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

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

孫權有着必須要稱帝的理由,而這個理由,是周瑜等人無法反駁的。

而且吧,大家都是聰明人,從孫權的理由中,周瑜等人也都已經聽出來孫權對稱帝的決心,知道這時候再不知好歹的反對,反而會引起孫權的逆反心理。

既然在政治上有迫切需要稱帝的理由,那麼周瑜也選擇了退讓,畢竟戰略這東西,只是政治的延續,是可以做出調整的。

周瑜只是問了孫權一個問題——稱帝后,跟曹魏和西蜀之間的關係,該怎麼去界定。

一旦稱帝,那就不存在什麼同盟不同盟的問題了,劉備這個人雖然仁德,但並不代表他軟弱,他不會再繼續跟孫權這個“篡逆之輩”保持同盟的。

而曹魏方面,纔剛剛“代漢自立”,對孫權這種“自立稱帝”的行爲,肯定也不會容忍更別說曹魏還想着要儘快收回青徐和汝南地區呢。

如何在這個複雜的局面下尋求對江東最有利的外交政策,對現在的江東,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問題其實孫權也沒有想好,爲此,不得不徵求張昭的建議。

江東真的沒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說法,張昭和周瑜之間也沒有這樣的分工,兩個人是都可以對內外事發表建議的人,而且張昭作爲江東的大管家,在政務上的話語權還是比較重的。

張昭想來想去,建議孫權在稱帝后,向兩家同時派出使節,先試探一波兩家的反應。

如果兩家反應都很差,那別說了,讓周瑜和陸遜做好淮海和青徐的防務,讓朱然,孫韶,孫桓等人做好長江防務,隨時防備對方打過來就是了。

可如果兩家中有一家反應還行,那就儘量模糊處理一些事情,讓出一些利益也不是不可以,跟其中一家結盟,起碼先把局勢穩定下來就好。

而曹劉兩家裡面,張昭其實更傾向於跟曹魏結盟的。

倒不是張昭的法國謀士毛病又犯了,主要是張昭真心覺得吧,現在的曹魏,其實是比較好欺負的一方。

你別看現在的曹魏經濟體量和軍隊數量都是三國中排第一的,但曹丕這個人說實話,別說孫權看不起,就是張昭都覺得這人不咋地。

繼位不久就在雍涼打了這麼大一個敗仗,回到鄴城居然還有臉代漢自立.這人除了臉皮厚以外,其他的本事,跟曹操比起來真的差遠了。

而相反,西蜀那邊,劉備還活着,荊州關羽也不好惹,麾下更是兵強馬壯,謀士武將衆多,剛剛又吞併了雍涼二州固然一時需要休整消化,但一旦等劉備消化完雍涼二州,實力肯定還得提升一個檔次。

現在的實力對比,已經跟一開始的時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了,沒看到即使是周瑜,都已經沒有再提什麼孫劉聯盟了麼。

對比好欺負的曹丕,劉備纔是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梟雄,而一旦讓這個梟雄打下長安或者宛城,也獲取進入中原的通道的話,那曹丕和孫權就不是名義上結盟,搞不好是真的得聯合起來,才能對抗劉備這個梟雄了。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張昭其實是建議孫權跟曹魏結盟的。

周瑜對此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在周瑜看來,張昭的提議,真不是錯誤的。

十年前,在巴丘的時候,周瑜跟當時還在世的魯肅密議的時候就說過,一旦江東能出兵淮南,攻佔青徐,而劉備能出秦川,進攻長安,雙方的盟約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現在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因此周瑜也不是特別堅持這個孫劉聯盟了。

現在的局勢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了,雙方之間的關係,也已經無法靠一紙盟約來束縛了。

再者,張昭的考慮是對的,畢竟在周瑜看來,老奸巨猾的劉備,確實比傻乎乎的曹丕要難對付的多。

至於曹丕怎麼想.到時候再說吧,反正應對方案已經有了,實際如何,還得看隨機應變。

在掃清了最後一道障礙後,孫權決定稱帝的這個事兒,就在小圈子裡達成了一致。

而之後嘛,孫權也得做點準備才行。

不是說我今天下一道命令說要稱帝,就可以登上龍椅做皇帝了的,很多事情也需要提前準備。

比如像曹丕和劉備,這倆都做了很多的準備,甚至曹丕還爲了營造“祥瑞現世”的徵兆,提前了一年進行準備。

孫權就算再着急,總不好自己開口說自己要當皇帝吧。

這個什麼祥瑞啊,什麼讖言啊,什麼百官請奏晉皇帝位的表章啊,都需要安排人專門去做,而稱帝需要的各種禮制,也需要人安排人去準備,這都需要時間。

就這樣,繼曹丕稱帝后,劉備和孫權的稱帝準備工作,也都在有條不紊的準備中。

建安二十七年,也是曹魏的黃初二年四月。

劉備於成都武擔山之南即皇帝位,繼承漢室大統,宣佈“嗣武二祖”,也就是繼承劉邦、劉秀兩人的帝位,年號“章武”,改元章武元年。

漢屬火德,而劉備的年號“章武”也屬火,意思就是劉備繼承漢室,代表漢室還在,不曾滅亡。

劉備繼位後,立刻宣佈實行新的官職,以“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設立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這三省,同時在尚書省下另設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戶部,禮部這六部,共同掌管朝政。

