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銅梁(上)

山峻嶺,長路漫漫。

山腳的小溪邊歪着一間破破爛爛的小旅店,一架掛滿了青苔的水車就立在小旅店後,在一條山澗的衝擊下“嘎吱嘎吱”的轉動着,將那清澈的澗水引上一條木渠,灌溉着山腰上的梯田,那些淌過水車的澗水則繼續向小溪奔去。

在山澗匯入小溪的石灘邊佇立着一座露天酒坊,作爲那間小旅店的附屬設施,這間酒坊負責爲南來北往的客商提供各種烈酒,味道雖及不上那鼎鼎大名的州老窖,但在這前不見村後不見莊的鄉間卻也算得上解乏的佳釀。

這裡是川中銅梁縣境,屬重慶府管轄,往北走就是潼川府,往東是合川,往西是大足,往南就是壁山縣了。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這銅梁縣自古就是潼川府、資州府前往重慶府的陸上交通要道,雖說重慶周遍水路交通便利,但對於山裡人家來說,若想將積存的山貨換成銅錢、銀洋,這最好的貿易商就是那無處不在、無處不走的馬幫,馬幫自然是走陸路的,這銅梁縣就是四川馬幫的一個重要中轉站和補給點,正是通過這種古老的交通方式,廣洋百貨才得以日益廣泛的向四川內陸滲透,如今這年頭,就連山裡的大戶人家也用上了外國馬燈,那燈裡頭灌的也不是桐油,而是洋油,點出的光比桐油燈亮得多。

南來北往的馬幫不僅帶來了新鮮地廣洋百貨,同時也帶來了各處的江湖傳言、華洋消息,正是靠着這些馬幫,山裡人才知道如今好象已經換了天子,那搖搖欲墜的大清國已是亡了國祚,現在坐天下的新天子就是那位威名赫赫的北洋首腦袁項城,而且如今的新天子也不叫“皇帝”了,那叫“大總統”,不僅管着天下黎民,也管着天下兵馬。

只是由於川督大人地不服王化,這四川就成了新天子的眼中釘,於是各路王師從四面八方殺進了四川,眼見着四川戰事吃緊,一向消息靈通的馬幫也收起了斂財之心,這路上走的馬隊就顯得格外少起來,如今還敢在路上走的馬幫不是袍哥經營的老字號,便是領了洋槍官照靠洋槍護衛的大馬幫,尋常小馬幫基本上都消失了。

前幾天從重慶那邊傳來消息,新天子派來的建**已經攻克了重慶,現在正在向北掃蕩,大清國的各路潰軍也正向北、向西亡命的狂奔,這兩天來從這間小旅店前走過地隊伍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多半都是奉命增援重慶的團練,幸虧他們走得慢,還沒到重慶就得知了城陷的消息,於是眼也不眨扭頭就往回走,這一路走還一路順手牽羊,就連這間小旅店也遭了殃,養在店後的那些雞鴨都被飢腸轆轆的潰兵搶走了,幸虧店主早有準備,那頭拉磨的驢和養了打算過年的豬都被趕到後山放養,糧食也都藏在了山裡,不然的話,這間小旅店連開伙都做不到。

由於時局太動盪,前兩天又抓住了幾個建**的探子,人心惶惶,銅梁縣現在已是封城禁足,不許城外地人再進城,如此一來,一些原打算到城裡躲避戰火的馬幫不得不在城外投宿,於是,這間山腳邊的小旅店迎來了一個生意興隆的機會,不僅那幾間大通鋪現在已住滿了人,就連後院的柴房也成了客房,房錢雖漲了幾倍,可陸續來投宿的馬幫仍是絡繹不絕,店裡實在住不下了,於是店主又在附近起了幾座竹棚,安置這些江湖人物。

這住店的人一多,膽氣也就壯了許多,再加上一些馬幫備有槍械,那些落在部隊後頭的零星潰兵倒也不敢再來滋事,這間旅店就成了城外馬幫的避難所。

兵荒馬亂地。馬幫也不敢再走動。整日閒來無事。衆人坐在店裡。喝着燒刀子。吃着油豆乾。談論着路上聽來地傳聞。

從西邊和北邊過來地人說。四川總督趙爾巽正在召集兵馬。加徵田賦充做軍餉。並揚言與成都城共存亡。不過這話是真是假卻不好判斷。據說成都城裡地一些朝廷官員已經棄官而走。顯然不跟總督大人是一條心。不想陪着總督做大清國地忠臣。建**還沒殺到成都府。這官心就散了。成都能守得住?田賦加徵。更是讓小民人心惶惶。地主立即提高了當年地地租。小農盤算一番之後。覺得種田還不如到城裡做工。於是紛紛拋荒。眼看着春耕即將開始。可是在成都府卻是荒田處處。

