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喜慶春節(上)

對於此時的謝道清來說,她一見到李雋的面就覺得特別歡喜,在她已經給羣臣發了遣散費的情況下,李雋仍然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時,硬是把伯顏大軍給阻擋在臨安城下,還打得伯顏大敗而逃,實是不容易。

就是爲後人稱頌的宋太祖也沒有取得過這樣的大捷,在謝道清的心目中,此時的李雋已是神人了,一見之下高興得連唸佛也忘了,忙從蒲團上站起來,拉着李雋的手激動地道:“皇上,不,啓兒,啓兒,讓伯母好好看看。嗯,人瘦了許多,精神卻更好了。”

李雋施禮道:“參見壽和聖福,對壽和聖福拜年了。”

“啓兒,啓兒,免了,免了,快免了。”謝道清忙阻住,道:“啓兒,你打了這麼大的勝仗,你知道伯母心裡有多高興嗎?伯母這心裡一高興,就念了十三遍《金剛經》。”

“要是念經能把伯顏大軍念退,那些和尚尼姑不是成了國之棟樑?還要文天祥他們這些朝臣做什麼?”李雋在心裡不贊同她的做法,還不得不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謝她:“謝壽和聖福。能打退伯顏,也有壽和聖福唸佛的功勞。”在心裡加了後綴:“纔怪!”

李雋一語有錦上添花的效果,讓原本就興致不錯的謝道清更是高興,道:“皇上,看你說的,我哪有功勞。這都是將士們真刀真將打出來的,要不是將士們捨身衛國,也不會有這樣的大勝仗,皇上,你可不能虧了將士們。”

“你也有明白事理的時候,怎麼以前老是糊塗?喜歡來馬後炮。”李雋在心裡腹誹她,道:“謝壽和聖福教誨。壽和聖福,今天的慶祝還要你給將士們說上幾句,晚上的宴會還要你參加。”

謝道清數着佛珠,很是高興道:“啓兒,你能記得伯母,有這份心伯母就高興了。這給將士們訓示就不用了,有你這個比誰都強的皇帝,伯母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啓兒,你快去吧,將士們在等着你。”

在李雋的心目中,謝道清一直是嘮叨成性,沒完沒了,象今天這樣通情達理的次數還真不多,心裡不得不感嘆勝仗還具有改變人性子的奇特功效,應該給常瑜推薦一下新藥方,道:“那我就告辭了。×?s!尐5說5箼5首發壽和聖福,你要好好休息,不要一天到晚就念佛。我們以後的勝仗還會更多,還需要壽和聖福給我教誨。”

李雋非常平常的一句話,沒想到謝道清居然感動得熱淚盈眶,道:“啓兒,有你這句話,伯母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啓兒,這些天,伯母想過了,佛祖在哪裡?佛祖就在人心裡,我們自己就是佛,不是要佛來保佑我們,是要我們自己來保佑自己,我們就是我們自己的佛。”

謝道清這話已經很有道理了,李雋不由得一呆,他萬萬想不到她居然也有這樣的觀點,還沒有來得及發表高見,只聽謝道清接着往下說:“伯母終於明白了,伯母不是治國的料,這國事伯母是不過問了,也不去想了,每天念念經表達一下伯母的心意就行了。啓兒,你快去吧,不要讓將士們久等了。朝庭已經很對不起將士們了,不能再對不起他們了。”

在這一刻,李雋真的是感動了,凝視了一眼這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婆,道:“壽和聖福,我走了。”邊走邊回頭揮手,只見謝道清在宮女的攙扶下左手數着佛珠,右手不住地揮動。

皇宮外的廣場上,將士們身穿明亮的盔甲,排着整齊的隊形,一臉的喜悅。還有十數萬老百姓圍觀,這麼大的勝仗,讓華夏兒女喜不自禁,老百姓自然也是喜不可言。

年三十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個喜慶的好日子,今天的天公也作美,連續多日的大雪也沒了,太陽公公也出來祝賀得勝的人們,一派陽光明媚的好天氣,讓原本就喜悅的將士們更是喜上添喜。

