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臨安大捷(下)

不過,沒過多久,伯顏的臉色就白了。原因非常簡單,回回炮沒完了沒了的發射,石頭越來越多,越堆越高,東青門一帶給炸開的城牆有給堵起來的趨勢。要是回回炮真的把缺口堵住了的話,問題就絕對夠嚴重,外面的軍隊進不來,城裡的軍隊出不去,會成爲一支孤軍,就算宋軍的戰鬥力再差,也會把他們拖死在城裡。何況按照伯顏的判斷,宋軍一天不同於一天,戰鬥力在明顯提升,城裡軍隊的命運就堪虞了。

想明這層的伯顏平生少有地感到絕望,背上滲出了冷汗。

事實證明伯顏的判斷是正確的,雖然有點晚,正確總比錯誤強,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石頭越來越多,東青門給炸開的缺口徹底堵起來了。這還不算完,發射完石頭的回回炮又開始發射水泥漿,一桶接一桶的水泥漿砸在石頭上,水泥漿流下去,把石頭凝固起來。

先用石頭把缺口堵起來,再用水泥凝固起來,起到加固作用,以免給城外的元軍搬開,這就是李雋設計的方案。

如此一來,城裡的元軍也就成了一支孤軍,隨時可以被吃掉。想什麼時候吃掉,就看李雋的胃口好不好了。

望着高高聳立的石堆,伯顏平生第一次感到絕望。伯顏一生征戰無數,經歷過的風浪也不在少數,就是沒有見過如此詭異的封堵缺口的法子,任他膽子再大也是不得不感到一陣陣害怕。

在伯顏心目中,回回炮是攻城的利器,有了回回炮的元軍無往而不利,就是沒有想到過可以用回回炮來封堵缺口。更別說,他根本就不知道水泥是什麼東西,有什麼作用,就更想不到李雋的奇特法子。

不要說沒見過水泥的伯顏,就是文天祥他們乍聽李雋說出計劃,也是驚奇得目瞪口呆,過了老半天才撫掌叫好,讚不絕口。

整個計劃執行起來非常的順利,唯一的意外就是內城城牆居然給伯顏炸開了,這只不過是這場戰鬥的小小插曲而已。

李雋之所以不急着封堵缺口,是想學蒙古人製造恐怖的手法給元軍以心理壓力,同時也鼓舞宋軍的戰鬥意志,因爲這支積弱兩百多年的軍隊太需要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了。然而,伯顏的兇悍讓人害怕,不顧一切地進攻內城,積屍太多,李雋心都軟了纔不得提前封堵缺口。

就在伯顏氣悶的時候,滿城都響起“活捉伯顏”的吼聲,這聲音對於伯顏來說非常刺耳。伯顏一生打過的仗不計其數,也不知道是多少次在陣前聽到這樣的聲音,不過那些都是敵人用來鼓舞士氣的口號,作不得準的,唯有這次的喊聲極有可能變成真的。

此時的伯顏率領一支孤軍在城裡作困獸之鬥,而城外的軍隊又進不來,無法進行支援,宋軍的總攻開始了,除非他自己抹脖子,不然的話,活捉他的事情就會成爲真實。

爲了分割元軍,給總攻減少壓力,回回炮封堵了東青門缺口後,除留下一部分外,其餘的重新進行部署,對準內城的缺口發射石頭,依樣畫葫蘆,把這個缺口也給堵上了。這樣一來,城裡的元軍又給分割成兩部分了,彼此互不照應,被殲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給我的安答一個驚喜吧!”李雋笑言。

廖勝功等的就是這話,立即指揮軍隊圍殲內城的元軍。突入內城的元軍接近一萬,在鋼弩的壓制下很快就給殲滅了。

在內城殲滅戰的同時,以玄甲騎兵爲突擊力量的外城殲滅戰也開始了。趙僉率領的玄甲騎兵手裡的寶刀發着可怕的寒光,每一道寒光閃過,都會有元軍將士倒在地上。這支玄甲騎兵是李雋從禁軍裡面千挑萬選出來的,每一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鬥經驗豐富之極,再加上身體素質極好,嚴加的訓練,配上最好的裝備,簡直是無敵,好像絞肉機一樣無情地吞噬着元軍的生命。

