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介夫等人之所以能說動太后,是因爲他們隔絕了內外,將傳入宮中的消息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后只能通過他們口中獲取外界的消息;如果他們欺騙太后陛下已經被唐括部所殺或者擄走,那麼太后爲了大魏的將來,就只能將皇位傳給郕王,幫助郕王身登大寶繼續帶領大魏和唐括部作戰。”許光照着姚廣孝的分析給太平郡主解讀着如今的局勢,“如今楊介夫等人在京中散播陛下龍馭賓天的謠言正是爲這一天做準備。”
“所以太后纔會將郕王接到宮中?”太平郡主天生聰穎,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問題,“但到了今天還沒有傳出消息就說明楊介夫他們還沒有做好扶立郕王的準備?或者是太后依舊對陛下生還抱有希望?”
“或許如此,雖然因爲趙王的事情太后和陛下產生了一些隔閡,但另換新君是何等大事,太后遲遲下不了決定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唐括部的兵馬真的到了京城之外,恐怕太后也顧不得多想,就必須讓郕王繼位了。”許光面帶憂色,外有強敵,內有奸賊,小爵爺真的能趕在唐括部之前將陛下順利帶回京城麼?
“這麼說我們現在還有時間?”李令月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暫時恢復了鎮定,“如今最要緊的一是要先穩住太后,不讓太后過早冊立郕王;其二要儘快派出人手瞭解陛下的消息,好壓住京中的流言。”
“其三爲了避免楊介夫狗急跳牆,我們還得在京中早做準備。”許光補充道,“許某回來的路上,多次遇見楊介夫派出封鎖消息的人馬,若不是許某武藝尚且過得去,恐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郡主若是要派出使者,還需精挑細選一番。”
“薛紹,這件事你挑人去辦。”太平郡主這幾年門下不只是收有王摩詰這樣的文人雅客,同樣也有武藝不俗的江湖客,這些人都由薛紹管理。
“屬下領命。”薛紹已經開始盤算該挑選哪些人手去辦這件事了。
“吾等不能這麼任由楊介夫肆無忌憚的準備,須得幫他添點麻煩才行。”太平郡主開始盤算着京中的勢力對比,“楊介夫此舉針對的並非是陛下一人,還有執掌大魏兩百餘年軍權的勳貴一系,他們是想借着唐括部的手殺死陛下,同時消耗勳貴武將的勢力,將兵權從他們手上奪回來,雖然大魏七成以上的勳貴都跟着陛下親征去了,但京中仍然還留有一些實力不俗的勳貴,比如說剛剛進京的昌華伯錢颯.比如說執掌京中城防的魏國公......”
“魏國公權力甚重,他手中的五城兵馬司執掌京城九門,和執掌騰驤四衛的御馬監、掌管京中治安事務的承天府相互監督;他們若想掌握京城,不從魏國公手中接過兵權是不行的,因此眼下保住魏國公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若魏國公安然無恙,那楊介夫等人就不敢貿然行動,若魏國公出現意外,那麼距離郕王登基的日子就不遠了。”薛紹分析道。
“如今的承天府尹是楊介夫的人,加上拱衛皇宮、查訪密事的皇城司,京中已經被楊介夫掌握;而擁立乃是莫大的功勞,難保御馬監的人也被他說服;若是魏國公有個萬一,陛下若是回來,恐怕連京城都不好進。”只要兵馬在手,到時候楊介夫大可以說那是賊人假扮陛下或者陛下正被賊人要挾,妄圖騙開城門,反正指鹿爲馬是這些人的拿手好戲。
“可因爲魏國公執掌京中防務,權力過大,他爲了避免誤會,一向少和晉中其他官員來往,我等即使想求見恐怕也不易。”這一點許光也想過了,可是魏國公在勳貴中地位特殊,他之前也沒有和魏國公打過交道。
“而且五城兵馬司並非魏國公一言而決,他麾下既有跟隨他多年的親信,也有寒門、世家出身的武將,平日無事尚能維持表面上的樣子,真要是有事,猝不及防之下魏國公很有可能被他們拿下。”若守衛京城的兵力全聽魏國公的,那誰也不會放心,所以在五城兵馬司實行了大小相制的策略,各方勢力混雜,很是微妙。
“如今只能想想看誰能在魏國公面前說上話了。”三人齊齊陷入苦思之中,一個個名字唄提起又一個個被否決,最後只能將此事暫且放到一邊,商量起其他事情來。
太平郡主利用自己的身份想辦法進宮查看宮中的局勢變化,試探太后和其他皇室成員的態度,同時接着舉辦集會交換消息。
而薛紹則負責梳理太平郡主手上的力量,暗地裡悄悄擴充實力,防備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大事,同時派出人手在京中散播與楊介夫相反的謠言,將水攪渾。
許光依舊潛伏在暗處,聯絡京中的勳貴,向姚廣孝通報最新消息,聽從他的分派進行各種必要的工作。
於是一股暗流在幾乎已經被楊介夫等人掌握的京城中慢慢散播開來,一會是京中有奸臣裡通外國企圖將大魏賣給唐括部,一會又是陛下已經大敗唐括部正要凱旋返京,一會兒又是陛下雖然敗了但實力尚存,正在和唐括部對峙;消息一日三變,弄得京中之人爭執不休,反倒是陛下已經死了的消息沒什麼人信了。
皇城司和承天府緊急出動抓捕了不少四處說閒話的,但拷問一番之後才弄清楚,這些人都是些聽了點流言蜚語就來顯擺自己消息靈通的,並沒有抓到有價值的人物。
不久之後,薛紹派出的信使歷經艱辛帶回了最新的消息,陛下被唐括部的大軍圍在尉州城中,唐括部苦戰多日仍然沒有能將尉州拿下。
他們還來不及鬆一口氣,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忽然傳來,執掌五城兵馬司的魏國公曹雨田昨夜突發暴病身亡,因陛下未歸無法決斷,因此五城兵馬司暫且由兵部尚書袁汝夔掌管。
這是馬上就要有大變麼?許光等人同時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