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壯哉!柳河子

常州扼地理要衝,上通京口,下引姑蘇,北環長江,南抱滆湖,東南佔太湖一角,襟江帶湖,形勝甲於東南,所以向有“江左名區,中吳要輔”美名。

秦始皇發動的統一戰爭中,項燕率領的四十萬楚軍在天中山一戰給秦國名將,也是老將王翦打敗,逃到壽春,擁戴新的楚王,把常州作陪都,準備負隅頑抗。很不幸的是,楚王在巡城時給流矢射中而死,項燕也自殺了,楚國最後的抵抗也即將瓦解。

建康年間,宋高宗南遷,金兵大舉南下,常州由“中吳要輔”變成了抗金前沿,岳飛、韓世忠等中興名將均在這裡用過兵。

鑑於常州的重要性,南宋朝庭就沒少花銀子進行加固修繕,可以說常州是一座堅城,很難攻破。不過,這對於伯顏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他曾經驅趕幾十萬老百姓背土填護城河,結果連人帶土一起填進護城河,很快就攻下了常州。經過這次浩劫,常州已經十室九空了,人煙稀少。

漆黑的夜晚,嫦娥仙子可能給醜八怪似的豬八戒嚇得藏起來了,居然不把光明撒向人間,伸手不見五指。在夜色的掩護下,不少人藉着夜色的掩護來到常州碼頭。常州碼頭是蒙古人極爲重要的基地,不少物資就是在這裡上岸運往臨安前線,伯顏派有重兵防守。

一隊隊蒙古士卒巡邏其間,偶爾傳來幾聲刁斗之聲,彷彿這就是寧靜夜晚的唯一生氣。

黑影躲在暗處,伏了下來,突擊手已經拔出尖刀,掩護人員已經把手弩握在手裡,緊緊盯着那些巡邏的蒙古士卒,只要突擊令一下,保證他們一個也跑不了。

柳河子伏在地上緊緊盯着那些蒙古士卒,雙眉緊鎖,似有什麼爲難之事。夜色中,宋明沒有看見柳河子的爲難表情,在他旁邊輕輕道:“大人,下令吧。兄弟們都做好了準備,保證他們一個也跑不了。”

“你就知道殺殺殺,也不動你的腦筋想想。”柳河子沒好氣地說。

宋明有點不好意思地輕聲道:“大人,你知道我的毛病,就喜歡殺,不喜歡動腦筋。大人,有什麼不對?”

“你看看這邊,那裡應該該藏有伏兵。還有這邊,也不對,也藏伏兵。這裡也有,這也有。”柳河子指點着解釋,道:“很明顯,韃子有準備,我們一動手就會中了他們的圈套。”

宋明有點難以置信地道:“大人,我們沒出什麼紕漏。這可是採取了最好的保密措施,剛剛纔告訴兄弟們我們的目標是碼頭,不會有人告密。”他有句話忍住了沒有說,那就是柳河子有點神經不正常。這也難怪,在那樣嚴密的保密措施下,居然讓蒙古人知道了,太也讓人難以相信了。小x說s屋5$5整?5理

柳河子很沒好氣地道:“你懂個屁。弟兄們自然是不會告密,可是有人會猜,會算計,他已經來到了常州。”

“誰?”宋明幾乎是想也沒有想就問出來了。

柳河子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出來:“郭侃,這個漢奸已經知道我們要來偷襲常州,在這裡埋伏好了,就等着我們上當。”

在宋代,《三國演義》還沒有寫成,能掐會算的諸葛亮還沒有在人們心目中生根,要不然宋明肯定會說:那他不是成了諸葛亮。宋明難以置信地道:“大人,你是說郭侃能掐會算,有神仙一樣的神通,才知道我們會來這裡?”

