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燕王納妾

第495章 燕王納妾

過去,崔澈不與楊麗華同宿的時候,便是年幼的崔獾兒與祖母住在一屋。

如今南陽公主回了晉陽,他自然是搬去了母親的院子裡。

在兒媳帶着孫兒離開後,崔澈與楊麗華說起迎娶長孫夫人高氏之事,楊麗華並沒有反對。

她只是白了崔澈一眼,埋怨道:

“高氏新寡,你便匆匆登門說親,莫非這高氏就真是生得國色天香,使你如此急不可耐。”

崔澈摟着楊麗華,輕聲道:

“這天下間貌美的女子數不勝數,但崔某最愛的,還是在東宮那株桂樹下遇見的宮裝婦人。”

楊麗華經他一說,也被勾起了過去的回憶。

當夜,崔澈與楊麗華再行夫妻之禮,只是楊麗華的體力大不如前,不堪承受長時間的恩澤。

不得已,崔澈又在後半夜將楊阿五找了過來,與楊家姐妹再歷往日的歡愉。

七天時間,轉瞬即逝,裴秀受崔澈之託,登門下聘,也將諸事安排妥當,婚期也定在了正月初十。

在此之前,崔澈已經向小皇帝請旨,爲長孫無忌奪情,允許他留在相國府聽用,而非丁憂守孝。

貞元三年(公元608年)正月初十,燕王府內張燈結綵,賓客滿座,衆人都是來慶賀燕王納妾。

就連崔昭容也被裴秀攙扶着來到王府,討一杯喜酒喝。

崔澈帶着高氏,先拜過姑母,再讓她向楊麗華、楊阿五奉茶。

這茶又稱妾室茶,是納妾的一個重要儀式。

只有嫡妻喝了這妾室茶,代表着接納了妾室,才能算是進門。

這些時日,崔澈沒少在楊家姐妹身上使力氣,好在夜裡的辛苦並沒有白費,二人心情大好,自然不會爲難高氏。

在楊家姐妹飲過妾室茶後,也意味着高氏如願成了崔澈的妾室,燕王側妃。

全程觀禮的長孫無忌心情複雜。

他既爲母親如願以償而高興,但心底總有一些不是滋味。

只是看着母親在奉茶後,露出的由衷的喜悅,長孫無忌的心中也只剩下了祝福。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長孫無忌牽着觀音婢離開,明天自會有人接她入府。

而崔澈也踉蹌着步子來到了高氏所在的新房。

一進門,高氏就聞見了沖鼻的酒味。

“妾身這就爲夫君斟茶醒酒。”

她放下蒲扇,正要起身爲崔澈倒茶,卻聽崔澈笑道:

“大喜之日,我又怎會喝得爛醉如泥,這不過是我故意往禮服上灑酒,擺脫來客罷了。”

說着,他邁步行至榻前,將端坐在榻上的高氏輕輕放倒。

在高氏的緊張與期待之中,崔澈解開她的衣裳,又卸去自己身上的束縛,朝着榻上光潔的胴體壓了下去。

一夜疾風驟雨,嬌喘之聲經久不息。

翌日,清晨,高氏像只慵懶的貓兒,趴在崔澈的胸膛上。

她屬實是精疲力竭,提不起半分力氣。

卻還是掙扎着起身,要去向二位正妻請安,這是做妾的規矩。

她曾是長孫晟的正妻,自然也清楚,今日便是正妻爲妾室立規矩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敢有怠慢之舉。

高氏儘量放輕了手腳,她光着腳丫走下牀榻,去撿取散落一地的衣裳。

不曾濃妝豔抹,只是梳洗一番,高氏便匆匆前往楊麗華的院子。

然而出乎高氏的預料,楊麗華並未給她立規矩,而是倒了兩杯茶,讓高氏陪她說了好一會話,才緩緩道:

“大王不拘小節,家裡姐妹之間也沒有晨昏定省的規矩。

“大家和氣度日,少些明爭暗鬥,這日子才能過得舒心。”

楊麗華不去折騰側室,與其性格溫婉,待人和善有關。

但也離不開她出身高貴,未嫁時,便是隋國公的嫡長女,出嫁後陸續做過太子妃、皇后、太后,後來又當了大隋公主。

經歷了這麼多事,又怎麼提得起興致在崔澈後宅的一畝三分地呈威風。

如今崔澈妻妾們一團和氣,楊麗華這位賢妻功不可沒。

而崔澈也因此越發敬重她。

高氏驚訝於楊麗華的氣度,也對往後在王府的生活少了幾分顧慮。

楊麗華又留高氏與她說了會話,高氏見南陽公主帶了崔獾兒前來,也識趣地告退,前去拜謁楊阿五。

楊阿五同樣是個與世無爭的性子,她招呼高氏之餘,對女兒崔文君道:

“這是你父王新娶的側妃,還不向姨娘行禮。”

性格文靜的崔文君施禮道:

“文君見過高姨娘。”

高氏當然知道楊阿五育有一女,是崔澈的嫡女,時年九歲,與觀音婢同齡。

她早有準備,從懷裡拿出一件首飾,便要贈給崔文君作爲見面禮。

崔文君不知該不該接,她看向母親,但見楊阿五笑道:

“既然是伱高姨娘所贈,好生收着便是。”

說罷,楊阿五對高氏道:

“等你女兒入府之時,記得帶她來一趟我的院子,我身爲嫡母,也爲她準備了一份薄禮。”

又指着崔文君笑道:

“她們姐妹同歲,今後也該讓她們多多親近,彼此也能有個伴。”

高氏聞言亦是連連附和。

崔文君好奇道:

“與我同歲,那是阿姊,還是阿妹?”

楊阿五與高氏比對過崔文君與觀音婢的生辰,觀音婢要比崔文君晚出生。

見自己是姐姐,崔文君也在歡呼雀躍。

向楊阿五告辭後,高氏回到自己的院中,此時已是日曬三竿,卻不見了崔澈的蹤影。

詢問婢女,也不知他的去向,崔澈不說,婢女們也不敢問,只道是燕王剛走不久。

高氏回到臥室,只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而此時,崔澈已經乘坐馬車,前往長孫府接人。

早已除去孝服的兄妹二人此時正在府外等候,觀音婢不捨其兄,哭得淚眼婆娑。

長孫無忌好不容易將她哄好,崔澈的馬車也緩緩駛來。

望見是崔澈下車,長孫無忌倍感驚訝,他也沒想到居然是崔澈親自前來。

正要躬身行禮,卻又不知該如何稱呼。

崔澈也看出了他的窘迫,不以爲意道:

“無論你是否改換稱呼,都是本王的繼子,若是覺得難以出口,就與過去一般稱呼便是。”

長孫無忌鬆了口氣,他恭敬行禮道:

“無忌拜見大王。”

(本章完)

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26章 希望落空第22章 求學之心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5章 徵辟裴矩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436章 危牆之下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527章 重逢李淵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94章 突厥分裂第91章 作戰計劃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80章 前線覓功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44章 提攜後進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331章 崔楊聚兵
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26章 希望落空第22章 求學之心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5章 徵辟裴矩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436章 危牆之下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527章 重逢李淵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94章 突厥分裂第91章 作戰計劃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80章 前線覓功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44章 提攜後進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331章 崔楊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