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調整部署

司馬懿從洛陽撤軍,一路緊趕慢趕的,終於是率領着四萬五千士卒抵達了鄢陵,成功的堵上了徐庶率領的進攻部隊。

而徐庶,在解決完了潁川郡的安撫事宜後,也同樣親臨鄢陵前線,指揮這場進攻鄢陵,打開兗州通道的作戰。

雙方在鄢陵城下,擺開了陣勢。

這是一場大會戰,季漢方面以徐庶爲主帥,聚集了大約十五萬的兵力進攻鄢陵,而司馬懿這邊,包括在鄢陵城內堅守的陳泰,郭淮等人,加起來也有近十萬的兵力。

將近二十五萬士卒的大型戰役,當然不可能是簡單的城池攻防戰。

再說鄢陵城裡也裝不下這麼多人。

這其實是一場以鄢陵城爲中心,周圍諸縣爲外圍戰場的大型戰役。

徐庶這邊率先求變,還是以姜敘和寇封爲兩路軍主帥,分兵出擊。

姜敘一路兵馬還是老配置,王平的一萬無當飛軍爲前部,輔以姜敘率領的秦州郡兵,北上進攻位於陳留郡境內的尉縣,而寇封以兩萬襄陽郡兵,輔以一萬毌丘儉率領的關中郡兵,進攻鄢陵以南的扶溝縣。

在兩翼尋求突破,然後繞道包抄鄢陵的後路,圍攻司馬懿。

而徐庶本人,則帶領着八萬關中,南陽聯軍,以張嶷爲前部先鋒,跟司馬懿率領的兗州郡兵主力,在鄢陵對峙。

徐庶的這個分兵戰法,並不是什麼新鮮或者高明的戰法,以司馬懿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能看破徐庶的目的——誘使自己的分兵。

只是,雖然這個戰法並不高明,司馬懿還真的不能不管。

不管是尉縣失守還是扶溝縣失守,蜀軍都可以順勢包抄到鄢陵身後,切斷司馬懿大軍的退路,因此,這兩個地方,司馬懿就算明知道徐庶的目的,但卻不得不按照徐庶的謀劃去走。

沒辦法,這就是兵勢,現在司馬懿的兵勢不如徐庶,不得不被徐庶牽着鼻子走。

而且,更要命的地方在於,除了這兩路常規進兵外,徐庶還派出了另一個殺招——派出了龐德率領的兩萬涼州騎兵,南下從陳國殺入,沿着陳國一線,劫掠兗州南部三郡。

目的,就是要用騎兵的劫掠在兗州境內製造出混亂,而後方一旦陷入混亂,前方的兗州郡兵也會隨之士氣低落,無心作戰的。

這一手,是目前的司馬懿最爲難,也最無法防範的。

衆所周知,騎兵這個玩意兒,能牽制住他們的,只有騎兵.步兵在兗州這種平原地帶,根本無力跟騎兵進行抗衡。

因此,司馬懿無奈之下,只能下令抽調原本駐紮在泰山郡的冀州騎兵團南下,去攔截龐德率領的涼州騎兵.至於步兵,司馬懿是一個也沒派,畢竟派了也沒用,根本打不過。

再加上騎兵雖然破壞力很強,但不善於攻城.只要城池不破,那麼司馬懿在天子面前,也能勉強的交代的過去。

騎兵,到底還是要交給騎兵去對付的。

只是吧,冀州騎兵南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段時間內的損失.司馬懿估計,自己的那個護軍,恐怕又要來找自己叨叨了。

嘛,反正現在司馬懿已經漸漸習慣了曹爽這種人,你就不能搭理他,越搭理他,他越把自己當回事。

不理他就是了。

就這樣,司馬懿通過自己的調整,及時支援了尉縣和扶溝縣的防禦,自己又親自領兵抵達了鄢陵,正面擋住徐庶雙方的陣線,終於是勉強的被司馬懿給維持了下來。

雖然總體來看,魏軍還是處在劣勢,但至少不像以前那樣,鄢陵岌岌可危,兗州隨時不保了。

只是,這樣的局面,並沒有讓司馬懿維持的太久。

就在司馬懿領兵抵達鄢陵後不久,他突然接到了王凌的軍報告知,身在洛陽的諸葛亮,突然率領着一萬餘洛陽守軍前進到鞏縣,跟魏延所率領的漢軍匯合。

然後,諸葛亮就留在了鞏縣不走了。

諸葛亮這一停留,頓時給了王凌非常大的壓力.王凌判斷,諸葛亮突然領兵前突,很明顯是要給虎牢關施壓,牽制住兗州東部的魏軍,給潁川郡的蜀賊突破陳留郡創造條件。而司馬懿這邊吧.一開始司馬懿也是這麼認爲的,畢竟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兩路並進的策略。

但是吧,司馬懿仔細想想,總覺得不太對。

先不說虎牢關是雄關,沒那麼容易被人攻破.單說施壓的話,諸葛亮爲什麼不一步到位,直接兵臨虎牢關,而是選擇了不痛不癢的在鞏縣駐紮兵力呢?!