“神仙個屁。那是推算,我也會。”柳河子非常不滿地道:“要是費時興在這裡,就不會象你這麼多屁話。我們炸了江陰,擺明了是要阻止郭侃上岸,要是不來這裡就不在情理之中了,這有什麼難猜的。”

對於柳河子這個獨擋一面的大將來說,根據情勢進行推算自然不是難事,不過,對於宋明這個只知道衝殺的人來說就難以相信了,道:“大人,那我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撤。”柳河子眼珠轉了一下,心念轉動間想到另一事,道:“韃子的援軍已經上岸了,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再阻止他們上岸,而是一面給皇上送信,一面遲滯韃子的推進。”

“這個柳河子,居然不上當。”郭侃平平靜靜地道:“聰明機警,是個人物,怪不得伯顏給他弄得束手無策。”

他的話說得非常平淡,和隨口說說沒有什麼兩樣,不過了解他的束裡明心中卻是暗暗心驚,束裡明心驚的不是郭侃,而是柳河子這個人。束裡明知道郭侃擁有無上智慧,能得他稱讚的人不多,束裡明記憶中郭侃稱讚的人也就那麼幾個而已,比如忽必烈,旭烈兀,就是能征善戰,足智多謀的伯顏郭侃雖也在稱讚,其言詞就沒有稱讚忽必烈和旭烈兀那麼熱忱,阿術這些人就更不用說了。萬未想到,柳河子在他嘴裡居然有這樣高的評價,可以想象柳河子這個人有多麼厲害。

束裡明知道,象柳河子這種給郭侃盯上了的對手,他肯定是不會放過。果然,束裡明的念頭剛剛轉完,郭侃道:“柳河子鬧得江南雞犬不寧,正好趁這機會會會他。”

束裡明分析着道:“末將以爲,柳河子必然沒有走遠,末將願意點齊兵馬去追擊他,包證他一個也跑不了。”

郭侃揮手打斷他的話,道:“那倒也不必。柳河子打的是游擊戰,最善長的就是兜圈子,你要追也追不上。”

束裡明見郭侃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道:“元帥,你說吧,我們怎麼做。尐?χ說?箼5?手5?5打ち只要元帥下令,末將就是火裡火來,水裡水去,也不會皺一下眉頭。”他跟隨郭侃西征,素知郭侃之能,他如此說早就構思好了,不免熱情高漲。

“牛之所以會暈頭轉向,不是因爲別的,是因爲有人牽着他的鼻子,幾個轉轉下來,就會暈頭。”郭侃看了一眼束裡明,解釋着道:“所以,我們不能上他的當,更不能去追他,要不然我們就是牛,他就是牽牛鼻子的人。這樣下來,我們就非被動不可,伯顏犯的就是這種錯誤。我不是伯顏,不會重蹈他的覆轍。傳我將令,重裝騎兵居中,輕騎兵掩護兩翼,步兵跟進,向無錫前進。”

郭侃這樣佈陣可以說得上匠心獨運,重裝騎兵衝擊力極其可怕,但是不夠靈活,需要掩護,由步兵跟進提供必要的支援。兩翼交給非常機動靈活的輕騎兵,再好不過。這是一套完整的步騎協同戰術體系。

束裡明提醒道:“元帥,這樣一來,不是放過柳河子了嗎?”

郭侃看着他道:“剛剛不是給你說過了,現在是我們牽着他的鼻子走了,他非來不可,還在我們前面。”看了一眼有點迷糊的束裡明道:“我料定,柳河子一面是給趙祺送信,一是採取行動遲滯我們的行動。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推進得越慢,對他們的好處就越大,趙祺就可以調動更多的軍隊趕來。所以,我們一定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找到趙祺的主力,一舉擊敗他。至於柳河子,只不過是順手捎上的小禮品,無關大局。”

正如郭侃所言,他手裡有五十五萬大軍,其中還有攻擊力極強的重裝騎兵,而李雋只有五十萬軍隊,其中三十萬是剛剛訓練完成的新兵,戰鬥力很成問題,只要郭侃找到李雋的主力,郭侃自信他完全可以擊潰李雋的主力,然而乘勝直撲臨安,迅速拿下臨安,結束戰事。這纔是上上之策。

