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五丈原上

這次北伐,實在是太順利了,順利到張溪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回想一下張溪記憶中的歷史,諸葛丞相數次北伐,每次都是嘔心瀝血,苦逼的要命。

雖然也打的曹魏“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可除了第一次北伐出祁山道的時候打出“三郡震動”的效果外,其他幾次都是讓人堵在祁山諸道口不得寸進。

可現在,劉備率領的第二次北伐,面對五丈原這個倒黴地方,居然只花了十天的功夫就連克兩道防線,一舉屯兵在五丈原之上。

至於五丈原的第三道防線,東側曹軍防禦帶,那也不是打不下來,只是因爲戰略方案的原因,暫緩了進攻而已。

事實上,這多少是有些不合理的。

張溪陰差陽錯的抓到了五丈原守將薛則後,利用薛則詐開了五丈原高地大營的營寨大門,收降了營寨內大部分的曹軍後,佔領了五丈原高地。

這個時候的五丈原東側防線,其實也是沒有主將坐鎮的,張溪完全可以依法炮製,不管是詐開寨門還是勸降,都能順勢一舉收復整個五丈原的。

但張溪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戰略目的,是要吸引曹軍大量囤積到渭水前線的,因此在佔據五丈原之後,張溪並沒有領兵順勢進攻,同時還派出軍中聯絡信使,聯絡陳到和張飛,讓他們也暫緩進軍,先進駐五丈原高地大營,同時告知劉備,請劉備決斷。

這麼做,是爲了維護北伐戰略,爲魏延出陳倉道,偷襲眉縣做掩護.可在外人看來,張溪這就是在貽誤戰機。

雖然法正覺得自己是小毛病,不影響隨軍出征,但劉備不想讓法正冒這個險。

至於大魏天子派來的中軍援軍,曹真倒是沒有一點吝嗇,能派的已經都派出去了,剩下的,就是曹真爲了應對這次劉備北伐,留在手裡的預備隊了。

這纔剛剛開戰而已,天知道之後的局勢會發展成什麼樣。

而偏偏就在張溪爲此擔心的隔天,曹軍援軍前鋒就在文欽率領下,趕到了五丈原東側大營,重新組織起了防禦陣線。

比如散關,蕭關,眉縣,左馮翊,右扶風這些地方,都是需要常駐兵力的,而爲了應對褒斜道口的陳到軍,五丈原也要常年派駐至少一萬士卒守衛。

郭淮真的非常的生氣,在趕到五丈原之後,當即就想直接砍了薛則出氣。

沒人把諸葛亮當成是一個只會處理政務的內政型文官,至少在大漢內部,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謀略根本不比法正,龐統等人差。

這次劉備出征北伐,法正正好身體不適犯病。

這些年諸葛亮總是主管內政後勤工作,只是因爲劉備麾下精通這些事兒的人太少,而劉備又對諸葛亮異常信任,後勤內政,看守老家這麼重要的事兒,劉備只有交給諸葛亮來處理,才能徹底放心外出征戰。

其實郭淮也不是沒有預料過這種情況的發生,現在也不是沒有可能守住防線.只是這麼守下去,可能代價會很大。

結果這個薛則,半個月的功夫都沒到,直接就丟了兩道防線,把五丈原高地大營的地利優勢拱手相讓就給自己留下了最後的一道防線駐防。

進攻破敵是沒有指望了,但堅守不出,拖延時間,等敵軍糧儘自退的機會,還是有的。

其次,則是重新調整東側防禦營地的兵力部署,重點防禦五丈原東側山道,防止五丈原上的蜀軍士卒居高臨下的一股而下。

耽擱的一兩天還說得過去,可以歸結爲漢軍大勝後有些得意忘形但耽擱的時間太長,如此不合軍事常理的舉動,註定會引起別人的懷疑的。

因此,關中五萬大軍,這麼一分,剩下的就沒有多少了。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兒。

劉備剛出褒斜道口,要攻打五丈原,結果五丈原的守將薛則是個有勇無謀,更兼自私自利的傢伙,不僅白白浪費了郭淮精心設下的防線,本人還被張溪領兵擒獲。

郭淮打定了主意,只要等防線建立起來後,自己就屯兵堅守,當個縮頭烏龜.誰叫也別想讓我主動出戰。

但如果再跟上次那樣出現一個意外因素,曹真手裡要是沒點預備隊,怎麼來堵住漏洞啊。

尤其是郭淮,他可不是沒有腦子的統帥.張溪真擔心郭淮會看出什麼來。

劉備年紀大了,免不了的對生死這些事兒有些在意,再加上這些年法正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時不時的得一些風寒類的小病,爲了以防萬一,劉備強令法正留守漢中,協助劉巴處理漢中政務,統管後勤。

但人薛則已經投降蜀軍了,鬧得郭淮有氣也沒處撒去再加上毌丘儉從旁勸說了一陣,郭淮才勉強平復了心緒。

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兵力太少,需要佈防的地方又太多,防線縱深厚度不夠這要是被敵人以點破面的擊破一處,很有可能造成全軍崩潰的結果。

三天後,郭淮終於也領着大軍趕到了五丈原。

首先是領兵在大道兩側安營紮寨,沿路佈防,阻擋劉備大軍從五丈原下的大道進軍。

真沒多少人了,也就是兩萬人的預備隊而已,如果郭淮再向長安要援兵的話,曹真手裡的預備隊只會越來越少的。

真的有種老天爺在幫忙,把作戰過程中所有可能讓人識破戰略的漏洞都給堵上了。

真的,要是現在薛則站在郭淮面前的話,郭淮真的能一刀把他直接砍了!!!

