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勸降二將

永遠不要低估了劉備的魅力值,哪怕他今年已經六十四了。

在兵敗被圍,已無突圍生路的情況下,文欽面對劉備的勸降,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

沒辦法啊,劉備把文欽的父親文稷都給搬出來了。

早年間,劉備在許昌還跟着曹操混的時候,確實認識曹操的心腹校尉文稷,但有一說一,兩個人不過是點頭之交,也就是劉備去拜訪曹操的時候,文稷隨侍過曹操幾次,互相認識而已。

但如今,劉備非說自己跟文稷是故交,實在不忍絕故人之嗣,所以特地來問問文欽。

你要是降呢,作爲你的世伯,咱也不會虧待你,你的家人也不用擔心,縱使如今兩國交兵,但劉備好歹算是曹丕的長輩,寫封信過去討要一下文欽的家人,想來曹丕不會不給這個面子。

你要是不願意降呢,我劉備也不是那種要讓故人絕嗣的人,這就放你回去只是,以後就不要從軍作戰了,實在沒臉在疆場上再見。

文欽是相當的猶豫的。

劉備和自己的父親能有什麼交情,文欽自己還能不知道麼那就是劉備硬攀的交情。

可問題在於,劉備如今是什麼身份,而自己的父親又是什麼身份?!

劉備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國之君,天下英雄,他都主動這麼說了,這可是給文稷臉上貼金的事兒,文欽能反駁說劉備是在胡說八道麼?!

一國之君吃飽了撐的,跟你一個無名校尉之子攀交情麼?!

因此啊,這個世伯的稱呼,文欽是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

可這麼一認吧,文家就不再是純粹的曹氏元從之家了.你曹操的親衛,怎麼會跟劉備有深厚的交情?!

這事兒吧,可大可小。

如果是傳到曹操的耳朵裡,曹操大概會哈哈一笑,最多疏遠一點文稷,但絕對不會少了文家的富貴。

但這話要是傳到曹丕耳朵了.前面可還有“魏諷謀反案”的影響呢啊。

這等於是斷了文欽重歸大魏的後路。

可這事兒吧,你能說是劉備陰損麼?!

劉備可不知道文欽牽扯到了魏諷謀反案裡,來關中從軍屬於是“留軍察看”,而且劉備也不知道曹丕那小子,心眼到底有多大不是麼?!

劉備還是按照曹操的印象來要求的曹丕,他真不覺得自己說這點客套話,曹丕能往心裡去.堂堂一國之主,能這點度量都沒有麼?!

文欽也知道這事兒屬於巧合,不能怪劉備,因此也有些無奈。

再加上吧,文欽這不是第一次被人逮住了.五丈原已經被逮了一回了,結果人家好心給你放回來了,結果現在又被逮了。

文欽自己都已經有點羞愧難當了。

就跟劉備說的那樣,以後真沒臉從軍了,這要是在疆場上再次遇到蜀軍,再被逮一次,那他文欽就真的別活了,直接找棵看的順眼的歪脖子樹吊死算了。

可如果自己回去後不再從軍,以文氏的家底基礎,什麼時候纔能有崛起的機會?!

想來想去,文欽確實是糾結了很久.最後,一咬牙,一跺腳的.降了。

沒辦法啊,文欽到底年輕呢,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建功立業,振興家族眼看着大魏是混不下去了,那倒不如索性換個環境,看看在大漢這邊有沒有出頭的機會。

而且作爲文稷之子,文欽自覺,自己已經足夠對得起曹氏一門了。

自己的父親,就是在戰場上保衛曹操的時候戰死的,而自己在五丈原拼死斷後,在槐裡城冒死出擊三條命,難道還不夠償還太祖武皇帝的知遇之恩麼?!

唯一讓文稷牽掛的,就是自己留在鄴城的家人,自己的夫人,自己的長子僅此而已。

但這事兒吧,劉備還真的解決了。

倒不是劉備真的寫信給曹丕,以長輩的身份要求曹丕把文欽的家人送來劉備就算有這個臉,曹丕也不一定聽啊。

這事兒是後來才解決的,這裡暫時先不提了。

文欽降後,劉備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趙雲營中毌丘儉已經被趙雲生擒,並且關押在了自己的營中。

而比起文欽,毌丘儉的投降,就比較乾脆了。

毌丘儉自認,自從軍以來,自己沒有任何一點對不起大魏的地方,每次作戰都是盡心盡力,每次作戰也都是奮勇當先在這種情況下被擒,他又沒有必須要爲大魏盡忠的理由,爲什麼不投降?!

歷史上的“大魏忠臣”,如今可沒有受到大魏多麼大的恩惠,他本人的官職也不過是校尉而已,連曹叡的文學掾都沒混上呢,你指望他能對大魏有多少感情。

再說了,毌丘氏也算河東世家,他也是冒死斷後,兵敗投降這要是曹氏一族還要追究毌丘儉家人的責任,未免就有點太過於沒有人情了。

所以啊,比起文欽投降的猶猶豫豫,毌丘儉見到劉備主動來勸降自己,二話沒說,直接降了。

廢話,國君親自勸降,這個面子都給你了,你再不降,那就真的只有死了。

等收降了兩員小將後,劉備心滿意足之下,在槐裡重新整軍後,兵分兩路,一路向長安進發,一路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尾隨曹真等撤退的軍隊,沿途收攏離散百姓。

這次入長安,基本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了,長安基本就是一座空城了,能遷走的百姓都讓滿寵遷走了,沒遷走的.幾乎就沒有。

反倒是去追擊曹真的這一路,任務相當的繁重。

魏軍快速敗退,勢必會影響到正在遷民的滿寵等人沒人在後路擋着了,滿寵哪還有心思一路遷民?!