從南邊和東邊過來地人帶來地消息則完全不同。建**佔領了重慶後立刻貼出佈告。宣佈從光復當天起。重慶府歷年拖欠地皇糧田賦一律+免。湖北軍政府頒佈地那個《小農田賦+免法》同時開始實施。根據這部法律。如果農戶擁有土地不超過五畝。則減免全部田賦。以後這些小農種田再也不用繳納一個銅子地田賦了。

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哪個朝廷不徵田賦地。即便是興旺年間地大清國朝廷。也僅僅只能喊一句“永不加賦”地漂亮話。然後各種名目地火耗、樂捐紛紛出籠。草民還是被壓榨得一乾二淨。但你又不能說朝廷說話不算數。畢竟。那徵得不是“賦”。而是“捐”。

所以。這建**地佈告一貼。城裡人、鄉下人都是半信半。誰也不敢相信小農地田賦真地會被軍政府全部+免。當年明末闖王也說過“三年免徵”之類地話。可

也沒有實現。沒有田賦就沒有軍餉。沒有軍餉就沒有軍隊。這個道理百姓也是明白地。不徵田賦。軍政府經費從何出?小農免徵。地主又怎會甘心?自古以來。跟官府玩心思可一向是縉紳大戶地拿手好戲。

雖然人們揣測着軍政府的誠意,但他們的顧慮並沒有影響軍政府的決心,佈告貼出當天,重慶府的第一個“鋤社”就成立了,跟隨軍隊入川的農墾團也迅速被派到了鄉下,幫助鄉民整理田地,準備進行春耕,一些平時橫行鄉里、劣跡昭昭地劣紳也遭到了鎮壓,軍政府顯然打算用雷霆手段在鄉村建立新的社會秩序。

在四川戰事尚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如此大張旗鼓的推行新政,這是什麼氣象啊?

“這就是坐天下的氣象啊!”

一個坐在角落悶頭喝酒的漢子猛然間仰起頭,趁着酒勁高聲喊了幾句,蓋住了所有人的聲音。

“夥計,喝高了,喝高了。”坐在同一張桌子上的另一個漢子急忙伸出手捂住了那醉漢的嘴,隨即招呼一位同伴,兩人將那漢子架起,朝後院走。

“慢着!你們把他放下來,叫他好好說說,是誰有坐天下的氣象啊?”

有人站在店門口不陰不陽地吆喝了幾聲,酒客們扭頭望去,卻見那人雖是一身黑衣,但頭上卻戴着頂去了纓子的衙門暖帽,腳上一雙快靴,肩上搭着條粗布褡褳,這是衙役的打扮啊。

當下人人噤若寒蟬,有的人低下頭去繼續悶頭喝酒,有的人則將手摸到了腰間別着的傢伙上,沒辦法,走江湖的人三教九流,沒得罪過人的還真找不出幾個來,誰知道這位官差老爺是不是衝着自己來的?不是衝着自己來地也就罷了,若是衝着自己來的,說不得只好抄傢伙了。

那官差眼尖,望見那幾個神色不對的酒客,忙又喊了句:“都老實着別動!這事跟你們沒關係,我只找那個說‘坐天下的氣象’的人,其他人別多管閒事。”

說着,探手摸進褡褳,從裡頭摸出只六響左輪槍,拿在手裡亮了亮。

“瞧見沒?美國柯爾特六響槍,可不比你們兜裡的土銃強得多?都老實着點,別自找不痛快。”

“哎喲,這不是王捕頭麼?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您不在城裡坐鎮,緝拿亂黨,咋到城外轉悠來了?沒了您坐鎮,銅梁縣還不得翻了天?”店掌櫃急忙迎了上去,又是作揖又是奉承,順勢從袖子裡摸出兩塊鷹洋,悄無聲息塞到了那官差手心裡。

“什麼風?還不是匪風?”

