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

延熙十三年夏,東吳上大將軍陸遜發動了兗州攻略。

由陸遜親自率領八萬淮南郡兵北上,進攻駐紮在樑國的毌丘儉。朱據率領三萬汝南郡兵北上進攻陳留,牽制在陳留屯兵備戰的徐庶。

季漢兗州刺史徐庶集中兵力應戰,一方面讓毌丘儉堅守樑國,等待濟陰郡的胡遵領兵救援,另一邊集中兵力在陳留,跟朱據所部三萬兵馬展開決戰。

就在雙方針尖對麥芒的展開決戰之時,陸遜放出了他的殺手鐗——命諸葛瑾,諸葛誕兩人聯合從山陽郡出兵,一個進攻濟陰郡,從後路包抄胡遵和毌丘儉的五萬聯軍,另一個則選擇北上進攻東郡,深入兗州內部,逼迫陳留的徐庶回軍救援。

這是陸遜對這次北攻兗州的勝負手不算出奇,但只要時機掌握好,至少可以攻下東南半壁兗州,擴展淮南屏障。

但是,陸遜顯然也低估了徐庶。

徐庶並沒有選擇從陳留撤軍回防東郡,而是選擇了在陳留主動出擊,同時讓張嶷率領兗州郡兵攻入汝南,包抄朱據的後路。

至於東郡,徐庶選擇了信任東郡太守文欽,命令他堅守東郡待援。

雙方其實都在搏一把,看是諸葛誕先攻破東郡和濟陰郡,圍攻陳留,還是徐庶和張嶷先擊破朱據,從汝南進入淮南。

雙方在兗州開戰,一戰打了近四個月的時間,雙方難分勝負。

東郡方面,文欽選擇了收縮防線,在甄城和濮陽兩地重點設防,放棄兗州其他縣城的做法,引誘諸葛誕打攻城戰,拖延時間。

而諸葛瑾領兵攻入濟陰郡,胡遵也同樣選擇了棄守濟陰郡東北諸縣,主動領兵跟樑國的毌丘儉合軍,在濟陰郡和樑國的交界處抱團設防,阻止諸葛瑾和陸遜合擊。

陳留方面,朱據雖然也察覺到了張嶷領兵攻入了汝南,也及時做出了退兵的選擇,但終究是被徐庶抓住機會,拖住了回撤的步伐,讓張嶷先一步攻入汝南,切斷了朱據的後路。

眼看汝南郡被佔據,朱據臨陣應變也很快,當下放棄回軍,選擇東進去跟陸遜匯合。

戰事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其實東吳軍也不是沒有獲勝的希望。

這次出戰,雙方兵力相當,局勢也是犬牙交錯,說不上誰更佔優勢只要陸遜能在樑國繼續作戰,拖住兗州的主力兵團,壽春那邊交給孫韶堅守,拖到諸葛誕在東郡擊破文欽,佔據東郡,那麼局勢就會徹底顛倒過來。

本來陸遜也是打算這麼做的,但是吧.偏偏就在張嶷領兵佔據汝南的時候,陸遜收到了來自江夏的戰報。

荊州軍出兵了。

荊州水軍在羊衜的指揮下,沿着漢水,南北夾擊,集中進攻東吳的江夏水軍,朱然領兵應戰。

雙方在陸口附近水域進行了一場激戰,雙方勢均力敵。

東吳水軍依然無法破解江陵水軍的拋石船陣,但江陵水軍和襄陽水軍一旦被東吳水軍近身格鬥,必然會處在下風。

雙方主帥都在想辦法利用自己的優勢獲得水戰的勝利,但雙方的主帥都不是好對付的人,誰都沒有輕易找到機會。

水戰上面,還可以說是勢均力敵,但是在陸戰上.張溪親率陸軍兩萬,從江陵出兵進攻章陵,引得江夏太守諸葛恪引兵協防。

但實際上,王基率領一萬江陵陸軍在漢津口渡過漢水,進入到江夏東部諸縣,重複了當年江陵之戰時,文欽和毌丘儉的行進路線。

諸葛恪忌憚張溪的威名,因此把近乎七成的兵力用來協防章陵,導致江夏北部諸縣幾乎沒有什麼防守兵力,因此王基在渡過漢水後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到了江夏郡治西陵。

