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郭侃入伏

郭侃是軍事大家,當然知道這是吃掉趙僉和柳河子的良機,他是不會錯過,立即命令五千重裝騎兵發起衝鋒。五千重裝騎兵排成整齊的陣勢,騎槍向前,人如龍,馬如虎,氣勢不凡,蹄聲如雷,對準趙僉他們衝了過去。

重裝騎兵的衝擊力極其可怕,對於這點,只要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按理說趙僉和柳河子應該馬上列陣,準備應付重裝騎兵的攻擊。趙僉的舉動非常反常,他不僅沒有列陣的打算不說,好象不知道重裝騎兵發起衝鋒似的,壓根兒就不理,繼續指揮突圍。

這對於束裡明這些將領來說,是很興奮的事情,以他們想來,只要重裝騎兵一衝到,趙僉和柳河子毫無準備,必然是潰不成軍,他們就可以揮軍大殺,徹底殲滅掉這兩支部隊。他們在高興之下也不想想,柳河子憑一支孤軍和他們打了幾天幾夜,郭侃就沒少出動重裝騎兵衝擊柳河子的陣勢,柳河子依靠便利的地形壘土牆,挖陷馬坑,機動靈活地對付蒙古騎兵,就沒少給他們苦頭吃,現在來了援軍怎麼想不到這點。

這也難怪,人在高興的時候,總是喜歡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雖然有點一廂情願,那也是沒辦法的。束裡明興奮地道:“這些南蠻,居然不把我們的重裝騎兵放在眼裡,這不是找死嗎?”

郭侃擁有神人的美名,看在他眼裡就不同了,道:“他不是放在眼裡,是有辦法對付重裝騎兵。我倒要看看,他用的是什麼辦法。”

在古代,對付騎兵的法子不外就幾個,挖陷馬坑,設置障礙,挖點塹壕,壘點土牆之類。趙僉他們身處重圍之中,這些方法都沒有,他們還有什麼新花招,任憑郭侃智慧再高也是想不到。瞭解對手的秘密,對自己有莫大的好處,郭侃抱着一窺究竟的心理,決定把這五千重裝騎兵當問路石,探個究竟。

果如郭侃所料,重裝騎兵衝到趙僉他們身前十來丈處,玄甲騎兵右手揮動之際,扔出一個個黑乎乎的東西,幾千人一齊扔,黑壓壓一大片,把陽光都遮住了。這東西一落在重裝騎兵陣裡,就會閃現一團團火光,一聲接一聲的爆炸聲響起,重裝騎兵立時亂了套,嚴密的陣勢不再嚴整,人喊馬嘶,馬驚人落,亂成一片。

不用說,趙僉他們使用的是有手榴彈之名,卻無手榴彈之實的手擲式鑄炸彈。尐?χ說?箼5?手5?5打ち重裝騎兵雖是覆有厚甲,那也是在馬背、馬頭這些要害部位,用來應付從前面射來的箭矢非常有效,手榴彈在地上爆炸,彈片由下而上,最容易炸中的就是馬肚子。馬肚子上沒有厚甲,戰馬自然是吃不消,哪有不亂的。再說,郭侃這支重裝騎兵還沒有經歷過火器的洗禮,爆炸聲一起,非驚奔不可。郭侃也曾想在訓練時讓重裝騎兵接受一下爆炸的洗禮,可惜的是火yao幾乎全給了伯顏,結果是給柳河子弄到海里去了,他就是有心也是沒有條件來訓練。

趁重裝騎兵混亂時給以重大殺傷,有莫大好處,只要是個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趙僉自然是不會錯過這機會,指揮玄甲騎兵衝入陣中一陣砍殺,地上多了不少屍體。柳河子也指揮部下專門收拾那些掉下馬來的騎兵,他們雖是疲憊不堪,但是士氣很旺,這一放手大殺,那些倒黴的蒙古騎兵自然是非遭殃不可了,給他們殺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玄甲騎兵既有最鋒利的寶刀,又有最好的戰馬,還有最好的訓練,每一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砍殺技巧嫺熟之極,比起蒙古人只會強,不會差,這一猛砍,好象一股旋風捲過,重裝騎兵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應變就給放倒了不少。

如此變化,蒙古衆將瞧在眼裡,很是難以相信宋軍里居然有這樣兇悍的騎兵,半天都沒有回過神。這就象當年衛青訓練出了西漢能征善戰的騎兵部隊,匈奴根本就不相信,直到他們給衛青率領的騎兵部隊劈成了碎片才明白一樣。

