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舊式軍人

警衛們不知所措,目光落在了他們的隊長身上。他是李厚基的忠誠心腹,這次李厚基丟掉了福建,該報復的人當然是粵軍。現在粵軍最高領袖吳紹霆就站在面前,他心中忍不住的萌發出一種衝動。可是在艱難的思索之後,他還是一咬牙,派了一名警衛回到園子內再次通報。

李厚基聽到吳紹霆就在門外,同樣感到驚愕不已,他通電下野纔過去四天的時間,泉州、莆田尚且還在整頓之中,福州這邊除了一支一百多人的粵軍部隊之外,再無其他粵軍勢力,吳紹霆竟然敢這麼大大咧咧的跑到福州來?

他早就關注過吳紹霆最近的大舉動,先是成立國民共進會,後又與進步黨發佈《兩黨聲明》,這位大革命的首義者,中華民國最值得熱議的風雲人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好奇只是他心裡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吳紹霆有如此魄力的來見自己,自己豈能沒有魄力的閉門不見?

“請他進來吧。”他對前來通報的警衛不疾不徐的吩咐了道。

“是。”警衛馬上再次跑了出去。

片刻之後,吳紹霆、王長齡和王雲等人來到趙家花園中庭,吳紹霆讓王雲和護衛留在這裡,他只與王長齡二人前去見李厚基即可。

在花園後院的小廳裡,李厚基接見了吳紹霆,不過他的態度很淡然,似有失禮之處卻無失禮之實,見不到任何熱情和好意。他看着眼前這位年紀輕輕的大將軍,心中有一些感慨,這吳紹霆究竟是軍政界的奇才又或者是少年英才?像這樣年紀能有舉國矚目的做爲,只怕環宇之內再難找出第二人來了。

吳紹霆先一步向李厚基行了一個拱手禮,不亢不卑的打了招呼:“久仰李將軍大名,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李厚基冷冰冰的笑了笑,說道:“吳將軍,就算咱們打了一場也未必算得上相識。”

吳紹霆聽出李厚基這番話裡的不客氣,他保持着淡然的風度,微笑道:“看來李將軍對小弟還有介懷之處呀。之前李將軍還推說自己抱恙在身,不方便相見,可此時一見並未發現李將軍有病樣,看來這份誤會已經不淺了。”

李厚基語氣不變的說道:“我的病不在身而在心。倒是吳將軍你現在春風得意,福建大局尚且未定你就迫不及待來福州竊權在握,今日來此,只怕是在取笑我這個敗軍之寇了。”

吳紹霆嘆道:“李將軍,你若真是這樣的想法,只怕也不會請我進屋了。”

李厚基諱莫如深的笑了一聲,隨後話鋒一轉說道:“吳將軍進門這麼久,我還沒請吳將軍坐,真是不該。吳將軍請自便吧。”

吳紹霆緩步走到最近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王長齡站在他的身後。

“李將軍,小弟有必要重申一下先前的誤會。福建一戰李將軍戰敗,心裡有恨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李將軍心中之恨若是針對小弟,這未免太不公平了。挑起戰爭的是袁世凱,不肯發兵來援的也是袁世凱,縱然是小弟先打響了第一槍,那也是爲了戰爭大局着想,戰場上沒有道德,李將軍同樣是軍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吳紹霆不疾不徐的說道。

“這個道理我明白,只可惜身在其職不得不唯命是從。可是吳將軍在廣州與進步黨聯手,拒不承認大總統頒佈的新法,引起南北對立的局勢,若不是這等反叛行爲,何至於會引發今日的兵災?”李厚基嚴厲的說道。

“李將軍,到底該說你愚忠還是該說你天真呢?試問這套新法難道不應該抵制嗎?大總統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他這是要當一輩子大總統,還要讓自己的子子孫孫也當大總統,請問這個大總統跟皇帝有什麼區別?”吳紹霆加重語氣的說道。

“我知道你會拿這套說辭來說話,可惜每一個人的想法不同,這個國家需要一個強力的領導人才能得以穩定。”李厚基堅持的說道。

“或許你說的對,可是既然你說了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國家繁榮昌盛不是靠一個人來決定,而是靠整個國家齊心協力。袁世凱此舉能引起反對的聲音,這已經證明他無法凝聚這個國家、無法讓這個國家上下齊心協力。反叛是相對的,對袁世凱來說我是反叛了北洋政府,但對我來說是袁世凱反叛了國家和人民。”吳紹霆有條不紊的迴應道。