劉備現在依然還是駐紮在褒斜道口不遠處,距離五丈原還有點距離,又有吳懿,黃權,陳式,鄧芝等人護衛,也有龐統在身側隨時提供建議,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險。

在郭淮看來,只要不是腦殘,靠着這三道防線,哪怕劉備引十萬大軍來攻,阻擋一個月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等做完這些佈防安排後,郭淮立刻發現,自己的佈防有不小的問題。

可郭淮現在也沒有辦法,他帶來的兵力就這麼多,再回頭去找曹真要援兵,郭淮也知道不現實。

但不管怎麼樣,郭淮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對五丈原的防線進行了調整。

而當張溪擔心,長期不進攻東側營區會讓郭淮起疑的時候,文欽率領的援軍又剛巧在隔一天的時候抵達了五丈原,而郭淮的主力大軍,距離五丈原也只有三天的路程。

去特麼的河東薛氏,傳承數百年的世家大族,就教出了這麼一個坑人的玩意兒出來?!!

郭淮本身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對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多少有點照顧的心思,而且這年頭寒門出人才的概率太低,往往世家大族纔是真正出人才的地方。

看到目前的局勢,郭淮的眉頭就沒有鬆過。

關中原本有五萬多守軍,但這些守軍都必須分散守衛關中各地。

諸葛亮是不太能理解張溪的內心戲,他只是奉了陛下詔命,來到五丈原協助張飛等人蔘贊軍機的。

作爲關中地區鎮守的高級武將,郭淮其實對曹真手裡還有多少機動兵力是很清楚的。

而諸葛亮,這次就跟隨在劉備身邊參贊軍機。

因此,郭淮纔會在自己回長安的時候,把五丈原的防務工作交給薛則.結果這貨就給自己打成這樣?!

三道防線啊!

郭淮臨走前,可是在五丈原立下了足足三道防線啊,而且還是高低錯落配置的。

畢竟對面的蜀賊兵力也不多,就算招降納叛了,也不過是五萬餘人,自己帶來的援軍加上五丈原原本的留守殘軍,也有四萬人左右。

這讓張溪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如果自己真的能在五丈原擋住劉備的大軍,而散關那邊的孫禮也能擋住隴山道出來的蜀軍,那麼曹真手裡有沒有預備隊都沒關係,畢竟長安是安全的。

雖然張溪也很奇怪,這個時候明明應該是在鄴城呆着的文欽爲什麼會出現在關中前線,而且還有資格領兵作戰但起碼來說,張溪有了就地休整,暫時不進攻曹魏東側防線的理由。

而於此同時,五丈原高地上,張溪正帶着諸葛亮巡視諸營,同時內心感慨萬千。

因此,劉備就讓諸葛亮領馮習,張南,高翔等人趕赴五丈原前線,來幫着張飛等人出謀劃策,參贊軍機。

雖然防線比較薄弱,缺乏縱深,但郭淮覺得,也不是沒有守住的希望。

可這次,諸葛亮既然跟龐統一起出徵,隨軍參贊軍機了,那作爲謀士該做的事兒,諸葛亮也得承擔起來。

是的,現在局勢已經這樣了,再生氣也改變不了,只能想辦法重新組織防禦陣線,阻擋劉備大軍突破五丈原。

這就是爲什麼張溪感慨,這次北伐出兵後,所有的事情都順利的讓人無法置信的原因。

五丈原這個地方,對諸葛亮來說,有着大概只有張溪才能理解的特殊含義.嗯,至少這個時空,諸葛亮還生龍活虎着呢。

哪怕是曹真親自守衛的長安,也不過只有不到一萬人的士卒守備而已。

因此,郭淮一面給曹真寫信,說明如今五丈原情況,另一面,也做好暫時堅守一陣子五丈原的準備。

畢竟在劉備看來,他算是在後方,諸葛亮和龐統都留在自己身邊也是浪費,倒不如把諸葛亮派去前線,那邊纔是不容有失的地方。

因此,諸葛亮來到了五丈原高地大營,先是代表劉備巡視軍營,犒軍慰問,提振軍心。

做完這些事情後,諸葛亮又提議前往五丈原高地處,窺視曹軍營寨。

打仗嘛,必須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588章 山路第587章 處罰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43章 輸了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894章 撤離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579章 調整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39章 訪友第27章 論將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626章 敗退第257章 成本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83章 議策第264章 再見面第583章 搶時間第812章 擊潰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645章 議事(二)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368章 分兵第1001章 亂局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1228章 練兵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025章 變數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078章 交易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242章 楊儀第257章 成本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871章 滲透戰第1207章 退路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782章 敗退第697章 私宴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938章 求戰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204章 名分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37章 中箭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97章 壞消息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422章 大雪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01章 勸降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254章 冠禮第1116章 伏擊
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588章 山路第587章 處罰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43章 輸了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894章 撤離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579章 調整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39章 訪友第27章 論將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626章 敗退第257章 成本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83章 議策第264章 再見面第583章 搶時間第812章 擊潰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645章 議事(二)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368章 分兵第1001章 亂局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1228章 練兵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025章 變數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078章 交易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242章 楊儀第257章 成本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871章 滲透戰第1207章 退路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782章 敗退第697章 私宴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938章 求戰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204章 名分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37章 中箭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97章 壞消息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422章 大雪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01章 勸降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254章 冠禮第1116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