束裡明點頭道:“元帥,末將明白了。柳河子爲了阻擋我們推進,不得不在正前方佈陣,我們就可以以泰山壓卵之勢一擊殲滅他。”

Wшw▪тTk an▪C ○

郭侃點頭贊同,道:“大體上是對的,不過也沒有那麼容易,他會耍花招。”

束裡明對郭侃極是欽佩,信心滿滿地道:“他那些花招在神人面前不過是班門弄斧。”

晨曦初上,黎明前的霧氣還沒有散去,朝陽的影子都沒有出現,一片朦朧,遠處的景物很難看清。

“報,前面發現大批敵人。”一個探子急駛而來,向一個萬夫長大聲報告。

萬夫長一下來了精神,道:“有多少?”

“回大人,有好幾千。”探子喘着氣回答道:“排得整整齊齊,比竹竿還要整齊。”

萬夫長拔出彎刀,道:“弟兄們,準備戰鬥。小x說s屋5$5整?5理”一萬重裝騎兵立即把騎槍前指,齊刷刷一大片,好象槍矛之林,密不透風。

萬夫長正要下令衝鋒,郭侃在衆將的簇擁下策馬而來,郭侃冷冷地看了一眼萬夫長,眼神和平常沒有什麼兩樣,可這個萬夫長感覺那兩道目光就是利劍,郭侃身上傳來一股泰山般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嚇得忙滾落在地,道:“元帥,我……”

郭侃的聲音一點變化也沒有,道:“起來吧,這也不能怪你,是探子沒有看明白,把稻草人當作真人了。”

郭侃這話太也讓人難以相信了,萬夫長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看着郭侃,居然連謝恩都忘了。這也不能怪萬夫長,實在是郭侃的話讓他難以相信,郭侃又沒有去看過,怎麼知道前面是稻草人,而不是真人。

束裡明跟隨郭侃遠征中東地區,素知郭侃之能,從不失算,賞了萬夫長一腳,道:“還敢懷疑元帥的話。”

萬夫長忍着痛,結結巴巴地道:“我不是,不是……”郭侃揮手阻住,道:“你帶人繼續前進。把剛纔那個探子杖責一百軍棍。”

“哪有不先弄明白就杖責人的道理?”萬夫長在心裡不贊成,不得不陪遵令道:“遵令。”

當萬夫長率兵趕到,藉着些微的晨光方纔看明白,地上站滿了千多兩千個稻草人,稻草人的胸前寫着:“大漢奸郭侃斃命於此!”剎那間,萬夫長剛纔的懷疑蕩然無存,方知郭侃這個神人外號不是白得的,恨不得一刀把那個誤事的探子殺了。

而此時的郭侃正在接受束裡明的吹捧,束裡明非常佩服地道:“元帥神機妙算,柳河子果然派人襲擊我們的兩翼和後背,都給我們擊退了。”

郭侃仍是一副無動於衷的表情,道:“這個柳河子,他不是孫臏,我也不是龐涓,不會上他的當。下一步,他就會出現在我們前面了。傳令全軍,做好圍殲柳河子的準備。柳河子一出現,一定要以最快,最猛的動作吃掉他。”

“將軍,就我們這點人馬,和郭侃數十萬大軍硬碰硬,還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宋明很是不明白柳河子爲什麼要不顧一切地集中軍隊和郭侃打硬仗,道:“將軍,皇上是要我們打游擊,我們不用正面進攻郭侃。”

宋明說得一點不錯,柳河子匆匆集結起來的軍隊還不到四萬人,就憑這點人馬和郭侃五十多萬軍隊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根本就不夠郭侃塞牙縫。

柳河子一臉堅毅的地道:“遊擊過屁,遊擊。你也不動腦筋想想,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打游擊了,是要不計一切代價給皇上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只要我們爭取到了時間,郭侃必然失敗。”頓了頓,有點無奈地道:“不是郭侃這漢奸有多了不起,這是勢,是形勢所逼,不得不爲:明知山有虎,也只能向虎山行了。”

