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魚與熊掌

北京,東交民巷,六國飯店。??現在,南北和平會議正在飯店東側的小會議室舉行,爲了確保會談的順利進行,各國使館都派出了衛隊。在飯店前執行聯合警備任務,自從八國聯軍之後,這還是使館衛隊第一次聯合執行軍事任務。

南方和平談判代表團的團長是宋教仁,北方和平談判代表團的團長是唐紹儀,兩人都在會議室裡使盡渾身解數,力爭己方軍政集團的最大利益,這會議室裡的氣氛也是很緊張的,對於北洋方面來說更是如此。因爲這次會談能否取得重大進展直接關係到整斤。北洋集團的生死存亡。所以,作爲被北洋中樞寄予厚望的北方和平談判代表團的團長,唐紹儀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壓得他透不過氣來,遠不如談判對手宋教仁那般放得開,每講一句話之前都要認真考慮,以免給對方加碼的機會。

雖然在軍事上面臨着重大壓力,北方局勢也是笈發可危,但是對於北洋高層來講,他們仍在此次南北和談上寄託着很大的期望,他們希望通過和談爭取一些時間,從眼下這種炭發可危的形勢中喘一口氣,而作爲北洋集團的總後臺,英國政府也希望把這次南北和談變成一根北洋集團的救命稻草,就算不能最終挽救北洋必然消亡的命運,至少也應該爲英國政府爭取一些時間,以便讓英國政府另外扶持一斤,合適的代理人,而在這個新的代理人入主中樞之前。北洋還是必須予以拯救的,不然。一旦讓那個對英國很不友好的趙總司令掌握了中樞權力,對於英國的遠東戰略將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

所以,在昨天的第一次和談會議上,北洋方面的立場相當強硬,對於聯合陣線提出的和談條件是一條一條的爭論、批駁,而聯合陣線方面也是態度強硬,寸步不讓,因爲他們知道,現在他們的身後站着的是一支士氣高漲、所向披靡的革命軍隊。有這支武裝部隊給他們撐腰,他們完全不必看北洋的臉色行事,唯一需要顧慮的只是列強公使們的意見。不過目前來講,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對聯合陣線非常“友好”這或許可以作爲對抗英國、日本等國駐華公使的臂助。

由於談判雙方的態度都很強硬。昨天的第一次會談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今日是第二次正式會談,雙方都調整了戰術,圍繞着最重要的內閣組建問題展開了脣槍舌箭般的談判。火藥味相比昨天的會議也更重了。

北洋集團的立場很明確,內閣按照憲法規定的程序進行選舉,北洋方面不予干涉,這個立場相比當初袁世凱的立場已是退了一大步,至少不再堅持由北洋派人組建內閣了。

但是聯合陣線的要求卻變得苛刻起來了,這一次,宋教仁等憲政派國會議員決心一步到位,實現他們心中的那個理想的政治組織結構。用一個真正的憲政框架將中樞權力這頭猛虎圈起來,所以,對於這斤,內閣聯合陣線的憲政派是志在必得他們決定利用此次南北和談的機會將這個內閣成員名單確定下來,繞開憲法裡的那些條條框框,直接“選出”內閣。

對於一直在藐視那個憲法的北洋集團來說,聯合陣線的這個要求不僅過分,而且是違反了憲政精神的。對此,唐紹儀提出了抗議,但是很快就被宋教仁用一個法律上的漏洞給巧妙的擋了回去,這也讓唐紹儀進一步見識了對方的談判技巧,論對憲法的理解,他遠遠不是宋教仁的對手,而且也看得出來,對方絕不是書呆子,在某些問題上,對方也可以假裝憲法是擺設,爲了爭取聯合陣線的利益,他們並不介意將憲政精神暫時放在一邊。