官差以極其嫺熟的手法將那兩塊銀圓順進了褡褳,盯着那口無遮攔的酒客的目光總算是挪到了另一邊,那幾個酒客纔將那醉漢架進了後院。

“自打建**殺進四川,這地方上的匪類就又開始上躥下跳了,這不,昨天縣太爺派我去拿會匪,到了地方一看,幾千會匪吆喝着要造反,結果老子洋槍一打,那幫會匪就抱着腦袋逃了個乾乾淨淨,老子順着蹤跡追去,結果那幾個挑頭地亂黨頭子就被我拿住了,押着回縣衙,路過你這破店,順路瞧瞧這裡有沒有亂黨的漏網之魚。”

“沒有,沒有亂黨。王捕頭說笑了,小人一向痛恨會匪,哪裡會叫他們來喝酒?”店掌櫃急忙搖頭,向夥計使眼色,那夥計捧着一罈酒走來。

“王捕頭,這是昨日剛從窖裡取出的‘狀元紅’,連封泥都沒拍。平日多勞您照顧,小店才撐到現在,這壇酒是小人地孝敬,您老別推辭。”

店掌櫃點頭哈腰,接過酒罈,遞到那王捕頭面前。

但王捕頭卻將酒罈一推,一雙三角眼向角落瞄了過去,吆喝一聲,店外又走進來四個端着“毛瑟單打一”的衙役。

“你們去店裡好好搜一搜,看看有沒有亂黨,現在地面不太平,可得放亮了招子看清楚,抓了亂黨回去,老爺少不了你們地好處。”

王捕頭吆喝兩聲,那四個衙役就端着槍向後院走,那店掌櫃雖是不情願,但也不敢阻攔,只好向夥計使個眼色,讓夥計也跟着過去。

那四個衙役在後院搜,王捕頭也沒閒着,提着左輪槍在這酒鋪裡轉悠,走到一張桌前,將一個酒客提溜起來,然後在那長凳上坐下,翹起二郎腿,將左輪槍往桌上一拍,呵道:“掌櫃的,去把外頭地官差都請進來,這路上走得累,就勞煩你上幾個熱菜,溫點好酒,怎麼說,咱們也是爲你們彈壓地面的,沒有咱們保駕,你這店早被人拆了。”

話音剛落,卻聽見“咔噠”一聲輕響,然後腦門就被一個硬邦邦地傢伙頂住了。

斜眼一瞧,剛纔那個被他提溜起來的酒客正端着一隻左輪槍,槍口頂着他的腦門,再瞥眼一望,自己的那隻左輪槍仍是好好的放在桌上。

不等王捕頭回過味來,就聽有人在後頭喊:“諸位不必驚慌,打不起來的,外頭的官差也已拿下了。”

王捕頭用眼角餘光瞥去,卻見好幾個漢子站了起來,手裡都揮舞着左輪手槍。

這年頭,裝備外國短槍的馬幫可不多啊。

王捕頭困惑起來。

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188章 斡旋人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線的危機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827章 金鷹第1165章 對決第1078章 製造戰爭(下)第552章 西康(下)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97章 派系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769章 重錘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65章 爐邊談話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834章 混亂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543章 東大洋上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55章 炮兵第941章 軍令狀第495章 新式武器第150章 後勤第639章 捷報(上)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36章 連消帶打第717章 讒言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926章 安加拉1號站(下)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590章 練兵(下)第1131章 不公平的戰鬥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578章 嘉峪關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1112章 日落(下)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229章 華陽(上)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927章 干涉(上)第140章 革命軍隊第226章 協餉第381章 魚與熊掌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1135章 1940年(上)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76章 兩個特殊士兵第761章 交涉(下)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769章 重錘第518章 難得糊塗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343章 倒袁(上)第1069章 推進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209章 跨國案件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835章 秩序第626章 夜鷹(下)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236章 南北之爭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89章 釣翁漁叟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
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1188章 斡旋人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線的危機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827章 金鷹第1165章 對決第1078章 製造戰爭(下)第552章 西康(下)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133章 青黃不接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97章 派系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769章 重錘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65章 爐邊談話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834章 混亂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543章 東大洋上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55章 炮兵第941章 軍令狀第495章 新式武器第150章 後勤第639章 捷報(上)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36章 連消帶打第717章 讒言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127章 鄉村改造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926章 安加拉1號站(下)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590章 練兵(下)第1131章 不公平的戰鬥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578章 嘉峪關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526章 內政部一號專案第1112章 日落(下)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229章 華陽(上)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927章 干涉(上)第140章 革命軍隊第226章 協餉第381章 魚與熊掌第503章 戰與不戰(上)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1135章 1940年(上)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76章 兩個特殊士兵第761章 交涉(下)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769章 重錘第518章 難得糊塗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343章 倒袁(上)第1069章 推進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209章 跨國案件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835章 秩序第626章 夜鷹(下)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236章 南北之爭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89章 釣翁漁叟第270章 特殊戰場(下)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