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聯姻

第159章 聯姻

周瑜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美人計。

當然,不是王允的那個美人計.說真的,周瑜挺討厭王允的做派的,他讓貂蟬做的事情,與其說是美人計,倒不如說是用間。

周瑜想到的美人計,就是很純粹的,不夾雜任何其他目的的,美人計。

就是給劉備多進獻幾個美人,讓劉備習慣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讓劉備失去鬥志和意志,這樣就可以讓劉備於屬下離心離德,最終敗亡。

周瑜認爲,像自己這種世家子出身,吃過見過的主,在面對自己夫人和小喬的聯合攻勢下,都會做出大被同眠的荒唐事情出來,更別說劉備這個賣草鞋出身的窮人了。

當然,周瑜同樣也知道,只是單純的進獻美人,估計劉備也不會當回事,說不定見都不會見一面,最後這些美人撐死了就是被賞賜給屬下的官員們,籠絡人心用了。

要讓劉備沉迷,首先,這個美人必須是劉備無法拒絕的,其次,也得是擅長魅惑人心的,最後,就是必須讓劉備無法輕易捨棄的。

要符合周瑜提出的這些條件的女人,那肯定得是世家的女子。

因爲父母輩的遺傳關係,世家女就很少有不漂亮的,自身也從小接受教育,文化,氣質,樣貌,各方面都是劉備這種底層出身的人沒見過的。

周瑜的想法,就是在世家女中,挑選一個家世出色,相貌出衆並且知書達禮之人,嫁給劉備當正妻,然後在陪嫁女中,多挑選一些擅長魅惑的女子,一起跟世家女嫁過去。

在周瑜看來,劉備這個人,底層出身,根本就沒見過世家女的風采,應該會很快沉迷在世家女的魅力中,這時候讓那些擅長魅惑的女子挑唆劉備沉迷酒色,享受奢華的生活.最終劉備肯定會沉迷於酒色,漸漸消磨鬥志,跟屬下文武慢慢疏遠的。

周瑜越想,越覺得這事兒可行。

劉備一個賣草鞋的,這輩子就沒怎麼好好的享受過,怎麼可能忍的住?!

自己這個世家子出身的人都忍不住呢,何況劉備。

但周瑜身邊,並沒有這樣的女子。

南郡是新收降的,周瑜自己都沒有理清楚南郡城內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呢,這些世家怎麼會願意把女兒拿出來給周瑜用計。

所以,周瑜寫了一封信給孫權,讓孫權在江東幫忙尋摸一個合適的世家女,給劉備嫁過去。

一方面算是聯姻,鞏固一下孫劉聯盟,讓曹操不敢輕易南下。

另一方面,則是使用美人計,讓劉備徹底墮落。

而孫權接到周瑜的來信後,頓時陷入了沉思。

上次劉備派人來送禮,搞的跟聯姻一樣,結果送來了一個犁。

雖然說吧,那個犁是好東西,也確實幫助自己穩固了統治,收買了民心.但好像有點不安好心。

劉備方的孫幹來送禮,弄的跟聯姻似的,鬧得現在柴桑城裡還在討論這事兒,不知道的還以爲孫劉真的聯姻了呢。

雖然魯肅幫着自己補救了一下,讓自己借題發揮削弱了劉備送犁的影響,也在下發曲轅犁的時候交代地方,這個犁現在就叫“夫人犁”,是孫權的仁政可柴桑城裡的人是知道這犁是從劉備那兒來的,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事兒多少的會傳到地方。

而到了地方會傳成什麼樣,孫權都有點不敢想。

現在吧,周瑜突然的建議,讓孫權選出一個合適的世家女來,一方面聯姻,一方面使美人計使啥美人計啊,索性直接聯姻吧。

劉備並沒有正妻,只有一個妾室甘夫人,這個孫權是知道的。

甘夫人只是妾,這麼多年劉備沒有扶正,說明要麼是兩人感情不怎麼樣,要麼就是出身有問題,不能當正妻。

所以聯姻不存在任何障礙。

至於聯姻的人選,孫權就沒想過什麼世家女自家妹妹都二十歲了,再不嫁出去,可就真的不好嫁了。

本來在江東,自家妹妹的名號就太響亮了,不太好嫁,正好有個不知情的冤大頭.呃,不是,是老實人。

劉備雖然年紀大了點,但好歹也算是事業有成的人,還是天下共知的英雄,身份上也是一方君主,也不算虧待了自己的妹妹。

這個年代的人考慮聯姻,年齡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身份,地位,背景,利益,這些纔是需要好好考慮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就是.孫權有點怕自己的這個妹妹不同意。

自己這個妹妹,從小就被兄長寵溺,當成女兒養。

後來兄長不幸早逝,妹妹又是被母親撫養,雖然母親一向教育嚴格,但總的來說也是寵溺妹妹的,導致妹妹的性格脾氣一直都是比較霸道的。

前幾年母親也去世了,這丫頭也不知道是受了什麼刺激,開始變得越來越無法無天了。

可偏偏孫權在自己母親去世前,曾經立誓要好好照顧自己這個妹妹,不管是生活還是婚事,全都由她自己做主弄得現在有點不太好管了。

現在如果告訴妹妹,自己爲了政治聯姻,要把她嫁給一個年近五旬的老頭孫權瞬間覺得自己後脖子一涼。

這事兒吧得從長計議。

孫權想了好久,覺得還是下不了決心,因此,派人去請魯肅和張昭,想徵求一下他們倆的建議。

魯肅和張昭一聽說主公相招,自然是很快的就趕了過來。

然後一聽孫權說要嫁妹妹給劉備聯姻的事兒,這倆恨不得轉頭就走。

拜託,你家妹妹什麼脾氣,什麼德行,你還不知道?!

