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鮑魚

盧家自惠州前往蒼州之前,靖海王又調撥了幾百人交給鐵石,靖海王世子將人帶來,傳話道:“父王命我稟報將軍,這些人皆來自中原,先前在鹿島亦是閒居,許是盧將軍能用得上,因爲一併全撥來了。”

鐵石與寧婉聽了不解,便將人傳了上來,皆是歷年自朝廷貶到閩地的官員及家眷,其中近幾年出京的他們尚且認識。聽這些人講述,原來他們都曾在前往鹿島的船上受過劫難,只是被扔下海中後又被打撈回來而已。

大家再回想當日,便明白了,無怪船上備了許多大網。當初船老大將女眷們送到了船艙裡,應該是要放過她們,唯有男人們定然是要受些折辱,當然錢財也不可能保住。

這些自鹿島被送回來的朝中舊官講述在鹿島上的生活,男耕女織納糧貢布,一如最底層的百姓,語氣間流露出對靖海王的畏懼。

計多地方對於流放來的官員先要打一頓殺威棒,意思是打掉他們身上的傲氣。看來,靖海王對朝廷來人的殺威棒就是扔到海水裡將大家的膽氣都嚇沒了!

盧家人至此啼笑皆非,當初他們是着實受了許多驚嚇的。再看靖海王世子,梗着脖子、脹紅着臉,彷彿有多少話說不出來一般。

但是,雖然沒有性命之憂,誰又願意經歷這一回呢。

盧鐵石和寧婉自不好與小輩人計較,也就一笑置之了。對於這幾百人,他們也沒有因爲過去同朝爲官額外照應,只挑被冤枉又實有才幹的到軍中幫忙,其餘的只做普通軍戶,隨靖海王撥下兵士們擇日出發。

鐵石帶兵多年,自有一套本事,不過十來日時間,散散漫漫的兵士船丁們已經大致有了模樣,倒是能拉出去了。不想外頭行伍間沒事了,家宅裡竟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就在出發的頭天晚上,槐花兒和盧鬆與靖海王世子三個人打了一架,靖海王世子還掛了彩。

事情是被那位姓白的船老大叫破的,鐵石和寧婉聽了信兒趕緊過去,就見孩子們在軍營後頭的一處空地上,裡三圈外三圈地圍了不少看熱鬧的人。

靖海王世子正氣惱地趕大家回去,“我們不過是切磋切磋武功,不想白四叔誤會了,大嚷大叫的,其實什麼事都沒有。”

船老大就說:“什麼事都沒有?若不是我攔着世子胳膊早讓這小子咬下一塊肉了!”說着狠狠地瞪向盧柏。可是柏兒卻不怕,被姐姐攔在後頭,卻伸出頭來不服氣地喊:“靖海王世子欺負我姐姐和哥哥,我就是要幫姐姐和哥哥!”

槐花兒原本擋在白老大面前護住弟弟,此時卻也回頭責備他,“你知道什麼!我們講好了比武的,你偏要來搗亂!”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柏兒理直氣壯地說:“我當然要幫忙了!”

鬆兒也說弟弟,“你打也就打吧,爲什麼咬人!真是給我們家丟臉!”

“我不是着急了嘛!再說爹只讓我天天站樁,怎麼也不肯教我練拳!”

鐵石這時已經上前,將柏兒提起來在屁股上狠狠拍了兩巴掌,“性子這麼急,還得站上一年的樁,想習武還要等!”

柏兒便委屈地說:“我娘說我和哥哥都是男子漢,要護着姐姐的!”

寧婉就上前將兒子接過來,也在他身上拍了幾巴掌,“要你護着姐姐,也沒讓你不分青紅皁白地咬人!”又向靖海王世子賠禮道:“都是柏兒的不是,趕緊先到我們家裡,我幫世子包了傷口再說。”

靖江王世子早也來求情,“別再打柏兒了,他還小呢。”

寧婉就說:“正是因爲他小,纔要好好教導。”帶着大家回了屋裡,幫靖江王世子包了傷口,見柏兒咬得果然很用力,幾個小牙清清楚楚地印在靖江王世子的胳膊上,還冒着血,忍不住重新撈起他打了兩下,“這孩子太皮了!明天我們家也要準備一根鞭子做家法,再犯錯就打幾鞭子。”

