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退兵

第473章 退兵

建安二十六年五月,依然屯兵在隴山道的劉備,在接到趙雲的報捷文書,得知涼州全境拿下後,終於做出了撤兵的決定。

不過在撤兵之前,劉備需要對隴山道的守將做出一個安排。

現在雖然是劉備集團佔據了隴山道,但只要曹魏集團緩過勁來,肯定不會對時刻威脅關中的隴山道置之不理的,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奪回隴山道,因此劉備集團對隴山道的防務安排,就顯得至關重要。

這方面,劉備有自己的想法。

隴山道,有三個重要的點——街亭,略陽,上邽。

這三個點都至關重要。

上邽看住的是曹魏集團沿渭水而上的水路和山路通道,街亭防備的是隴山山道,而略陽則是連接街亭和上邽的中間樞紐,因此這三個地方,都必須安排合適的人屯守。

街亭方向,有個現成的人選,那就是王平。

王平跟隨張溪一起打過街亭保衛戰,對街亭的地理情況比較瞭解,而且王平麾下的無當飛軍非常適合山道作戰,放在街亭簡直是天生的用武之地。

略陽方面,劉備任命張翼爲略陽守將,在中路左右支援上邽和街亭。

如果說這兩個人任命,還算是劉備根據個人能力以及目前兩將在軍中的地位,做出的合理安排的話,那上邽守將的任命,劉備出乎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料。

劉備任命降將郝昭,爲上邽守將。

這個任命,是劉備力排衆議決定的。

一方面,劉備看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另一方面,劉備相信趙雲,對於趙雲極力推薦任用的郝昭,劉備也選擇了相信。

郝昭在姑臧縣投降後,跟隨蘇則一起投降了趙雲,但郝昭其實內心是不服氣的。

如果不是蘇則這個無膽鼠輩,郝昭覺得自己未必不能擋住趙雲和曲演的前後夾攻。

可上司決定開城投降,他郝昭一個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這個時候的郝昭,只是一個比校尉稍微高級一點的雜號將軍而已,在軍中名聲也不顯,蘇則選擇投降,郝昭可沒有那個號召力可以讓士卒繼續戰鬥只能是跟着投降了。

郝昭覺得心裡不服,但趙雲卻非常欣賞郝昭的能力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天,但郝昭展現出來的守城手段,是趙雲見過最多,而且最有效的。

趙雲這個人,是劉備集團高級將領中,性格脾氣最好的人,遇到這種良才,趙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推薦給劉備,讓劉備考察任用。

因此趙雲專門寫了一封信給劉備,然後讓郝昭護送徐邈去見劉備的同時,也在信裡詳細講述了郝昭的能力,專門向劉備推薦了郝昭。

劉備在親自勸降了徐邈後,也抽空接見了郝昭,跟郝昭做了一些簡單的交談,大概瞭解了一下郝昭的能力,頓時對趙雲的推薦,也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

徐邈呢,劉備在親自勸降後,給放回涼州去,升官擔任涼州治中從事,協助趙雲治理涼州。

而郝昭,則被劉備留了下來,不僅給郝昭的雜號將軍往上提了一級,最重要的是,劉備任命郝昭爲上邽守將。

郝昭對此,可以說是感激涕零。

要知道,在軍隊這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比較講究資歷的,以郝昭在曹魏那邊的資歷,即使平挪過來,其實也不夠擔任一城主將這樣的職務。

更別說他郝昭還是降將。

乍一投降,劉備就敢把上邽這麼重要的地方交付給郝昭,同時破格提拔郝昭擔任一城主將.郝昭從軍近十年,還是第一次受到這樣的重用。

本來郝昭在曹魏從軍,目的也是博取功名,可在曹魏那邊奮鬥了十年,也不過是一個普通將領,雜號將軍而已。

可這一投降,來到劉備這邊,立刻就成了一城主將,鎮守要地這要是再立下一些功勳,豈不是封候拜將都指日可待?!

這樣的待遇,怎麼能不讓郝昭對劉備感激涕零呢.這是明主啊!!!

劉備就這樣安排好了隴山道的防務,接着就是出上邽,沿渭水東進,來到褒斜道口,跟張溪率領的大軍匯合。

劉備的突然出現,讓還在渭水西岸跟張溪對峙的張郃等人十分的慎重,一方面加強防備,另一方面則趕緊派人去通知還在長安坐鎮的曹丕。

曹丕頓時如臨大敵,以爲劉備突然東進,是打算進攻長安,攻略三輔了。

曹丕立刻下令夏侯尚加強對長安城的防備,同時命令張郃等人嚴守渭水西岸,作爲三輔屏障。

緊接着,曹丕又給在宛城的曹仁下了命令,希望曹仁能從宛城抽調一部分兵力,支援長安.不要多,來個萬把人就行。

曹仁在接到曹丕的命令後,氣的直接想罵娘.怎麼這個大侄子的膽子就這麼小的呢?!

別說張郃徐晃等人就擋在渭水西岸,劉備不攻破他們就別想進軍三輔退一步說,就算劉備真的進入了三輔,你長安還有近三萬守軍在手,劉備就算大軍全部壓上也不過六七萬人,你怕個毛線啊。

以長安的城防,劉備沒有個十萬以上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攻破你三萬人防守的長安好不好。

還增援.伱也不看看我對面的對手是誰,我現在能守住宛城已經不容易了,你還讓我增援?!