看起來有必要再改變談判戰術了,或許還應該利用那位英國公使對南方和談代我們施加一下外交上的壓力。迫使他們在內閣的問題上讓步。

唐紹儀正琢磨着如何在內閣的問題上爲北洋集團爭取最大利益,但沒等他將思路理清楚,會議剎那緊閉着的橡木門被人從外推開,然後。蔡廷幹走進了會議室,並快步趕到唐紹儀身邊,將一封電報抄稿交給了唐紹儀。

唐紹儀被那電報上的內容嚇了一跳,那封電報是坐鎮南京的孟恩遠、陸建章等人聯名拍到總統府的。走向民國代理大總統徐世昌報告南京發生了一場內訌,蘇北鎮守使徐寶山與北洋陸軍第五卑張永成火併,而且南京城裡也捱了炮彈,現在局勢微妙,南京方面向北洋中樞請示處置辦法,同時建議徐世昌發佈總統令,解除張永成北洋陸軍第五師師長的職務,另外委任陸建章爲北洋陸軍第五師代理師長。

看到唐紹儀放下電報,蔡廷幹在他耳邊小聲說道:“剛纔法國公使和德國公使竹不右向外務部涕交外交抗議,對南京炮擊事件深表不滿,國都有商館在炮擊中遭到了損失,這也證實了這封南京過來的電報。現在徐大總統讓我給你捎句話,務必儘快結束南北和談,即使做出重大讓步也在所不惜,現在,咱們北洋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拖延了,再拖下去的話。還不知道東南會發生什麼變故呢。”

唐紹儀點了點頭,看起來北洋必須在這個內閣問題上做出讓步了,不然的話,就像徐世昌擔心的那樣,再拖下去的話,東南的北洋勢力恐怕也會瓦解冰拜

唐紹儀面無表情的向坐在會議桌對面的宋教仁望了過去,見對方正耐心的等着他再次發言,不過沒等唐紹儀開口說話,那會議室的橡木門又被人從外推開,只是這一次走進會議室的是宋教仁的一名助手,他走到宋教仁身邊小聲說了幾句話。然後也拿出一封電報抄稿,交給了宋

宋教仁用了足足兩分鐘閱讀那封電報,然後放下電報抄稿,面無表情的站了起來,向坐在對面的唐紹儀說道:“請唐先生見諒,根據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剛剛通過的決議,我方決定增加此次談判的條件。”

唐紹儀有些驚訝,問道:“貴方要增加什麼條件?”

宋教仁拿起那封電報抄稿,一字一句的說道:“第一,內閣總理一職應由聯合陣線成員擔任;第二。內閣之中,除了財政、陸軍、海軍、司法、內務、外務、教育、農林、商、交通這十全部之外,應再添設重工業部、鐵道部這兩全部。這兩全部的總長應由聯合陣線成員擔任。”

唐紹儀更是驚訝,說道:“既有交通部,再設鐵道部的話,似乎有畫蛇添足之嫌,至於內閣總理。按照憲法規定,理應由國會選舉,貴方如此明目張膽的要求,鄙人職權有限。實在無能爲力。”

“那麼,我方建議,南北和談第二次正式會議到此結束。”

宋教仁到是不急,看了眼唐紹儀面前的那封電報,說道:“根據網才我方得到的最新消息,南京的北洋南進第一軍發生內訌,北洋陸軍第五師竟然悍然炮轟南京和平居民。目前南京局勢動盪,人心惶惶,並已引起外交爭端。我方現在暫時退出會談,一方面是等候進一步的命令。另一方面是準備就南京北洋軍炮擊和平居民一事開會討論,商議應對辦法。在此,我再次聲明,聯合陣線一向講道理,我們並不是戰爭販子。但是,如果北洋繼續如此倒行逆施、戕害民衆的話,我們聯合陣線將繼續爲國民而戰!”