“今天你來找我,就是要跟我說這些大道理嗎?”李厚基冷冷的說道。他不是因爲自己無法反駁吳紹霆的話,這些年但凡當權的人都看得清楚,什麼革命、什麼大義、什麼民族至上都只不過是一句空話,甚至還是利用的工具。真要撕破臉來說這些內容,倒頭來只怕大家的顏面都不好過。

“這些話只是一時感慨而已,並非小弟這次前來叨擾的真正用意。”吳紹霆嘆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用浪費時間,吳將軍究竟有什麼要賜教的,不妨直言。你我都是武夫出身,性格大致相近,索性爽快一些好。”李厚基氣定神閒的說道。

“今日來此有兩件事,其一是對李將軍在波濤洶涌之際選擇急流勇退表示感謝和敬佩,此舉避免粵閩戰爭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傷害,在公在私、爲軍爲民都是一樁好事。”吳紹霆帶着真摯的表情說道。

“這些話就不用多說了,我不想聽也不愛聽。”李厚基依然冷酷着臉色說道。

吳紹霆停頓了一下,他看得出來李厚基要麼本來就是寵辱不驚的性子,要麼就是現在是寵辱不驚的心態。從之前的對話他或多或少也能有所瞭解,李厚基這人是明白事理的人,但骨子裡仍有舊派軍人的特點,這是十分複雜的人格。

他很懷疑自己接下來的話能否說動李厚基,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自己只能先把心意表露出來,就算這次不成也能爲日後留下一份情面。他調整了一下語氣,說道:“第二件事,我希望李將軍能留下來,擔任重組之後的福建軍政府督軍。”

李厚基臉色略有變化,他不冷不熱的問道:“吳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

吳紹霆鄭重的說道:“李將軍久居福建,對福建之事自然瞭如指掌。我吳紹霆不是一個貪圖地盤的軍閥,與其要一個陌生的地盤,還不如爭取一位能夠並肩作戰、志同道合的友人。我知道李將軍對南方頗有個人看法,可是我真誠的希望李將軍能仔細深思,就算我吳紹霆做了對不起北洋政府的事,可我從來沒做過對不起國家的事。於國家於政府,孰重孰輕,這個道理李將軍應該清楚不過。”

李厚基眯起眼睛盯着吳紹霆,沉着聲音說道:“吳將軍,你可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盤。你留我當這個督軍,卻要跟你一起反對北洋政府,到頭來我福建軍政府的財政還得靠你們廣東來資助,我這個督軍不照樣是在爲你打下手?”

吳紹霆深吸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李將軍,你若硬是要這麼理解,我真的無話可說。如果李將軍願意跟北洋政府翻臉,站在國家大義這邊,你我就是同一陣營的盟友,相輔相成,就算在軍事行動上會有一定要求,那也是爲了共同的利,何來上下之說?”

李厚基很果斷的搖了搖頭,極爲認真的說道:“你的用意不管是好還是壞,我只能說你看錯人了。我李厚基二十年前承蒙李中堂厚恩,今日又承蒙馮宣武賞識,是絕不會幹出對不起北洋的事。若吳將軍沒有其他的事,今日諸多不便,就不多留吳將軍了。”

吳紹霆長嘆一聲,李厚基啊李厚基,你之所以在歷史上佔不得大席位,就是因爲你這個人太死板了。他現在很清楚李厚基是下足了決心,自己再無可能說服對方。他只希望李厚基多多少少能記得今日的對話,遲早有一日會有合作的機會。

從趙家花園出來,上了馬車向護軍使署衙返回。

在馬車上,王長齡奇怪的向吳紹霆問道:“霆帥,你怎麼會有留李厚基當福建督軍的想法呢?豈不說李厚基這人不可靠,咱們自己人在前線流血流汗,也都對督軍之位翹首以盼呢。辛虧這李厚基沒有答應,要不然可真要出亂子了。”

吳紹霆笑道:“李厚基不出任這個督軍纔會出亂子呢。福建督軍必須交給一個旗鼓相當的人來擔任,如果提拔我們廣東的人來做,閩軍這邊肯定會有不服氣和戒備之心;若是提拔閩軍舊部來接任,對咱們自己人又有不公平,我也放不下這個心。”

王長齡忙說道:“可李厚基也算是閩軍的人物啊。”