李雋在侍衛的簇擁下來到皇城上,文天祥帶領羣臣向李雋行禮,道:“參見皇上。”這是李雋來到這個世界聽到的最爲悅耳的朝靚之聲。大勝仗的功效真的不錯,羣臣齊喊的聲音都高了好多分貝,喜悅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在其中,自我感覺個頭都高大了不少。

“免了。”李雋笑着揮手,叫羣臣起道:“你都按自己的們置坐下吧。”

“謝皇上。”羣臣高高興興地謝了恩,才站起身,坐了下來。

劉整這個當日一心逃跑的臣子看着李雋往龍椅上坐下的姿勢威嚴十足,比起他當日在城門口初見李雋時更多了幾許霸氣,在他的心目中,李雋整個人都高大了不少。×?s!尐5說5箼5首發

在這個大喜的日子裡,李雋不想太過於讓朝臣難受,特地給他們準備了座位,凡是參加慶祝大會的臣子都有座位。當然,這座位也是有講究的,以功勞排序,有大功者坐上首。

李雋提出這一設想時,文天祥建議設成文武兩班,這也是朝中慣例,也是歷朝歷代的慣例。但是李雋想也沒想就否決了,他的理由是要不是將士們用命,一刀一槍地打出來,今年的春節就不是喜慶了,而喪事不斷,讓將軍們和文臣坐在一起,有什麼不對?要是文臣的功勞大過將軍們,他們也可以坐在上首。

要不是李雋意外地來到這個世界,改變了歷史的車輪,按照南宋當時的情況,必然是潰不成軍,舉國哀悼,哪裡還會有喜慶之事,對於這點文天祥也是無話可說,只得依從李雋的意思安排這慶祝大會的座次。

其實,李雋真正的想法是宋朝太抑制將軍們了,趁這次大勝的機會應該好好提高一下他們的地位,把社會上那些有志於報國的優秀青年吸引到軍隊中來。

李雋目光從臣子們的身上掠過,坐在第一位的是廖勝功,第二位的是高達,第三位的文天祥,第四位是趙良淳,第五位是黃永善,第六位是沈畢,第七位是趙僉,第八位是許光漢,第九位是黃漢,第十位的是黃勝功。坐在前十位的只有文天祥一位文臣,還有兩黃永善和沈畢兩位科學家,其餘全是將軍們。

對於這位次的排列,自然是衆望所歸。廖勝功自從給李雋發現以後,一直是李雋意圖的最好理解者和執行者,提出了很多很有價值的建議,並付諸實施,他名義上是高達的副手,可以說他是臨安保衛戰僅次於李雋的靈魂人物,是臨安保衛戰的真正執行者,坐在首位,誰也不敢有異議。

高達就不用說了,一代名將,在這場保衛戰中立下大功,功勳卓著,德高望重,第二位非他莫屬。文天祥氣節名臣,主管中書省,籌備物資,其功也不小。

要不是趙良淳率領大軍來援,臨安雖是守住了,其結果還真難說。別的不說,就是冬裝就夠讓李雋頭疼的了。宋朝真的是無能,在臨安這樣重要的戰略中樞戰略物資的儲備實在是不敢恭維。沒有冬裝,李雋只好下令宰殺除戰馬、騾子這些急需的牲畜外的所有牲畜,剝下皮稍微處理一下,來得及就做成皮坎肩穿在身上,來不及只好將就反穿在身上。

趙良淳初進臨安時,見了臨安城裡的光景,驚訝得下巴都掉下來了,看着穿着牲畜皮的老百姓還以爲自己進了動物園。×?s!尐5說5箼5首發

黃永善和沈畢兩位科家的功勞人人都知曉,要不是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宋軍哪來的武器?讓他們坐在文臣之前,也是名至實歸之事。在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待遇可不太高,那些新奇的發明,往往會被斥爲“奇巧淫技”。李雋這麼做,不是絕後之舉,也是空前了,開了中國歷史一代先河。

趙僉和許光漢兩人,一個是著名的玄甲騎兵的指軍官,一個是特種部隊的指揮官,這是李雋手裡最重要的兩把尖刀,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升級成戰略部隊,在臨安保衛戰中立下的功勞有目共睹,如此排位,正當應該。

