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博弈

第71章 博弈

劉琦帶着陳到上任江夏太守的消息傳到新野,張溪是一臉懵逼的。

“元直兄,何以至此?!”張溪想了很久想不通,不得不去找徐庶解惑,問道,“也未見孔明先生使何等計謀,怎的江夏變故如此之快,公子劉琦便得以出任江夏太守?!”

這是張溪最想不通的地方。

黃祖事件的前後,張溪沒看到任何一個重要的地方有諸葛亮的身影。

黃祖要北上投曹,是黃祖的主意。攻擊江夏的,是江東的軍隊。鎮壓黃祖的,是劉表的決斷和軍隊。背後的利益博弈,是黃家和劉表的合作跟諸葛亮完全無關啊。

他是怎麼做到讓最終結果變的對劉備最有利,還把陳到給安插到劉琦身邊的?!

“孔明用計,如羚羊掛角,動則於九天之上,於無聲處聽驚雷.”徐庶一臉驕傲的說着吹捧的話。

你快拉倒吧,吹牛也不帶這麼吹的張溪可不想聽這些。

都是一個陣營的人了,你吹孔明我不反對,但吹的太大了,那就有點過了呢。

再說了,就算一切都是孔明的謀劃,可那是孔明的功勞,又不是你的,伱驕傲個什麼勁?!

徐庶一看張溪那個嫌棄的表情,也是笑笑,然後纔跟張溪解釋起來。

“孔明此次,乃是借勢導力爾!”徐庶說道,“劉景升久欲掌控江夏,一直不得其法。黃祖久鎮江夏,性情剛愎,亦早有自立之心。然江夏之根,卻非黃祖,乃荊州黃氏.孔明此計,乃是先使荊州黃氏倒向主公,斷黃祖之根。黃祖成無根之萍,又不想坐以待斃,必有異心。而劉景升所慮者,非黃祖,乃黃氏,若黃氏不助黃祖,黃祖不過一豚犬爾,又有何懼?!”

張溪聽着直點頭,但依然有不解的地方。

“依兄所言,黃祖確實不足爲慮.但公子劉琦之事又是爲何?!”張溪繼續問道,“難道兄與孔明就不怕,劉景升派心腹出任江夏太守,直接掌控江夏?!”

“劉景升非有此等決斷之人!”徐庶也是搖着頭,繼續解釋道,“劉景升入荊州,全賴荊州世家之力,坐穩荊州之主後二十餘年,卻無絲毫限制豪強之舉,此人無此魄力。江夏雖歸荊州管轄,但江夏之事,多出於荊州黃氏,否則劉景升亦不會容忍黃祖多年。如今黃祖雖敗,但黃氏尚存,劉景升必不會因江夏之事與黃氏反目。故此,主公推薦公子劉琦出任江夏太守,黃氏推薦黃射爲江夏主簿,本就是劉景升所願,劉景升不過是順水推舟爾。”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不知道爲什麼,張溪越細想,越覺得這事兒有點恐怖。

這個諸葛亮,已經在謀劃的時候把各方反應都算計的一清二楚了。

他太清楚荊州各方的利益所需,也太瞭解各方的性格弱點了,他甚至算到了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在什麼關鍵的節點上稍微推一下手,剩下的事情就會水到渠成的自然發生.

最要命的是,諸葛亮能做到不讓劉備站到前臺,不引起劉表對劉備的猜忌,悶聲不響的就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辦妥了。

一直到現在,黃祖還以爲自己是輸在了一時時運不濟,劉表還覺得是自己堅決果斷拿下了江夏,絲毫沒有察覺這事兒居然還有劉備在中間插了一手。

但,還有最後一點.

“那,江東那方面你們也考慮到了?!”張溪小心的,問道。

徐庶對此卻是搖頭苦笑,說道,“江東不在計算之內,不瞞元長,吾亦未算到江東會在隆冬之際出兵,還以爲今年寒冷,江東要有所動作也該在明年春耕之後.此事也頗出孔明預料,若由江東佔據江夏,則吾等謀劃,盡付諸流水矣。”

聽徐庶這麼說,張溪總算鬆了口氣不然這個諸葛亮就太可怕了。

能算計劉表和黃祖,這是因爲諸葛亮久居荊襄,又在荊州內部有着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深知這些世家和劉表之間的利益矛盾,以此爲推手用計,倒也說的過去。

