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

張居正坐在閣房裡忙碌着,隨從在門口稟告道:“老爺,禮部潘老爺和都察院曾老爺來訪。”

“思明和三省來了,快請進來。”

不一會,禮部左侍郎潘晟和右僉都御史曾省吾聯袂走進閣房裡。

“叔大兄,我倆沒有打擾吧。”

張居正起身相迎,“沒有打擾,我也只是在處理些瑣事。兩位請坐,上茶!”

三人主客坐好後,潘晟直接問道。

“禮部那邊接到皇上詔書了,叔大可知?”

“張某也收到了抄件。陽武侯之女薛氏賜紅玉如意,東南巨賈之女宋氏賜綠玉如意。”

“如此一來,太子妃名分已定。禮部現在正在以此籌備明年的太子殿下大婚。”

曾省吾插了一句:“太嶽先生,水濂公,你們說這份詔書是皇上的意思,還是太子的意思?”

張居正和潘晟轉頭看向他。

“好吧,我知道,肯定是太子殿下自己的意思。”曾省吾擺了擺手,“既然是殿下的意思,那就意味着今後方略大計不會改變。”

潘晟捋着鬍鬚說道:“三省說得沒錯。薛氏在兵權,宋氏在財源。殿下還是要緊抓這兩點,繼續推行新政。”

曾省吾看着張居正,忿然不平說道:“可恨新政操持之權,被高新鄭搶了去。可他卻是身在其位不盡其職。

山東清丈田地,戶部工作組被地方地痞潑皮毆打,甚至鬧出人命。身爲戶部尚書的高新鄭不聞不問,最後還是我們都察院剛峰公,巡察到了兗州,抓到了孔府的把柄,殿下命王子薦兼撫山東,纔算是正式清查此事。

要不然,山東清丈田地一事,寸步難行。

山東看孔府,中原看山東,天下看中原。高新鄭名爲操領新政,卻無太多擔當啊。”

潘晟看了他一眼,有些迴護高拱的意思,“三省此言有些苛刻了。

事案涉及衍聖公府,誰心裡不好生斟酌一番?高新鄭雖然脾性火爆,可真不是莽撞之人。他當然知道山東看孔府,但他也知道,西苑不出面,他奈何不了衍聖公府。”

曾省吾有些急了。

你個潘夫子,怎麼還替高大鬍子說起話來,你到底是哪頭的?

“高新鄭奈何不了衍聖公府,大家都知道。可你身爲閣老兼戶部尚書,財稅新政的主官,遇到大事卻一聲不吭,像話嗎?

至少要爲下面拼死拼活的工作組小官微吏們說句話。他們奉你高大鬍子之命下去,慘遭不測,你卻一言不發,這算什麼?

有擔當嗎?

高大鬍子的肩膀這麼軟啊!既然這麼軟,擔不起事,還不如把新政大事讓給太嶽先生。”

潘晟瞪了曾省吾一眼,“三省,你少在這裡煽風點火。現在朝局十分微妙。譚子理已經回京,接任兵部尚書。

胡汝貞也在北上回京的路上,他的功勳,東南剿倭,山西宣大,還有經略南海兩廣,滅國莫氏,一個兵部尚書可安置不下來。

入閣?

這兩位是不是都要入閣?

這兩位一旦入閣,內閣有七位閣老,勢必要退出一到兩位來,退誰?”

曾省吾不在意地說道:“太嶽先生是太子殿下的老師,退誰也不能退他啊!”

潘晟搖了搖頭,滿臉憂患,“此事說不準啊。殿下行事,難以捉摸。這次定太子妃,王氏之女是張叔大推薦的,連柄綠玉如意都沒有賜下。

張叔大是太子殿下老師,那殿下對叔大說,先生既然是東宮師傅,爲何不高風亮節,以爲楷模,主動讓賢呢?”

曾省吾傻眼了。

這極有可能發生啊!

“太嶽先生,你應該多去西苑,鞏固與殿下的師生之情啊。”

張居正一直在默默地聽潘晟和曾省吾交談,現在聽到點到他名字了,開口道。

“戶部清丈田地山東工作組,遭受地方欺凌,慘遭毒手,戶部不聞不問,都察院難道也不聞不問嗎?”

曾省吾猛地愣住了,一時沒聽明白張居正話裡的意思。

潘晟聽出話裡意思,捋着鬍鬚,看着張居正,眼睛裡透着欣慰。

叔大這些年蟄伏,但心裡的高遠志向沒有消磨,現在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來了。

看着沉靜如水的張居正,目光奕奕的潘晟,曾省吾若有所思。

“太嶽先生,你是叫學生彈劾高閣部?”

“殿下一再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公理大義,不講私情,不講面子,勇於對同僚展開批評,指正錯誤;勇於展開自我批評,改正錯誤。

要敢於直言,從諫如流,進而達到救病治人,懲前毖後的作用。

現在戶部和高閣部對自我問題認識不夠,都察院身負監察職權,難道不該勇於指正,進行批評嗎?”

曾省吾聽得連連點頭:“太嶽先生不愧是殿下老師,對殿下令旨和講話理解得如此通透。好,待會我回都察院,再約上幾位六科給事中同僚,還有山東道的御史同僚,一起上疏,彈劾戶部和高新鄭的不作爲!”

