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章 登基大典

次日黎明,暗紅色的太陽剛衝破彤雲,將微光灑落在建安宮每一座宮室的瓦頂上,大周朝三品以上的駐京官員就身着朝服、手捧玉圭,踏着被旭日染成橘黃的大理石板,邁着謹慎的步伐,在禮官的引領下,齊列着邁入大開的南昌門。

按照大周朝的禮儀,新皇登基的當日,是先由司天監等官員在太廟的先帝靈柩前設下香案和禮器,恭請新皇主祭。新皇身穿孝服,來到先帝的靈柩前跪拜禱告,以示從先帝手中接過掌管天下的大全。與此同時,禮官也會到圜丘、大社、社農壇等地去拜祭天地、社稷之神和列代祖宗,昭告政權更迭的大事。

等到登基的吉時到來,皇宮裡就會鐘鼓齊鳴,新皇換上只有在隆重的典禮上纔會穿的冕服,在大殿外的朝天門前焚香祝禱,與神明溝通感應。

這個過程中,已經入宮的大臣們還不能進入大殿,而只能在南昌門後的廣場上列隊等候,直到新皇的祝禱儀式完畢,進入大殿,端坐在龍牀上,他們才能夠應詔入內,向新皇跪拜朝賀。主持大典的司天監向羣臣宣讀詔書後,登基大典就算正式完成。

這時候,一個禮官匆匆從路門內跑來。這不合禮儀的舉動,讓等待得昏昏欲睡的大臣們都頓時精神起來。

那禮官在羣臣中找到賀蘭楚,顧不上行禮就用略帶顫抖的聲音道:“太師!公主、公主失蹤了!”

這話猶如一則驚天動地的新聞,聽見的大臣都不由自主地“啊?”了一聲。接着所有人都顧不得秩序,聞風陸續圍了上來。新皇在登基大典舉行的當天不見了蹤影,還真是一件亙古未有的奇聞。

賀蘭楚的表情卻幾乎沒有變化。

今日是新皇登基大典,爲了維護宮裡的秩序,保證不出紕漏,衛尉早在六個時辰前就下達了加強盤查的指令,除了今天入朝的官員以外,任何人等都不允許入宮——心照不宣之下,連新皇本人也不例外。所以這個結果順理成章,公主能回來纔是怪事。不過,他至今沒有收到有“不明人物”意圖入宮的彙報——李開宗的這份見面禮,他可以考慮收下了。

在旁人看來,賀蘭楚表現出來的是慣看風雲的沉着鎮定。

“朝廷百官面前,休要危言聳聽。到底發生何事,你一一稟明。”

“太師,各位大人!茲事體大,下官豈敢有半點輕率。”禮官用着急得快哭出來的聲音道:“五更時分,司天監大人前去永寧宮請公主的時候,永寧宮的宮人已經說公主一夜未在宮中。司天監大人不敢離開,分撥衆人先行主祭宗廟,他與下官在永寧宮中守候。結果,直到現在,吉時將至,依然不見公主的蹤影!司天監大人這纔不得不派下官前來,向太師稟告啊!”

“怎會如此?”

“公主身在何處?”

“這可如何是好?”

……

大臣們一時議論紛紛。

賀蘭楚朝那禮官淡淡道:“去將公主的貼身宮女和侍衛帶來問話。”

大臣們慢慢安靜下來。禮官也被賀蘭楚的鎮定震懾住了,唯唯諾諾地轉身就要走。

“慢着,”賀蘭楚朗聲道:“事態非常,無須拘泥尋常之禮。你騎馬速去。”

“是!是!”禮官轉過頭來連連答應,跑到遠處的拴馬柱邊,解開繮繩,跨上馬背,奔馳而去。

一個清瘦矍鑠、鬢須花白的大臣走上前來,正是右光祿大夫張逢時。他一捻花白的鬍鬚,憂心忡忡道:“據司天監所推算,登基之吉時乃今日卯時,如今已是卯時中,離吉時結束只剩不足半個時辰,不知公主此刻身在何處。”

旁邊另一大臣眉頭緊鎖,接話道:“下官聽說……公主幾日前曾私自出宮兩日……此番失蹤,不知是否也因流連宮外?”

那大臣這麼一說,不少人都禁不住偷偷嘆氣、搖頭。這個刁蠻公主遊手好閒、揮霍敗家的事蹟之前就聽不少,但是荒唐到登基之日還流連宮外的確超乎他們的預料。

“大周祖制,新皇一旦錯過登基吉時,便須一心守孝三年之後方可再擇吉日登基。”張逢時擡頭看着在晦暗的晨光中顯得無比蒼茫的天空,“若公主此番錯過吉時,恐怕就要等三年之後方能繼承皇位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何況是此等憂患之秋?”一個武官模樣的大臣情緒有點激動,聲如洪鐘,完全不似文官們那樣還有所顧忌,“我大周帝國安邦立國不過十載,西面有涼人年年挑釁,北面又有突厥人虎視眈眈。倘若帝位空虛三年,豈不是將可乘之機對二賊拱手奉送?”

那武官直指要害的幾句話,讓竊竊私語的百官都沉默了下來,神情更爲凝重了。儘管讓那個刁蠻公主登上帝位並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事,但是一來她的登基是合乎法統的,做臣子的天然就應該遵循這個法統;二來有皇帝在位,總比帝位虛空,給外敵以可乘之機要強這個道理誰都明白,所以一向不看好公主的大臣們,又反而盼望起她能夠及時出現來。

這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羣臣滿懷希望地循聲看去,只見那從路門內跑來的,正是剛纔奉命去傳永寧宮宮人的那個禮官,他身後帶着兩騎,分別是宮女和侍衛的模樣,完全沒有帶來驚喜。

一行三騎來到羣臣讓開的空地前滾鞍下馬,都跪倒在賀蘭楚的面前。

“稟告太師、各位大人,這兩人分別就是永寧宮中的侍衛長和貼身宮女。”禮官急匆匆地稟告道。

“見過太師、各位大人。”侍衛和宮女都朝百官躬身行禮。

“公主是否真的不在宮中?”

