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襄陽北伐

東吳方面在制定接下來的作戰計劃,身處襄陽的荊州軍團,這時候也正在進行緊急軍議。

沒辦法,關中都已經打成那樣了,襄陽要是再沒點動作,幫着關中方面減輕一下壓力,那北伐的事兒,也就別想了。

因此,關羽難得的,拖着自己已經病弱的身軀,在自己的大將軍府,召開了一次軍議。

最重要的議題,就是要不要提前發動北伐,北上進攻宛城。

如今關中戰事吃緊,一旦關中失守,僅靠荊州軍團一個方向的北伐,根本不足以改變大勢更別說擔任主攻,攻破宛城,深入中原了。

關羽真的沒時間了。

這幾年,關羽每到冬天,就跟闖鬼門關一樣,幾乎是躺在牀上無法動彈.如果不是心裡還有那麼一絲北伐的執念在支撐着關羽,可能關羽早就撐不過來了。

但問題是,去年的冬天,關羽依靠着自己的執念和張飛的兄弟情撐了過來,今年.還能撐過去麼?!

原本的計劃中,經歷了秋收之後,荊州軍順着關中北伐的節奏同時發動北伐,這次打主攻,進攻宛城,打通中原通道關羽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在準備這場戰鬥的。

可如今,關中遭遇曹魏猛烈進攻,右扶風已經近乎失守,左馮翊的戰況也不容樂觀,最關鍵是的,長安守軍嚴重不足。

這要是有個萬一關羽可不認爲自己還有命能撐到明年秋收以後。

因此,儘管荊州軍團也沒有完全準備好,糧草軍械的各種調度還沒有到位,但關羽還是堅持認爲,必須提前發動北伐。

現在北伐,趁着關中之戰拖住了中原腹地的魏軍主力,自己說不定還有勝利的可能。

進攻宛城,多少能幫關中緩解壓力,而如果能打下宛城,打開中原通道,說不定還能逼迫魏軍直接從關中撤退,集中兵力拱衛洛陽。

可一旦繼續等下去,等來關中失守的消息那就沒有然後了。

起碼對於關羽來說,沒有然後了。

因此,關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王基和徐庶配合自己,立刻領兵出征,進攻宛城。

但.王基先不說,徐庶第一個表達了反對意見。

王基其實也是贊同關羽的想法的,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王基也不可能期待關中還有餘力能發動反攻,殲滅入寇關中的魏軍.就目前王基掌握的情報來看,關中能守住,已經是僥天之倖了。

因此,王基認爲,在事情還不至於徹底無可挽回的時候,發動北伐,博取一線勝機,也無不可。

可徐庶則是謹慎的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誠然,根據如今收到的戰報,關中局勢非常不利,隨時有可能被魏軍兵臨長安的可能.但據此就認爲關中難保,卻也有些草率了。

別忘了,從關中傳遞到襄陽的戰報,是時效性嚴重滯後的情報,如今關中到底打成什麼樣,大家其實都不知道。

但以徐庶對諸葛亮,張溪兩人的瞭解,如今關中的應對策略,可一點都體現不出這兩人的能力來。

是,徐庶承認,這次魏軍的聲東擊西之計用的很巧妙,進攻時機的掌握也正好卡在了關中準備北伐的關鍵節點上,不上不下的,確實卡的關中漢軍很難受。

WWW⊙t t k a n⊙℃ O

但關中如今最大的問題,不是兵力不足的問題,而是兵力調配不合理的問題。

諸葛亮和張溪本身的目標,是在準備北伐的,既然是要北伐,肯定是不可能指望光靠雍州的那幾萬郡兵吧?!

兵力調配不合理,不過是一時的困境,以諸葛亮和張溪兩人的能力,只要能堅持住現在的局勢一段時間,等到北伐主力大軍到位,那麼關中的局勢如何,也未可知。

反正徐庶是不相信,一個曹真就能逼得諸葛亮和張溪這兩個人手忙腳亂,進而守不住關中。

再一個,如今的襄陽軍,也是剛剛完成了集結,軍糧和軍械也沒有完全調集到位。

別的不說,文聘率領的兩萬水軍和一萬步卒,也是剛剛從江夏“敗退”到襄陽雖然“敗退”是假,但軍隊肯定還是需要進行整編的,別的不說,往北進攻,根本沒有兩萬水軍的用武之地,要讓水軍上岸作戰,軍械裝備上肯定要重新調整的。

而新城那邊的寇封,也剛剛開始集結兵力,暫時還沒有南下抵達襄陽,跟大軍彙集.這個時候出兵,襄陽軍團也是倉促北上。

難道要憑藉襄陽本部的四萬餘士卒,加上剛剛從江夏撤回來的一萬現成步卒,一共五萬人,北上進攻宛城麼?!