郭侃這人喜怒無動於衷,馬上就明白過來了,點頭讚道:“南朝有人,南朝有能人。”雖只數字,能從這位擁有神人稱號的人嘴裡說出這樣的話,比什麼溢美之詞的讚揚更有力。

郭侃善於利於一切戰機,知道無論如何也不能把這樣精銳的對手放走,要不然給他造成的麻煩會很大,趁玄甲騎兵處身在重圍之中的良機圍殲掉纔是上上之策,揮動令旗,蒙古大軍立時移動,向趙僉他們圍上去。

勿用多說,郭侃的設想和處置都是對的,只是他的對手不會給他機會,早就把他可能採取的措施計算進去了。蒙古大軍剛動,驚天動地的“驅除韃虜!還我河山!”的吼聲從四面八方傳來,無數的宋軍好象從土裡鑽出來似的,突然出現在陣前。

就中兩支騎兵潑風般衝來,一個是身材高大的老將率領,胸前白鬚飄飄,手裡的大刀使得象風火輪,蒙古軍卒碰着即傷,撞着即亡,正是老將高達。小x說s屋5$5整?5理另一支騎兵由黃勝材率。兩支騎兵一左一右,向缺口處飛馳而去。

郭侃給突然出現的宋軍嚇了一大跳,把局勢一打量,一個計劃在出現在腦海裡,立即指揮蒙古軍隊排成陣勢向宋軍壓去,準備利用重裝騎兵的衝擊力和輕騎兵的機動靈活圍殲這部分宋軍。以他想來,即使宋軍要趕來解柳河子之圍,人數也不會太多,頂多不過數萬,最多不過十萬,要是他吃掉這部分軍隊,對李雋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會給他下階段作戰創造很好的條件。

另一部分軍隊去圍堵高達和黃勝材,目的是要把兩支騎兵與趙僉他們分開,不讓會合,好分而殲之。

郭侃不愧神人之稱,計算是準確的,但是他對手的才智並不在他之下,於每個細節都推敲過了,郭侃會阻擊兩軍使其不得會合也在計算中。高達大刀一揮,騎兵扔出手榴彈,把蒙古軍隊炸了個人仰馬翻。與此同時,趙僉和黃用材也如法施爲,只片刻間,一個巨大的缺口出現,高達,黃勝材,趙僉和柳河子四支軍隊會合在一起,匯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滾滾向南衝去。

蒙古軍隊雖善戰,郭侃雖有神人之稱,再也阻擋不住這支手榴彈多得不要錢似的軍隊。不要說郭侃是個凡人,他就真的是神人也不可能阻擋得住,只有眼睜睜看着高達他潰圍而出,和前來接應的軍隊會合的份。

“真沒想到宋軍還有如此的戰鬥力,動作夠快夠猛,怪不得伯顏會敗得這麼慘。進退有據,策劃這一切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郭侃在心裡如此評價宋軍,轉念一想,既然他們來了,決不能讓他們縮回去,要不然宋軍重新會合在一起,他雖自信能夠打敗李雋,但是困難會大許多,代價也會大很多。旗幟揮動之際,兩支輕騎兵從左右兩翼馳出,他的意圖非常明顯,是想趁宋軍還沒有來得及應變之時切斷退路,好聚而殲之。

郭侃的處置不能說不對,不過,他馬上就會知道他的對手也是一個精於計算的高人,他派出的兩支輕騎兵剛抄到宋軍背後就遭到攻擊,箭矢好蝗蟲一樣飛來,密集得象雨點,想從如此密集的箭雨中逃生,除非變成蒼蠅,輕騎兵給射倒不少。

宋軍的鋼弩一直是宋軍的最愛,在這場戰爭中大顯神通,可以說沒有鋼弩,伯顏的大軍不會敗得這麼迅速。郭侃想圍殲宋軍,李雋也在給郭侃下套,自然會派來鋼弩,輕騎兵遇到鋼弩自然是非吃虧不可了。兩支輕騎兵丟下不少屍體,不得不鎩羽而歸。×?s!尐5說5箼5首發

趙僉他們迅速和黃漢的步兵會合在一起,向南緩緩退去。

郭侃這才意識到他遇到了一個可怕的對手,這個對手的才智一點也不在他之下,不得不重新估量眼前情勢。舉目望處,只見李雋的黃羅傘蓋就在前方,李雋身穿皇袍,騎着紅馬,手拿一根銀馬鞭,對身邊的廖勝功不斷指點,意氣自若,帝王霸氣透體而出,讓人不敢仰視。

