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切入

柳隱的目的性很明顯,王昶自然能看的出來。

柳隱也沒想過這一招能瞞過這個魏軍主將,畢竟從之前的戰場表現看,這個後軍的魏軍主將,指揮應對相當出色。

柳隱要是一直在外圍遊弋,可能魏軍主將還不知道柳隱要從哪裡下手,但只要柳隱的遊弋部隊有了明顯的進攻方向,目標自然會在第一時間暴露。

因此,柳隱別無選擇,他不可能只指望魏軍主將反應遲緩,只能是在自己的進攻速度上做到既快又猛,不給魏軍主將足夠反應的時間。

王昶看出柳隱的目的之後,也是大驚失色,立刻指揮中軍剩餘的部隊前途,爭取縮短和前軍之間的距離但柳隱的進攻速度,多少有些出乎王昶的預料了。

王昶手裡總共只有六千人左右,三千人已經派去前軍作爲進攻突圍部隊了,剩下的三千人中軍中,有一千人被王昶派去接手兩翼的方向,如今王昶手裡,只有兩千人左右。

柳隱直接搶在王昶派出的側翼部隊接手防線之前,從側翼突入,殺進中軍兩千人和前軍三千人的結合部,如今正在配合正面的張溪軍主力,對前軍進行前後夾擊。

短時間內,前軍還能依靠軍中校尉的組織下,依靠原本的軍令行事.但如果前軍長時間被敵軍壓制進攻,局勢越來越差卻一直接不到主將的軍令,軍心士氣一定會發生變化的。

到那個時候,事情纔是真的麻煩了。

因此,王昶也必須立刻對柳隱所部發動進攻,儘快打通跟前軍的聯繫。

而漢軍這邊雖然戰力不如對方,但到底人數多了一千人,彼此之間糾纏在一起,短時間還真的分不出勝負來。

也就是說,實際上柳隱的最大威脅,還是後軍的那兩千餘魏軍,前軍的那三千魏軍,在無人指揮的情況下,真不一定會對柳隱造成多大的威脅。

就在柳隱琢磨着,是不是要做點什麼,沒有機會創造一點機會的時候.張溪的第二道命令到了。

但王昶轉念一想,自己派出去接收側翼防線的士卒雖然已經不需要拱衛側翼了,但是還需要承擔打通跟張郃之間聯繫的任務.萬一張老將軍被蜀軍阻擋住了,自己的這一千人,可是關鍵的助力。

這個時候的王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只能加強進攻,而柳隱呢,只能竭盡自己的所能,拼命指揮士卒們奮戰防守,依靠人多的優勢,暫時守住防線。

自己老是遊弋,卻不出兵攻擊,回頭萬一張溪責怪自己可怎麼辦?!

一種,是寄希望於張溪那邊早點打完收工,然後趕緊過來救援自己。

王昶相信自己帶領的士卒戰力,能擊破面前的三千蜀軍,而柳隱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擋住王昶所部的進攻兩人指揮着軍隊,直愣愣的碰撞在了一起。

但柳隱也擔心萬一主帥張溪以爲自己是怯敵避戰怎麼辦?!

魏軍的個人素質和戰鬥力更勝一籌,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人少,但終究是壓着漢軍在進攻。

一個是要快速擊破敵軍,一個是要拼死攔截,雙方都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因此沒有任何計謀,就是直接硬碰硬。

當然,最重要的是,柳隱敢這麼做,也不是一點獲勝的把握都沒有。

雖然打的很艱苦,但柳隱依然能做到頭腦冷靜,不停的調動士卒彌補防線漏洞,硬是不給王昶任何突破防線的機會。

Wшw⊕ t tkan⊕ ¢o

雖然很危險,但.柳隱沒得選。

這是柳隱思考後,認爲最能配合張溪作戰的方式。

柳隱對這個還是很在意的,畢竟他都已經四十了,前半生因爲家族的關係一事無成,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機會,柳隱可不想繼續這麼默默無聞下去。

誠然,他一旦切入敵陣之後,是非常有可能面臨兩面夾擊的,但相對應的,魏軍的前軍,一樣是面臨兩面夾擊的狀態。

成了,他柳隱就是大功臣,敗了,他柳隱不過是兵敗身死,但柳家,說不定會因爲自己的犧牲,在劉備集團內,獲得一定的地位提升。

另一方面柳隱需要這樣的機會來建功立業,否則他還得慢慢的熬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人頭地。

因此,柳隱切入敵陣後,只要擋住魏軍的中軍不跟前軍匯合,其實已經足夠了。

而這個時候,柳隱有兩種辦法應對。

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甚至不需要柳隱堅持太長的時間,只要張溪那邊進攻順利,可能只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魏軍的前軍就會崩潰掉的。

可問題是柳隱也不白給啊!!!