潘晟在一旁補充道:“王子薦兼撫山東,藉着剛峰公的彈劾案,對衍聖公府的敗類不肖,以及山東世家進行嚴厲打擊,其實也是在敲山震虎、殺雞駭猴。

刑部那邊收到呈上的卷宗,自孔貞寧等人以下棄市問絞者多達三千人,大行雷霆手段。

還有河南彰德府趙藩、懷慶府鄭藩、汝寧府崇藩、均州府徽藩、山東德州德藩和湖廣長沙府吉藩,被除國廢藩。其餘諸藩宗室被召集在京,人人過關,嚴加審查。

此兩番手段下來,想必此後地方再無人敢明目張膽地阻礙清丈田地,只需謹防其它小伎倆即可。

但高新鄭不能坐享其成,不用承擔責任啊。到底是他在爲西苑先登選鋒,還是西苑在爲他劈荊斬棘?”

曾省吾一拍桌子,大聲讚歎道:“水濂公說得好!只有臣爲君驅使,甘爲先鋒,那有臣逼君爲前驅,自己躲在後面坐享其成!

學生一定在彈劾奏章裡把這個意思說透!狠狠挫一挫高新鄭的銳氣!”

張居正拱了拱手:“有勞三省了。”

曾省吾躍躍欲試,急着回都察院搖人一起寫奏章,又見潘晟有私下話跟張居正說,便起身告辭。

閣房裡只剩下張居正和潘晟兩人。

潘晟身子向張居正方向微傾,輕聲道:“叔大,京中有不少孟浪學子大喊,現在是中國千年之大變局。老夫覺得沒有那麼玄乎,但時逢大爭之世卻不假。

大爭之世,必須要去爭。叔大,你蟄伏這麼幾年,也該出來爭一爭。”

張居正目光炯炯,靜靜地聽潘晟繼續往下說。

“內閣中,叔大的對手只有高新鄭。”

張居正笑了,“水濂公何出此言?”

潘晟呵呵一笑。

“叔大考究老夫。陳逸甫(陳以勤)還算是位能臣,但是與你們一比,就顯得十分平庸。他啊,早晚要出閣,致仕回鄉。

李子實(李春芳)與前首輔徐公關係密切,狀元公出身,民籍揚州府興化縣,祖籍應天府句容縣。

以前遵從徐公號令的江南一黨,現在大多數唯李公是從。

只不過殿下對江南一黨素無好感,殿下在東南的柱石是新學一黨,是另外一羣人。

李子實只是推陳出新的過渡而已,早晚會被趙大洲取代。

叔大,你的對手是誰,不言而喻。”

潘晟說得有些口乾,端起茶碗喝了兩口溫茶,潤了潤喉嚨,繼續往下說。

“嘉靖二十八年,叔大上《論時政疏》,言及宗室、人才、吏治、武備與財稅五大弊政。這些年,你雖然身在翰林院等清貴之地,卻十分清楚大明實情積弊。

前些年你還是清流時,常常與人激辨。

當時老夫也好做王霸之辨。叔大毫不客氣地批評我等‘不知王霸之辯、義利之間在心不在跡’的道理,誤認爲‘仁義之爲王,富強之爲霸’,一再強調富強即爲仁義,同爲王道。

富強在於富國強兵,在於整飭吏治、關鍵解決財用大匱。在此前五弊政的基礎上,叔大還提出了省議論、振紀綱、重詔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六項新政大略。

老夫也接受了叔大的治國理念,成爲志同道合之人。”

潘晟說得有些激動,“高新鄭也大行新政,大言‘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他的新政也是寧邊備、選人才、清吏治、釐財稅。

說的一套套,不比張叔大你的差。

聽其言,觀其行。

他的新政做過幾回實事?

鹽政,高新鄭大張旗鼓,門生二十四天罡出京入淮,結果鬧得灰頭灰臉的回來。

還是殿下派海公爲首,王子薦爲輔,一番整飭,然後龐少南善後。最後得以天下鹽政大善,鹽稅齊全,國庫稅銀爲之一寬。

鹽政如此,清丈田地也是如此,遇到艱難就袖手躲到一邊,讓殿下衝鋒陷陣,可有半分人臣之德?

與其讓高大鬍子以新政沽名釣譽,不如叔大你乾脆把他踢出閣去,接過新政大旗,帶着大家,腳踏實地,革新除弊,中興大明!”

張居正經過幾年沉澱,在內閣裡默默觀察老師徐階、以及其他閣老和尚書們的鬥爭手段,成長得非常快。

現在的他不再是很容易一驚一乍的憤青,是位成熟穩重、心思縝密的閣老。

潘晟的話說得很中聽,也非常合他心意,但張居正只是不停地點頭,沒有顯得有多激動。

在收到馮保以含蓄手段傳來的信息後,張居正心裡明白,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了。

第一鳴就是踢高拱出閣,接過新政主導權。

身爲朱翊鈞的老師和近臣,張居正很清楚隆慶年間的新政,只是嘉靖末年的延續,以聚財源、收兵權、平外患爲主,同時進行一定規模的摸索性改革。

調查實情,試探阻礙,爲下一步深入全面的新政改革做準備。

太子殿下年少,但做事非常慎重穩健。

他收攏兵權、拓聚財源後,有的是時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可以跟舊勢力慢慢磨,打持久戰。

馮保突然悄悄告訴他,隆慶帝身體大壞,估計堅持不了多久,那自己就要暗中加快步伐,至少要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在大變之時,一擊成事。

“叔大謝過水濂公以及諸位賢達的支持。張某現在的心裡,只有陽明先生的一首詩。”

“哪首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潘晟若有所思,緩緩地點了點頭。

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13章 朝天觀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701章 菸酒齊全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43章 拙劣的楊選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7章 嚴家父子第76章 驚天大案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7章 嚴家父子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54章 先練新軍吧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22章 橫嶼島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
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13章 朝天觀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701章 菸酒齊全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43章 拙劣的楊選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7章 嚴家父子第76章 驚天大案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7章 嚴家父子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第54章 先練新軍吧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22章 橫嶼島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