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

一月七日,福建水師五艘戰艦從廣東撤退,返回福建境內之後,在漳州沿岸停靠下來。

李厚基的大軍在第二天正式向漳州發動了進攻,他已經給了許崇智最後的通牒,等了兩天時間卻不見許崇智的回覆。南京方面催得緊,粵北的戰事又對江西軍不利,這場戰爭絕不能讓廣東逐一擊破各路北洋軍。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揮師東進。

許崇智的兵力還不足李厚基的四分之一,漳州又是一個巴掌大的地方,面對大軍壓境根本守無可守。雖然他在一月初時得到吳紹霆的承諾,廣東會在十五天之內派遣援軍進入福建,可關鍵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堅持十五天。

李厚基一方面派大軍威脅,另外一方面還動員孫道仁、徐鏡心等人誘降許崇智。

在軟硬雙重條件下,許崇智有好幾次打算放棄站在廣東的立場上,大不了學孫道仁一樣,就算丟掉了實權,好歹還能保留一個名份。

身爲許崇智顧問的馬錦春看出了許崇智的心思,在這段時間一直兩頭忙。他時刻保持着與廣州的聯繫,廣州一有新的動向,立刻就會轉告許崇智,務必讓許崇智堅定現在的立場。

直到粵軍第九團和教導二團開赴每週集合之後,許崇智總算確定廣東的態度,此時李厚基的滿編旅已經打響了進攻的槍聲。他知道退無可退,事已至此索性放手一搏,就算自己在福建的實力完蛋了,尚且還能回到廣東在吳紹霆麾下謀一份官職。

兩天之後,李厚基看出許崇智決心與自己爲敵,索性下令全力進攻。

福建水師五艘戰艦進入漳州灣,炮轟龍海縣。當天傍晚,龍海縣失陷。

許崇智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薄弱,不可能頂着海軍的大炮跟李厚基對抗。在龍海縣失陷之後,他果斷下令集中所有兵力,後退至漳浦縣的山區佈防。利用內陸地形避開海軍的火力覆蓋,並且潛伏在山林之中進行遊擊戰,爭取最持久的拖延戰線。

面對廣東持續半年之久的戰爭,全國各界的關注從新鮮到厭煩,又從厭煩到驚歎。

二次革命一開始,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看好這場革命活動,就算有爲數不多的者,他們也把心思放在江西李烈鈞身上。沒想到李烈鈞敗下陣,而廣東憑藉一省之力與四個省的敵軍翰旋到今天,而且還漸漸有了反敗爲勝的苗頭。

袁世凱在北京大總統的寶座上越來越不安穩,回想他當上臨時大總統這兩年來,除了獲得國際的認可成爲法統政府之外,似乎沒有任何稱心如意的事。他原本以爲憑藉自己的實力可以循環漸進的根除南方隱患,可是萬萬沒料到,一個不被國際國內看好的“二次革命”,重心轉移到吳紹霆手上之後,竟然變得讓人如此頭疼。

新華門大總統府,國政辦公廳私人辦公室傳出唸誦最新報紙新聞的聲音。

“《泰晤士報》遠東版評論,中國廣東的戰爭已經成了新生共和國的毒瘤,這顆原本良性的、可以遏制的毒瘤,正因爲中央政府的散漫和不經心,迅速發展成惡性腫瘤。它的膨脹將會讓中華民國政府陷入永無止境的困苦,北方的軍隊甚至會一步一步在南方的土地上被消耗、被拖垮。在對付廣東的態度上,英國軍事家普遍認爲應該採取更爲強硬的態度,藉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一次性剷除禍害。正如醫學上的手段,哪怕毒素已經擴散,長痛不如短痛……”

“《順天時報》今日頭版,中國的形式從不穩定走上穩定,又從穩定走上不穩定。今時今日對中國最大的隱患,已經不再是孫文、宋教仁所領導的國民黨,相比於依靠政治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的黨派,廣東軍閥吳紹霆的無道德叛亂要更爲可怕。”

“《法新報》國際時事版,做爲遠東最大的利益所在地,中國目前的局面讓人堪憂。不可否認北京政府的成立意味着這個新生的龐大國家有了國際地位,可是政府軍在廣東戰場上的屢屢挫敗,讓人不得不懷疑北京政府的權威。廣東的戰爭若不能在二月中旬結束,勢必會影響到中國正式大總統的選舉工作。而廣東的交通因爲戰事一直陷入困難,直接影響法屬越南領地的貿易……”

“《華新報》……”

袁世凱大聲的喝了道:“夠了,夠了。”

幾個手拿報紙的文員停止了唸誦,辦公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袁世凱裹着一身厚厚的狐裘棉衣,額頭上青筋凸起,幾乎用一種殺人的目光盯着辦公桌對面的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的王士珍,下午剛剛過就帶着十幾份報紙來到了總統府,把翻譯官的幾個文員叫來,二話不說就讓他們念這些報文。

這幾天他的情緒本來就不好,南方的戰事讓他頭疼的厲害,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王士珍還要故意跑過來耍性子,自己怎能不生氣?

王士珍已經五十一歲,穿着一聲北方鄉紳的長袍,拄着一根柺杖筆挺的站在袁世凱面前。他現在雖然在北洋第六鎮任職,可是放眼看去一點也沒有軍人的氣質,尤其是這身打扮之下,儼然就像是滿清的遺老。

在天津小站練兵的那會兒,他對袁世凱還滿是敬畏。可是自去年宋教仁遇刺之後,再到今天廣東戰事的膠着,讓他越來越感到鬱悶和懷疑。

“大總統,這些新聞僅僅只是前奏,後面纔到正題。我們現在關心的不應該只是廣東的事,不管怎麼說,廣東的事是我們國家內部自己的鬥爭,可是西藏和蒙古的亂子那是涉及到我中華民國國威的大事呀。”他鄭重其事的說道,言辭激烈之時還忍不住戳了戳手裡的柺杖。

“冠儒,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跟我說這些話?”袁世凱完全丟掉了自己的面具,咬牙切齒的說道。蒙古親王叛亂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庫倫的電報是三天前發送,昨天正午總統府剛剛接到電文。

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558章 ,碼頭上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232章 ,暴風雨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786章 ,諜報戰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969章 ,強攻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763章 ,孫傳芳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419章 ,遇刺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1114章 ,預言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231章 ,在瀛臺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827章 ,白熱化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29章 ,又見刁蠻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916章 ,被俘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1217章 ,內況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645章 ,遷徙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34章 ,張直之憂第490章 ,推心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424章 ,在日本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95章 ,談判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51章 ,真格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664章 ,怒火
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558章 ,碼頭上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232章 ,暴風雨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786章 ,諜報戰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969章 ,強攻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763章 ,孫傳芳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419章 ,遇刺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1114章 ,預言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231章 ,在瀛臺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827章 ,白熱化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29章 ,又見刁蠻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1064章 ,中英雙方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916章 ,被俘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1217章 ,內況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645章 ,遷徙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34章 ,張直之憂第490章 ,推心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424章 ,在日本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195章 ,談判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51章 ,真格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664章 ,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