如此一來,滿寵的遷徙隊伍必然會出現混亂,而這麼多的百姓遷徙,一旦出現混亂,就不是滿寵靠着手裡的幾千郡兵能彈壓的下的。

在那種情況下,勢必會有百姓因爲害怕漢軍追擊而擅自脫離遷徙部隊,流落在鄉野,而滿寵也必然不會管這麼多,必然是選擇能搶先遷徙多少百姓入關就遷徙多少。

因此,這一路追擊隊伍,與其說是去追擊魏軍的,倒不如說是去救濟百姓的。

這也是爲什麼領軍主將是諸葛亮,而副將,是黃權的原因。

這兩位,可都是文武兼修的主,既能領兵打仗,又能安撫地方百姓,派他們去最合適。

而事實上,滿寵的遷民大隊,比劉備預計的,情況還要更糟糕。

曹真和郭淮的敗軍,很快就趕上了依然還在遷徙的滿寵大隊人馬,而滿寵看到這倆的到來,也是大吃一驚。

特麼說好的十五天呢,這才過了十二天,你倆就已經撤退到這裡了身後的蜀賊還能遠的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們這一副一看就是剛剛打了敗仗的德行,遷徙大隊能看見的,可都看見了。

讓百姓看見了倒也沒什麼,這年月的百姓可沒見過什麼世面.可你們敗退過來這幅狼狽樣,讓郡兵和那些隊伍中的世家們看到了,他們會有什麼想法?!

特麼滿寵用腳後跟想,就知道要出事兒。

可如今滿寵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彈壓,甚至郡兵現在也是人心惶惶,根本不聽他的。

連精銳的禁軍都敗了,跑回來的士卒都不到一半,誰還有心思這麼慢悠悠的押送遷徙百姓入關啊。

要麼,就地逃亡,逃回關中,要麼.勾結一些“心有異志”的世家大族們,藉機煽風點火,製造混亂,渾水摸魚。

說起來,如今的這幫關中世家們,到底是沒啥本事,也沒啥格局。

這幫人之前沒有直接造反的勇氣也就罷了,畢竟曹魏大軍還在,造反不成的後果很嚴重。

可如今曹魏大軍敗退,損失慘重,他們居然也只想着趁着混亂逃回家鄉,搶在劉備入主關中之前保住自己家裡的那點財產田地連把滿寵綁起來獻給大漢天子的底氣都沒有。

也就搭着這幫關中世家實在缺乏長遠眼光,也沒有足夠的格局,這才讓滿寵逃過一劫。

雖然遷民隊伍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混亂,也有不少的百姓趁機逃離遷徙隊伍,想要回歸鄉里.但滿寵終究還是在郭淮和曹真的幫助下,收攏押解了一批沒有跟着鬧事的百姓,快速撤入武關道。

至於那些跟着鬧事的百姓.滿寵就真的不管了,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滿寵還就不信了,那些郡兵能是好人?!那些製造混亂的世家能是好人?!

他們都不過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已你說你們這些百姓跟着湊什麼熱鬧,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麼。

除非老天爺開眼,否則這些跟着鬧事的百姓,大概率只能是被人搶劫一空後,凍死,餓死荒野的結局。

然後吧.老天爺真的開眼了。

諸葛亮和黃權,及時領着軍隊,趕上了亂民隊伍。

也不用幹別的,就地駐紮開粥廠這幫餓了兩天的百姓們,自己就自發的聚攏過來了。

第273章 開山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1051章 戰略第658章 投誠第456章 反攻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155章 方案第942章 守關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0章 新年第831章 議策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0章 江夏太守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372章 密謀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38章 《隆中對》第954章 不對勁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772章 拖延第394章 矛盾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31章 商討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456章 反攻第126章 絕北道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630章 勸關羽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256章 鍊鐵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31章 商討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93章 投石機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808章 添油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61章 爭議第1091章 孟津渡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84章 聯姻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69章 江夏變故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882章 破城第700章 收尾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27章 論將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884章 戰後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599章 突破第1204章 猶豫第79章 巡視防務第401章 突襲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81章 成婚第604章 收尾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91章 孟津渡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212章 考試
第273章 開山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1051章 戰略第658章 投誠第456章 反攻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155章 方案第942章 守關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0章 新年第831章 議策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0章 江夏太守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372章 密謀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38章 《隆中對》第954章 不對勁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772章 拖延第394章 矛盾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31章 商討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456章 反攻第126章 絕北道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630章 勸關羽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256章 鍊鐵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31章 商討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93章 投石機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808章 添油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61章 爭議第1091章 孟津渡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84章 聯姻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69章 江夏變故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882章 破城第700章 收尾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27章 論將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884章 戰後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599章 突破第1204章 猶豫第79章 巡視防務第401章 突襲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81章 成婚第604章 收尾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91章 孟津渡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212章 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