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威壓權臣(下)

謝道清和賈似道從來沒見過度宗如此有霸氣,都驚訝不已。賈似道畢竟是奸臣,腦子轉得快,馬上意識到今天不妙,對謝道清道:“壽和聖福,你看看,皇上就是這樣對待大臣的。我是師臣,他親口封的見了皇上不用行禮,他居然反悔了,要砍我的頭。壽和聖福,我是朝庭第一顧命大臣,即使我有罪,也要羣臣會審,皇上就這樣說殺就殺,太也不把朝庭的律法放在心上,臣擔心我大宋朝的律法就這樣敗壞了,大宋朝從此危也。”還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任誰見了都會以爲他忠心耿耿。

謝道清完全不知道賈似道的算盤,還信以爲真,臉一沉喝道:“放開,放開。啓兒,賈卿是你的老師,又是兩朝元老,國之棟樑,縱有不是也不能治死罪。”

李雋惋惜不已,賈似道如此目無皇帝,謝道清居然還爲他說情,真的是昏暗不明,怪不得南宋如此之弱,是有其必然之理。惋惜歸惋惜,李雋在開動腦筋要如何除掉賈似道,委屈之極地道:“壽和聖福,你老人家說說,自古以來有如賈似道如此目無君上的嗎?賈似道如此無禮,不把我放在眼裡,要是不加懲處,皇上的威權何在?朝庭的臉面何在?賈似道於我是有大功,我記在心裡纔對他一再優容,賞賜從厚,可他以爲我怕他,變本加厲,越來越蠻橫。賈似道就是有天大的功勞,也是我趙家的一條狗,一個奴才。不聽主人的話的狗是惡狗,不聽主人的話的奴才是惡奴,對於這樣的惡狗惡奴只有殺無赦。伯母,請你老人家給我做主。”李雋的洋浼也不差,委屈得就差流眼淚了,任誰見了都得同情他七分。

李雋雖是在演戲,卻說得振振有詞,極其在理,謝道清爲之語塞,遲疑了好一陣子才道:“啓兒,你說得也對,賈卿功勞再大,也是臣,你還是皇上,臣子如此無禮是不多見,此風不可長,一定要加以懲處。”

在賈似道的記憶中,他曾經犯過比這更嚴重的錯誤,謝道清也沒對他說過如此的重話,看來他今天真的是很倒黴,忙道:“壽和聖福,臣知罪,臣知罪。臣願罰俸一年。”他富可敵國,一年的薪俸不過是九牛一毛,不疼不癢的事。

李雋絕對不會給他這個機會,跟着追擊:“壽和聖福,要是臣子對君父不敬都以罰俸來處治,那些家財萬貫的臣子不就可以爲所欲爲了?君父,朝庭的威嚴將置於何處?”

“也對。”謝道清點頭道:“罰俸是太輕了。賈卿有大功,國之棟樑,職務是不能降的,現在國庫空虛,罰賈卿交出二十萬貫錢以資軍用。”

賈似道還以爲謝道清要撤他的職,沒想到竟是罰款二十萬貫,雖是捨不得,心疼不已,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樂意給罰款的,忙叩頭道:“壽和聖福聖明,臣認罰,臣認罰。”

賈似道認錯的好態度搏得了謝道清的好感,大是高興,把賈似道扶起來,道:“賈卿啊,快快起來,快快起來。這麼大的年歲了,不能太折騰自己。”

朝庭居然要靠罰款籌措軍費,朝庭已經毫無體統可言了,李雋嘆惜不已,恐怕這是歷史上第一遭,會給後人嘲笑。心念略微一轉,立時有了主意,道:“壽和聖福,皇上的威嚴就值二十萬貫嗎?”

原本一臉笑容的謝道清笑容一下子僵在臉上了,遲疑了好一陣子才道:“那你說怎麼辦?”顯然,她也認爲李雋說得有道理。

“既然是罰款,就多罰點。兩百萬貫,怎麼樣?賈似道,在開刀問斬和兩百萬貫之間你自己選一下,你願意要哪個?”李雋淡定地問道,彷彿那事和他沒關係一樣,道:“我數三下,要是你不選擇,就處死。一,二…”

賈似道富可敵國,兩百萬貫根本就算不得什麼,九牛一毛之事,可是賈似道是個守財奴,立時肉疼起來,遲疑着道:“皇上,臣實在是沒那麼多,請皇上少罰點。”不愧是大奸大惡之人,居然討價還價了。

李雋不說話,衝侍衛拍了兩下手掌,侍衛立時把賈似道架起來,就要往外推走。火燒眉毛先顧眼前,賈似道也不是個沒有主意的人,心裡把趙祺的十八代老祖宗都問候了一遍,嘴上卻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臣願罰,臣願罰。”

李雋淡淡地道:“錢財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何必爲了一點錢財送了性命。你認罰就好。什麼時間湊齊?”