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司馬懿的心裡,始終對這個事情心存疑慮。

一方面他叮囑王凌,死守虎牢關,不要輕易領軍出擊,另一方面司馬懿還是覺得,自己暫時不要抽調靠近河南郡東部的兗州東郡的守軍爲好。

對於是不是要抽調東郡的郡兵南下協助作戰的事情,其實司馬懿也是認真考慮過的。

畢竟,現在的鄢陵附近,魏軍在兵力上,是處在劣勢的。

要挽回這個劣勢,除了通過自己的用兵調整外,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給自己尋找到足夠的援兵來鄢陵作戰。

而要抽調援軍,除了駐紮在東郡的那一萬多郡兵外,如今的兗州境內,已經沒有什麼機動兵力可抽調了。

可司馬懿還是還猶豫,遲遲不能下結論。

一方面,司馬懿是擔心,萬一諸葛亮真的兵臨虎牢關,王凌真的有可能守不住的話,那麼東郡的那一萬多郡兵,就是支援虎牢關防禦最近的軍事力量。

另一方面,司馬懿還是有點擔心孟津渡的方向,萬一那邊出點什麼意外的話,蜀賊也不是沒有可能順着黃河而下,直接進攻兗州北部三郡的。

本來那個地方的防務司馬懿是不用擔心的,不僅有東郡的一萬三千多郡兵在防守,泰山郡還有兩萬騎兵部隊.蜀賊的兵種主要就是以步兵爲主,步兵遇到騎兵的結果,可想而知。

但現在,司馬懿爲了牽制蜀賊的騎兵部隊,不得不把駐紮在泰山郡的騎兵部隊調走了,那麼兗州北部三郡就只剩下東郡的一萬多步卒了.這個司馬懿是真的不敢抽調了。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司馬懿終於是接到了從孟津渡傳遞過來的,晚了一拍的軍報——蜀賊分兵渡河威脅河東,司馬師被迫後撤到溫縣防禦,孟津渡失守。

司馬懿接到了這個軍報後,又是慶幸,又是頭疼。

慶幸的是,自己終究是沒有因爲貪圖一時的方便,抽調東郡郡兵南下.萬一蜀賊真的順着黃河而下的話,現在東郡連基本的防守兵力都沒有了。

而頭疼的地方同樣也在於此。

萬一蜀賊真的順着黃河而下,進攻兗州北部三郡的話,東郡的一萬多郡兵,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堅守待援,根本無法據敵於外。

總感覺,整個兗州的防禦,被蜀賊這樣的來回調動後,開始變得破綻百出了。

但是,兵力就只有這麼多的兵力了,司馬懿能做的,就是盡力的調整手上的兵力部署,儘可能的彌補防守上的薄弱之處。

爲此,司馬懿硬生生的從鄢陵防守部隊中抽出了一萬人,交給賈逵,讓他儘快領兵北上,前往東郡佈防,以防萬一。

另外,司馬懿也給率領冀州騎兵的曹肇送出了軍令,讓他儘快尋機堵住龐德所部騎兵,擊潰龐德後,儘快趕來鄢陵助戰。

只是這中間,波折叢生。

首先,是司馬懿剛剛抽出兵力交給賈逵,讓賈逵領兵北上,敏銳察覺到正面魏軍兵力減少的徐庶,立刻領兵發動了對鄢陵的強攻,導致司馬懿不得不被動應戰。

其次,是曹肇在接到司馬懿的軍令後,直接給司馬懿回覆說,蜀賊騎兵蹤跡難定,雖然他也想早日決戰,但身不由己.簡而言之就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堵住龐德所部騎兵。

第三也是對司馬懿打擊最大的一個消息——就在賈逵剛剛走到陳留郡和河南郡交界處的時候,東郡守將夏侯和傳來了緊急軍報,說蜀賊順河而下,在白馬登陸,兵鋒直逼東郡郡治濮陽。

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457章 換將第742章 歲月第159章 聯姻第867章 定性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812章 擊潰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599章 突破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356章 五虎將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683章 影響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381章 對外第60章 授徒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80章 水戰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2章 蒙衝第246章 去成都第282章 變化第767章 安撫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047章 南征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25章 誤會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863章 突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757章 離間計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458章 設伏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926章 羞愧第17章 糜竺第914章 壓力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802章 援兵第71章 博弈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91章 準備退路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591章 大昌集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
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457章 換將第742章 歲月第159章 聯姻第867章 定性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812章 擊潰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599章 突破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356章 五虎將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683章 影響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381章 對外第60章 授徒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80章 水戰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2章 蒙衝第246章 去成都第282章 變化第767章 安撫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047章 南征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25章 誤會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863章 突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757章 離間計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458章 設伏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926章 羞愧第17章 糜竺第914章 壓力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802章 援兵第71章 博弈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91章 準備退路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591章 大昌集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