柳河子說得完全正確,正是他的英勇行動把郭侃推向了失敗的深淵。

“我相信,只我們爭取到了時間,皇上就能有辦法對付郭侃。我們就好比鋪路石,是通向勝利的鋪路石。”柳河子信心十足地道。

宋明還待再勸說,柳河子道:“你不要說了,你要是怕了,你可以不必參加。就是隻剩下我一個人,也要給皇上爭取到完成部署爭的時間。”

“將軍,你說哪兒的話,我宋明哪裡是怕死的孬種。在我宋明的心裡,就沒有怕這個字。”宋明馬上表白。

柳河子拍拍他的肩頭,道:“那就好。”拔出佩刀,高舉在頭上,道:“弟兄們:郭侃這奸賊就在我們面前,我們的任務就是推遲他的推進,爲皇上贏得時間。我們只有不到四萬人,郭侃這漢奸有五十五萬人,是我們的十一倍,我們前進是死,退後也是死。死要死得壯烈!死要死得象個男子漢!就是死也能丟華夏男兒的臉!要是有人害怕,可以退出,我理解你們,皇上也會理解你們,決不說你是孬種!你們怕嗎?你們有人退出嗎?”

數萬將士振臂高呼道:“不怕!不怕!”將近四萬人一齊怒吼,聲震長空,聲浪直衝雲霄,大地都在爲之震顫。

“我們是鋪路石,用我們的軀體爲皇上鋪就通向勝利殿堂的康莊大道!”柳河子再次振臂高呼,道:“皇上萬歲!”

將士們跟着高呼:“皇上萬歲!”

“驅除韃虜!還我河山!”柳河子再次高呼。

將士們跟着高呼:“驅除韃虜!還我河山!”

“驅除韃虜!還我河山!”的怒吼聲一遍又一遍地在這片空曠的原野上響起。將士們眼裡射出熱切的光芒,柳河子從他們眼裡看到了復仇,看到了不畏生死的沖天豪氣,看到了無比的堅毅,這些正是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魂!

血色殘陽裡,柳河子和他那爲數不多的殘軍給郭侃大軍團團圍住,已經沒有了出路,地上的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而柳河子本人已經是身中數十箭,遠遠望去,肯定不會把他當做一個人,會以爲他是一隻刺蝟。

他僅憑不到四萬的軍隊硬是阻擋了郭侃大軍五天五夜,郭侃雖有神人之稱,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無奈的郭侃只好把他團團圍住,準備一點點地消耗掉他。在這一場力量懸殊的大戰中,柳河子處於劣勢,但是他取得的戰果卻極是輝煌,殺死殺傷了將近五萬蒙古士卒,其中有將近五千重裝騎兵。

慘烈的血戰中,到處可以看到宋軍奮不顧身的場面,沒有了武器,就拳打腳踢,甚至用牙齒咬,不到斷氣絕不放棄戰鬥。有些士卒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後只要肢體能動,打不死敲也要敲一下蒙古士卒。

用郭侃的話來說,這是他遇到的最不要命的一次戰鬥。這個擁有神人稱號,喜怒無動於衷的人多次流下了眼淚,多次招降柳河子,都給柳河子義正詞嚴地拒絕了。

要想在歷史上找到一個類似的例子,可能只有漢代的李陵了。當時,阿陵率領五千步兵,轉戰千里,與匈奴單于十幾萬大軍相持,匈奴單于拿他沒有辦法,要不是叛徒告密,只有放棄的份。

今天,柳河子的境遇比起李陵當日的處境還要危險,他將近四萬大軍現在不到五千人了,減員九成,只要郭侃再驅動大軍打上一陣子,他這支殘兵就會全部殉國。

郭侃在衆將的簇擁下策馬而來,一抱拳道:“柳將軍請了。柳將軍是個明事理的人,不會不明白你眼前的處理,還是聽郭某一聲勸,不要作無謂的抗抵了。”

“呸!狗漢奸!你還有臉來見柳某,柳某就是死,也不會做漢奸,你癡心妄想。”柳河子義正詞嚴地訓斥起來,道:“來吧,狗漢奸,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振臂高呼,道:“兄弟們,拿出你們的勇氣,在臨死之前多殺一個韃子就是對大宋朝盡忠了!驅除韃虜!還我河山!”