可諸葛亮要是人呆在荊州,卻能指揮江東軍隊,讓人家進攻就進攻,讓人家退兵就退兵,這就有些太匪夷所思了。

還好,還好,萬幸諸葛亮沒那麼妖孽。

從這事情上,張溪再次領略了諸葛亮的智慧,但也總算明白了,諸葛亮到底也是人,並不是神,也不是妖他也有算不到的事兒。

也萬幸這次江東出兵是雷聲大雨點小,出兵突然,退兵也乾脆。

不然江東要是真的佔據江夏東邊四縣不走的話,就算劉備通過劉琦暗中掌控了江夏,劉備的勢力也會大打折扣。

即使如此,江夏北部三縣還在曹操的控制之下,而這三個縣嘛諸葛亮倒也有辦法。

于禁的用處,就是用在這裡了。

本來是想抓夏侯惇的,但夏侯惇鑽林逃跑,雖然狼狽不堪,但終究還是在衛士的保護下鑽出了山林,回到了宛城。

夏侯惇的分量更重一點,但沒抓到也是沒辦法,好在於禁的分量也不輕。

這次夏侯惇兵敗,折了于禁,這事兒當然得稟報曹操。

曹操雖然生氣,但對夏侯惇,曹操也不可能真的懲罰他既然不能懲罰主將夏侯惇,那作爲副將的李典和于禁,曹操同樣也不能處罰。

更何況夏侯惇這個人雖然打仗不咋地吧,但爲人還是很有大將之風,很有擔當的。

他把兵敗的責任自己都扛了,李典勸說自己不要冒進,前軍被困後拼命指揮後軍接應的事兒,于禁捨命給自己斷後的事兒,他也一點沒有隱瞞的告訴了曹操。

這麼一來,曹操不僅沒有追究李典救援不利的問題,相反給與了李典賞賜。

至於于禁,曹操只能修書一封,讓快馬送於劉備。

是的,曹操親自寫信給劉備了。

雖然曹操和劉備都對對方欲除之而後快,但並不代表這倆人真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相反,劉備和曹操之間,還是保持着最後的諸侯體面,會有一些書信來往的。

就好像後來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已經篡位稱帝的曹丕專門寫信給諸葛亮勸降,而諸葛亮也沒說因爲曹丕是篡漢逆賊就撕了信不回話,而是專門回信嚴詞拒絕有些體面上的東西,還是要維護的。

曹操寫信給劉備,是希望劉備看在當初他被呂布逼迫,勢窮力孤投靠自己的情分上,放歸於禁。

而劉備呢,也很快的回了一封信,稍帶上了于禁寫給曹操的私信。

劉備的信件裡寫的都是一些官面上的話,先是指責了一通曹操毫無人臣之禮,接着就是指責曹操濫用刀兵,攻擊同僚這算是表明立場。

之後就是告訴曹操,他身爲劉表客將,一切都要聽從荊州牧劉表的指示行動,不敢私放敵將云云。

這話曹操要是信了就是白癡。

而於禁的那封私信,纔是滿滿的乾貨。

于禁在信中先是對曹操表達了忠心,表達了自己誓死不降的決心,然後就幫着劉備傳話,說出了劉備真正的條件——返還江夏北部三縣。

曹操看着于禁的私信,心裡開始盤算,要不要藉此做做文章。

劉備,一個客居新野的客將,距離江夏又這麼遠,能有那麼好心的,替他劉表討還江夏三縣?!

聽聞最近江夏出了一些變動,江夏太守黃祖升任荊州牧司馬.這種明升暗降的套路,曹操會看不出來?!

又聽說新任江夏太守是劉表的兒子.你劉備想幹嘛?!

