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

燕北半途改道在冀州與馬氏侃侃而談,河南的大軍被動地陷入爭分奪秒。袁氏軍隊之所以戰力稍弱,並非是因青州兵弱,而是因在顏良文丑淳于瓊之後,袁氏缺少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而袁紹本人的戰爭才能卻又不如他在治政權謀上的才華。但兗豫二州不同,因爲他們的首領是在四戰之地拼殺做大的曹操。

曹操經歷了自中平年間天下大亂起中原的所有戰爭。在哪些或勝或敗的紛爭中,早年所積澱的兵法韜略得到完全的成長,成爲天下首屈一指的名將。

在這一點上,曹操與燕北袁紹決然不同。儘管他們三人在過去不論朝廷校尉還是叛軍首領,都是以戰將身份起家,但袁紹爲名聲所累,人們對他的印象是謀略超人的幕僚與謀臣;而燕北則在統治遼東後戰將的身份便漸漸被麾下戰將的光環所遮蔽,成爲完完全全的政治符號,北方的統治者。但是曹操,在當時人們的眼中,什麼東郡太守、兗州牧,都遠遠不比上奮武將軍的名號,東征西討中一場場勝利,成爲他的功勳簿。

北面燕氏的戰爭,對曹操而言艱難無比。無論發自內心還是敵我局勢,曹操都不願與燕北發生戰事,就連過去與燕氏可能發生的戰爭中,都僅有一個還未發生卻極有可能的脣亡齒寒來令曹操擔憂……但僅僅是脣亡齒寒,便強迫他必須去籌備與燕氏的戰爭。

私下裡的關係,曹操對燕北的印象不壞,當他們都還年輕時,曾經攜手共戰董卓;後來也兄弟鬩牆,甚至在燕北不知道的時候,記掛着曾經八千兵馬以資軍勢的恩義,曹操多次向北讓步。

因爲平心而論,曹操並不認爲燕氏平定天下是壞事,至少黃河北岸的百姓過得還不錯,這對天下是有利的。

可終究是要到分生死的時候了,等燕氏平定了青徐,下一步便是兗豫,燕北能容得下楊奉、呂布,卻未必容得下他曹操。曹操可坦誠地去說他愛天下,也可以坦誠地去說他愛自己……在天下人與袁氏之間,他可以選擇天下人;但在天下人與他自己之間,他不能選擇燕氏。

戰爭,不可避免。

“英雄造時勢,然燕氏稱雄,在於先手。”曹操星夜裡望向北方,那裡曾經有東郡的萬家燈火,如今卻只見到星星點點軍寨篝火,持着槊的男人有精悍的眼神,他想:“若此戰得勝,曹某便也能造出時勢了。”

他多想造出時勢啊,儘管曾經的願望是做大漢的徵西將軍,但自虎牢關下一會,徵西將軍四字官號於他曹孟德而言便成恥辱,絕口不提。

曹孟德可以做徵西將軍,但不能是你燕仲卿說,曹某人只能做徵西將軍!

若此戰得勝,往後世人提起曹孟德,將會說他的時勢,盡起於廩丘。

夜風揚起軍旗時,曹操收斂衣袍,看着北方遙遙密佈烏雲,最後一個進入中軍帳,一衆部將紛紛起身。

“燕氏軍盡在於東郡,胡騎散於野遍做耳目,四萬趙軍盡伏於東阿,其先鋒張遼已將兵至範縣境內。兵力聚集,欲求速戰。”曹操以劍指豎案,身後懸掛的是兗州北部地形圖,指在黃河南岸的首縣東阿與西南方向比鄰濟陰郡與廩丘遙遙相望的範縣,道:“兵勢遠勝於我,但所謂三才,天時地利皆在於我,諸君勿憂,此戰燕氏已輸下一半了!”

出征時大軍氣勢如虹,自南向北豫兗之地聚起六萬大軍,號稱十萬有攻無不破之勢,又兼得袁軍結盟四州並起,那時候各路將校皆氣勢振奮。可興許是開始士氣太足,收到袁軍前鋒在青州敗軍失地,行軍中的衆將士氣便爲之一窒,緊接着又聽說燕北在北方實打實地起漢胡大軍十萬南下,旗幟相望綿延百里,大有吞天之勢,任誰聽了都要偃旗息鼓……若非夏侯淵疾馳襲擊駐守蒼亭的燕氏前軍的卑衍取得小勝,這仗也就不必再打下去了。

還未開打士氣便要崩潰,還打個屁!

故而曹操這番壯大士氣的話,並未在中軍帳裡迎來多大反映,也就只有樂進等幾個傻大膽兒將甲冑拍得震天響,高聲立下軍令狀道:“主公下令,進自領兵前去取來張遼首級!”

“怎麼,你們不信?”曹操眯着狹長的眼讚揚了樂進的勇氣,隨後笑着對一言不發的衆將發問,便見夏侯淵扯了扯樂進,這才說道:“文謙不要瞎說,張文遠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夏侯淵本是好意,怎奈何樂進是火爆脾氣,兀自撇嘴道:“妙才在蒼亭退兵這才丟了範縣,我替你將範縣奪回來!”

夏侯淵看了樂進一眼不再說話,心中不快。樂進投身曹氏麾下較晚,不知道張遼在洛陽時的厲害,後來從呂布攻東郡時也是立下勇武之名的驍將……當時若不是擔心張遼將他困住,也不至於退軍使範縣失守。

他退軍是因爲知曉曹氏大軍的士氣低落,禁不起任何失敗,可到了樂進這卻好像是他怕了張遼一般。

倒是曹操擺手道:“不信就算了,妙才退軍是我的意思,文謙不要瞎說,我們禁不起任何失敗,妙才領軍疾行五百里,難與張文遠對敵。我軍佔據地利不需多說,東郡諸君都是熟悉的,至於天時……我看先由李曼成領本部與文謙一同進軍範縣,佔住城池,扼守燕軍南下必經之路,文則及妙才領軍走良山南道進東平國,文則攻陽谷、谷城。”

良山即梁山古稱。

曹操說着對諸將揮手道:“再有子孝領本部及民夫充六萬大軍,進濮陽據城東望,引燕軍攻濮陽。餘者從曹某,十日後越範縣擊蒼亭,數部齊發,吞掉張文遠萬衆大軍!”

衆將面露憂慮,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願觸曹操的興奮,最後只有夏侯惇道:“孟德,兵貴神速,十日後發兵,燕氏大軍便盡數渡河,只怕不是我數部齊發吞張文遠,而是燕氏諸部大軍吞我了啊!”

“燕軍主力尚在魏郡,要行二百里路,而我軍妙才文則要行四百里才能至谷城,但一定比燕軍來得快!天時在我。”曹操笑了,幽幽說道:“冀州的雨季到了,黃河兩岸,土地泥濘……二百里路,燕仲卿只怕要走上一個月!”

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
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