“好。”郭侃在心裡叫聲好,心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是南宋皇帝親自來了,那麼李雋的主力也到了,看來決戰要提前到來。一想到大對手就在眼裡,郭侃的眼睛立時發亮了,身上煥發了活力,好象一頭兇猛的獅子。

這也難怪,對於郭侃這樣智慧過人的人來說,少有對手,難免有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感覺,一旦遇到對手不自然地就會激起雄心,欲一戰而勝之。

在郭侃的指揮下,輕騎兵護定兩翼,重騎兵在中間,步兵緊跟其後,向宋軍壓上去。數十萬大軍移動,腳步聲好象驚雷,震得天地變色。整個陣勢嚴嚴密密,穩固厚重之極,移動之間好象大海在移動似的,沒有沖天的殺氣,也沒有懾人心魄的力量,但是誰都感覺得出來,這是一股沛不可擋的力量,無堅不摧。

“伯顏的陣勢兇悍有餘,穩固不足,殺氣迷漫,讓人一見就知道他的決心。而郭侃的陣勢不同,穩固厚重之極,嚴密不可侵犯,可以說沒有弱點。更難得的是明明他已經發急了,想和我們決戰,卻沒有一絲殺氣,更沒有伯顏那樣的戰意,讓人猜不透他的心思。整個陣勢就象大海一樣,波平浪靜,表面上看沒有一點威懾力,其實無堅不摧。”李雋看着推進中的蒙古大軍如是感慨:“神人就是神人,當今之世,舍此人無人能排出這樣的陣勢。”

廖勝功點頭贊同道:“皇上所言極是,正所謂‘上善若水’。臣的陣勢靈巧,兼顧厚重,要做到郭侃這樣無堅不摧,臣實是無法辦到。”

李雋安慰他道:“你也不必往介懷。兵家嘛,就好比擊劍,各有各的長處,倒也不必強求一致。有的善謀,有的善戰,有的靈巧,有的兇悍,風格雖不一樣,其道理還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擊倒對手,取得勝利。正是這樣,《孫子》才寫意講理,不講實例,這用兵之道講求的是機變,不能拘泥於形式。”

“謝皇上教誨。”李雋這話可是說到廖勝功心裡去了,他善謀善斷,用兵能獨出心裁,和李雋所言相合,聞言之下喜不自勝,道:“皇上此言,兵家至理。”

“你也不要吹捧我了。”李雋笑言,用馬鞭指着蒙古軍:“郭侃這陣勢完美無缺,然而正因爲完美無缺,處處都是他的缺點,倒也不難破。”

廖勝功對李雋這話大加贊同,道:“皇上所言極是。郭侃過於追求完美了,要知道過於完美的東西往往沒有用處不說,反而會是累贅。這就好比一塊沒有暇疵的美玉,只要沾上一點灰塵,就不夠完美了。”

“所以嘛,我們的計劃纔會成功。”李雋笑着說出廖勝功沒有說出的結論。

郭侃策馬緩行,遠遠望見宋軍排成陣勢,黃漢的步兵在中間,高達和黃勝材各領一支騎兵護住兩翼,很明顯宋軍有意求戰。

現在求戰,正合郭侃之意,郭侃令旗揮動,一隊重裝騎兵衝出,步兵在後面跟進,兩隊輕騎兵掩護兩翼,向宋軍衝去。

黃漢率領的步兵陣勢嚴密,不可撼動。重裝騎兵衝到二十丈外,宋軍步兵隊形變換,露出不少鋼弩,對準重裝騎兵就是一輪猛烈的箭雨。鋼弩一射完,立時向後撤,黃漢的步兵向後退,退到一道土牆後面嚴陣以待。

鋼弩向以箭矢密集著稱,一輪射下來,射倒不少重裝騎兵。好在郭侃只是試探性進攻,損失不大。

宋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依靠土牆對付重裝騎兵。郭侃有神人稱號,在練兵時就考慮到土牆這種最經常使用的法子,進行過針對性訓練,根本就在乎。令旗揮動,重裝騎兵散開,以散兵陣形衝鋒,輕騎兵利用其輕便靈活的優勢迅速從兩翼突擊,步兵舉着盾牌跟進。

以郭侃想來,宋軍肯定會有一陣猛烈的抵抗,然而,這個從不失算的神人這次卻失算了,宋軍擺出的架勢是要決一死戰,然而卻沒有一點決戰的行動,只是對着蒙古騎兵放了一陣箭雨,扔了一些手榴彈,然後就有序撤退了。