“你們兩個,快說說公主到底去哪裡了?”

兩人還沒直起腰來,幾個性急的官員已經圍上來追問起來。

那侍衛長一抱拳,“回各位大人,從昨日傍晚開始,宮中就無人見過公主的影蹤,直至現在,依然不見公主回宮。”

一個大臣聽見侍衛長這麼說,立刻質問道:“永寧宮大門乃是汝等日夜守衛,怎麼會連公主離開也不知道?”

第159章 重回新婚夜第101章 比武酣鬥第131章 情不自禁第91章 承澤離宮第146章 神奇的食物第108章 殺子的母親第136章 喂,看什麼看第廿二章 賭博第174章 愛慾纏綿第163章 僵局第卅六章 求親第109章 可憐的女人第94章 內有惡犬第卅二章 想聽故事嗎第廿一章 換個死法第7章 給太師家養狗第30章 牀上談第95章 搶婚第158章 遲到的心意第128章 生死詔書第卌四章 火海追殺第17章 家書抵萬金第121章 微服私訪第10章 私自出宮第125章 批評第85章 女皇的賞賜第105章 酒桌敘話第170章 徵兆第139章 殺人滅口第卌四章 火海追殺第40章 緋羽的病第3章 擅闖第17章 家書抵萬金第51章 庶出之子第133章 大周賊打大周賊第112章 千載難逢第卌九章 帝師第9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76章 膽大包天的刺客第67章 女皇當花瓶第102章 記憶中的信箋第11章 不速之客第169章 密函第2章 大周小公主第167章 死別重逢第154章 福兮禍所依第107章 奪盃救母第174章 愛慾纏綿第142章 血染紫陽城第卅一章 不可多得的細作第67章 女皇當花瓶第100章 “軍中酒”第6章 天子的遺產第卌三章 祭天第102章 記憶中的信箋第67章 女皇當花瓶第卅一章 不可多得的細作第58章 借酒行兇第163章 僵局第121章 微服私訪第卌七章 密室縱火第63章 小李之死第57章 絕處逢生第93章 來人啊,親夫謀殺、第164章 鋌而走險第廿七章 登基大典第85章 女皇的賞賜第153章 初衷第123章 世外高人第卌三章 祭天第卌七章 密室縱火第115章 休慼與共第138章 一網打盡第136章 喂,看什麼看第138章 一網打盡第89章 校場點兵第15章 掃地出門第108章 殺子的母親第85章 女皇的賞賜第卌八章 賀蘭必須死第19章 探病第廿三章 冰糖姐姐第2章 大周小公主一百二十七章 禍福難料第146章 神奇的食物第173章 一心求死第卅九章 煙霧彈第10章 私自出宮第56章 臨幸清泉宮第163章 僵局第65章 隱情第30章 牀上談第61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157章 質問第卌一章 奇怪的宮女第卅二章 想聽故事嗎第14章 意外第廿六章 李家三少第112章 千載難逢第163章 僵局
第159章 重回新婚夜第101章 比武酣鬥第131章 情不自禁第91章 承澤離宮第146章 神奇的食物第108章 殺子的母親第136章 喂,看什麼看第廿二章 賭博第174章 愛慾纏綿第163章 僵局第卅六章 求親第109章 可憐的女人第94章 內有惡犬第卅二章 想聽故事嗎第廿一章 換個死法第7章 給太師家養狗第30章 牀上談第95章 搶婚第158章 遲到的心意第128章 生死詔書第卌四章 火海追殺第17章 家書抵萬金第121章 微服私訪第10章 私自出宮第125章 批評第85章 女皇的賞賜第105章 酒桌敘話第170章 徵兆第139章 殺人滅口第卌四章 火海追殺第40章 緋羽的病第3章 擅闖第17章 家書抵萬金第51章 庶出之子第133章 大周賊打大周賊第112章 千載難逢第卌九章 帝師第9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76章 膽大包天的刺客第67章 女皇當花瓶第102章 記憶中的信箋第11章 不速之客第169章 密函第2章 大周小公主第167章 死別重逢第154章 福兮禍所依第107章 奪盃救母第174章 愛慾纏綿第142章 血染紫陽城第卅一章 不可多得的細作第67章 女皇當花瓶第100章 “軍中酒”第6章 天子的遺產第卌三章 祭天第102章 記憶中的信箋第67章 女皇當花瓶第卅一章 不可多得的細作第58章 借酒行兇第163章 僵局第121章 微服私訪第卌七章 密室縱火第63章 小李之死第57章 絕處逢生第93章 來人啊,親夫謀殺、第164章 鋌而走險第廿七章 登基大典第85章 女皇的賞賜第153章 初衷第123章 世外高人第卌三章 祭天第卌七章 密室縱火第115章 休慼與共第138章 一網打盡第136章 喂,看什麼看第138章 一網打盡第89章 校場點兵第15章 掃地出門第108章 殺子的母親第85章 女皇的賞賜第卌八章 賀蘭必須死第19章 探病第廿三章 冰糖姐姐第2章 大周小公主一百二十七章 禍福難料第146章 神奇的食物第173章 一心求死第卅九章 煙霧彈第10章 私自出宮第56章 臨幸清泉宮第163章 僵局第65章 隱情第30章 牀上談第61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157章 質問第卌一章 奇怪的宮女第卅二章 想聽故事嗎第14章 意外第廿六章 李家三少第112章 千載難逢第163章 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