而過了西陵,就可以繞道進入廬江郡也算是深入淮南腹地了。

顯然,諸葛恪是無法接受這樣的局面的。

可是,如果諸葛恪選擇了棄守章陵,暫時後撤,在朱然水軍的掩護下,回援西陵,阻擋王基從章陵到陸口一線的江夏郡土地就會完全失守,漢軍掌握了東渡長江的可能。

而漢軍一旦真的渡過了長江江東腹地就中門大開了。這樣的局面,可比王基進入廬江的威脅,還要大。

因此,諸葛恪只能一面堅守章陵,一面向建業求援,希望建業能及時增兵廬江,擋住王基。

孫權在得到諸葛恪的求援後,當下也做出了自己的決斷。

命令孫盛領兵增援廬江,同時把江夏戰報,轉呈給在樑國作戰的陸遜。

某種程度上來說,孫權還算是比較信任和尊重陸遜的,把這個選擇權交給陸遜自己來判斷。

但問題是,以陸遜的性格來說,他除了放棄進攻兗州,回撤救援江夏外,不可能有第二個選擇。

一個,是因爲陸遜本身用兵謹慎,如果江夏失守的話,他就算佔據了整個兗州,也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他不能容許江夏有失。

另一個.陸遜太清楚孫權的性格脾氣了。

孫權給陸遜傳遞了江夏的戰報,如果陸遜裝沒看到,拿江夏冒險的話.就算陸遜最後打贏了,在孫權的心裡,陸遜的位置也會動搖的。

孫權可以給陸遜信任,但這個信任必須是孫權認可的“信任”.否則的話,不管兩人私交多好,孫權也不會再信任陸遜了。

前兩年陸遜不聽孫權的命令,在蜀漢進攻兗州的時候擅自出兵,孫權已經很不滿意,對陸遜很是冷落了如果這次陸遜不選擇收兵的話,那麼恐怕陸遜就只能回到建業,當一輩子不出建業的上大將軍了。

無奈之下,陸遜只能選擇退兵。

先讓朱據領兵退往壽春,補充兵員和軍械後,立刻南下,去救援江夏,擊退王基。

之後,讓諸葛誕,諸葛瑾從東郡和濟陰郡退兵,繼續堅守山陽郡。

最後,纔是陸遜撤兵回淮南。

只是,就這麼撤兵的話,陸遜也擔心蜀賊會順勢追殺,侵入淮南.畢竟汝南已經被蜀漢的張嶷佔領了,壽春西側的門戶洞開。

因此,陸遜在撤軍的半路上,派遣丁奉突襲了譙郡,吸引張嶷,毌丘儉等人往譙郡方向集結兵力,不敢再分兵追擊南下最後陸遜再領兵突襲了汝南郡,重新奪下了汝陰,細陽,慎縣這三座縣城,重新控制了汝南郡的東部。

雙方大戰持續到延熙十三年的初冬,雙方各自退兵,偃旗息鼓,退守回之前各自原本的疆界。

這一戰,讓漢,吳雙方都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東吳這邊,通過這次兗州攻略,終於是明白了,只要荊州,或者說是江陵一天不在自己手裡,自己想要北上擴大國土面積,基本不可能。

而季漢這邊也意識到了,光靠兗州一州之力,想要消除東吳在青徐和淮南的羽翼,也不可能做到至少在淮南守將還是陸遜的情況下,基本不可能做到。

因此,東吳孫權經過了來回的權衡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固守邊境的策略,等待時機。

而大漢這邊,也在重新評估這個時候進攻東吳的風險,以及需要付出的代價。

至少在這次大戰之後,雙方都陷入到了暫時的休戰狀態。

但這一切,不是曹魏小朝廷想要看到的。

畢竟,如果蜀賊不把目光看向東吳的話,那麼必然就會選擇繼續北上,消滅盤踞在幽州的曹魏小朝廷了。

這種情況下,曹爽再次去把一年前被他貶爲庶民的桓範給找來,讓他再次出使東吳。

給桓範氣的,直接臥牀不起了!!!

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729章 空城計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86章 攻城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292章 軍令狀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66章 暴露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44章 張機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204章 猶豫第646章 議事(三)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236章 造紙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478章 爭論第478章 爭論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700章 收尾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10章 勸降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0章 新年第959章 中計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3章 吹牛第996章 試探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619章 誤判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418章 疲兵計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44章 二顧茅廬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806章 八陣圖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418章 疲兵計第93章 投石機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608章 攻心第55章 拜師第243章 爭議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926章 羞愧第772章 拖延第1005章 勸降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766章 人選第1086章 搶攻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231章 治理地方
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729章 空城計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86章 攻城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292章 軍令狀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66章 暴露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44章 張機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204章 猶豫第646章 議事(三)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236章 造紙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478章 爭論第478章 爭論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700章 收尾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10章 勸降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0章 新年第959章 中計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3章 吹牛第996章 試探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619章 誤判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418章 疲兵計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44章 二顧茅廬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806章 八陣圖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418章 疲兵計第93章 投石機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608章 攻心第55章 拜師第243章 爭議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926章 羞愧第772章 拖延第1005章 勸降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766章 人選第1086章 搶攻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231章 治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