中書省爲決策機構,中書令有輔佐皇帝制定決策的職能,因此劉備任命諸葛亮爲中書令。

尚書省爲執行機構,尚書令是負責具體事務執行的人,劉備提拔原漢中王尚書令法正爲尚書省尚書令,總理六部。

門下省是審議機構,門下省侍中是皇帝的近臣,幫助皇帝對決策執行力度進行審議,與中書省共同制定國策,同時對中書省和皇帝的詔令有駁斥的權利。

劉備任命了龐統爲門下省侍中。

另外,劉備還重設了御史臺,恢復御史大夫的職責,令御史大夫領衆御史監察百官,監督國事運行,直接對皇帝負責,提高了御史臺的權利。

劉備任命了剛剛從荊州趕到成都的虞翻爲季漢的第一任御史大夫。

說起虞翻吧,其實他的心情可以說是大起大落。

司馬徽讓他來成都,目的其實是來跟許靖爭奪禮部尚書職位的。

虞翻雖然對什麼禮部尚書不太感冒,但對許靖這個人一直是挺看不慣的,來成都不爲別的,就爲了噴許靖一頓——就你這貨也敢當禮部尚書?!

可人家許靖也不是傻子啊,你虞翻啥名聲大家能不知道?!

伱在這個節骨眼上跑來成都,還擺明了車馬就是衝着我許靖來的.這要是讓你這個臭嘴噴一頓,那多掉面子?!

在這個爭取禮部尚書的關鍵時刻,許靖可不想節外生枝。

因此,虞翻在抵達成都,還沒有正式上門拜訪許靖的時候,就聽說了許靖偶感風寒,臥牀不起的消息了。

許靖今年也已經七十多歲了,這個年紀的人,還感染了風寒虞翻好歹也是大儒啊,肯定不能在這種時候還去噴人家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啊。

所以虞翻就暫時在成都住下,打算等許靖病好後再做打算。

可許靖這個老狐狸,能讓虞翻就這麼在成都閒着?!

老狐狸直接給劉備上了一封疏奏,向劉備推薦了虞翻,把虞翻那一頓誇啊,說虞翻性格剛直,敢於犯上直言,是當世難得的正直之人,希望劉備能體察虞翻的才能,對其重用。

而這個時候,劉備也在考慮要不要重設御史臺,建立完善的監察體系畢竟東漢的官員監察體系“刺史制度”因爲劉焉“廢史立牧”的要求後,已經徹底崩塌了。

這個時候的刺史,更多是一州主官的代稱,已經不具備監察地方行政的作用了。

因此,諸葛亮和張溪同時向劉備提議,恢復御史制度,甚至張溪還把後世的御史臺制度給搬了出來,提出了巡查御史的概念,讓劉備眼前一亮。

但如果要執行這種制度的話,那麼統領所有巡查御史的御史大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了,這個職位,不僅需要有名望,而且需要那種生性耿直的人才能擔任。

劉備本來還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當這個御史大夫呢,結果許靖就上本啓奏,說有個叫虞翻的人,不僅名望出衆,而且生性耿直,最重要的是,他誰都敢噴。

劉備頓時眼前一亮,趕緊派人去請來虞翻,跟虞翻交談了好幾次。

虞翻這個人,名聲在外,劉備也聽說過,而且聽到最多的,就是虞翻又噴了誰誰誰.對於虞翻敢噴,這個劉備是一點都不懷疑。

但劉備設立御史大夫這個職位,可不是簡單的想找一個噴子,這個職位是要幫助他監督百官對朝政的執行,同時監察百官的人品作風的,光會噴可不行,你得噴到點子上,爲了國事而噴。

而通過跟虞翻的交談後,劉備發現,這個人,不僅會噴,而且才能還相當的出衆。

本來張溪只是提出一個概念的御史臺制度,在劉備和虞翻的數次討論中,居然漸漸的有了樣子。

甚至虞翻還對御史臺內部的監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且表示,作爲監察百官的御史臺和御史大夫,也必須要有接受百官監察的義務,這樣才能保證御史臺真正是在履行職責,而不是爲了噴而噴。

劉備對此非常的欣賞,當下拍板,讓虞翻出任御史大夫這職位,比禮部尚書還要高半級。

虞翻事後也相當的納悶我來成都是幹什麼來的?!

怎麼稀裡糊塗的,就成了御史大夫了?!

但這個職位.爲啥自己隱隱的還有些興奮呢?!

(本章完)

第26章 找原因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71章 博弈第599章 突破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47章 破關第33章 體能訓練第270章 江東第372章 密謀第372章 密謀第1044章 議罪錢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506章 等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883章 嚇退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43章 龐統第661章 潼關路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433章 巧遇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772章 拖延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576章 截擊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354章 曹操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665章 突圍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52章 收留第1100章 撤軍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926章 羞愧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910章 水戰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013章 交鋒第477章 改制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177章 決斷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41章 應對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23章 聯軍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583章 搶時間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231章 魏亡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184章 急襲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504章 眉縣世家
第26章 找原因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71章 博弈第599章 突破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47章 破關第33章 體能訓練第270章 江東第372章 密謀第372章 密謀第1044章 議罪錢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506章 等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883章 嚇退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43章 龐統第661章 潼關路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433章 巧遇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772章 拖延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576章 截擊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354章 曹操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665章 突圍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52章 收留第1100章 撤軍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926章 羞愧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910章 水戰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013章 交鋒第477章 改制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177章 決斷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41章 應對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23章 聯軍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583章 搶時間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231章 魏亡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184章 急襲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504章 眉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