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

次日一早,岑春渲引着梁啓超來到都督府與吳紹霆見面。

對於梁啓超的突然造訪,吳紹霆同樣感到一種意料之中的意外。進步黨成爲這次新法中的犧牲者,這些舊官僚資產階級奮鬥了兩、三年,到來頭一切都成空,怎麼可能不失望和憤怒?不過吳紹霆心底下並沒有打算與進步黨牽扯上任何瓜葛,最起碼在這個階段還不至於,僅僅出於禮節才與梁啓超會晤。

岑春渲把梁啓超的來意中規中矩的簡述給吳紹霆,梁啓超也充滿慷慨激昂的強調了一遍。其實就算兩人什麼話都不說,吳紹霆也能猜出梁啓超這次的來意。

吳紹霆沒有虛情假意的拿推托之詞搪塞,而是直截了當的向梁啓超反問,如今這個時候廣東都自顧不暇,還能如何向進步黨施以援手?要說發表聲明,公開抵制新法,前不久的採訪報道已經算得上如此,他甚至還用擴軍來以示威脅,但又有什麼用?

梁啓超萬般無奈,最後一咬牙,把自己從北京動身南下之前,與進步黨衆人協商的最後底線拋了出來。

“吳將軍,倘若我們進步黨能與國民共進會合二爲一,聯合起來製造抵制袁世凱的聲勢,必然會在國內引起不小的反響,甚至還能一舉引起國際上的關注。西方人一向都很看重中國s政府的法統地位,如今袁世凱肆意妄爲,踐踏法制,致使我們南北兩黨聯合抵制,洋人也一定會向北洋政府施壓。”他壓着一股底氣,極爲鄭重的將早已準備的一番話說了出來。

吳紹霆與岑春渲不禁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的臉上都有一些驚訝,進步黨竟然會有這樣的決斷!梁啓超說的不錯,不管怎麼說進步黨現在都是名義上的中華民國第一政黨,熊希齡還沒有辭職,張謇仍然是財政部部長,而國民共進會則是飽受關注的新生黨派,幕後是南方第一大實力派廣東軍政府。若兩黨合二爲一,哪怕不用刻意去營造輿論,很快就會成爲今年中國最熱門的話題。

不可否認,這件事帶來的聲勢足以對北洋政府帶來強大的壓力,最起碼能再次消弱中央國府的權威地位,爲南北對立謀取新的籌碼。

可如果這真是那麼容易就能辦成的事,單憑袁世凱的老奸巨猾怎麼可能不有所提防?

換言之,袁世凱既然敢公開打壓進步黨勢力,自然是料定進步黨與國民共進會不會走到一塊。而吳紹霆對此也深有懷疑。進步黨本來就是一個聯合而成的政黨,派系內部錯綜複雜,小團體多如牛毛,就連身爲進步黨副總理之一的黎元洪整日還跟袁世凱眉來眼去。

這次新法之所以能走完所有程序定案下來,也正是因爲進步黨內部一盤散沙,不少人選擇趨炎附勢的屈服於袁世凱。再者,進步黨的舊官僚資產階級都是一羣掌權的野心人,一旦讓他們融入國民共進會,只怕會誘發國民共進會內部的矛盾重重。

“卓如先生,你這個提議確實很有分量,不過兩黨聯合是一件大事,絕不能草率而行。這樣吧,你給我一段時間考慮一下,這段時間卓如先生就留在廣州小住,一旦有下文我會立刻通知卓如先生。”吳紹霆爲自己留了一些餘地,不疾不徐的說道。

“我明白。還請吳將軍悉心斟酌,這可不僅關乎你我兩黨的利益,更是民族和國家的大義所在。無論如何,眼下只能仰仗吳將軍了。”梁啓超由衷的說道。

送走梁啓超之後,岑春渲返回督軍辦公室。

這時吳紹霆已經請來宋教仁和陳炯明,三人已經開始討論了。

岑春渲站在一旁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很有耐心的聽着其他人的討論。在沒有聽到梁啓超說出兩黨合併建議之前,他對這件事的立場很清楚,廣東軍政府和國民共進會完全沒必要跟進步黨攪和在一起。可現在情況不同,兩黨聯合有風險也有利益,關鍵就在於如何權衡和掌控其中的利弊。