曹操琢磨着,是不是在這裡面做點文章,離間一下劉表和劉備的關係。

但想了一會兒,曹操放棄了這個想法。

原因很簡單,他曹操已經平定了河北,也搞定了北方的烏桓,馬上就要班師回朝了。

接下來,曹操就要計劃南下荊州,帶着自己的精銳部隊親自去會會劉備和劉表了。

這時候的曹操,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

搞定了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對手袁紹,盡收河北之地。

又北上遠征,滅了北邊最大的邊患烏桓,曹操現在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了信心。

區區一個劉表,曹操並不在意。

而曹操在意的劉備,現在困守新野,手裡只有幾千兵馬,比他當初被呂布趕出徐州,投奔自己的時候還要狼狽。

雖然劉備確實擊敗了曹仁和夏侯惇,但曹操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一方面是曹仁和夏侯惇都算不上多麼出色的將才,起碼曹操認爲跟自己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另一方面,曹仁和夏侯惇率領的,是留守宛城的守備部隊,真正的精銳曹操都帶去了北方。

如果劉備能輕易的被曹仁和夏侯惇帶領的守備部隊搞定,那曹操也不會視劉備爲袁紹之後的又一大敵了。

但接下來就不同了,他曹操會親自統帥自己的精銳大軍,親自南下去找劉備和劉表“聊聊人生”.等自己大軍南下,擊破劉表,生擒劉備後,整個荊州都是他的,又何必在意現在的江夏郡小小三個縣城呢?!

曹操對自己的硬實力非常有信心,因此也不在意是不是交還江夏郡三縣,更不在意劉表和劉備是互相提防還是親密無間。

在曹操看來,在自己手握朝廷大義,精銳大軍壓境的堂堂之勢下,劉備這次肯定是在劫難逃。

因此,曹操索性給了劉備這個面子,寫了一封信給張遼,讓他從江夏三縣撤軍,同時修書一封給劉備,讓他儘快釋放于禁。

于禁這個人是有能力的,而且又是爲了給夏侯惇斷後才被擒,那曹操必須救,就回來還必須重用,這對曹操本人也會有很大的好處。

張遼在收到曹操的密信後,果斷指揮曹軍退出了江夏三縣。

而這時候的江夏太守劉琦,在得到了細作密報後,充滿了猶豫。

黃祖費心巴拉的都沒能從曹軍手裡收回這三個縣,現在曹軍卻主動撤離了這三個縣這鐵定有問題啊,會不會是有埋伏?!

劉琦不敢輕舉妄動,他生怕自己這個江夏太守還沒坐穩就遭遇一場大敗。

而提前從劉備那邊收到情報的陳到,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慷慨陳詞的表示自己願意爲先鋒,替劉琦試探曹軍反應。

若勝,則順利收回三縣,若敗,亦不傷劉琦體面。

劉琦給感動的,當即拜陳到爲先鋒,給他三千兵馬,進攻江夏北部三縣。

蘇飛黃射等人,雖然沒有劉琦這麼容易感動,但在不知情之下,也是很欽佩陳到的勇氣本來這種事兒應該是他們來乾的。

就這樣,陳到幾乎兵不血刃的,用了十天時間順利收回了江夏三縣,也因此,正式成爲了劉琦帳下,又一能領軍作戰的將領。

劉琦也得了好處,一上任就收回了從黃祖手裡丟失的三縣,也算是初步建立起自己這個太守的威望。

唯有蘇飛和黃射.這倆倒是沒看出什麼貓膩,只是後悔。

早知道這事兒這麼簡單,當初就該自己請纓出戰,這簡直是明擺着的戰功。

(本章完)

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74章 密謀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43章 龐統第1072章 丁口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15章 察覺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76章 誤解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925章 誤會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4章 沉船截江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09章 談崩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882章 破城第56章 學藝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86章 水泥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908章 請帖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959章 中計第594章 輪班制第808章 添油第204章 名分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60章 授徒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242章 應對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324章 激將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725章 開春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76章 鄧艾去留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43章 輸了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1001章 亂局第107章 魯肅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738章 青儲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772章 拖延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604章 收尾第173章 人才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358章 戰與和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137章 中箭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33章 親事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043章 升官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章 年底酒宴第66章 戰後動態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49章 大勝
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74章 密謀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143章 龐統第1072章 丁口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15章 察覺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76章 誤解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925章 誤會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84章 沉船截江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09章 談崩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882章 破城第56章 學藝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86章 水泥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908章 請帖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959章 中計第594章 輪班制第808章 添油第204章 名分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60章 授徒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242章 應對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324章 激將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725章 開春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76章 鄧艾去留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43章 輸了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1001章 亂局第107章 魯肅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738章 青儲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772章 拖延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604章 收尾第173章 人才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358章 戰與和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137章 中箭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133章 親事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043章 升官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章 年底酒宴第66章 戰後動態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49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