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

新書推薦:

就在吳紹霆訪問南方的時候,東北三省正籠罩在一層陰雲之中。

奉天城第二十七師司令部大院,張作霖已經連續半個月的時間沒有回官邸了,整天擰着眉頭在司令部大院裡踱步、開會、發怒、沉默。不得不說,他的前途已經面臨一次非常嚴峻的抉擇,身爲一箇舊派軍人,或者說身爲一個從草莽起家的人來說,國家意識並沒有那麼濃烈,相反必須爲自己的生存以及手底下一衆兄弟們吃喝拉撒着想。

這天傍晚,張作霖仍然不打算回官邸,也絲毫沒有心思去花街柳巷尋樂子,只是在照例開了一次傍晚會議之後,獨自一個人在大院後方的池塘邊徘徊。他雖然是粗人,但並不是一個沒腦子的人,中央政府財大氣大勢力更大,他們說要收稅,自己就必須交稅,他們說整編,自己也得遵循命令,可是好端端的要往東北增兵,還是矛頭直指日本人,這算哪門子的盤算?中央政府要跟日本人幹無所謂,何必要牽扯到地方的利益呢?在青島打,老子搖旗吶喊、輸送物資都可以,犯得着把戰火點在老子的家門口嗎?

對於正值壯年的張作霖來說,他自然捨不得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一片地盤勢力,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整個北方的都是軍閥盤踞,即便國家要徹底執行中央集權,又憑什麼要先拿東三省開刀呢?至於中央政府對日本的態度,一開始他還很不以爲然,也不希望看着中央政府坐大,倒是可以跟日本人保持密切關係用於抗衡中央。可是從發動青島戰爭的事件來看,他忽然又發覺日本人的野心太大,遲早會做出對中國不利的事,自己再怎麼說都是中國人,不至於像熊希齡那樣爲了政治上的鬥爭連老本都忘記了。

然而,事情發展到今天不得不讓張作霖感到困惑和猶豫,之前他一直支持中央政府的命令,甚至不惜而跟日本人發生正面衝突,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順應民心、維護國家利益,可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避免與中央政府發生矛盾,保證地方政權的自立。

如今接到中央政府的命令,四月中旬會在奉天城舉行春季軍操,雖然這份命令沒有後續說明,可誰都知道春季軍操結束之後,北方第一集團軍就會駐紮在奉天不動。等到了那個時候,這奉天城還是他張作霖的地盤嗎?

這段時間來過好幾個日本人拜訪他,前幾個熟悉的人倒是推辭,反倒是後面幾個不認識的日本人見了面。日本人來找他的目的顯而易見,無非是收到中央政府要進行春季軍操的消息,煽動他們這些地方軍閥抵制,還許下許多經濟、政治上的支持。他沒有答應,可也沒有直接拒絕,畢竟自己還需要慎重考慮。

就在這時,一名警衛員快步沿着大院主樓的後門跑了過來,來到池塘邊上找到張作霖。

“師座,袁大人回來了。”警衛員說道。

“是嗎?讓他過來見我。”張作霖回過身來,臉上帶着幾分關切。

“是。”警衛員說完,匆匆的又離去了。

幾分鐘後,警衛員帶着一個年逾不惑的中年人走了過來。這名中年人身穿着一身前清時期流行的夾襖袍服,步態穩健,臉色沉靜,一看就是一個久經世面的人物。他名叫袁金鎧,之前一直擔任東三省總督府幕僚,先後效力于徐世昌和趙爾巽,後來趙爾巽無心從政,爲了顧及前途因此投靠到張作霖麾下,成爲張作霖頗爲信任的謀士之一。

然而在九一八事變發生時,袁金鎧立刻又投靠日本人,淪爲賣國賊、大漢奸,繼而組織遼寧地方自治維持會,次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之下出任僞滿洲國奉天省省長、僞滿洲帝國政府最高顧問、參議府參議。是抗戰結束之後國民政府通緝的東北十大漢奸之一。

張作霖見袁金鎧過來,立刻迎上前幾步,迫不及待的問道:“次山公那邊怎麼說?”

袁金鎧微微嘆了一口氣,不過臉色依然保持沉穩,他說道:“次山公那邊還是老樣子,我在他府上耗了一下午,次山公就只跟我聊花聊草聊風月,根本談不上正題。下午時我還看到周文平去見次山公,不過同樣是毫無頭緒,次山公也不跟周文平說什麼。”

他們口中的次山公正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次山是其名號。周文平是奉天城內另外一員軍閥馮德麟的副官,可見爲了應付中央政府的春季軍操,整個東三省的各派勢力都慌張了。

張作霖擰着眉頭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語氣凝重的說道:“都已經七天了,次山公竟然還跟沒事的人似的,他還真不把自己當東三省的第一號人物了!現在該怎麼纔好,咱們這三個省一直以來都是一盤散沙,沒有人能站出來拿主意,難道真要向南京那邊俯首稱臣?”

袁金鎧默不作聲,但是他卻在認真觀察張作霖的臉色。

來回踱了幾步,張作霖擡眼看着袁金鎧問道:“兆傭兄,平日裡你點子最多,你倒是說說,給我拿一個主意,現在應當如何是好?”