這樣的兵力,如果放在前些年打輔助佯攻的情況下,倒是足夠了,但打主攻光光是宛城,司馬懿就有三萬餘士卒,還有一座堅城和數道外圍防線在手呢。

五萬打三萬,還是攻城方.除非關羽有什麼奇謀妙計,否則的話,根本打不下宛城來。

而關羽.關羽自然沒有什麼奇謀妙計,這事兒,應該是徐庶和王基的專長,這倆都不知情,還能指望關羽能想出什麼奇謀妙計出來不成。

如果不能一戰而下宛城,打開中原腹地的通路,那麼就算進軍宛城了,也不過是重複前兩次進攻宛城的程序,浪費錢糧跟魏軍對峙而已,對關中的幫助,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反而還會失去進攻的突然性。

不如不打!!!

這就是徐庶的建議,他認爲,還是可以沉住氣,稍微等等,等到自家兵力集結完畢,等到關中那邊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傳來,再做決斷比較好。

但這個建議,關羽表示不接受。

關羽的理由還是老一套,時不我待,真要等來關中失守的消息,那麼北上宛城,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而王基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王基是覺得,徐庶不應該把戰略規劃建立在不可預測的個人能力上。

誠如徐庶所言,關中到底打成什麼樣,在襄陽的大家其實都不是特別清楚,因此,所有的戰略決策,都必須建立在現有的情報上,而不能把戰略決策建立在對他人能力的無條件信任上。

是,王基也承認,不管是諸葛丞相還是張雍州,都是能力出衆之士,但問題是,如今關中兵力調配不合理,被曹魏進攻到只能採取戰略防守,也是實打實的在他們手裡打出來的。

諸葛丞相治理國政的能力天下無雙,這點王基是非常欽佩的,但用兵如何,只有一個平定西羌可以用來作爲佐證.但實話實說,就那幫羌人,王基認爲,自己去平定他們,打的也不會比諸葛亮指揮的北軍更差。

而張溪,王基也很尊重,畢竟是當年舉薦自己的恩人,但張溪用兵,並不是完全沒有弱點,他太過於追求穩定,太過於謹慎了,有時候這樣的謹慎,能幫助自己免於大敗,但同樣,也給了敵人利用之機。

王基認爲,如今關中陷入戰略守勢,其實跟張溪的用兵思路,也不無關係。

關中也許還能支撐一段時間,這是張溪和諸葛亮的能力的體現,但是否有重新調整兵力部署的機會,是不是能在關中發動反攻王基認爲,不能寄希望於這種虛無縹緲的可能性上。

因此,襄陽軍團北上,其實是有必要性的。

如果能順勢一戰而下宛城,那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在南線開闢第二戰場,至少會吸引到在右扶風的郭淮軍團的注意力,讓郭淮不敢太過於急切進軍這樣,說不定還能給關中的張溪,諸葛亮提供一個調整兵力部署的機會。

王基也承認,如今的關中局勢,不是兵力不足的問題,而是張溪和諸葛亮能不能有機會調整兵力部署的問題。

只要有了這個機會,說不定右扶風的局面會得到改善,甚至是反轉,一旦右扶風的漢軍攻破了郭淮軍團後,順勢進攻武關,威脅宛城側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襄陽進攻的突然性.王基的建議是,這種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要實在不行,咱們就繼續跟前兩次作戰一樣,打助攻就是了。

北伐平定中原,從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也有足夠的準備,才能做到.一時間完不成任務也不要緊,如今最緊要的地方,就是關中不能丟。

丟了關中,那麼雍涼必然不保,而丟了雍涼.再要想從漢中出兵進攻雍涼,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因此,王基建議,不等新城郡的寇封兵團,也不等江夏軍團休整完畢,立刻領兵北上,進攻宛城。

第429章 搶時間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222章 經濟戰第1184章 急襲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79章 準備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54章 不對勁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257章 成本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58章 送犁第781章 右扶風第576章 截擊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884章 戰後第573章 急行第907章 南下第942章 守關第683章 影響第502章 重想第502章 重想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158章 送犁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297章 不合第381章 對外第743章 人事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696章 合議第83章 議策第228章 戰與和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47章 曹仁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604章 收尾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502章 重想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51章 趙累第644章 議事(一)第919章 大婚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908章 請帖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581章 切入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27章 論將第158章 送犁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907章 南下第767章 安撫第26章 找原因第227章 和談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123章 撤軍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08章 過江第933章 魯陽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71章 博弈第321章 石苞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619章 誤判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79章 準備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
第429章 搶時間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222章 經濟戰第1184章 急襲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79章 準備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54章 不對勁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257章 成本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58章 送犁第781章 右扶風第576章 截擊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884章 戰後第573章 急行第907章 南下第942章 守關第683章 影響第502章 重想第502章 重想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158章 送犁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297章 不合第381章 對外第743章 人事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696章 合議第83章 議策第228章 戰與和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47章 曹仁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604章 收尾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502章 重想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51章 趙累第644章 議事(一)第919章 大婚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908章 請帖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581章 切入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27章 論將第158章 送犁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907章 南下第767章 安撫第26章 找原因第227章 和談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123章 撤軍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08章 過江第933章 魯陽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71章 博弈第321章 石苞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619章 誤判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79章 準備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