宋教仁一心放在國家的利益上,認爲應該拉攏更多的勢力對付袁世凱,拯救共和國和民主大義。他一輩子的奮鬥目的都是如此,爲了這個目的也付出了千千萬萬的心血,哪怕再多艱難險阻都願意堅持下去。

不過陳炯明的擔憂與吳紹霆一樣,國民共進會是他親自前往美國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建立出來的組織,即便在自己心裡仍有國家民族的高度,可國民共進會的利益更顯得迫切。

吳紹霆揮了揮手,示意三人先坐下來。

“眼下襬在我們面前的是兩條不同的路,不與進步黨合作,則一切按部就班遵從原來的計劃,先穩定南方的局勢,挫敗袁世凱利用新法打壓我們的陰謀。這條路最爲妥當,進可攻退可守,只要穩住我們廣東的勢頭就算扳回了局面,若有機會還能更北洋政府造成更多的壓力。而與進步黨合作這條路,到時候聲勢起來了,動作也必須跟着起來,這可是要徹底向北洋派發起挑戰,把原本局部的矛盾擴大到整個國家的矛盾。”

吳紹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正是把問題具象化,讓在場的三人能更容易明白箇中的利害關係。正如他所說話,不與進步黨合作,廣東軍政府自成一體的行動,承擔的風險和壓力自然要小很多;與進步黨合作,雖然操作起來更復雜更有壓力,但相對而言從中獲得利益也更豐盛,甚至還有機會一舉顛覆北洋派的中央政府。

“震之,這早已經不是局部矛盾這麼簡單了,袁世凱現在不僅是竊國,更是要改制變國。我輩革命流血犧牲爲了什麼?不正是爲了救國嗎?既然這次有機會給袁世凱當頭一棒,我們應該當仁不讓纔是。”宋教仁懇切的說道。

“漁父,可是你也要考慮我們廣東省的實力,如果真的把袁世凱逼急了,難保不會再次爆發戰爭,且先不說我們缺乏準備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以我們廣東目前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對付北洋派!倒頭來不僅救了國,還會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陳炯明表情十分嚴肅,語氣強調的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雖然現在來看各省督軍看上去不可靠,可一旦聲勢起來了,他們未必不會跟着勢頭走。他們不是不願意對付袁世凱,一則需要一個聲音,二則也需要一個領袖,畢竟打倒袁世凱對他們來說同樣是有極大的利益。兩黨聯合就是聲音,我們廣東奮爲前驅就是領袖,只要拉攏各省督軍團結在一起,就算真正開戰也未必打不過北洋軍。”宋教仁在廣東任職這段時間也下了不少功夫,對政治和軍略都有新的見解,此時順理成章的運用了出來。

【晚上還有一章】

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343章 ,信誓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852章 ,放言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269章 ,爭奪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741章 ,泄密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第1030章 ,收網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991章 ,事露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章 ,整頓軍務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618章 ,醒來第760章 ,十月底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154章 ,袁樹勳督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217章 ,內況第819章 ,誘敵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220章 ,野心家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56章 ,張家大少第406章 ,進京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5章 ,借力打力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283章 ,新年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1110章 ,擺架子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203章 ,在北方第1140章 ,佈政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
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343章 ,信誓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852章 ,放言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269章 ,爭奪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741章 ,泄密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第1030章 ,收網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991章 ,事露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章 ,整頓軍務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618章 ,醒來第760章 ,十月底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154章 ,袁樹勳督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217章 ,內況第819章 ,誘敵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220章 ,野心家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56章 ,張家大少第406章 ,進京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5章 ,借力打力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283章 ,新年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1110章 ,擺架子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203章 ,在北方第1140章 ,佈政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