倒是槐花兒心疼弟弟,便將他拉了回去,“娘,這事兒錯都在我,你別再打柏兒了。”

靖海王世子亦道:“是我不對,不應該找盧小姐和盧公子比武,而且當初我們事先講定我一個人對盧小姐和盧公子的。”他比盧家大小姐和大公子都大幾歲,怎麼也不好意思單挑一個比武。

跟過來的船老大便怪叫了一聲,“看來都怪我呀!當時我就應該當做沒看到轉身就走了的,由着盧家的小姐少爺們羣毆世子爺。”

雖然盧家當初被驚嚇的事情過去了,但是寧婉對船老大依舊沒有什麼好印象。對於自己的孩子,錯了的她並沒有包庇,罵也罵了,打也打了,還能怎麼樣?畢竟靖海王世子要比家裡最大的槐花兒還要大上兩三歲呢,說起來幾個孩子比武也是他挑的頭,錯也大着呢。因此立即就向他冷笑道:“我們家教孩子,一向不許主動上手的,但若是被人欺負了,也沒有忍的道理,柏兒還小,一時沒分清他們是在比武,便是錯了也有我們做爹孃的擔着責任!”明明白白地示意,幾個孩子之所以能打起來,還不是因爲姓白的那日先惹了自家,即使小小的孩子也生了惕然之心?

船老大被一個女人不着痕跡地罵了幾句,着實窩火,若是回言又覺得與女人吵架丟臉,將臉也漲得通紅,被鐵石一拍肩膀拉走了,“我們商量商量路上的事情吧!”

寧婉見靖海王世子還留在家中,便道:“還請世子也跟着過去張羅軍中大事吧,傷口千萬不能沾水,我明日會過去幫世子換藥的。”

靖海王世子只得走了,卻又轉頭拱手道:“白四叔是粗人,盧夫人不要與他計較。”

寧婉就笑,“我已經出了氣,還有什麼可計較的。”待靖海王世子走了,便將女兒拉在懷裡細看一回,又瞧了鬆兒,好在都沒有受傷,便說他們,“我原是最放心你們兩個的,怎麼就與靖海王世子比起武來?他畢竟是世子爺,又是靖海王的獨苗,一時失手,可怎麼好?便是你們倆個,真要是傷了哪裡,爹孃能不心疼?特別是槐花兒,你是女孩家,力氣終是有限,習武原是爲了自衛,可不是逞強的!”

槐花兒便垂頭道:“娘,我知道錯了,下次他再怎麼激我,我也不理他了。”

鬆兒也說:“原不是姐姐答應的,是我氣不過就應了,姐姐是爲了幫我。”

寧婉就笑了,“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今日的事也就罷了,將來不能再犯!”

一時間打發孩子們歇下,又拿了消腫散於的藥膏讓柏兒脫了衣裳幫他上藥。自己雖然沒大用力,但當時見鐵石的幾巴掌卻是不輕,只怕他身上於了青。結果細細一看,其實沒怎麼樣,而柏兒亦道不甚疼,便噗地一笑,“你爹不愧在錦衣衛任了幾年的官,連打板子的訣竅都學會了,外人看着雷聲不小,其實雨點沒多大!”便收了藥膏打發兒子睡下。

槐花兒和鬆兒、柏兒固然都被家裡人教導了,再見了靖海王世子就十分恭敬客氣,絕口不提先前的事情。而靖海王世子許是別人提醒了,許是自己想通了,也不再對上次一被抓的事情滿心不甘。寧婉又有意不讓他們多見面,兩下里皆平安無事。

至於盧鐵石帶着兵士們到了蒼州,修繕城牆、設立墩臺、訓練兵士、又自漁民中招募身體強壯者閒時練兵,戰時便可一道抗倭。

一晃便是兩年,蒼州海防已經建成,倭人一上岸便有墩臺報警,狼煙一起,船隻遙相響應,入港口以自保;至於岸上更是訓練有素,沿海漁民一處彙集,守軍依墩臺狼煙消息趕往倭人上岸之處拒敵;更有惠州及蒼州海船,自海面形成合圍,倭人進來容易想出去就難了!

