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局勢變化

郭淮現在要面臨的情況,不僅僅是後路眉縣的得失,糧草補給的問題他正面的蜀軍,也不是省油的燈。

經過了一場近乎鬧劇一樣的約戰之後,蜀軍就對自己的五丈原東部防線發動了猛攻,逼得郭淮現在根本不敢離開五丈原東側山道太遠。

蜀軍是以張溪爲前部督,指揮一萬多士卒進攻魏軍的東部山道營寨。

張溪的能力是啥樣的,郭淮已經領教過了,用兵靈活不說,還沒事兒喜歡搞點鬼主意,那個到現在郭淮都沒有搞清楚原理的連發弩箭就是明證。

張溪親自領兵進攻五丈原東側山道營寨,弄的郭淮根本不敢掉以輕心。

雖然郭淮還佔據着地利優勢,五丈原東側山道比西側山道還要狹窄陡峭,而郭淮親自指揮的話,也不可能再給張溪混入細作的機會.可山道狹窄,也就意味着郭淮設置在山道上的營寨不可能太大,裡面最多也就只能屯駐個一千人。

要以一千人持續接受對方萬人級別的進攻,其實壓力也很大。

雖然因爲山道狹窄的原因,張溪的軍隊在山道進攻中也無法投入太多的兵力,但問題在於,張溪的軍隊可以隨時搞輪換,但郭淮真不敢.萬一被張溪抓住換防時的空隙突擊的話,搞不好營寨就得丟失。

郭淮一點都不懷疑張溪有這個能力,或者說,郭淮懷疑,張溪這麼輪番不停歇的進攻山道營寨,目的就是逼自己不得不換防,從而抓住機會一舉攻破營寨。

因此,郭淮在面臨張溪的所部輪番進攻的時候,只能靠着原本營寨內的士卒硬頂,撐死了在營寨兵力受損的情況下,派出少部分援軍進入營寨而已。

長期這麼硬頂下去,不說士卒的傷亡,單說士卒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到達極限的,什麼時候崩潰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前方戰事本來就讓郭淮挺難受的,偏偏後方蜀軍還突破了陳倉道,直接威逼眉縣.也不知道眉縣現在的戰況到底如何了。

很快,郭淮就接到了自己最不想接到的消息.毌丘儉快馬傳來戰報,眉縣失守。

這消息,看的郭淮是真的兩眼一黑,差點就暈過去了。

眉縣失守,對前線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郭淮都沒有細看毌丘儉接下來的建議,直接把戰報往地上一扔,一個勁的喘粗氣。

這給文欽嚇了一跳,趕緊的先扶郭淮在營帳內坐下,幫着順氣看到郭淮緩的差不多了,這纔去撿起地上的戰報,自己看了起來。

當文欽看到眉縣失守的時候,也很驚訝。

不過文欽主要是驚訝於眉縣失守的速度,對於眉縣失守後的影響,想的並不是太多。

倒不是文欽沒有這個敏感度,主要是因爲文欽不是全軍統帥,他身上的責任和擔子沒有郭淮那麼重,對於全軍後路被斷的感受沒有那麼深切而已。

在不同的位置上,思考同一件事的方法和角度是不一樣的,因此文欽在看到眉縣失守後,雖然驚訝,但還是看到了後面毌丘儉的建議。

稍微思考了一下,文欽也發現了毌丘儉建議的不合理之處,但回過頭來仔細想想,好像現在五丈原大軍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個決斷,並不需要文欽來下.文欽又把軍報,遞還給了郭淮。

郭淮重新接過軍報後,終於也是穩定了心神,可以繼續往下看了。

在看完了毌丘儉的建議後,郭淮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開始考慮毌丘儉計劃的可行性。

有一說一,毌丘儉和文欽都能想到的不妥當之處,郭淮這個名將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可同樣,毌丘儉和文欽都能想到的五丈原魏軍處境,郭淮同樣也知道。

只是,這個決定,不好下。

繼續在五丈原跟蜀軍對峙這個選擇,肯定不在郭淮的備選的範圍內。

如今郭淮的選擇只有兩個。

一個,是順從毌丘儉的建議,搏一把大的。

只要能重新攻克眉縣,奪回糧草,那麼即使把蜀軍放出五丈原了,在渭水沿岸跟蜀軍對峙,也不是沒有獲勝的可能。

雖然這麼做,渭水沿岸的幾個縣,大概率會被徹底打爛掉。

另一個,是趕緊想辦法撤軍,搶在蜀軍前面,先進駐武功縣,在武功縣獲取一定補給後,不管是聯絡右扶風的張郃接應,還是渡河退往渭水東,一路上都有能補給的地方,至少不用擔心會被蜀軍沿途追殺。

前一個做法,雖然冒險,但一旦成功的話,至少不會讓整個關中糜爛。

後一個做法,雖然穩妥,但一旦讓出眉縣,包括散關,陳倉道在內的關中西側門戶洞開,蜀軍可以隨意出入關中,魏軍只能退守長安。

雖然靠着左馮翊和右扶風兩個地方,再加上長安堅城,也不是沒有守住關中的可能,但散關等地一旦丟失,魏軍就喪失了防禦的主動權。

當年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後,爲什麼不繼續定都長安,轉而是選擇洛陽作爲首都?!

一方面,是有政治因素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因爲關中地區在常年的征戰中被打爛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恢復生產.這樣的長安,就算能守住,又有什麼用?!

