 突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70章 江東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20章 被搶了第810章 勸降第573章 急行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06章 安撫第495章 柳隱第1124章 僵局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1207章 退路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743章 人事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518章 二將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136章 出賣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297章 不合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884章 戰後第166章 暴露第1184章 急襲第225章 處置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256章 鍊鐵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55章 拜師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112章 甄城
第208章 雒城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534章 陳倉道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620章 潰敗第1070章 和談第968章 遷都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571章 失守第47章 曹仁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5章 拜師第232章 鹽第1231章 魏亡第638章 身後事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211章 豪賭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870章 夜襲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012章 誘敵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1章 亂世人心第665章 突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70章 江東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20章 被搶了第810章 勸降第573章 急行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06章 安撫第495章 柳隱第1124章 僵局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1207章 退路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743章 人事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518章 二將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1136章 出賣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297章 不合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884章 戰後第166章 暴露第1184章 急襲第225章 處置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256章 鍊鐵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55章 拜師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112章 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