能以數千人擋住數萬大軍的圍攻,逼得敵軍不得不改道,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幹得出來的事兒更別說敵軍指揮官還是鍾會這樣級別的統帥。

不僅能把敵軍徹底分割成兩部分,同時也能短暫的切斷敵軍主將對前軍的指揮,方便張溪軍的主力對前軍進行圍剿。

而且敵軍也同樣是在自己的前軍和中軍的夾擊之下,只要自己的進攻足夠犀利和迅速,擊破敵人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柳隱几乎是把防禦天賦給點滿了的人。

但柳隱沒得選,他必須這麼做。

柳隱跟張溪的接觸其實並不多,而且柳隱也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將軍都跟陳到一樣好說話的.這個張溪雖然名聲在外,但具體性格如何,柳隱是信奉眼見爲實的。

柳隱瞬間明白了張溪的用意,而且更重要的是,張溪這麼說,就代表着張溪也不是那種心急的人.主帥都讓自己一定要冷靜尋求戰機了,自己還着急個屁啊。

王昶覺得吧,這其實並不難。

柳隱的思考,持續了很久,但也得益於此,當王昶調動軍陣轉化的時候,柳隱在第一時間抓住了王昶陣型變動的空隙,直接殺入了王昶前軍和中軍的結合部。

因此王昶並沒有把那一千士卒給叫回來,而是繼續憑藉自己手上的兵力硬攻。

張溪給到柳隱的指令,就是讓柳隱在外圍遊弋,尋找合適的切入敵陣的機會,而且要求柳隱,必須一擊必中,直接打亂魏軍的陣型,切割敵軍,配合張溪的主力大軍圍剿。

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柳隱多少有些着急了。

而柳隱呢從在戰場周圍遊弋的時候,柳隱就在思考,自己到底能做什麼了。

一方面,只有這麼做,纔有把握能徹底分割魏軍陣型,配合張溪圍殲魏軍。

雖然王昶的中軍只有兩千人,而敵軍所部足有三千餘人,但就戰力而言,王昶覺得,自己還是佔據優勢的。

但這麼做,有一個危險的地方——作爲夾在魏軍前軍和中軍之間的部隊,柳隱所部三千人,必須同時承受前後兩個方向的夾攻。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柳隱毅然決然的領兵切入,並且成功的攔截了王昶所部,把王昶所部軍卒分割成兩部分。

因此,王昶雖然有些驚慌,但並未失措,立刻指揮軍卒對柳隱展開了進攻。

一時間,王昶還真的想過把之前撒出去接手側翼防線的士卒撤回來,這樣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要擊破正面的蜀軍,會相對容易一些。

柳隱繼續領兵在戰場外圍遊弋,同時在琢磨,一旦戰機出現後,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切入。

這個做法,有危險,但這個危險,值得一冒。

但.有一說一,柳隱也知道,繼續這麼防守下去,自己早晚要吃虧的,畢竟己方士卒的戰鬥力確實不如對方。

戰場之上,必須時刻保持冷靜,不要擅自行動的道理,柳隱其實是懂的,沒有好機會,那就不要硬上,這樣除了損兵折將,沒有任何好處。

再加上如今的局面,王昶終究是佔據優勢的,繼續這麼進攻下去,以蜀軍表現出來的作戰素質,根本不可能擋住自己太久。

在這個年代,軍隊的組織度實在有限,一旦陷入前後夾攻的境地,軍隊士卒在應對敵軍圍攻的時候,往往會陷入顧此失彼的狀態,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潰敗。

張溪要求柳隱不要輕舉妄動,一定要等待時機,一擊必中.而這個時機,張溪也給柳隱指明瞭,就是在張郃軍抵達戰場的那一刻。

整個戰場之上,就屬這個區域的交戰最爲激烈,全是近身肉搏,戰場上刀光劍影,一個不留神就是血肉橫飛的下場。

而從戰場發展的形勢來看,魏軍的主將能力不低,應對也非常的及時,從這點上看,柳隱知道,自己絕對不能輕舉妄動自己只有一次機會,以魏軍主將的能力,自己一擊不中的話,他是不會再給自己第二次機會的。

但可惜,魏軍主將保持圓陣防禦,始終不曾撤去兩翼的防衛,柳隱根本沒有找到這樣的機會。

當然,這個時候的柳隱,也許還無法跟歷史上黃金城的柳隱相比,但對防守戰,柳隱真的有種奇怪的天賦和心得。

另一種,是自己發動一次反攻,暫時打退魏軍進攻的節奏和氣焰。

第一種,是靠別人,第二種,是靠自己。

柳隱不想靠別人,靠別人的話,主動權就不在自己手裡更何況,張溪雖然兵力多,但兵員素質和戰力跟自己這邊是一樣的,要想完全擊潰三千魏軍,起碼也得要個把時辰,沒那麼容易。

因此,柳隱只能靠自己。

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518章 二將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725章 開春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641章 練將第277章 礦營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092章 共議第185章 應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152章 調兵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737章 爭(二)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274章 王基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28章 兵法第661章 潼關路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939章 相持第457章 換將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94章 輪班制第1006章 開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326章 關興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810章 勸降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742章 歲月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8章 年底酒宴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273章 開山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264章 再見面第665章 突圍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94章 示範區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331章 燒營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700章 收尾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215章 劉循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322章 疑兵計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004章 邀約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
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518章 二將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725章 開春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641章 練將第277章 礦營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092章 共議第185章 應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152章 調兵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737章 爭(二)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274章 王基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28章 兵法第661章 潼關路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939章 相持第457章 換將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94章 輪班制第1006章 開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326章 關興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810章 勸降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742章 歲月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8章 年底酒宴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273章 開山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264章 再見面第665章 突圍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94章 示範區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331章 燒營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700章 收尾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215章 劉循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322章 疑兵計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004章 邀約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