賈似道心想兩百萬貫那可是他的心頭肉,如此就沒了實在是不甘心,存心拖延,道:“臣自小便清貧,家無餘財,要湊足兩百萬貫要費些時日,請皇上寬限些時日,臣變賣家產,找親戚朋友借些。”

李雋伸出食指在賈似道面前一晃,道:“一天,你要是不交齊,別怪朕不顧君臣之義抄你的家,滅你的九族了。我大宋朝以禮義治天下,最重視的就是上下之分,君臣之義,你目無君上,侮辱君父,那是我大宋朝最重的罪,你就是有一萬顆腦袋也不夠砍。朕念在你有定鼎之功,多年爲朝庭出力,建有大功的份上才特地網開一面,你別不識好歹,妄想拖延,最後不了了之。”

李雋一口說出賈似道的用意,着實把賈似道給嚇了一大跳,在他的記憶中宋度宗沒有這樣精明,根本不可能猜到他的用意,沒想到他的如意算盤一點用處也沒有,只得老老實實地道:“臣遵旨,臣遵旨。”

李雋雙手背在背後,神光炯炯地看着賈似道道:“朕先跟你說明白了,一天之後,朕與壽和聖福要在崇政殿上當着羣臣的面查收,少一文也不行。要是不當着羣臣的面,收殺一儆百之效,把那些有心犯上的臣子們的心思扼殺掉,後來者不知還有多少。要是有人說朕冤枉你也不好。”最後一句是說給謝道清聽的,要是她不親自去的話,後面的話她不會不明白。

謝道清安慰道:“賈卿啊,你放心,有老太婆在,沒人敢把你怎麼樣。”

“我已定好殺他的計策了,還不能把賈似道怎麼樣?你親自去就好,讓你親眼看看,諒你也不會有話說。”李雋在心裡冷笑不已,緩緩說道:“賈卿,你放心,朕會派趙僉帶領御林軍把你的府第保護起來。”

這話就是傻瓜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御林軍可不是保護他,而是監視他,怕他逃走。趙僉忠於皇帝,李雋一道聖旨下去,絕對照辦,賈似道就是變成蒼蠅也飛不出去。

在賈似道和謝道清的記憶中,度宗從來沒有如此縝密的心思,兩人還真有點刮目相看的感覺,望着李雋挺拔的身材,透着一股英氣,謝道清欣慰不已。賈似道望着李雋那雙可以看透人心的眼睛,只覺頭皮發麻,越來越看不透,心底生出一股莫名的恐懼,一迭連聲地道:“謝主隆恩,謝主隆恩。”這是自從度宗登基以來,賈似道說得最恭敬的一句話。

李雋望着謝道清,道:“壽和聖福,你說這樣處置可好?”

李雋身上震懾人心的霸氣若隱若現,就是謝道清也感到可畏,還能說什麼,贊同道:“好好好,如此處理甚好,甚好。”

李雋漫不着邊際地問道:“賈卿,你可心服?”

賈似道已經從心理上處於劣勢了,哪裡敢說個不字,道:“臣心服,心服。”

“這都是驕氣在做怪,慣的。”李雋指着賈似道:“朕要是不把你的驕氣打下去,說不定哪天你這壞毛病又會冒出來。來啊,給朕掌嘴一百。”

掌嘴的事,賈似道還沒有經歷過,想起那啪啪聲就害怕,馬上求饒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臣願再出三百萬貫資助軍費。壽和聖福,快救救老臣,老臣這把老骨頭經不起這種折騰。”

謝道清心想也對,忙求情道:“皇上…”李雋打斷她的話說:“君無戲言,這道理你懂,朕說出的話怎能更改?念在你年歲已高的份上,壽和聖福爲你說情的份上,掌嘴五十吧。現在就動手,朕監數。”拍着賈似道的肩膀道:“你是重臣,要是當着羣臣的面掌嘴,太失體統,所以,朕決定親自給你監數。”李雋說得冠冕堂皇,骨子裡的意思卻是說:朕看着呢,侍衛還敢徇情放你一馬嗎?

