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笑着迴應衆人的喝彩,當目光轉向太子,大阿哥和三阿哥時,目光徒然變得冰冷。
三位皇子大爲緊張,齊刷刷地跪在康熙馬前,求皇阿瑪恕罪。康熙一臉怒顏未消,訓斥道:“象方纔爾等幾人的苟且之狀,能成大事麼!往後,練武習文,從頭學起。當以承先王雄氣,振沙場神威爲要,學業無成,休來見朕!”
四阿哥胤禛也跪在一旁,心中有點忐忑,他知道,這次雖然風光,但是前途卻也會因此而波瀾驟起,首先,他從剛纔康熙的反應之中看出了康熙的疑惑,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釋,只怕讓康熙從此心生芥蒂,至少以爲胤禛是魯莽匹夫,不堪重用。其次,搶了這麼大的風頭,太子和大阿哥一定心中大起芥蒂,如果他們以後總是暗中使絆子砸黑磚,胤禛即便再小心,也可能防不勝防。
經過這一番插曲,康熙變得意興闌珊,遂率領衆人回營。
回營之後,康熙馬上密宣諾敏覲見。諾敏心中也直犯嘀咕,他不過只是一個三等蝦,皇上從來沒有單獨召見過他,此番必是爲了剛纔四阿哥之事,自己究竟該當如何回答纔好。
進得幄內,和外面的明媚陽光相比,裡面比較昏暗,諾敏揉了揉眼睛,這纔看清楚,康熙原來就站在他的身前。
這一驚可不淺,諾敏連忙跪下,磕頭請罪道:“奴才真是瞎了眼睛,居然在主子面前站着,奴才該死。”
諾敏跪着,看不到康熙的神情,只聽到康熙淡淡道:“你也是沒有看清楚,朕不怪罪你,擡起頭來。”
諾敏這才戰戰兢兢地把頭擡起,康熙一臉肅容,一雙洞察入人心扉的眸子徑直注視着諾敏。
康熙還是不動聲色,說道:“你是圖海的嫡長子,是前年進的三等蝦?”
諾敏聽到自己父親的名字,頭碰了一下地回道:“奴才回主子的話,奴才是嫡子,蒙皇上加恩,前年年底進的三等蝦。”
康熙笑笑,道:“將門出虎子啊。”
若是在平時,諾敏應該馬上謝恩,但是今天,康熙剛剛獵殺了一頭猛虎,而且其中的過程還頗爲曲折,更而況自己也牽涉在內,他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
正愣着神,又聽見康熙道:“圖海是伺候三代皇帝的老臣,又是朕的股肱,朕視他如兄長,且圖海功在社稷,自古云,子蔭父功,朕今天就晉你爲二等蝦,賞爵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
諾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可是天大的賞賜,他連忙磕頭謝恩。
康熙接着道:“朕也希望你子承父業,成爲我大清一員能臣。”
諾敏點頭稱是。
豈料康熙話鋒一轉,道:“朕相信你,就像朕相信你阿瑪一樣,能事君以誠。”
諾敏心中一凜,道:“奴才絕不敢有半分欺瞞皇上。”
康熙像是很滿意這樣的答覆,進而又問道:“朕要你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朕,不準有一字隱瞞。”
諾敏“着”地應了一聲,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回道:“前些個日子,奴才奉命爲四阿哥揀選武器和馬匹。連着看了一些弓,四阿哥都不甚滿意,說他臂力有限,所以弓弩威力無法發揮,然後就看中了奴才的火器,一定要拿來看看。奴才回說,因爲四阿哥年紀尚小,按照內務府規定,還不能使用火器,但是阿哥爺堅持,奴才只好讓他試試。”
康熙“唔”了一聲,示意諾敏接着說下去。
諾敏道:“四阿哥極有天分,好象天生就會使火器,還告訴奴才說如果雙手持握,火器會打得更準,還解釋是看到其他侍衛使火器的時候這麼用過。”(胤禛不敢說什麼類似後坐力之類的名詞,首先諾敏肯定聽不懂,說了也白搭,再者萬一被康熙聽到,肯定引起懷疑)
諾敏接着道:“四阿哥往木樁上開了一銃,試了一下,然後告訴奴才說,這銃力道忒大,最好瞄的時候向下一些。奴才聽得都傻了,奴才從來都只知道擡手就放,哪想過這些個道理。”
康熙笑笑,問道:“那今天是怎麼回事?”
諾敏回道:“昨天奴才和幾個侍衛閒話,說以前跟主子打過大東西,碰到熊,虎啊,野豬什麼的,四阿哥在旁邊聽了,就問那會不會很危險,奴才就吹了大牛。”說到這裡,諾敏有些臉紅,道:“奴才說,有奴才們護着,肯定沒事。四阿哥就笑奴才,說要和奴才比比膽子,但是叮囑奴才說,一定要把火器備好了,說皇上安危最要緊,真的要出手的時候不能有半點含糊。所以奴才的藥和彈子就事先都填好了,四阿哥在旁邊督促着奴才乾的。”
康熙若有所思,問道:“然後呢?”
諾敏道:“當那畜牲撲過來的時候,奴才真得有點傻了,奴才還真是沒有見過這樣的陣仗呢。就聽四阿哥低聲喝了一聲:'諾敏,鎮定,手銃給我。'奴才下意識就把火銃遞了過去,然後四阿哥就開火了。”
康熙輕輕一笑,道:“好了,你先退下吧。封賞的旨意朕隨後就讓李德全給你。”
諾敏又叩了一個頭,轉身出了帳,有一件事他可沒有敢和康熙說,事後四阿哥在還給自己火銃的時候,突然神秘地說了一句:“諾敏,我看你額角放紅光,說不定你會得個大彩頭呢。”當時他不知所謂,只好跟着傻笑,現在他卻吃不準了,四阿哥的這番話和今天的這件事有什麼聯繫呢?
康熙一個人,在幄內不停的來回踱步,他不知道該做怎樣的判斷,這件事情透着蹊蹺,如果說四阿哥是無意爲之,按照常理來看,太過牽強,也太多巧合,可是如果說他是有意的,也說不過去,畢竟這只是一個五歲多的孩子。也許只能按照高士其的解釋吧,是上天藉助四阿哥之手護佑他這個天子。
那麼,透過這次的事件可以看出,四阿哥心思縝密,懂得未雨綢繆,逢大事而有靜氣,遇險境而不亂,懂得隨機應變,確是可造之才,堪堪地把太子和其他兩個哥哥都比了下去,如果他是大清朝的儲君...,康熙不敢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