江東上下,從府中到軍中,誰能得罪你妹妹?!

這要是讓孫尚香知道了兩個人有從中摻和這事兒,還不得把兩人家的大門給拆了。

魯肅當即低頭,閉眼,一副“我在思考”的樣子,一言不發。

而張昭.張昭是老臣,年紀也大了,也算是看着孫尚香長大的,所以他斟酌了一下,說道,“此事,還請主公先問問仁兒之意,再做決定!”

孫權那個氣的我要是敢去問,至於找伱來麼?!

張昭也冤啊,一把老骨頭了,真的經不起你那個妹妹的折騰啊。

好吧,就算我是元老,也當過你妹妹的老師,你妹妹給我面子但我還有兒子孫子的啊。

你那個妹妹什麼脾氣,整個江東誰不知道?!

她要是知道了我摻和這事兒,就算給我面子,她也不會給我兒孫面子啊。

說好聽了是弓腰姬,說不好聽一點,她外號叫梟姬!

梟,可不是什麼好鳥。

反正魯肅裝傻,張昭出了一個不是主意的主意,這讓孫權很難辦。

最後孫權也是慫了,不想招惹自己的妹妹,就說要不就退一步,按照周瑜的計劃,從世家女裡挑選一個品貌雙全的女子,跟劉備聯姻。

這麼一說,魯肅和張昭立刻復活了。

魯肅推薦了步騭家的女兒,雖然年齡小了點,但據說是才貌雙全,被很多文士稱爲江東才女。

而張昭更狠,他直接推薦顧陸朱張這江東四大世家的嫡女。

這幫江東世家,平日裡一個個眼高於頂的,世家女也是在世家內部聯姻,連孫權這個主公都看不起。

現在好了,讓你們去聯姻一個賣草鞋的,也算是替孫權出口氣。

孫權對此非常的感興趣。

魯肅的建議,孫權雖然也尊重,但是步騭的女兒不行啊才貌雙全的傳聞,不僅是江東士子聽說過,他這個江東之主也聽說過,正準備跟步騭商量一下,給自己當妾室呢。

還是張昭的建議好,早就看那幫世家高高在上的嘴臉不爽了,現在讓你們去跟賣草鞋的聯姻去,噁心一下也是好的。

而且說起來,劉備是漢室宗親出身,大漢天子親自認證的皇叔,現在也有五郡之地,一方之主。

娶一個江東世家的嫡女當正室,那已經是江東世家高攀了。

這幫江東世家要是敢拒絕,他孫權真的敢給他們安上一個不敬漢室的罪名。

雖然依然不能拿他們怎麼樣,但這個名頭安在誰的頭上,誰的名聲就臭了.這年頭的世家,最看重的不就是名聲麼。

孫權覺得這事兒挺好的,隔天就召見了江東四大世家的家主,跟他們商量一下,到底哪家扔個嫡女出來,跟劉備聯姻?!

別說不同意啊,人家送來的曲轅犁,你們用的挺順手的吧?!

四大世家那個爲難的,當面不好推辭,只能跟孫權說回去挑選一下合適的人選.但回過頭去,一個比一個腹黑的,都跑去跟孫權說,自家女兒不行,品貌文才都不如其他三家,而其他三家的女兒是多麼的優秀給孫權樂的,都快背過氣去了。

但很快,孫權就樂不出來了。

府中管事來報,說今天一早,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出門打獵,但很快的就一個人騎馬,甩開了保護的侍衛和她的那些女兵們,不知去向了。

孫權當即大怒,差點一劍砍了管事的。

着急萬分的孫權立刻下令,命令負責將軍府護衛的賈華等人,四處尋找打探,務必要保證孫尚香的安全,把人給安全的找到。

但.人沒找到,信找到了。

孫尚香留書表示,因爲不滿孫權要把她嫁給一個五十歲的老頭,憤怒之下,決定離家出走了。

孫權那個急的,哪有什麼心情看四大世家的笑話,還是趕緊的把自己的妹妹先找回來要緊。

現在可是亂世啊,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跑到哪兒去都不安全啊。

(本章完)

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67章 黃祖異動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130章 變策第214章 勸降?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573章 急行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784章 調整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573章 急行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238章 改良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51章 調人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204章 猶豫第1123章 撤軍第534章 陳倉道第270章 江東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92章 疲兵之計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79章 看不慣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66章 暴露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2章 面試第35章 酒之事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097章 壞消息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657章 疑兵計第486章 衆議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473章 退兵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056章 水戰(四)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267章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902章 折中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907章 南下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1111章 劃紅線第35章 酒之事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862章 尾聲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57章 疑兵計第125章 借將第1006章 開戰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933章 魯陽第290章 戰報第956章 影響第1005章 勸降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326章 關興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84章 失敗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584章 失敗第269章 清閒第46章 家內瑣事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46章 回府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65章 朋友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39章 相持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20章 竟陵之戰
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67章 黃祖異動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130章 變策第214章 勸降?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573章 急行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784章 調整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573章 急行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238章 改良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51章 調人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204章 猶豫第1123章 撤軍第534章 陳倉道第270章 江東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92章 疲兵之計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79章 看不慣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66章 暴露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2章 面試第35章 酒之事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097章 壞消息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657章 疑兵計第486章 衆議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473章 退兵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056章 水戰(四)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267章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902章 折中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907章 南下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1111章 劃紅線第35章 酒之事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862章 尾聲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57章 疑兵計第125章 借將第1006章 開戰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933章 魯陽第290章 戰報第956章 影響第1005章 勸降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326章 關興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84章 失敗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584章 失敗第269章 清閒第46章 家內瑣事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46章 回府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65章 朋友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39章 相持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20章 竟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