李雋早就料到謝道清會講情,才報出一百之數,謝道清一講話順勢減爲五十,把謝道清的面子給得十足十,謝道清也無話可說。

在謝道清和李雋的監數之下,侍衛掄圓了膀子猛打,賈似道哭爹叫娘,真的是給打得滿地找牙,幾次跪下求饒,李雋無動於衷,完美地演繹了帝王的鐵石心腸。謝道清於心不忍,數次想說情,見了李雋那副鎮定自若的模樣,又有些歡快,心想賈似道畢竟是臣子,要是度宗從此有所長進,犧牲一下寵臣又有什麼不好呢?也就不說話了。

打完之後,常瑜拿來上好的療傷葯,李雋接過,親手給賈似道塗在臉上,又是安慰又是哄的說了一通好話。要是在以往,皇帝如此好言相慰,賈似道早就牛到天上去了,現在一點牛勁也沒有,反倒象一隻夾着尾巴的狗,恭恭敬敬地謝恩。

李雋又打又拉的,賈似道一副感恩戴德之相,儘管這副模樣裝出來的成份大得多,謝道清看在眼裡還是蠻高興的,心想度宗終於學會使用起權術之道駕馭臣下了,實在是難得。

治傷完畢,李雋才緩緩道:“賈卿忠君愛國,朕是知道的。你倡和議之策,未必不是良策,戰場上得不到的,未必在談判桌上得不到,要是賈卿能走一趟的話,一定馬到成功。”

就是再借幾個膽給賈似道,他也沒有那個膽量去議和,忙道:“臣愚昧,不堪重任,不堪任,還請皇上收回成命。臣年老昏聵,胡亂說話,請皇上不要往心裡去,臣以爲背城一戰是上上之策。臣年紀大了,不中用了,臣告退。”他給李雋嚇怕了,巴不得離李雋遠點。

李雋拉着賈似道的手道:“賈卿啊,你有傷在身,不宜多勞累,快回府休息去吧。”把賈似道送出去。

謝道清根本就想不到李雋打的什麼主意,還真以爲李雋信任賈似道,望着君臣二人的背影,放心地躺在椅子上養神了。

分別的時候,李雋拍着賈似道的肩膀,親熱地說:“賈卿啊,你年紀大了,一輩子也不容易,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用的,就好好享用一下吧,不要虧了自己,留下遺憾。”這話,非常親熱,賈似道聽在耳裡卻更象斷頭令,只覺背上發涼,居然滲出冷汗。(按:按照我個人的看法,在中國歷史上的奸臣中,要說最爲驕橫跋扈的,賈似道絕對要算其中的一個,有好多做法讓人吃驚,難以相信。因而,才設計了這麼一個有點誇張的情節,要是讀者不喜歡,我說聲對不起。)

第70章 決戰江南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結束感言第31章 新技術(中)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9章 突破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78章 出兵東瀛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56章 困獸之鬥第66 古剎梵聲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1章 細菌戰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56章 困獸之鬥第34章 戰略轉折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64章 馳援江南第66章 毒氣戰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30章 神兵天降第22章 議和(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25章 廢除科舉第83章 渡河之戰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7章 初戰告捷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6章 援軍到來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3章 悲慘人生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79章 郭侃之死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4章 大軍入川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55章 圍困郭侃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31章 細菌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81章 渡河準備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5章 羣星閃耀第23章 威行列國第67章 無處可逃第24章 全民教育第82章 北伐序曲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64章 渭水軼事第87章 第二戰場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22章 連戰皆捷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0章 變生肘腋第33章 計中計第66章 毒氣戰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63章 淮西混戰第1章 暴虐獸行第46章 郭侃之謀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26章 揚州會戰第23章 漢奸的末日
第70章 決戰江南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結束感言第31章 新技術(中)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9章 突破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78章 出兵東瀛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56章 困獸之鬥第66 古剎梵聲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1章 細菌戰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56章 困獸之鬥第34章 戰略轉折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64章 馳援江南第66章 毒氣戰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30章 神兵天降第22章 議和(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25章 廢除科舉第83章 渡河之戰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7章 初戰告捷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6章 援軍到來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3章 悲慘人生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79章 郭侃之死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4章 大軍入川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55章 圍困郭侃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31章 細菌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81章 渡河準備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5章 羣星閃耀第23章 威行列國第67章 無處可逃第24章 全民教育第82章 北伐序曲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64章 渭水軼事第87章 第二戰場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22章 連戰皆捷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0章 變生肘腋第33章 計中計第66章 毒氣戰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63章 淮西混戰第1章 暴虐獸行第46章 郭侃之謀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26章 揚州會戰第23章 漢奸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