如此御倭良策一成,靖海王便在附近州縣全部鋪開,一時倭人不敢前往閩地,海上方一平靜,往來的商船就多了起來,寧婉方知道海上貿易的利可比她先前見過的都要高,而且是高上十倍百倍。靖海王自然獲利最厚,便是盧家,本無心賺這個錢,但身在其中,也順風順水地積下了不少海外寶貨。

正逢寧志誠來看三姐一家,寧婉幾年沒見孃家人,如今見當年還是少年的弟弟長得比自己都高了,又有了秀才的出身,拉了手又是笑又是哭的,倒是鐵石說:“小舅子走了幾個月的路,先讓他洗個澡歇一歇吧,你們姐倆兒有的是時間說話!”寧婉才收了淚,替他打點衣衫,又自桌上順手拿了一塊魚佩,“這是海商昨兒個送來的,說是緬玉,如今價竟比和田白玉了,你換了衣裳便系在腰間吧。”

石頭本要推讓的,瞧着姐夫向他笑着點頭,便明白姐姐見了自己高興得不知如何了,恨不得將什麼好的都給自己呢,便接了下來,“這顏色果然是好看,一會兒我便佩在身上。”他畢竟年輕,且家境殷實,一路上倒沒有吃苦,因此很快便精神十足地重新回來,果然佩了緬玉魚佩,神采更盛。

兩邊的信從沒斷過,但是見了面又不一樣,寧婉就急忙問:“爹孃如今在三家村住得可好?大姑大姑父大姐大姐夫可好?你媳婦和侄子可好?”

石頭就笑着答:“我們家把三家村寧家三房的宅院都買了下來,重新翻修過,爹孃住得很是適意。他們雖然出了錢將三家村到馬驛鎮的路修了,可平日很少出村子,每日只到山腳下轉轉,身子骨兒倒十分硬朗。這一次我過來,帶的山貨都是他們親手採的。德聚豐的生意還是柳掌櫃打點,但我也跟着看看帳了,這幾年收益一直在漲。”

“大姑大姑父和大姐大姐夫他們都過得好呢,酒樓生意紅火,又在安平衛開了分店;喜姐兒兩口子日子也過起來了;小囡、大郎、二郎他們都成了親,有了孩子。”石頭說起自己,“媳婦兒是爹孃相看的,性子和軟,會過日子,我出門的時候已經又有了身孕,娘說這一胎像是女孩兒,又嘀咕着養女像家姑,願意她像你呢!”

“我來的路上先到了江南,舅舅家日子也不難了,還讓我給姐姐姐夫帶了許多自己家曬的筍乾!”

寧婉聽着弟弟一樣樣地說着,會心地笑了,又道:“我和你姐夫在這裡也好着呢,論起實惠還遠勝京城時呢,在玉佩不算什麼,等你走時,我再好好替你挑些寶貝拿回去,讓大家瞧個新鮮。”

正說着話,槐花兒就笑道:“娘,小舅舅來了,我去吩咐擺酒設宴。”

寧婉就擺手道:“你小舅舅不是外人,不用弄那套虛的。且他過了年就自遼東出來,在外面好幾個月,並沒有好生吃過東西,如今我給他下一碗麪,先養養胃腸,待歇上一兩日我們再吃酒。”

石頭就點頭道:“還是姐姐知道我的心思,我現在就想吃一碗家裡做的熱湯麪。”

鐵石也說:“出門餃子回家面,我出了門回來也最喜歡吃你姐姐下的面。”

寧婉如今早將大半家事都交給了槐花兒,今日卻親自下了廚房,正見有人用銅盆送了幾隻大鮑魚進來,就道:“這鮑魚送的正是時候,就拿它做湯底。”

槐花兒也笑,“這幾隻鮑魚都有一斤多重,果真是難得的,小舅舅真有口福。”

送魚的人就陪笑道:“靖海王世子聽說舅老爺過來了,就趕着讓我們送來的。”

槐花兒便笑着謝了,又放了賞,待人走了卻向娘撇嘴道:“這是顯示他消息靈通,還是手腳快?”

