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

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

七月底,張溪正在忙着指揮一千五百人圍湖造田的時候,長沙郡發生了人事變動。

廖立調任左將軍府從事中郎,而潘濬,成爲了新任長沙太守。

這個人事變動,廖立還挺開心的,覺得這是自己邁進劉備決策層的重要一步。

倒是張溪挺意外。

本來張溪的想法,就是劉備寫信批評一下廖立,讓他配合自己的工作.這就直接換了?!

而潘濬.他不應該是要當荊州治中從事的麼?!

由於《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很多人都認爲潘濬也是害死關羽的兇手之一但實話實說,潘濬真的挺冤的。

潘濬確實跟關羽不合,也確實後來投降了東吳,但在關羽這個事情上,潘濬的責任真不大。

襄樊之戰,因爲潘濬跟關羽不合,所以關羽沒有帶上潘濬,而是讓他留守江陵。

可誰能知道士仁和糜芳這倆投降的那麼快,潘濬只是一介文官,而且江陵的兵權也是在糜芳手裡,他又沒有兵權,想抵抗也抵抗不了啊。

當然,潘濬也有不太好的地方,那就是掙扎了一下,最後還是投降了江東,比不得廖化詐死都要回歸劉備可這年頭,殉節的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良禽擇木而棲”的。

起碼人家潘濬在江陵城破後也是拒不出仕,是孫權親自去請了,這才答應歸順江東的。

人品,節操都算不上什麼大錯,所以張溪對潘濬的態度,倒也比較平和。

至於能力拜託,能讓諸葛亮和劉備都放心,讓他擔任荊州二把手的人,能力能差?!

潘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湘江西岸,巡視新開拓的營地。

一方面,潘濬對張溪改沼澤爲良田的辦法很感興趣,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跟張溪改善關係的手段。

別人不知道廖立是怎麼被撤的,他潘濬作爲荊州派的核心人物,還能不知道?!

固然廖立是情商太低,咎由自取,但潘濬也知道了,在劉備集團,擠壓類似劉琰這樣的人問題不大,但千萬別惹到那些掌握實權的元從派,否則劉備肯定不會偏向荊州派的。

所以嘛,潘濬比廖立可聰明的多,一上任就來跟張溪套關係了。

然後吧.潘濬覺得廖立撤的不冤。

這麼大一片沼澤變成了田地,有着明確的事實擺在眼前,廖立居然連看都不來看一眼,還一個勁的認爲這麼做有違天時真的很懷疑廖立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特麼這都是田地啊,能種糧食的那種田地啊.這年月誰會嫌棄家裡地太多的?!

潘濬一看到張溪開拓出來的這片營地,營地外的十幾頃稻田,以及還在清理,馬上就能清理好的又二十幾頃土地.第一反應就是他潘家能不能從中插一手。

劉備集團沒錢,但這年頭,世家有錢啊。

只要劉備同意,那麼荊州潘家一定第一個帶頭來開發長沙西南.只要把開發出來的土地分一部分給他們就可以了。

潘濬當下試探性的詢問了一下張溪,張溪倒也沒有想到太多,只是說自己也不確定,得等諸葛亮和主公的決斷。

然後潘濬就開始琢磨着,是不是聯合幾家荊州世家,到劉備那邊遊說一下。

當然,潘濬是知道劉備的,這個主公不好糊弄,不可能把開墾出來的土地都給世家。

但是,我們世家出錢,幫你開墾田地,然後你給我們一點田地作爲報酬,這個不過分吧?!

雲夢澤大了去了,這要是都弄出來,哪怕只能分得十之一二,對世家來說,那也是百年立家之本吶。

現在潘濬都有點後悔了,你說巴丘湖這麼大的地方,怎麼就換給江東了呢.這主公,也太敗家了。

至於廖立廖立是誰?!

一介無膽短視之輩爾,何足惜哉。

當下潘濬對張溪是更加的熱情了,張溪這個營地,那是要人給人,要撥錢糧就撥錢糧,壓根沒有任何二話。

而且潘濬本人也在營地裡住了一個多月,一方面是要求翻閱張溪留下來的那些屯墾資料,另一方面則是認真觀察張溪的營寨設立,以及日常管理辦法。

甚至潘濬還好心的表示,可以幫張溪精簡一些資料的文字,以及把張溪的營地管理規範化,文字化,方便後續屯墾的有效進行。

張溪頓時對潘濬的好感度大幅度上升這是一個好人吶!