一旦讓蜀軍隨意出入關中的話,長安早晚會再次被打爛掉,變成一個財政無底洞既然這樣的話,還不如直接讓出長安,退守武關和潼關,保住中原爲要。

不是沒有先例的,兩百年前的光武帝劉秀就是一個先例,而十年前的武皇帝也是同樣的做法。

武皇帝也曾經一度不管關中,只以保住中原腹地爲要,後來還是在南征江東不利之後,纔想到去收復關中的之前關中一直是被馬超,韓遂爲首的涼州軍閥們控制着,只是表示了一個表面臣服而已。

可問題又在於,棄守關中這麼大的事兒,不是郭淮可以決定的,而且如今的大魏天子,不是光武帝,也不是武皇帝。

光武帝和武皇帝敢這麼做,是因爲他們雖然不直接佔據關中,但他們都有平定或者控制關中的能力,而後來,他們也確實都做到了.可魏軍的對手可是蜀軍,那個劉備可不會再給你重返關中的機會。

而如今的大魏天子,雖然也算是一個明君,但武略膽魄上,確實比武皇帝差的不止一點點一旦棄守關中,這個關中可就真的很難要回來了。

所以啊,對郭淮來說,這個撤兵的命令,其實也不是太好下的一旦下了,就很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大魏徹底失去對關中的控制權。

這個命令,大魏天子可以下,但回頭真要秋後算賬起來,他郭淮逃不掉責任的。

思來想去,郭淮還是覺得,自己選擇聽從毌丘儉的建議會更好一些。

如今軍中存糧大概有個十五天的餘量,從五丈原返回眉縣要六七天,還有近十天的時間可以用來攻城。

只要毌丘儉真的能拖住蜀軍的偏師主力,不讓他們快速到達眉縣,那麼這場仗,也不是不能打。

只是毌丘儉真的能做到麼?!

三千騎兵,拖住一萬餘士卒幾天,這個郭淮倒是不懷疑,毌丘儉的能力應該能做到。

但是郭淮不太相信,毌丘儉能一直這麼拖着,畢竟蜀軍也不是吃素的,那一萬多蜀軍士卒要是真的不顧損失去支援眉縣的話,打死毌丘儉都攔不住。

這個問題,郭淮真的沒有把握,因此,他主動提出來,跟文欽商議。

文欽現在不僅僅要當一個武將,還得在毌丘儉走後,把參軍的職務一起兼職了好在文欽也不是白給的,雖然軍陣經驗差了點,但腦子還是比較靈活冷靜的。

因此,文欽想了好一會兒,說道,“將軍莫非忘了長安曹都督,扶風張將軍了?!”

不用說太多,郭淮一聽文欽說起曹真和張郃,頓時也明白過來了。

是呀,眉縣一丟,最着急的人肯定是曹真。

曹真又不是夏侯楙那個蠢貨,早在陳倉道被突破,眉縣告急的時候,應該就已經派出了援軍了,如今這支援軍,恐怕已經離開長安,往眉縣趕來了。

只要郭淮能派人趕緊聯繫到這支援軍部隊,讓他們一起參與到反攻眉縣的計劃中來,那麼攻打眉縣,可就又多了一支生力軍了,這樣自己就可以分兵給毌丘儉,讓毌丘儉不是拖住,而是直接攔住那支萬餘人的蜀軍部隊。

至於五丈原的蜀軍,很有可能在自己撤軍反攻眉縣的時候追擊.這個問題,可以交給右扶風的張郃。

讓張郃領兵從右扶風出武功,直接威脅五丈原,郭淮就不信,他劉備敢冒着大軍側翼的威脅,一力追殺自己。

只是這些事兒,追求的是時間,如果再通過上報曹真都督,讓曹真都督來協調的話,恐怕時間上真的來不及。

所以,郭淮現在要做的,就是要不要冒着得罪曹真都督的風險,直接臨陣決斷。

張郃那邊倒還好說,這位老將軍資歷深厚,只要給他說清楚厲害關係,老將軍應該能分清輕重。

但長安的那支援軍也不知道主將到底是誰。

郭淮對此只能嘆口氣,然後開始給張郃,曹真寫信,同時派出哨探,去渭水東岸尋找這支援軍。

現在郭淮只能希望,不管是曹真,還是張郃,都能做到相忍爲國吧!!

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996章 試探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56章 學藝第1078章 交易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354章 曹操第704章 挑明第270章 江東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959章 中計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738章 青儲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130章 變策第30章 對比第1102章 追擊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84章 戰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9章 寇封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02章 追擊第989章 戰備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051章 戰略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502章 重想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086章 搶攻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840章 潰逃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422章 大雪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099章 失守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208章 雒城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968章 遷都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15章 退敵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213章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724章 人選第696章 合議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213章 “謹慎”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243章 爭議第753章 餿主意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79章 準備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99章 棄新野第581章 切入第1184章 急襲第748章 對內整治
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996章 試探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56章 學藝第1078章 交易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354章 曹操第704章 挑明第270章 江東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959章 中計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738章 青儲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130章 變策第30章 對比第1102章 追擊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84章 戰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9章 寇封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02章 追擊第989章 戰備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051章 戰略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502章 重想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086章 搶攻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840章 潰逃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422章 大雪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099章 失守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208章 雒城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968章 遷都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15章 退敵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213章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724章 人選第696章 合議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213章 “謹慎”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243章 爭議第753章 餿主意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79章 準備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99章 棄新野第581章 切入第1184章 急襲第748章 對內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