袁金鎧表情變動了一下,顯得一副多愁善感之態,隨後說道:“師座您現在之所以猶豫不決,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師座本質上是非常反對中央政府的這次春季軍操。”

張作霖沒好氣的哼了一聲,說道:“這不是廢話嗎,現在咱們東三省哪一個帶兵的不是持反對態度?可是難道反對就有用嗎?中央政府的命令頒佈下來,不日大軍就會開動,我們不去迎接,難道還能去迎擊?”

袁金鎧緩緩的搖了搖頭,加強語氣說道:“師座,您還沒有明白我的意思。”

張作霖疑惑不解的看着袁金鎧,問道:“你是什麼意思?”

袁金鎧繼續說道:“其實現在師座您之所以困擾,正是因爲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大丈夫當斷則斷,當斷不斷必受其難。既然師座您已經認爲中央政府的這次命令十分過分,那就應該堅持這一立場,然後我們才能圍繞這個立場展開行動。”

張作霖深深吸了一口氣,非常嚴肅的說道:“你的意思,是讓我跟中央政府作對?”

袁金鎧平淡的說道:“師座,請您仔細的想了想,這其實並非在下的意思,而是師座您內心深處一直潛在的意思。眼下我們需要的不是什麼人的幫忙,也不是什麼人的建議,更不是什麼人的命令,而是師座您……您究竟是什麼立場!”

張作霖本來是直性子,聽得袁金鎧把話繞來繞去非常不快,剛要大發脾氣,可是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彷彿是在突然之間開了竅,漸漸領悟了袁金鎧的意思。是啊,若不是因爲自己本質上反對中央政府的這次命令,自己又怎麼會糾結到如此地步?如今時間不等人,如果再不決定個人的立場,接下來根本無法應付了!

可是話又說出來,難道真的要跟中央政府決裂?南京那邊可謂是衆望所歸,中國好不容易迎來了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穩定了南北大大小小的局勢,現在因爲個人利益跳出來跟中央政府作對,豈不是自陷衆矢之的麼?

看到張作霖還是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袁金鎧故作深沉的嘆了一口氣,緩慢的說道:“師座,您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啊。我雖然能爲師座提一些建議,其他人的意見也可以做爲參考,可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師座手上,難道不是嗎?如今不管是順從中央的命令,還是反對中央的命令,師座您到底是要給一句話纔是。”

張作霖看着袁金鎧,對方說來說去終歸是沒說出任何觀點,反倒把什麼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但對方的話又不是不對,所有人的意見到底只是參考,該如何決斷那得看自己。他語氣凝重的說道:“我若能果斷的做出這個決斷,也犯不着憂愁到今天。你說,事情都到這種地步了,我又能如何做決斷?”

袁金鎧沉默了一下,隨後放低了聲音說道:“既然如此,我倒是還有一個建議,不過師座敢不敢決定我絕不干擾。”

張作霖奇怪的看着袁金鎧,對方竟然用“敢不敢決定”來形容,這究竟是一個怎樣鋌而走險的建議呢?他暗暗吸了一口氣,鄭重的問道:“你且說來聽聽。”

袁金鎧於是說道:“三天前有一位名叫中村明浩的日本人單獨找過我,我派人去做過調查,原來這個日本人並不是本地領事館的官員,竟是從東京來的日本政府官員。”

張作霖臉色沒有變化,淡然的說道:“這算是什麼稀奇的事,這樣的人這幾天難道我見得還少了嗎?”

袁金鎧不動如山的說道:“當然,他們的身份或許不值得細談,但是這位中村先生卻跟我說了一個絕密的計劃,經過我仔細研究過,我倒是認爲這個日本人的計劃很有迴旋的餘地,或許我們可以不明着跟中央政府作對,但卻可以向中央政府示威。”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094章 ,突破口第89章 ,反腐行動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22章 ,有事相求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663章 ,揭底第947章 ,援助計劃第868章 ,探監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879章 ,元首制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1220章 ,野心家第703章 ,換督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638章 ,分割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4章 ,陸軍衙門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897章 ,南訪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1102章 ,投彈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771章 ,威脅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305章 ,破襲戰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53章 ,義正嚴詞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46章 ,志同道合第643章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629章 ,在重慶第79章 ,傾心一言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959章 ,斷交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23章 ,事後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201章 ,授勳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424章 ,在日本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343章 ,信誓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665章 ,事未息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18章 ,敢作敢爲
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094章 ,突破口第89章 ,反腐行動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22章 ,有事相求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663章 ,揭底第947章 ,援助計劃第868章 ,探監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879章 ,元首制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1220章 ,野心家第703章 ,換督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638章 ,分割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4章 ,陸軍衙門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897章 ,南訪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1102章 ,投彈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771章 ,威脅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305章 ,破襲戰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53章 ,義正嚴詞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46章 ,志同道合第643章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629章 ,在重慶第79章 ,傾心一言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959章 ,斷交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23章 ,事後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201章 ,授勳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424章 ,在日本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343章 ,信誓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665章 ,事未息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18章 ,敢作敢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