李雋如此厚待將軍們,得到的並不是一片叫好聲,那些迂腐的儒生們就很是不滿,引用孔孟先聖之言誹謗李雋,說他這是窮兵黷武,不行仁義,重戰功,亡國之兆。李雋知道後大笑說:“在孔子的眼裡秦國是不行仁義的虎狼之國,重戰功而不施仁義,還特地告誡儒生們不得入秦,荀子違反了這一條,到秦國做學問,連儒家宗廟都不得列入。荀子的才學千古稱頌,是儒家六大家之一,他是一代儒宗,可見儒生們有多迂腐。秦雖被儒家斥爲虎狼之國,但是措施得當,國泰民安,民富國強,爭霸天下,最終造成了統一之勢。秦始皇‘奮六世餘烈’,最終統一了中國。反觀山東六國,重用腐儒,其結果是什麼呢?當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之後,秦軍大舉東進,山東六國迅速滅亡了。管他腐儒們怎麼說,提高將軍們的地位是最符合目前形勢的需要。”

在羣臣左邊還有一羣胸口戴着大紅花的軍官和士卒們,他們在臨安保衛戰中立下大功,爲了表彰他們的功勞,李雋特許讓他們上城頭觀看慶典。

“開始吧。”李雋對文天祥道。

“遵旨。”文天祥領旨,展開一卷皇綾,站在李雋身邊讀他代李雋寫就的一篇文章,無非就是些歌功頌德之詞,格律韻角都用上了,可以說詞采華麗,堪稱佳文。

李雋是個重實務的人,對於這些虛詞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本想不要,想到這是禮節所需,少不得,才叫文天祥寫了這篇喜慶之詞。

文天祥讀完,奏請道:“皇上,閱軍儀式開始。請皇上檢閱三軍。”

爲了振奮士氣民心,李雋別出心裁,要搞一個閱兵式,要老百姓來觀看,提升一下他們的自信心。對於閱軍,在古代皇帝出巡,往往會去檢視軍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軍儀式。

搞這個閱兵式,花費不小,同時也擔擱將士們的訓練,因爲閱軍的隊列是花架子,僅僅用來觀賞,在實戰中派不上用場。李雋考慮到現在這個時候要是舉行一次閱兵儀式的話,對士氣民心的振奮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效果比一百位文天祥這樣的文學聖手寫一萬篇宣傳文字還要好得多。想想當年莫斯科保衛戰最關鍵時刻,斯大林力排衆議,在紅場閱軍,接受完檢閱的蘇聯紅軍直接開赴戰場,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李雋才決定付出一定代價,搞這個閱兵式。

李雋站起身來,對廖勝功和高達,道:“我們也走吧。”廖勝功和高達這兩位戰功最大的將領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李雋閱兵的陪同人員。

三人走下皇城,翻身上了戰馬,李雋一勒馬繮走在頭裡,廖勝功和高達走在他身後。李雋仔細打量胯下戰馬,全身火紅,好象一朵火燒雲,沒有一根雜毛,神駿非凡,配上銀鞍,真的是寶馬銀鞍了,讓李雋不自禁喜歡這匹萬中無一的駿馬。

李雋在廖勝功和高達的陪同下,策馬緩緩從三軍前面走過。這批接受檢閱的軍隊都是久經戰火洗禮的老兵,每一個都有着驕人的戰績,一個個站得筆直,好象是用直尺劃出來似的,目光炯炯,向李雋行注目禮。

“將士們辛苦了!”李雋喊道。

“報效朝庭!”將士們齊喊。兩萬名將士一起高喊,好象一聲驚雷,聲震長空,聲浪遠遠地傳了開去,良久不絕。

“將士們辛苦了!”李雋再喊。

“驅除韃虜!”將士們又一聲驚天動地的齊喊。

李雋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將士們辛苦了”從三軍陣前策馬而過,此刻的將士們眼裡的熱度都高了好多度,李雋非常清楚地知道,此時的將士們只要他一聲令下,指到哪兒就會打到哪兒,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將士們喊着“報效朝庭!”“驅除韃虜!”的口號,接受李雋的檢閱。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口號,眼裡的熱切之情越來越熱烈。