發現了李雋的蹤影,那麼宋軍主力也在附近。就是宋軍主力不在附近,把李雋這個靈魂人物收拾了,這戰爭也就等於結束了,郭侃望着策馬緩緩向後退的皇羅傘蓋下的李雋,毫不猶豫地下令跟進進攻。

郭侃再一次想抄到李雋的後路去,密令兩支輕騎兵來個大包抄行動,拉個大網,把李雋網住。兩支輕騎兵奉命而動,不想到沒多久就遭到宋軍的阻擊,混戰了一場,根本就不可能突破宋軍的陣勢,只好放棄。

不用想都知道,李雋肯定有計謀。不過,郭侃自信不怕,就算李雋挖上百八十萬個陷馬坑,陷馬坑東一個,西一個,能不能發生作用全得碰運氣,中獎機率和摸採票差不多。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完全可以破去,郭侃纔不會爲這事擔心。

就算李雋要調動軍隊來決戰,也拿不出多少軍隊,以郭侃得到的情報,李雋也就五十來萬軍隊,和自己相當,而且大部分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真的打起來的話,佔上風的還不是他。正是從這點考慮,郭侃才繼續推進。

宋軍每次都是和蒙古軍隊稍一接觸,立即撤退,決不多糾纏。宋軍不知道壘了多少道土牆,過了一道還有一道,好象沒完沒了似的,郭侃追了一夜,宋軍的土牆都沒有用完。

對於此時的郭侃來說,停止進攻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或者掉轉方向,兵分兩路,從兩翼突擊,隨便哪一路成功都是大好事,他完全可以來個大迂迴行動,衝到宋軍背後,或是在行進間調動宋軍,再尋找戰機決戰。

然而,宋軍已經嚴密地封鎖了兩翼,郭侃多次派軍隊試圖從兩翼突破,都是混戰一場,各有損失,根本就不可能宋軍的封鎖線。要郭侃任由李雋從他鼻子底下走脫,他又很不甘心,不要說郭侃不會放棄這種好事,就是把他和李雋對調,李雋也不會放棄,抓獲李雋就意味着戰爭結束,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那也值。

還有一個促使郭侃追下去的理由,就是他有充分的自信不怕李雋的計謀。對於這個神人來說,他能攻善守,退卻中設伏,不住反擊敵人,最是他拿手的事情,不管李雋有任何計謀,只要他軍隊在手,他就不怕。

郭侃的自信並非沒有道理,蒙古鐵騎縱橫歐亞大陸,從來沒有被人困住過的事情發生,也不可能有人困得住這麼多的軍隊,不用說其中還有幾十萬精銳的騎兵部隊。

正是這種自信,把郭侃推向了失敗的深淵。郭侃萬萬想不到李雋用了一個老土的法子讓他的騎兵根本就發揮不出威力,只能當擺設。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37章 不期而遇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45章 揭竿而起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5章 巧妙應對第58章 突出部第55章 圍困郭侃第52章 伯顏去世第50章 懲漢奸詔第43章 埃及蘇丹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8章 連環計第28章 地底之謎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2章 阿鼻地獄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章 巧妙應對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第60章 席捲淮西第46章 郭侃之謀第37章 不期而遇第47章 海上驚情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74章 屠城慘劇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58章 突出部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89章 光復大都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55章 僱傭軍第27章 鐵血雄師第2章 幕後主使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0章 神兵天降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8章 以血止血第75章 渡江北伐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33章 計中計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65章 羣星閃耀序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79章 郭侃之死第7章 伏兵四起第35章 皇城激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25章 廢除科舉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57章 突圍之戰第63章 再接再勵第58章 突出部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41章 御駕親征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9章 婦女權益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69章 運籌幃幄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60章 奇計破城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
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37章 不期而遇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45章 揭竿而起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5章 巧妙應對第58章 突出部第55章 圍困郭侃第52章 伯顏去世第50章 懲漢奸詔第43章 埃及蘇丹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8章 連環計第28章 地底之謎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2章 阿鼻地獄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章 巧妙應對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第60章 席捲淮西第46章 郭侃之謀第37章 不期而遇第47章 海上驚情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74章 屠城慘劇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58章 突出部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89章 光復大都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55章 僱傭軍第27章 鐵血雄師第2章 幕後主使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0章 神兵天降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8章 以血止血第75章 渡江北伐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33章 計中計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65章 羣星閃耀序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61章 直搗汴京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79章 郭侃之死第7章 伏兵四起第35章 皇城激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25章 廢除科舉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57章 突圍之戰第63章 再接再勵第58章 突出部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41章 御駕親征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9章 婦女權益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69章 運籌幃幄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60章 奇計破城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