吳紹霆接着說道:“李厚基的情況不一樣。他如果留在福建當這個督軍,勢必就要選擇跟北洋政府決裂,到時候他只能一心一意跟着咱們幹。其他閩軍將領不可靠,是因爲他們沒有李厚基這樣的背景和地位,沒有那種決絕之心,隨時都能見風使舵。”

王長齡恍然的點了點頭,隨後問道:“可是李厚基是死性子,那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吳紹霆默然了一會兒,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事得從長計議,我會另外安排的。”

段祺瑞手裡捏着電報,臉色陰沉到了極點,腳下的皮靴踩得鏗鏗作響,大步伐走過勤政殿外面的走廊,徑直來到大總統的私人藏書室。

不等藏書室門口的侍衛唱號,他大手一推,直接推開了大門,氣勢急促的走了進去。

袁世凱正站在一架小梯子上查找着上層書架,聽到動靜之後,略略回過頭瞥了一眼,然後又毫不在乎的繼續去查書。

“大總統,福建丟了,李厚基真的通電下野了!”段祺瑞衝着袁世凱的大喊了道。

小梯子上,袁世凱的背影隱隱約約有些顫動,不過很快又恢復瞭如初。

“哦,這個情況早該料到了,芝泉,你沒必要這麼小題大做。”他沉重而緩慢的說道。

“大總統,您還真放得下心,兩個月不到,福建算是白白折送了。早先我發命令到江蘇、浙江和上海,讓他們派兵南下支援,你卻攔下我的命令,改令他們脅兵而觀其動靜。現在可好,福建丟了,咱們的人還在觀其動靜,這有意義嗎?”段祺瑞的語氣裡透着掩飾不住的抱怨,聲音不減,力道十足的說道。

袁世凱沉默了起來,沒有回話,他扶着梯子慢慢的走了下來,發福的身軀顯得很是遲緩。落地之後,他負着雙手,臉上靜如止水,一點波瀾都看不到。

段祺瑞實在沉不住氣了,他再次說道:“大總統,現在下令溫州的部隊打下去還得來及,粵軍佔領福建不久,立足未穩,再者閩北大部分地區仍然沒有歸附粵軍的意思,對我們進軍福建大有幫助。”

袁世凱這時總算開了口,他不怒而威的說道:“芝泉,別人看不明白就算了,難道你還看不明白現在的局勢嗎?一旦北洋軍南下福建,以吳紹霆的強硬肯定不會輕易罷休,到時候雙方只有不斷增兵的份兒,到頭來就是一場大陣仗,一場足以決定南北定居的大陣仗。試問,你準備好了嗎?我準備好了嗎?”

段祺瑞怔了怔,隨後說道:“可是吳紹霆也未必準備好了。去年我們能壓住廣東,今年我們照樣可以。如果讓吳紹霆兼併了兩省的地盤加以發展,那纔是可怕,到最後再想打壓吳紹霆就遲了。”

袁世凱冷冷的說道:“芝泉,我之前的計劃已經告訴你。正面交戰是不可行也不可能的,丟了一個福建也無所謂,只要能引起周邊各省對吳紹霆的敵意和擔憂,那咱們這場戰爭的謀略就算成功了。你是做大事的人,眼光爲何要如此短淺?你的氣魄呢,你的膽略呢?”

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6章 ,將軍召見第42章 ,初次立功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239章 ,推測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1102章 ,投彈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254章 ,巷戰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8章 ,初到後哨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757章 ,精英團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923章 ,事後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88章 ,貪污事件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2章 ,郵輪奇遇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632章 ,夾擊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81章 ,做小生意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96章 ,一番切談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309章 ,敘舊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619章 ,下手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40章 ,擒李福林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41章 ,援軍到來第66章 ,承受下場第424章 ,在日本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711章 ,共謀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17章 ,行刺第38章 ,偷聽內幕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
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6章 ,將軍召見第42章 ,初次立功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239章 ,推測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1102章 ,投彈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254章 ,巷戰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8章 ,初到後哨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757章 ,精英團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923章 ,事後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88章 ,貪污事件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2章 ,郵輪奇遇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632章 ,夾擊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81章 ,做小生意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96章 ,一番切談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309章 ,敘舊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619章 ,下手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40章 ,擒李福林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41章 ,援軍到來第66章 ,承受下場第424章 ,在日本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711章 ,共謀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17章 ,行刺第38章 ,偷聽內幕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