柳河子的話好象磁石,原本受傷不起的士卒聽了他的話全部站起來,興奮得好象吸食了鴉片,毫無畏懼之色,振臂高呼:“驅除韃虜!還我河山!”

“驅除韃虜!還我河山!”的呼聲迴盪在戰場上,是那麼的清晰,振奮人心。這一場面正如《李陵答蘇武書》所說“創病皆起,舉刃指虜”,求戰的意志不可動搖,人人皆有勇冠三軍的豪邁。

這是郭侃打了一輩子仗見過最爲兇悍的戰士,望着這羣不知生死的勇士,無奈地搖搖點,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就在這時,“驅除韃虜!還我河山!”的吼聲從遠處響起,一支黑色騎兵猶如一股旋風般馳來,手裡的寶刀在日光下發出寒光,讓人心爲之寒,揮動之間,寶刀劃出優美的曲線,刀光明得好象一堵牆壁,無堅不摧,所過這處多了一地碎肉。

這支黑色騎兵好象絞肉機,無情地吞噬着蒙古士卒的生命,沒有人能夠阻擋得了他們,就是覆以厚甲的重裝騎兵也不是對手。不片刻間,玄甲騎兵就衝過來,與柳河子會合在一起。

趙僉望着一身是傷的柳河子,眼裡噙着熱淚,道:“柳將軍!”已經是泣不成聲。

柳河子嘴一張,嘴裡的鮮血順着嘴角流了下來,道:“趙將軍,你怎麼來了?”

趙僉抹抹眼淚,道:“皇上有旨,要你馬上撤退。皇上說了:柳將軍不用做得更好,已經做得夠好!”

第85章 威震東洋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5章 英雄歸來第60章 奇計破城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4章 全民教育第48章 各出奇謀第46章 郭侃之謀第40章 血戰嘉興第24章 亡國之君第67章 無處可逃第2章 幕後主使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24章 亡國之君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54章 郭侃入伏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0章 變生肘腋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9章 軍事變革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30章 賊船第34章 戰略轉折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25章 廢除科舉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29章 突破第61章 直搗汴京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9章 長江水道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1章 郭侃入關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17章 重建計劃(下)歷史與小說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30章 賊船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下)上架公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46章 還我河山第32章 鄂州惡戰第50章 攻佔松江第31章 新技術(中)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55章 圍困郭侃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61章 郭侃入關第40章 血戰嘉興第5章 巧妙應對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72章 重拾民心第66 古剎梵聲第34章 戰略轉折第75章 渡江北伐第39章 壯懷激烈第3章 悲慘人生第66 古剎梵聲第48章 各出奇謀第47章 駕臨劍閣第18章 重慶戰役
第85章 威震東洋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5章 英雄歸來第60章 奇計破城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4章 全民教育第48章 各出奇謀第46章 郭侃之謀第40章 血戰嘉興第24章 亡國之君第67章 無處可逃第2章 幕後主使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24章 亡國之君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54章 郭侃入伏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0章 變生肘腋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9章 軍事變革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30章 賊船第34章 戰略轉折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25章 廢除科舉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29章 突破第61章 直搗汴京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9章 長江水道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1章 郭侃入關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17章 重建計劃(下)歷史與小說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30章 賊船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下)上架公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46章 還我河山第32章 鄂州惡戰第50章 攻佔松江第31章 新技術(中)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55章 圍困郭侃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61章 郭侃入關第40章 血戰嘉興第5章 巧妙應對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72章 重拾民心第66 古剎梵聲第34章 戰略轉折第75章 渡江北伐第39章 壯懷激烈第3章 悲慘人生第66 古剎梵聲第48章 各出奇謀第47章 駕臨劍閣第18章 重慶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