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守城方略

第85章 守城方略

鄂城城頭。

張溪對着已經全幅披掛的魏延,叮囑道,“將軍前往城外東南角設寨,與鄂城成掎角之勢,互爲應援,千萬不可大意!”

魏延對張溪本人的態度,還是那副死人臉,一副不爽的樣子,但對待張溪的軍令,終究是拱手聽令,說道,“末將遵命!”

說完,也不理張溪,轉頭就走,指揮着昨天才剛剛調配給他的一千士卒,前往鄂城東南十里處紮營。

寇封對此很不爽。

一是不爽魏延對張溪的態度,而是嫉妒魏延能獨自領兵,而他則需要守衛在張溪身邊。

“兄長,此人不過是衛士出身,卻如此傲慢無禮,兄長爲何還要將兵權委任於他?!”寇封憤憤不平的對着張溪抱怨道。

對於魏延的態度,張溪也很不爽,但沒辦法。

手頭上能用的將領就兩個,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寇封相比寇封,張溪還是認爲魏延更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至於寇封麼.

“公仲不必多言,快去整理軍務,佈置守城那魏延出城,不過是策應而已,怎比得公仲守城之重?!”

張溪哄着這個二哈說話。

寇二哈比較單純好哄,一聽張溪這麼說,立刻屁顛顛的跑去整理張溪手下的那一千士卒,開始佈置守城。

而張溪嘛,他在想這個城該怎麼守。

常規的守城物資準備,有寇封幫忙,應該是問題不大的,一些什麼滾石檑木的,張溪也開始在城中收集準備了。

但張溪總有點不放心,這是他第一次守城,總覺得好像有哪裡不保險。

沒辦法,《三國演義》太深入人心了,那本書裡面攻城跟喝涼水一樣,搞不好敵方用個什麼詭計就能“詐取”了而更倒黴催的是,張溪的對手還是周瑜,一個智力值高達97的統帥。

什麼冒充援軍,詐取城門之類的玩意兒倒是不用太擔心,只要小心一點,多長几個心眼,誰來都不開門,這樣應該就問題不大了。

張溪主要擔心的,是常規守城中,自己不知道守城之法,不會破解敵方攻城策略,因而導致城池失守。

因此,張溪開始回憶,歷史上攻城方的破敵辦法。

就張溪知道的一些攻城辦法,常規就是蟻附攻城也就是人海戰術,不停的衝擊城牆,爭取攻上城頭。

這種攻城很實用,但效率不高,只需要有足夠的士卒防守城牆,對方很難攻上來。

再一個,黃祖對江夏的經營真的很到位,鄂城作爲江夏水軍駐地,黃祖對鄂城防務也很用心,在鄂城還築造了甕城。

也就是說,如果江東用蟻附攻城的辦法的話,張溪有信心讓江東載個大跟頭。

但張溪覺得,周瑜不可能這麼傻。

江東軍陸戰水準不咋地吧,但周瑜可不是隻會水戰的偏才,人家水陸全能,不可能不懂陸戰,更不會採用蟻附攻城這種低級手段。

因此吧,張溪覺得,得考慮到周瑜用其他的方式來攻城。

比如說用攻城器械。

攻城器械中比較常見的是鉤梯和雲梯。

鉤梯就是普通的梯子,不過一端有鐵鉤,可以勾住城牆,然後士卒往上爬這個真不是用手一推就能推倒的。

雲梯就比較複雜了,算是鉤梯的升級版,製造起來也比較麻煩,有點像是一個帶着輪子的腳手架,在腳手架上斜放一個梯子。

進攻的時候士卒躲在雲梯下,推着雲梯靠近城牆,而云梯上一旦靠近城牆就用梯子上的鉤子勾住城牆,士卒順着雲梯斜着往上爬效率比鉤梯高的多。

對付鉤梯,你還能用滾石檑木的重力殺傷敵人,但云梯你沒辦法,人是從雲梯斜後方上來的,你砸人就得把石頭扔出去,費勁不說,還不一定能砸到人。

這個時代對付雲梯唯一的辦法就是一邊守住雲梯出口,一邊派兵出城燒燬它這就是爲什麼張溪要派魏延領兵在外的原因了。

至於什麼井闌車啦,衝車啊.這些攻城器具建造起來都比較麻煩,而且也基本可以在外部摧毀。

除了攻城器械外,常用的特種攻城手段還有掘地道。

雖然張溪覺得周瑜不太可能用這種費時費力的方法,畢竟周瑜可不知道西陵那邊什麼時候會來援兵.但張溪還是爲了保險起見,在四個城牆下面都埋了大缸,專門派人傾聽有沒有挖地道的聲音。

除了這些常規的守城手段外,張溪還開始琢磨,有沒有什麼特殊的防守辦法。

首先是常規的守城器械上想辦法。

這個時代守城,器械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說撞車。

撞車就是一個簡易版的衝車,不過不是用來衝擊城門的,而是用來對付雲梯的。

這個時代並沒有,要到近千年後的纔有。

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兩根繩子綁住撞木的兩端,然後在撞木頭上包上鐵皮,利用擺錘原理來砸擊靠近的雲梯,把雲梯前端砸碎掉,這樣敵人就爬不上來了。

這個東西容易做,操作也簡單,張溪趕緊的安排人加緊趕製了十來副撞車備用。

除了撞車外,張溪還專門讓人找了不少的竹竿,然後把長戈的戈頭給安在竹竿上,變成一把加長版的長戈.這是在滾石檑木不足的情況下,長距離攻擊順着鉤梯和雲梯往上爬的敵軍士兵的,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用來推鉤梯,就是比較費勁,要四五個人同時操作才行。