寧婉知她對靖海王世子一直有心結,便是自己也從沒完全放下對靖海王府的提防,此時就笑道:“不管怎麼樣,我們也要佩服靖海王世子的本事,你小舅舅才進了府,他那邊就能送了新鮮鮑魚來,一般人還真做不到呢。”

槐花也認同,又說:“他既然送了鮑魚過來,過兩天我們府裡擺宴,總少不了要請他過來吃酒。”

“這也是人之常情,有來有往纔是正道。”寧婉說着,與槐花兒先將鮑魚洗淨去了魚腸,連殼一同放在碗裡隔水燉湯,另一邊和麪擀麪煮麪,將面撈出後加入鮑魚湯,再放了鮑魚絲、香菇絲、青菜絲,色鮮而味美。

家裡人多,男孩子多,吃起東西一點也不愁,一會兒功夫就將十幾碗麪都吃光了,鐵石、石頭與鬆兒、柏兒一樣,放下碗捧着肚子抹着嘴說:“媳婦兒(姐姐、娘)做的面真是好吃極了!”

寧婉忍不住就笑了,“這面是槐花兒做的呢,我不過打個下手。”

槐花兒趕緊說:“我還不是跟着娘學的手藝!”

鐵石和寧婉就說:“石頭今天早些歇着,明天讓槐花兒和鬆兒帶你到處轉轉,閩地與遼東、江南大不相同,頗有不少可看之處。”

石頭也笑道:“既然來了,自然要好好領略一番閩地的風光。”

第38章 擔心第139章 分店第228章 心境第105章 禮數第143章 實情第66章 笑話第305章 狼煙第239章 逍遙第40章 信心第310章 夢魘第265章 默契誰知第177章 開臉第272章 防備第83章 孝順第41章 親戚第52章 土坯第192章 馬車第103章 結論第76章 順利第232章 貼心第149章 卜九第222章 敲打第39章 野豬第318章 致奠第177章 開臉第283章 破綻第216章 條件第327章 隨意第202章 議論第321章 復職第159章 好奇第82章 對錯第59章 我來第125章 驚駭第39章 野豬第282章 營生第236章 教訓第118章 作主第281章 秘密第74章 甜杆第128章 騾車炒豆第176章 得罪第254章 槐花第344章 面子第53章 大雨第354章 北上第227章 同病第276章 人品第79章 刨花第319章 完工第164章 幫忙第127章 堅定第330章 探聽第156章 詭計第289章 佛粥第259章 想通第184章 喂粥第217章 選擇第303章 惻隱驚人第119章 焦躁第114章 丟驢第294章 相助第145章 眼光第239章 逍遙第279章 請客第221章 死心第154章 挑揀第233章 分別第77章 相處第313章 狡詐第324章 居士第318章 致奠第37章 收菜第346章 長大第60章 買布第307章 守城第113章 夥計第226章 威脅第324章 居士第103章 結論第220章 青木第330章 探聽第221章 死心第353章 福氣第263章 異彩第176章 得罪第74章 甜杆第48章 伐木第291章 報應第346章 長大第146章 神奇第100章 草珠第56章 敦儒第165章 說定第118章 作主第292章 告狀第169章 一個
第38章 擔心第139章 分店第228章 心境第105章 禮數第143章 實情第66章 笑話第305章 狼煙第239章 逍遙第40章 信心第310章 夢魘第265章 默契誰知第177章 開臉第272章 防備第83章 孝順第41章 親戚第52章 土坯第192章 馬車第103章 結論第76章 順利第232章 貼心第149章 卜九第222章 敲打第39章 野豬第318章 致奠第177章 開臉第283章 破綻第216章 條件第327章 隨意第202章 議論第321章 復職第159章 好奇第82章 對錯第59章 我來第125章 驚駭第39章 野豬第282章 營生第236章 教訓第118章 作主第281章 秘密第74章 甜杆第128章 騾車炒豆第176章 得罪第254章 槐花第344章 面子第53章 大雨第354章 北上第227章 同病第276章 人品第79章 刨花第319章 完工第164章 幫忙第127章 堅定第330章 探聽第156章 詭計第289章 佛粥第259章 想通第184章 喂粥第217章 選擇第303章 惻隱驚人第119章 焦躁第114章 丟驢第294章 相助第145章 眼光第239章 逍遙第279章 請客第221章 死心第154章 挑揀第233章 分別第77章 相處第313章 狡詐第324章 居士第318章 致奠第37章 收菜第346章 長大第60章 買布第307章 守城第113章 夥計第226章 威脅第324章 居士第103章 結論第220章 青木第330章 探聽第221章 死心第353章 福氣第263章 異彩第176章 得罪第74章 甜杆第48章 伐木第291章 報應第346章 長大第146章 神奇第100章 草珠第56章 敦儒第165章 說定第118章 作主第292章 告狀第169章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