潘濬當然不是什麼好人,他現在的想法就很不簡單。

一方面,他是長沙太守,這些屯墾都是在長沙境內進行的,作爲本職工作,潘濬有義務儘早熟悉。

另一方面,如果劉備真的同意世家插手改造田的事兒,那麼他潘濬第一時間接觸到了這些資料,就能讓潘家比其他世家更好更快的開發出更多的土地出來。

說不得將來某天,他們潘家就能成爲荊南第一世家,跟襄陽龐氏相提並論。

當然,世家子弟嘛,總不能開口閉口的就“言利”,所以潘睿就是好心,幫張溪一點“小忙”而已。

就這樣,在潘濬的全力支持下,張溪的屯墾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而在江陵城,才搬來江陵沒多久的劉備,現在已經快被荊州世家們給煩死了。

荊州世家願意出仕幫助自己治理,劉備是很歡迎的。

但這幫人,有事兒沒事兒提荊南的沼澤改造幹什麼?!

劉備當然知道這事兒傳承百年甚至千年的大事兒,但他現在沒錢,真沒辦法去大力改造那些沼澤。

至於荊州世家話裡話外的那些言辭,什麼可以幫忙出錢什麼的開玩笑了,伱們這些世家出錢,那這些改造出來的土地,還能是我劉備的麼?!

世傢什麼做派,劉備太清楚了,如果不是這年頭幹什麼事兒都離不開世家,劉備纔不想跟這些世家打交道呢。

所以呢,劉備現在很煩,真的很煩。

一方面,確實想借助世家的力量開發荊南,但另一方面,劉備又擔心荊南被世家侵佔,自己最後落個爲他人做嫁衣。

這個事兒,諸葛亮都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案,畢竟這年頭的世家,兼併土地是不會管你合法不合法的。

而且這個事兒也不能無限制的拖下去,因爲世家都不是傻子。

漢末戰亂,人口銳減,土地空置,所以上到中央朝廷,下到地方諸侯,都是鼓勵民間主動開墾荒地種糧食的,在法律上講,世家其實不需要通過劉備的同意,自己就可以派人去荊南開發沼澤。

那些沼澤,是無主到不能再無主的荒地了。

只不過因爲開墾成本太高,人力資源不足,世家這纔跟劉備商量,他們出錢,讓劉備發動徭役出人,一起合作開發。

真要是劉備咬死了不鬆口,那麼世家之間聯合起來,大不了放出一些隱匿的丁口,組建一個聯合開發隊,一點一點的在荊南蠶食,也不是不可能開發。

畢竟,世家都是以百年爲單位生存的,而劉備.天知道百年後這個荊州還是不是劉備的地盤。

世家有時間耗,但劉備肯定是耗不過這些人的。

所以嘛,站在這個角度上想,諸葛亮還是勸劉備,實在不行的話,咱要不就先劃一塊地方出來,打個樣子用張溪的話說,就是搞個“示範區”。

一來,看看實際效果怎麼樣,這些世家到底能不能合作。

二來,也可以讓這些世家看到一點希望,讓他們不至於因爲這點事兒跟劉備起了齷齪。

劉備思來想去,還是沒有能快速的決定下來。

事關田地,人口,糧食,稅收,不是那麼容易就一拍腦袋決定的。

本來劉備的想法是,讓諸葛亮先試着規劃一下,然後再召集手下的文臣們商量一下,制定一個能符合大家利益的方案出來。

但很快的,劉備就沒有這個心思了。

不僅劉備沒有這個心思,連諸葛亮,龐統都沒有這個心思了。

宜都郡太守張飛派人送信來,說是年初離開荊州的法正,再一次從益州來到了荊州。

而這次,據說是因爲年初曹操關中大戰獲勝,有進取漢中之意,劉璋生怕曹操西進益州自己抵擋不住,特意來請劉備領兵入巴蜀,幫助同宗劉璋往北進取漢中,抵抗曹操和張魯的威脅。

這年頭還真的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

(本章完)

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165章 朋友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297章 不合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63章 突圍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324章 激將第386章 水泥第31章 商討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621章 跑了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902章 折中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71章 聯姻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806章 八陣圖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383章 分配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996章 試探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225章 處置第123章 聯軍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1013章 交鋒第867章 定性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784章 調整第458章 設伏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692章 爭論第931章 勸說第1212章 考試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76章 鄧艾去留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457章 換將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54章 劉備歸來第256章 鍊鐵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556章 諸葛誕
第94章 援兵到來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165章 朋友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297章 不合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63章 突圍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324章 激將第386章 水泥第31章 商討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621章 跑了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902章 折中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71章 聯姻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806章 八陣圖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383章 分配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996章 試探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225章 處置第123章 聯軍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1013章 交鋒第867章 定性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784章 調整第458章 設伏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692章 爭論第931章 勸說第1212章 考試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76章 鄧艾去留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457章 換將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54章 劉備歸來第256章 鍊鐵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556章 諸葛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