當然,這些都是現有條件下,沒辦法之下的辦法.如果有猛火油,那就根本不需要準備這些守城器械,直接油一澆,點把火,齊活了。

這時候張溪就特別後悔,當初從新野來江夏赴任的時候,怎麼就沒帶點豆油過來沒有猛火油,有豆油也好啊,起碼不用分兵派魏延出城據守了。

甚至如果可以,他還可以在甕城裡挖一條溝,一旦敵人攻破外城後就在溝裡倒油,混合硫磺乾草這些東西,多少能殺傷點敵人。

沒有油,只能想想別的辦法。

同爲液體的金汁,就被張溪給想起來了。

金汁這東西吧有點缺德。

這東西的瞬間殺傷力其實不大,倒下去頂多讓人燙傷,暫時的失去戰鬥力而已。

但它缺德的地方在於,這東西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要是遇到溫熱潮溼的環境,還有可能造成瘟疫。

這年月細菌感染已經是不治之症了,這要是再造成瘟疫流行嗯,還好現在是初春,應該不至於造成瘟疫吧.

不管怎麼樣,作爲備用手段,張溪還是準備了一些的。

花了一天的時間,做了一些準備工作後,張溪就命令士兵全體戒嚴,等候江東的敵人來進攻。

而江東的軍隊呢,現在確實在上岸紮寨。

江夏水軍拆掉水寨的殘骸飄到下游,很容易就被江東軍隊發現了,而周瑜稍微判斷了一下,覺得這是江夏水軍連夜撤退的徵兆。

因此,一早周瑜就派出了偵查船隻,前去打探江夏水軍動靜。

結果周瑜得到的回報是——江夏水軍確實撤了,但他們沉船截江,堵住了長江前進的道路。

當時把周瑜給氣的這一手實在是太狠,也太噁心人了。

居然沉船截江伱家船多也不是這麼糟蹋的吧?!

爲此,周瑜親自率領水軍上前,查看截江的地方,還命令了淩統率領水軍去探路,看看能不能找到沒完全堵死,可以供大軍通過的水道。

結果淩統在擱淺了三艘戰船後,跟周瑜回報.堵的太死了,漁船也許能過,但以戰船的吃水深度,壓根過不去。

當下周瑜無奈,只能琢磨其他辦法。

周瑜的腦子可不是白長的,他看看堵死的水道,再看看岸邊的鄂城,稍微琢磨了一下就明白過來了。

這是鄂城守將在逼自己放棄水路進軍,轉而陸上攻城。

一時間周瑜就被氣笑了。

這個鄂城守將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自己確實是以水軍指揮揚名江東,但不代表自己不會陸戰啊這是瞧不起誰呢?!

看來自己這些年一直呆在江東,卻被人小瞧了呢。

周瑜氣的,當下下令,全軍在長江南岸上岸,然後安營紮寨,準備攻城器械。

今天他周郎要讓江夏的蠢貨看看,自己的陸戰進攻能力。

當然,周瑜也不是氣到失智了。雖然也生氣,但周瑜並沒有喪失冷靜,更多的還是失望。

二月底的時候,孫權命令周瑜爲先鋒,帶領三萬江東水軍出發進攻江夏這本身就是冒着損失一年糧食收穫的代價,爭取攻佔江夏,開疆拓土的。

一開始還很順利,三月初周瑜就攻下了下雉和蘄春兩縣,有了攻擊江夏內部的跳板。

緊接着周瑜繼續沿着長江往江夏北部進發,來到了鄂縣。

周瑜的本意,是在鄂縣跟江夏水軍打一場決戰,如果能全殲江夏水軍,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是走走過場了。

就像陳就分析的那樣,沒有水軍保護的江夏諸縣,根本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但周瑜自己也沒想到,跟鄂縣水軍的交戰居然這麼麻煩。

十幾天的時間,周瑜從江東出發,已經佔據了江夏東部兩縣。

同樣是十幾天的時間,周瑜被堵在鄂縣城下,半步沒有前進。

當然,這年頭的戰爭,十幾天沒有進展屬於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候攻打一個地方,半年一年沒有進展都正常,周瑜也不會因爲這個着急。

但周瑜在前期進軍太順利了,這給了周瑜一個錯覺——如果能早點結束江夏攻略的話,江東軍回軍後,士卒百姓說不定還能來得及趕上春耕,補種上一季糧食.

但鄂縣守軍告訴他,這事兒應該是不可能了。

既然註定要損失一年糧食了,那麼周瑜也就放棄僥倖心理,讓士兵上岸紮營,同時建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

(本章完)

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864章 亂戰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26章 羞愧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1012章 誘敵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100章 撤軍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100章 撤軍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781章 右扶風第1005章 勸降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652章 雪橇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118章 苦肉計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589章 試探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458章 設伏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833章 誘餌第228章 戰與和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739章 私宴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43章 調整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686章 公平第256章 鍊鐵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204章 名分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24章 激將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88章 被圍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487章 佔便宜第71章 博弈第1120章 秦朗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99章 棄新野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1097章 壞消息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27章 論將第939章 相持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26章 找原因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01章 收降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214章 聖裁第9章 寇封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42章 編練鴛鴦陣
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864章 亂戰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26章 羞愧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1012章 誘敵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100章 撤軍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100章 撤軍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781章 右扶風第1005章 勸降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652章 雪橇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118章 苦肉計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589章 試探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458章 設伏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833章 誘餌第228章 戰與和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739章 私宴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43章 調整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686章 公平第256章 鍊鐵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204章 名分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24章 激將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88章 被圍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487章 佔便宜第71章 博弈第1120章 秦朗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99章 棄新野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1097章 壞消息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27章 論將第939章 相持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26章 找原因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01章 收降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214章 聖裁第9章 寇封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42章 編練鴛鴦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