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追擊

曹休快速進兵,只花了兩天的時間,就進駐了當塗縣,接應了周魴。

而在進入當塗縣的當天,城外負責反攻的東吳軍就暫停了攻城,暫時後退了十里,擺出就地防守的態勢。

曹休進入當塗縣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對東吳軍發動反擊,而是在周魴的陪同下,巡視了當塗縣的城防,瞭解這幾天當塗防守戰的具體情況。

周魴自然是一陣訴苦,表達了自己爲了投靠大魏付出的代價,同時雖然沒有明說,但對於曹休一路不緊不慢的行軍,從而造成的守城損失,周魴多少有些不滿。

但曹休很滿意。

說實話,到現在這個時刻爲止,曹休纔算是真正相信了周魴。

之前曹休不相信周魴,是覺得周魴的投奔有些太過於突然,實在拿捏不準周魴到底是假降還是真降,一路行軍緩慢,也有這方面的顧慮。

但現在,曹休的這個顧慮終於是打消了。

就在曹休慢悠悠的往當塗縣前進的過程中,周魴打了五天的當塗防守戰,而付出的代價,是有近兩千人的傷亡,當塗縣城牆也多處受損。

從現場留下的戰鬥痕跡來判斷,雙方的爭奪非常的激烈,而從周魴和城外東吳軍的損失來看,雙方也是實打實的在拼命。

假投降,可沒有必要做到這個份上。

在巡視完當塗縣城防後,曹休終於是放下了心裡一直以來對周魴的懷疑,對周魴一陣安慰之後,立刻開始封官許諾,表示會上奏天子,表奏周魴爲左將軍,並請天子爲周魴封侯。

而這個時候,周魴在高興之餘,主動向曹休提出,後撤回汝南的建議。

理由很簡單,他周魴已經投靠大魏成功了,這種時候,不應該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去後方享受榮華富貴麼?!

周魴的這個提議,讓曹休內心一陣鄙夷,但卻不能漏出來.也是,這貨要不是爲了尋求榮華富貴,又何必投降大魏呢。

可現在,曹休還不想退兵,自然也就沒有理由讓周魴一個人後撤。

曹休再三勸慰了周魴,並且非常大度的讓周魴繼續駐守當塗,而曹休自己,則開始琢磨,該怎麼對付正面的東吳軍。

而這時候,周魴又及時的送上了情報:反攻當塗縣的東吳軍大概有一萬人,經過五天的激戰,如今大概還剩下七千人左右。

而領軍的將領,是全琮。

全琮啊.曹休倒是聽說過這個人,也算有點名聲,但更重要的是,全琮的妻子,好像是孫權的長女。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哈。

孫權的長女孫魯班,歷史上是先嫁給周瑜之子周循,周循早卒後,再嫁給全琮的.但在這個時空,周瑜可沒死呢,孫權即使出於制衡的考慮,都不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周瑜的長子。

周瑜可是軍方巨頭,如果他的兒子娶了自家長女,跟皇室有了關係.孫權活着的時候還不要緊,可要是將來孫登繼位後,周氏對大吳皇權來說,可就是個大麻煩了。

孫權可不知道自己能活的那麼長壽,而且這時候的孫權,對太子孫登也沒什麼不滿的他不會給太子留下不可控制的隱患的。

所以,孫魯班是孫權出於拉攏江東武勳貴族的需要,直接嫁給全琮的。

但不管怎麼說吧,在曹休看來,全琮這個人,雖然有些名聲和能力,但能上位,大概率還是以東吳外戚的身份。

既然如此的話,曹休也就不客氣了。

隔天,曹休就出兵,正式在野戰中,跟全琮掰了一下手腕。

然後吧,全琮就領着五千餘殘軍後撤,打算撤回壽春去。

還真的不是全琮放水了,是真的幹不過。

雖然說,全琮是出於政治需要,迎娶了孫權的長女孫魯班,但全琮本身,可不是靠着外戚身份佔據高位的將軍。

全琮從赤壁之戰後就出仕東吳,後來平定山越,跟隨呂蒙偷襲江陵,都有他的份,能力在新生代的東吳將領中屬於上游水平,不然也不會被孫權看中,嫁女兒拉攏。

雖然根據陸遜的計劃,全琮在當塗縣外肯定是要敗退的,但全琮可不想敗的太窩囊了。

因此,全琮是真的全力以赴的,跟曹休打了一場野戰。

但.全琮真的想罵娘啊!!!

曹休的指揮作戰水平,真不見的比全琮高多少,而全琮的應對,也並沒有任何失誤的地方,可還是敗了,敗的讓全琮差點跳腳。

再好的應對,真正去執行的人還是士卒,可東吳士卒的野戰能力真的,全琮決定,這次回去後,一定要支持上將軍的操練計劃,哪怕其他人反對,他也要花大代價,把他自己的世兵給操練起來。

輸的太特麼丟人了,要不是全琮見機的快,根本不可能有五千多人能撤出來。

全琮這邊覺得丟人,可曹休這邊,已經很意外了.怎麼感覺如今的東吳軍卒,比起以前來說,要經打的多了?!