我對面的人可是關羽.呃?!誒?!!!

曹仁正在腹誹曹丕膽小的功夫,他卻愕然的發現,昨天還在猛攻宛城的關羽,今天突然的就起兵拔營,做出了撤退的樣子來。

曹仁和張遼誰都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出擊.這倆不傻,也不會把關羽當傻子,不管關羽是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要撤退,在撤退的時候也不會不做任何防備的。

這時候出城去主動進攻,搞不好還會落入關羽的陷阱中,損兵折將。

當務之急,不是去追擊關羽的退兵,而是搞清楚,關羽爲什麼要退兵。

前段時間,關羽的強攻,確實給荊州方面的劉備軍團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這點損失,還不到讓關羽傷筋動骨的地步關羽突然退軍,難道是新野方向的司馬懿取得了進展,斷了關羽的糧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曹仁和張遼倒是要試着追擊一下了,畢竟缺糧的軍隊,隨着時間的推移,戰鬥力會越來越弱的,而從宛城退兵回襄陽,正常行軍也得走個七八天的功夫呢,也不是沒有偷襲的機會。

但.還沒等曹仁和張遼商量好該帶多少人出去追擊的時候,司馬懿的書信就到了。

司馬懿表示,他在新野方向突然發現劉備軍增加了新野軍的防守兵力,覺得非常的奇怪,所以特意來問問兩位將軍,是不是宛城方向有什麼變故。

對於宛城的防禦,司馬懿還是有信心的,不相信關羽能這麼快的攻破宛城司馬懿是擔心,關羽這是要退兵回襄樊,順帶半路摟草打兔子的收拾掉自己。

曹仁和張遼接到了司馬懿的書信後,頓時感覺問題大條了。

關羽突然退兵,其實並不在曹仁和張遼的預料當中.關羽是什麼人,他那個性格,不跟你死磕到底都算是他收斂自己的脾氣了,還能主動退兵?!

現在關羽主動退兵,真的不是什麼陷阱?!

這下曹仁和張遼都有些摸不準了。

出於謹慎起見,曹仁立刻給司馬懿下令,讓他暫停進攻新野,後退二十里堅守,以防關羽突然進軍新野圍剿他。

於此同時,曹仁和張遼商議,讓張遼領兵兩萬,謹慎追擊關羽.不要靠的太近,以防有詐,但又要對關羽的退兵保持警惕,掌握關羽退兵的途徑。

如果關羽只是正常退兵,那麼追過新野後撤回來就好。

如果關羽的目的是去圍剿司馬懿,那一定要想辦法接應司馬懿,不能讓司馬懿帶領的許都軍隊有太大的損失,否則恐怕許都不保。

就這樣,張遼領兵謹慎追擊,一直追了五天,等到關羽大軍完全撤退出新野,張遼才停止了追擊,聯絡上了司馬懿。

一直到這個時候,張遼和曹仁纔算是徹底相信,關羽是真的退兵了。

同樣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曹仁纔想起,還有曹丕讓他派兵救援長安的事兒沒辦呢趕緊給長安方向派出了兩萬援軍。

可這個時候,曹丕已經不需要什麼援軍了,他已經得到了前線張郃發來的戰報。

劉備在褒斜道口匯合了大軍後,留下陳到率領七千白毦兵和五千常規士卒守衛褒斜道口,自己則率領剩下的四萬大軍從褒斜道撤退回漢中去了。

這讓曹丕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一直到這個時候,曹丕才終於確定,劉備是徹底撤軍了,長安算是保住了。

但緊接着,曹丕又接到了一個讓他心頭直跳的消息。

滿寵從鄴城傳來急報,名士魏諷想要聯合長樂衛尉陳禕襲擊魏都鄴城,劫持在鄴城的大漢天子出逃。

可衛尉陳禕心中恐懼,向留守鄴城的滿寵告密,滿寵得知後立刻聯合在鄴城的董昭等人,以酷吏手段血腥鎮壓了這次叛亂,誅滅了魏諷,奪回了漢帝。

但這場發生在鄴城的未遂叛亂,卻讓曹丕相當的心驚膽戰.特麼老巢起火了啊!!!

(本章完)

第86章 攻城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227章 和談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457章 換將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113章 失算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89章 戰備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571章 失守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700章 收尾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911章 過江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89章 置地第236章 造紙第613章 進攻第1204章 猶豫第418章 疲兵計第594章 輪班制第1087章 應對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243章 爭議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495章 柳隱第1018章 陸凱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692章 爭論第871章 滲透戰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354章 曹操第321章 石苞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725章 開春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215章 劉循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030章 另一路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242章 楊儀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035章 攪混水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4章 二顧茅廬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331章 燒營第757章 離間計第391章 調人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368章 分兵第1099章 失守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752章 收留第463章 曹仁退兵
第86章 攻城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227章 和談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457章 換將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113章 失算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89章 戰備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571章 失守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700章 收尾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911章 過江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89章 置地第236章 造紙第613章 進攻第1204章 猶豫第418章 疲兵計第594章 輪班制第1087章 應對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243章 爭議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495章 柳隱第1018章 陸凱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692章 爭論第871章 滲透戰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354章 曹操第321章 石苞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725章 開春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215章 劉循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030章 另一路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242章 楊儀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035章 攪混水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4章 二顧茅廬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331章 燒營第757章 離間計第391章 調人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368章 分兵第1099章 失守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752章 收留第463章 曹仁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