“驅除韃虜”雖只四個字,但在宋人心目中卻是極有份量,恐怕在中國歷史上很少難有與之相匹敵的了。造成這種結果的不是歷史的幸運,而是歷史的不幸。衆所周知,宋朝自從太祖開國以來就面臨着嚴重的外敵威脅,先是遼,西夏,後是金,再後來是蒙古,一個比一個強大,一個比一個難纏。反觀宋朝,卻是越來越弱,對遼對西夏的戰爭一敗再敗,少有勝仗。這還是好的,雖然吃了敗仗,領土還沒丟得太多,主要是在邊境騷擾。

到了金國就不同了,這種不幸中的幸運已經不再光顧宋朝了,金兵大舉南下,殺得宋朝潰不成軍,首都汴梁都給圍過好幾回,最終還丟了,失去半壁江山,偏安在臨安。

蒙古人就更狠了,居然要滅亡南宋,忽必烈大軍已經到了臨安城下。雖給李雋打退了,但是在宋人心目中,驅逐韃虜,還我河山的願望卻是比什麼時候都更強烈。

將士們的血液沸騰了,以無比尊敬的心情看着李雋這個帶領他們打退蒙古的皇帝,心神激盪,只要李雋下令要他們去死,他們也不會皺一眉頭。

檢閱儀式完成,李雋在廖勝功和高達的陪同下回到城頭上。接下來該是軍隊走過皇城。將士們排着整齊的隊列,踩着整齊的軍步從城下走過,接受李雋的再次檢閱。

走在頭裡的是趙僉率領的玄甲騎兵,這支軍隊人數雖然不多,只有三千人,在將士們的心目中他們就是千軍萬馬,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在最重要的戰場,給敵人以重創。

對於這支身穿黑色盔甲的騎兵,臨安百姓非常喜歡,老百姓把手中的紙花拋向他們,這是對他們最好認可。

走在第二的是許光漢率領的特種部隊。這支軍隊很是神秘,神出鬼沒,總是能創造奇蹟,敢於深入龍潭虎穴,斬殺敵人的首腦,伯顏都差點命喪其手,他們的故事早就成了老百姓嘴裡的傳說,老百姓興高采烈地把紙花灑向他們。

爲了把效果最大化,只好辛苦將士們了,李雋特地要求接受檢閱的軍隊把臨安城裡最重要的地方都要走到,讓老百姓親眼看看這支經過戰火考驗的雄師。

將士們一隊接一隊地從城下走過,整齊的軍容,雄壯威武,不凡的氣勢,在宋朝歷史上難有其匹,就是岳飛著名的岳家軍恐怕與之相比也未必更強。老百姓看在眼裡,喜在心頭,越來越是熱烈,也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皇上萬歲!”立時一人呼萬人和,一片萬歲聲響遍整個臨安城。

激動的老百姓把手裡的紙花灑向將士們,一時間,整個臨安成了花的海洋。

就在臨安百姓沉浸在喜悅中的時候,伯顏卻犯愁了,給李雋氣得吐血。

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1章 新技術(中)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79章 郭侃之死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1章 新技術(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58章 難解玄機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40章 針鋒相對第6章 斷然收網第60章 奇計破城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26章 揚州會戰第29章 掃蕩淮西第51章 西進北上第12章 軍事學院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31章 新技術(上)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26章 揚州會戰第41章 御駕親征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68章 合圍汴京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77章 復仇火焰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62章 焦山水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3章 淮西混戰第58章 奇襲略陽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歷史與小說第63章 淮西混戰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61章 郭侃入關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48章 各出奇謀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78章 以血止血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66 古剎梵聲第12章 軍事學院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58章 奇襲略陽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29章 突破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56章 困獸之鬥第44章 南洋賓服(下)
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1章 新技術(中)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79章 郭侃之死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31章 光復蘄黃第31章 新技術(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58章 難解玄機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40章 針鋒相對第6章 斷然收網第60章 奇計破城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26章 揚州會戰第29章 掃蕩淮西第51章 西進北上第12章 軍事學院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31章 新技術(上)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26章 揚州會戰第41章 御駕親征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68章 合圍汴京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77章 復仇火焰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62章 焦山水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3章 淮西混戰第58章 奇襲略陽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歷史與小說第63章 淮西混戰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61章 郭侃入關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48章 各出奇謀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78章 以血止血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66 古剎梵聲第12章 軍事學院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58章 奇襲略陽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29章 突破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56章 困獸之鬥第44章 南洋賓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