李雋非常清楚,元軍很兇悍,即使是處於絕境仍是不可小視,把所有的家底全拿出來了,手弩、鋼弩、炸葯包全派上用場。元軍雖是兇悍過人,也是抵擋不住,兩天之後就給全殲了。

這場大戰極富戲劇性,伯顏炸開城門後衝進城,滿以爲勝利在望,沒想到今日之宋軍與以往的宋軍大不相同了,部分軍隊的裝備先進自是不用說,戰鬥意志極是高昂,這是這支軍隊自從宋太祖組建以來從未有過之事,硬是死死壓住元軍,元軍無法獲得更大的戰果。

在李雋巧妙的策劃之下,適時發起反擊,終於取得了一場空前的大捷,突入城裡的差不多四萬元軍全部被殲滅。再加上前期攻城戰死的和接應伯顏出城強行攻城戰死的,伯顏在這一戰損失了六萬多軍隊,還有讓宋人爲之痛恨的回回炮。這種戰果是蒙宋戰爭進行四十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大勝仗,戰鬥結束後,整個臨安城沸騰了,軍人、百姓都沉浸在喜悅中,激動得流下了熱淚。

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喊起了“皇上萬歲!大宋朝萬歲!”軍人百姓跟着喊起來,數十萬人激情地呼喊着,匯成了一首驚逃詔地的激情之歌!

這次戰鬥不完美的是讓伯顏給逃了。伯顏之所以能夠逃掉,是因爲他的親兵再次救了他。伯顏給趙僉追得無路可走,逃到城牆上,準備作困獸之鬥。他的親兵隊長抱着他一起跳下城牆,親兵隊長用他的身體當肉墊救了伯顏一命。親兵隊長當然是給摔成一堆肉泥了。

就在全城歡慶的時候,李雋被文天祥告知,火葯所剩無幾,箭矢也不多了。

“臨安保衛戰的艱苦時期纔剛剛開始!”李雋的好心情一下子降低了熱度,他知道伯顏是一個絕不服輸的傢伙,肯定會有新的動作。沒有鋼弩和炸葯包兩大利器,臨安保衛戰將會非常艱苦。

按理,火葯和箭矢不會這麼快就用光,一方面在於炸葯包和鋼弩太好用了,將士們用得開心沒有想到節約,消耗得太快了。

另一個原因說起來就有點讓人傷心了。就是南宋朝庭沒有做好戰略儲備,象臨安這樣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儲存的戰爭物資實在是讓人心寒,要不是李雋採取了措施,進行補救,早就用光了。

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62章 大獲全勝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46章 還我河山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60章 奇計破城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1章 光復蘄黃第82章 北伐燕雲第54章 郭侃入伏序言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43章 埃及蘇丹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39章 婦女權益上架公告第64章 馳援江南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43章 埃及蘇丹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47章 駕臨劍閣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1章 政治黑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78章 以血止血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22章 連戰皆捷結束感言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74章 屠城慘劇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32章 鄂州惡戰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1章 議和(上)第87章 第二戰場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0章 生財之道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6章 揚州會戰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24章 全民教育第52章 伯顏去世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80章 直奔日本第84章 首戰日本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8章 新戰略第31章 新技術(中)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85章 威震東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12章 軍事學院第14章 大軍入川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6章 揚州會戰第77章 復仇火焰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31章 細菌戰第59章 狡猾似狐第81章 渡河準備第45章 揭竿而起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54章 危機重重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72章 逼降漢軍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82章 北伐序曲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59章 狡猾似狐
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62章 大獲全勝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46章 還我河山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60章 奇計破城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31章 光復蘄黃第82章 北伐燕雲第54章 郭侃入伏序言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43章 埃及蘇丹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39章 婦女權益上架公告第64章 馳援江南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43章 埃及蘇丹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47章 駕臨劍閣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1章 政治黑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78章 以血止血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22章 連戰皆捷結束感言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74章 屠城慘劇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32章 鄂州惡戰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1章 議和(上)第87章 第二戰場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0章 生財之道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6章 揚州會戰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24章 全民教育第52章 伯顏去世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80章 直奔日本第84章 首戰日本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8章 新戰略第31章 新技術(中)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85章 威震東洋第23章 威行列國第12章 軍事學院第14章 大軍入川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6章 揚州會戰第77章 復仇火焰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31章 細菌戰第59章 狡猾似狐第81章 渡河準備第45章 揭竿而起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54章 危機重重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72章 逼降漢軍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82章 北伐序曲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59章 狡猾似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