這就是明目張膽的威脅了,唐紹儀聽出來了,蔡廷豐也聽出來的,兩人對望一眼,都看見了對方眼神裡的焦慮。

沒辦法不焦慮,一方面是咄咄逼人的聯合陣線,另一方面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北洋將領,現在的北洋集團,確實已沒有退路了。

“那麼,就暫時休會吧。

我方和談代表也需要請示一下中樞,關於南京炮擊事件,我個人表示遺憾,希望不會影響到貴方的和平誠意。”唐紹儀也站了起來。

“聯合陣線庶務委員會的和平誠意是真切的,希望唐先生將這個誠意再次轉達給徐大總統,在我看來。越快達成和平,則中樞方面越能儘快擺脫目前的困難處境,實現真正的議會政治。”

宋教仁話裡有話,至少唐紹儀聽明白了,沒錯,現在對和平期望最高的是北洋集團和聯合陣線裡的那幫憲政派,無論是北洋集團還是聯合陣線的憲政派議員,他們都急切的希望儘快將局面穩定下來,並組織起一個真正的由各方憲政派控制的內閣。

現在,對達成議和威脅最大的是兩個團體,第一個團體就是那幫一盤散沙、各自打着小算盤的北洋武將派,第二斤小團體則是那個上下同欲、士氣高漲的聯合陣線革命武裝力量的所有軍官,這兩個團體都是武夫集團,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而且他們在這斤小利益的爭奪中更傾向於使用武力,而不是談判、妥協。

對於手無寸鐵的憲政派議員們來講,要想避免武夫當國,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儘快結束戰爭狀態,防止那些武夫利用戰爭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

這個國家的歷史上,從來都是兵強馬壯者得天下,憲政派們不希望歷史重演,但同時更想從北洋中樞那裡奪取更多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裡。

邊是魚,一邊是集掌,兩者能夠兼得麼?

對此,宋教仁心裡沒有底,唐紹儀心裡也同樣沒有底,他們現在所做的,不過就是見招拆招罷了。!~!

..

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952章 攻擊(下)第998章 歸來(下)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655章 拉攏(下)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327章 藍牆(上)第109章 遠來是客(上)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1208章 牛蛙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1212章 突破口第184章 空襲第717章 讒言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328章 藍牆(下)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156章 掮客(下)第467章 旅順第418章 整軍(下)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1036章 進軍(下)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1095章 亞丁灣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579章 國魂第183章 心火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61章 愣頭青(下)第1186章 北極圈裡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032章 夜雨(下)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1006章 挑釁(下)第631章 混亂(上)第85章 新年通電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89章 釣翁漁叟第813章 1917年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1005章 挑釁(上)第492章 1912年(下)第927章 干涉(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748章 戰前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941章 軍令狀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176章 宴會(上)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782章 南苑行轅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643章 前哨戰第708章 鐵軍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1107章 伏擊(上)第29章 傾軋(上)第1035章 進軍(上)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176章 宴會(上)第1026章 網第934章 1918年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44章 反英通電第1084章 夜戰第1251章 步兵突擊
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202章 亞洲決心(下)第952章 攻擊(下)第998章 歸來(下)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第655章 拉攏(下)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327章 藍牆(上)第109章 遠來是客(上)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1208章 牛蛙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1212章 突破口第184章 空襲第717章 讒言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328章 藍牆(下)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156章 掮客(下)第467章 旅順第418章 整軍(下)第758章 戰場妖霧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1036章 進軍(下)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1095章 亞丁灣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579章 國魂第183章 心火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61章 愣頭青(下)第1186章 北極圈裡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032章 夜雨(下)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1006章 挑釁(下)第631章 混亂(上)第85章 新年通電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89章 釣翁漁叟第813章 1917年第750章 戰役發起第1005章 挑釁(上)第492章 1912年(下)第927章 干涉(上)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748章 戰前第264章 湘黔事變(下)第941章 軍令狀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176章 宴會(上)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440章 事有蹊蹺第782章 南苑行轅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307章 武勝關(下)第643章 前哨戰第708章 鐵軍第620章 憤怒的筆桿子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1107章 伏擊(上)第29章 傾軋(上)第1035章 進軍(上)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176章 宴會(上)第1026章 網第934章 1918年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44章 反英通電第1084章 夜戰第1251章 步兵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