記得當初赤壁一戰時,當時還是江東軍的東吳軍,攜大勝之勢,在追擊太祖武皇帝的過程中,居然數次被剛剛經歷慘敗的魏軍擊退,這纔有了太祖武皇帝安全返回江陵的可能。

前幾年,青徐大戰之時,東吳軍沒有了偷襲的優勢後,也是越打越吃力,最後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一羣從青徐敗退的魏軍殘兵給擋在了彭城國之外。

可如今,東吳軍雖然一戰付出了將近兩千人傷亡的代價,但也造成了魏軍一千餘人的傷亡這個戰鬥力提升的速度,已經是很快了。

由此,曹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繼續讓東吳這麼偷偷發育下去,將來大魏的東境,必然會陷入連綿不斷的戰火。

這次出兵進攻壽春,果然是正確的。

故此,曹休在看到全琮敗退後,立刻下令,全軍追擊。

必須要把這支東吳軍給打殘,驅散掉,不能讓他們回到壽春去,加強壽春的防禦力量。

同時,曹休也不希望看到這支東吳軍敗退回去後,作爲種子,訓練出更多差不多戰力的軍隊出來。

這樣戰力的東吳軍,能消滅多少就消滅多少。

曹休爲此,不惜親自領軍,對全琮的敗軍展開追擊,至於當塗縣,曹休還是交給了周魴來駐守。

一方面,人家周魴是主動投靠的,曹休至少要表現出一點對周魴的信任和優待,如果直接卸了周魴的兵權,把他圈禁起來.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以後誰還會願意帶兵投奔大魏?!

亂世裡嘛,大家追求榮華富貴,但也不希望是以失去自己的權利爲代價的。

另一方面,經過了跟全琮的直接交手後,曹休也認可了這支東吳軍的戰力,對於在這樣的東吳軍進攻下,依然死守當塗的周魴,曹休已經沒有最後的一絲懷疑。

雙方都打成這個樣子了,周魴已經徹底斷絕了迴歸東吳的可能性,還不如順水推舟的,交給周魴重任,以示重用。

當然,曹休也沒有傻的真的把所有的後路都交給周魴一個人。

曹休收編了周魴的本部兵馬,帶着這些東吳降卒一起去追擊全琮,給周魴留下了三千魏軍,駐守當塗縣。

名義上,周魴是有權利指揮這些魏兵的,但如果周魴真要搞什麼花樣,那這些魏兵到底會執行到什麼程度,可就不好說了。

這是曹休給自己留下的最後一道保險,在做完這些事情後,曹休親自領兵,一路追擊全琮,順便向壽春進發。

而全琮.全琮是真的,倒了黴了。

因爲全琮是真的沒想到,曹休居然這麼小心眼,帶着兩萬多大軍,追着自己這五千敗兵沒完沒了。

本來全琮還想着帶兵撤回壽春去,但曹休就這麼緊緊的跟在後面,全琮稍微有所停歇魏軍就追了上來,鬧得全琮一路上提心吊膽的,別說停兵休整了,他連壽春城的方向都不敢去。

就這麼帶着魏軍一路跑回壽春城,以壽春城內現在的守軍人數,那不是回援,那是帶着魏軍一起去衝擊壽春城的城門呢。

因此,全琮不得不中途改道,往陰陵的方向撤退。

而全琮中途這麼一改道,反倒是讓曹休大喜.東吳將領中途改道,不去壽春,反而能證明,如今的壽春防守兵力不足,已經沒有出兵接應這些潰兵的能力了。

故此,曹休一路繼續追擊全琮,一直到距離壽春不足二十里了,才選擇放過全琮一馬,重新整軍,調整進攻方向,開始向壽春進發。

同時,曹休也沒有忘記往身後傳達軍令,讓張特,張普,薛喬三人領兵前來跟自己匯合。

至於全琮一路追擊下來,就只剩下三千餘士卒還跟在自己身邊,而這三千餘士卒裡,直屬於自己的世兵,只剩下一千三百餘人。

損失了將近六成的世兵這些世兵,可都是要自己招募,自己訓練,自己掏錢養着的。

全琮那個欲哭無淚啊.在合肥城下經歷了這麼一回,江陵城下又經歷了那麼一回,如今又來?!

怎麼倒黴的,永遠都是自己啊?!!

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638章 身後事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914章 壓力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391章 調人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806章 八陣圖第1100章 撤軍第507章 開戰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462章 突破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130章 變策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274章 王基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93章 投石機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651章 退兵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407章 詐第274章 王基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1025章 變數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012章 誘敵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391章 調人第604章 收尾第925章 誤會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864章 亂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884章 戰後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571章 失守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911章 過江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1073章 流民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166章 暴露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581章 切入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486章 衆議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78章 開始練兵第696章 合議第609章 到來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
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638章 身後事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914章 壓力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391章 調人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806章 八陣圖第1100章 撤軍第507章 開戰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462章 突破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130章 變策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274章 王基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93章 投石機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651章 退兵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407章 詐第274章 王基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1025章 變數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012章 誘敵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391章 調人第604章 收尾第925章 誤會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864章 亂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884章 戰後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571章 失守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911章 過江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1073章 流民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166章 暴露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581章 切入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486章 衆議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78章 開始練兵第696章 合議第609章 到來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